抗戰時期,八路軍為何都會「綁腿」?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2020-12-24 騰訊網

眾所周知,我黨起於微末,我們的軍隊也都是人民子弟兵,戰士們沒有先進的武器,沒有光鮮亮麗的軍服,甚至還有人穿著草鞋,然而就是這樣一支裝備落後,「衣衫襤褸」的軍隊卻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

因此,曾經的艱苦不是我們不堪回首的過去,而是我們應該為之驕傲的「豐功偉績」,正是艱苦的生活才密切了我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使我們的軍隊有了堅韌不拔的意志與非凡的戰鬥力!

然而在最近看到的一部抗日神劇中,我們的人民軍隊卻穿上了光鮮亮麗的軍服,拿上了先進的武器,甚至還梳起了時髦的髮型!這些都可以忍,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中的軍人竟然沒有綁腿!這是非常嚴重的「穿幫」,在整個抗戰時期,「綁腿」都是我軍最耀眼的裝備之一!

那「綁腿」究竟有何作用呢?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綁腿」就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主要作用就是用來保護腿部,尤其適用於山地叢林戰,而我黨自秋收起義後,就在偉大領袖的帶領下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從此之後,山地叢林就成了我軍的主戰場,而在這些地方活動,「綁腿」是必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在山地行軍時,將腿綁住可以有效防止螞蟥等蟲子鑽入戰士們的褲腿,同時也可以防止戰士們的腿部被荊棘野草劃傷!

其次,當時我軍的裝備極其落後,部隊行軍全靠雙腿,有時候一次急行軍幾天幾夜都不歇息,而長時間行走會使下肢的血液回流不暢,從而引起下肢水腫或下肢靜脈曲張,嚴重的話還會損傷骨膜,落下終身的疾病!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個戰士如果喪失了急行軍的能力,那基本上就宣告了軍旅生涯的結束!而「綁腿」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解決這個問題,使戰士們下肢的血液回流順暢,避免出現靜脈曲張或下肢水腫的狀況,也可以有效的保護骨膜!

最後,綁在腿上的布條不僅可以起到保護下肢的作用,關鍵時刻還可以拆開使用,說不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可以用作綁俘虜的「繩子」,也可以將布條絞起來作為攀爬降落的「繩索」,關鍵時刻還可以用作固定骨頭的「醫療器具」!

總而言之,在整個戰爭年代,或者說自從我軍創建之日起,「綁腿」就成了我軍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如果沒有「綁腿」,八路軍最擅長的「遊擊戰」恐怕無法實施,軍隊急行軍的能力也會大打折扣,從而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值得一提的是,「綁腿」並不是我軍首創的,早在古代的山地戰爭中,「綁腿」就是最基本的裝備,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已經無法考證了!

那麼「綁腿」又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呢?

嚴格來說,「綁腿」的出現是因為軍隊機械化的實現,有了汽車、摩託車等代步工具,我們的戰士自然不需要幾天幾夜的急行軍了,「綁腿」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抗日戰爭結束後,我軍已經發展壯大,沒必要整日活動在山嶽叢林,「綁腿」也沒有了發揮作用的「機會」!

除此之外,我軍在韓戰中的遭遇也使得戰士們不得不放棄「綁腿」!

據《韓戰》所載:爆發於朝鮮半島的「韓戰」原本只是島上南、北雙方的民族內戰,但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參戰使得戰爭的態勢「升級」,而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入朝作戰則使得「韓戰」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交戰的雙方實際上成了中國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中國入朝作戰的軍隊名為「志願軍」,實則就是原來的人民子弟兵,他們依然保持著抗戰時期的作戰方式,包括「綁腿」,殊不知就是這一習慣使得我軍戰士在韓戰中受到了血的教訓!

原來在國內作戰時,我們的敵人無非就是日本侵略者和蔣介石反動集團,他們的裝備固然優於我軍卻也沒有到了「離譜」的程度,但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軍事力量極其強大,他們當時所擁有的裝備不是我軍所能想像的,尤其是汽油燃燒彈和化學武器更是我軍前所未見的,由於應對經驗不足,使得我軍戰士死傷慘重!

燃燒彈的火星一旦沾到戰士們的軍服上,必然會頃刻間燃起熊熊烈火,除非身邊就有河流,可以立即跳下去,否則無論是拍打,澆水還是打滾都無法立即熄滅火焰,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褪去身上的衣服,化學武器也一樣,一旦帶有腐蝕性的液體沾到戰士們的軍服上,唯一有效的應對方式也是儘快脫下衣服。

但是,當時的志願軍都是「綁腿」的,腿部被一層層布條牢牢的包裹,就連鞋口都是封起來的,根本無法儘快脫下衣服,就因為這樣,很多戰士都犧牲在了熊熊烈火和化學武器的傷害中!

