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會用布條綁腿,為何抗美援朝後,不再使用?其實是血的教訓

2020-12-22 小文文教美食

通過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以及我們參加一些歷史博物館中,可以看到與了解到一些在抗戰時期八路軍戰士所使用的一些物品,從中可以看出在抗戰時期戰士們所付出的艱辛。

可能大家對於我們八路軍戰士在行軍中的著裝也都已有所印象,大家可能會比較好奇的一點是為什麼,他們的腿上總是纏著很長一截的布條

每次看到這裡,我相信大家也都會有很大的疑惑,以前的我也覺得很好奇,認為這種東西既不美觀也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每次使用的時候還需要花費很一些時間,那麼為什麼當時的人們還要綁它呢?對比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腿上所纏著的白布條並不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才有的產物,在我國古代士兵作戰中便有,並且一直被延續了下來。所以可以說打綁腿是有一定的歷史經驗在裡面。

抗戰時期軍士們經常在山地、草叢中行軍,並且每天要走很多的路程,但當時的路並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種公路,路況很差並且要不斷的翻山越嶺

我們可都知道,如果說一個人走路的時間過長,那麼很容易直接導致小腿浮腫,第二天便開始酸痛甚至無法正常走路,這樣將嚴重的影響大部隊行軍的速度。打綁腿可以有效的保護小腿,大大減輕由於長時間走路導致的酸痛。

這種方式也只是作為一種緩解,但是因為作戰中路途過於遙遠,一天下來吃也吃不好,大家也基本上會腿腫。

對於軍士而言,有時候為了出奇兵突襲敵人,會刻意地選擇一些別人認為不好有的路。比如蟲子較多、山林樹枝密布的地段,對於這些路段,如果穿著松松垮垮的褲子。

極容易導致蚊蟲從褲腿裡飛進去,或者自己被路邊雜亂生長的樹枝所刮傷。綁腿可以收緊你的褲腿,使你的小腿部分被緊緊地包裹起來,這樣蚊蟲也無法飛進來,增加了褲腿的厚度也可以減少樹枝的劃傷。

上面的這兩條如果穿皮靴也可以適當的避免,但是當時的八路軍將士們條件很艱苦,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皮靴可以供給他們穿,所以打綁腿的方式也就在軍隊中保留了下來。

在實際的行軍過程中,綁腿布在其他各個方面也都解了戰士們的燃眉之急。在攀登陡峭的高山時,綁腿布可以連起來作為爬山下山的牽引工具

戰場上戰士們受傷急需要繃帶止血的時候,那時候哪會有那麼多的繃帶,所以綁腿布也就成了他們止血最及時的工具。如果不幸發生骨折,也可快速的拆下綁腿布對骨頭進行固定

可以說小小的綁腿布,解決了戰士們很多問題。打綁腿也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新兵沒有經驗綁得過緊會導致小腿的血液流暢不順,如果綁的或許松松垮垮,則在行軍過程中就會散開被大家笑話。

但是當我們看歷史紀錄片的時候,會發現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卻不再使用打綁腿的方式了,之所以不再使用打綁腿這也是因為血的教訓。在韓戰中,我們所面對的是美國人,美國的武器在當時殺傷性更強,他們使用了大量的火焰噴射器或者投擲汽油彈。

這些武器打到志願軍戰士的身上會快速的燃燒起來,不管是打滾還是水澆都沒有任何作用,唯一的辦法就是快速的脫掉衣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戰士們不得不改變習慣,放棄打綁腿的傳統。

那一段段鮮紅的歷史和抗戰將領都值得我們銘記的。記錄抗日戰爭的書籍數不勝數,但要說全面記錄的,還要推薦這本李繼峰寫的《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書中全面客觀地記錄了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戰爭年代。

這本書講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45年,出現的各種戰役,戰鬥時間、地點和戰鬥結果,都有記錄。書中描寫的各種戰爭,真實易懂,可以算得上是一本「抗戰簡史」。

想了解抗日戰爭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此書。翻閱這本書,你會感覺心中熱血沸騰,愛國情懷再次油然而生,再次向先烈致敬!

心與史總結:

有一句話叫做任何事情存在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它的存在適應了當時時代的需求,也因為時代的變化而被淘汰或者被新的物品所替代。

隨著我們國家國力的不斷增強,軍需物資的不斷更新換代,戰士們的服裝也更加的方便並且適應現代的戰爭。現在軍隊中也已有了那種可以收緊褲腿新型褲子,打腿繃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產物。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八路軍都綁腿,抗美援朝時卻不綁,都是鮮血換來的經驗
    如果大家喜歡看抗戰題材的影視劇,就會發現劇裡面八路軍戰士在作戰的是偶都喜歡綁腿,因為抗戰時期條件艱苦,物資緊缺,所以戰士們需要長途奔襲,行軍基本上就是靠兩條腿,所以綁腿對戰士們來說是必須的
  • 抗戰時期,八路軍為何都會「綁腿」?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綁腿」就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主要作用就是用來保護腿部,尤其適用於山地叢林戰,而我黨自秋收起義後,就在偉大領袖的帶領下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從此之後,山地叢林就成了我軍的主戰場,而在這些地方活動,「綁腿」是必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子,有什麼用途?上過戰場的老兵才知道
    ,八路軍和新四軍都佩戴著青天白日帽徽青天白日帽徽但新四軍因為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而不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加之戰爭時期工業生產落後,八路軍漸漸也不再使用帽徽,於是軍帽上就只剩下紐扣了。八路軍的帽子上縫著兩粒紐扣,一上一下,像一個「8」字,有人說就是一個裝飾,讓其看起來像「8」字,但其實這兩個紐扣並不是裝飾,
  • ——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金剛川》觀後
    ——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金剛川》觀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31 星期六     發生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可能是一部名為《上甘嶺》的電影,可能是一篇題為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扣子,到底是幹什麼用的,你知道嗎?
    當時抗戰時期我們通過國內國力是比較艱難的,再加上抗戰時期比較長,所以八路軍的後勤物資是非常匱乏的,他們的衣服經常也是破破爛爛,作戰環境十分的艱難,但他們的那一身軍裝就是他們那個年代的見證。至於八路軍帽子上的兩顆扣子,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有什麼意義,這裡告訴你答案。
  • 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到底跟日軍相差多大?
    在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八路軍槍裡的子彈源源不斷地掃射日軍,實力強勁,但是在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遠遠落後於日軍。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是一個工業國,在世界工業強國中排名第五,而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國家,工業落後,不具備自主研發武器的能力,而日本的經濟總量遠遠高於我國,在軍費支出上也高出我國,所以在武器裝備上,日軍所配備的武器比八路軍精良。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  解放長汀城後,紅四軍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沒收了10餘家反動豪紳財產約3萬元,並向商人籌借了軍餉2萬元。  這筆「巨款」如何使用?考慮到當時紅四軍服裝各式各樣、形形色色,大部分戰士的服裝相當破舊,急需更換補充,同時為了便於行軍作戰和內部管理,紅四軍前委決定拿出一部分軍餉,用來製作4000套軍裝。
  • 為何這支八路軍很特別?不是小米加步槍,而是人人一支衝鋒