在吸取經驗教訓後,我軍戰士們開始放棄「綁腿」,我軍也決心加快部隊機械化的進程,隨著我國生產力的提高,我們的軍隊逐漸實現了現代化,原來作為「標配」的綁腿也逐漸消失了,當然此處的「消失」並非「綁腿」真的不復存在了,只是不再作為一種必備的裝備存在,現在一些在山嶽叢林中行動的特種部隊還是會「綁腿」!

小結:

看完「綁腿」的興衰史,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何東西都有適用 的條件和範圍,一旦條件改變或者超出範圍,原來救命的東西很有可能變成致命的東西,所以就要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說的那樣「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參考資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韓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八路軍會用布條綁腿,為何抗美援朝後,不再使用?其實是血的教訓
    通過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以及我們參加一些歷史博物館中,可以看到與了解到一些在抗戰時期八路軍戰士所使用的一些物品,從中可以看出在抗戰時期戰士們所付出的艱辛。每次看到這裡,我相信大家也都會有很大的疑惑,以前的我也覺得很好奇,認為這種東西既不美觀也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每次使用的時候還需要花費很一些時間,那麼為什麼當時的人們還要綁它呢?對比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抗日戰爭八路軍都綁腿,抗美援朝時卻不綁,都是鮮血換來的經驗
    如果大家喜歡看抗戰題材的影視劇,就會發現劇裡面八路軍戰士在作戰的是偶都喜歡綁腿,因為抗戰時期條件艱苦,物資緊缺,所以戰士們需要長途奔襲,行軍基本上就是靠兩條腿,所以綁腿對戰士們來說是必須的
  • 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服顏色,為何做不到統一?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紅軍的軍服顏色,因為這與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有連續性。1927年,紅軍建立以後,在全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根據地,例如江西根據地。川北根據地等等。根據各個根據地部隊的番號,又分為了紅1方面軍、紅2方面軍和紅4方面軍。由於各個根據地沒有相互連接,敵軍的封鎖非常嚴重。因此,在軍服顏色上,各個根據地的部隊只能就地取材。
  • 八年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軍帽上,為何總會有兩粒扣子?
    在各種抗戰影視劇中,對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形象,大家肯定都不會模式。在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基本上都穿著灰色或者土黃色的軍服。至於軍帽,軍帽的樣式沒有什麼特別的。但軍帽上有兩粒扣子,不僅僅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南京方面的部隊中,軍帽上也有兩顆扣子。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扣子,到底是幹什麼用的,你知道嗎?
    也正是由於這一群八路軍的出現,讓我們在對抗日本侵略軍的時候,有了在戰場上逐漸擺脫了被動的局面,而八路軍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他們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大家對於八路軍也充滿著好奇,特別是他們的軍裝,穿戴等等,大家去看那些抗日劇就會發現八路軍的帽子上都會兩個扣子,這個扣子有什麼作用呢?你知道嗎?
  • 抗戰時期,隨著八路軍的不斷壯大,武器裝備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中國工農紅軍也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編為第18路集團軍),簡稱八路軍。當時八路軍僅有119、120、129三個師,下轄6個旅4.6萬人左右,江南的新四軍約有1萬人左右,相比蔣介石的170多萬人的軍隊還是十分的弱小。
  •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分別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1日,八路軍、新四軍在師以及獨立行動的部隊中設立不公開的軍政委員會(後邊稱為軍委會),作為中共在該部隊的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分別受前方軍分會和新四軍軍分會領導,向上級軍委會和中共中央負責。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中均設立軍委會。那麼,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
  • 抗戰時期八路軍軍銜,一位上將十位中將,其中有兩人意想不到
    抗戰時期八路軍軍銜,一位上將十位中將,其中有兩人意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1955年,建國後我國舉行了第一次授銜,但其實在抗戰時期,新四軍和八路軍也是有軍銜的。
  • 楊家鋪慘案,抗戰時期八路軍損失最大的一場戰鬥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44年10 月上旬末,冀熱邊特委、行署、軍分區在河北豐潤縣的皈依寨召開擴大工作會議。10月16日晚,特委、行署和豐灤遷聯合縣等機關,在豐潤縣皈依寨召開會議,研究深入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問題。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什麼作用?看完才明白有多高明
    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有一批以解放人民為目標的愛國志士站了出來,他們就是抗戰時期的八路軍。 八路軍最初的兵力由長徵時期的紅軍組成,後來在戰鬥中不斷擴張,直到最後組成了一支百萬軍隊。
  • 如何看待八路軍和國軍的抗戰?為什麼老百姓更願意和八路軍親近?
    在國共兩黨一同抗戰時期,有很多後人認為國民黨作出的犧牲和貢獻遠遠超過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關於這一問題,其實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在開戰前,國民黨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都比從農村走出來的八路軍要強。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確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但是這不代表八路軍就毫無作為。八路軍在抗戰初期作戰條件非常艱苦,一直被拿來和國民黨比較誰的軍隊在戰場上的殺敵數量和犧牲數量,這對八路軍來說是不公平的,畢竟戰場環境是不一樣的。
  • 抗戰時期,八路軍是否與國軍一樣實行軍銜制?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便於和有軍銜的國民黨軍隊合作,八路軍總政治部在1937年8月1日發布了《關於新階段的部隊政治工作的決定》,提出了我軍將採用「官階制度」的設想,開始醞釀實施軍銜制度了。當然,這個方案的實施必須得到蔣介石的點頭認可。
  • 八路軍的軍裝到底什麼顏色?本是黃軍裝硬是整成了迷彩
    文/寂寞的紅酒在抗戰影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劇中的八路軍戰士穿的軍裝顏色各異,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草綠色的等等,反正是什麼顏色都有。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八路軍的軍裝到底什麼顏色?
  • 抗戰時期的「黃崖洞」,到底是用來造槍的嗎
    說到抗戰時期中國軍人使用的步槍,相信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比如毛瑟步槍、漢陽造、中正式步槍、55式步槍,還有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大蓋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這些步槍,還有一種步槍叫八一步槍。說到這裡有的軍迷說了,八一步槍不是79年才問世的嗎?
  • 我軍軍帽上的兩顆扣子到底有何作用?看完你別不信
    這究竟是為何只有兩顆呢?追溯八路軍的歷史,我們便知一二。當時正是國共兩黨合作時期,八路軍的全稱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所以八路軍的軍帽上起初並不是只有兩顆扣子,在兩顆扣子的上面還配發有一顆銅製的「青天白日」帽徽。如下圖:
  • 八路軍抗戰有多艱難?129師全部彈藥加起來還不如八百壯士多
    有不少果粉往往拿這說事,說八路軍不打陣地戰是為了「保存實力」。其實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八路軍不打陣地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彈藥太缺了。全面抗戰爆發時,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八路軍每月只能從國民政府處領取區區5萬發子彈。一個戰士每月還均不到兩發子彈,在這種情況下,試問八路軍如何去打消耗極大的陣地戰?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在式樣設計上,參照當時蘇聯紅軍軍服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確定新軍服為灰藍色(深灰色)布質;帽子為有沿的大八角帽(列寧帽),上綴一顆布質紅五星帽徽;上衣為中山裝式,衣前和衣側有4個口袋,領口佩綴紅領章;褲子為普通樣式,配綁腿。
  • 抗戰史實:日本共產黨與日本八路軍,抗戰情義還是贖罪
    全面侵華戰爭後的日本八路軍!身處延安的日本抗戰力量很多人到這裡認為日本共產黨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和作用影響告一段落。因為此時的侵略戰爭已經全然打響,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日本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和抗戰功勞。由於日本的全面侵略戰爭全部都在海外,所以日本共產黨一方面在國內繼續進行反戰,輿論宣傳和示威遊行。
  • 抗戰時期日本鬼子偷襲八路軍,幾乎從沒成功過,其實原因很簡單
    要知道,抗日戰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這也是近代中國所經歷的最慘烈的一場戰爭,當時我們各方面都不如日本,所以抗戰時,我們極為困難,戰鬥時,常常被鬼子壓榨。抗戰時期,常聽人說我軍偷襲日本鬼子,取得了什麼勝利,但很少聽人說日本鬼子會偷襲八路軍,一是因為當時日本人武器先進,實力也很強,不需要偷襲,二是因為日本鬼子經常偷襲失敗。特別是我們黨的八路軍,基本上日本鬼子都沒有成功偷襲,來看看為什麼?
  • 真實的八路軍抗戰:有發展,有傷亡,更有戰果、有戰績
    而且即便以傷亡來說,全面抗戰開始時,八路軍總兵力佔全國總兵力的2%左右,加上新四軍也不到3%。全面抗戰八年,八路軍、新四軍傷亡約60萬人,佔全國軍隊傷亡數的將近16%,其傷亡比例是遠高於國軍正常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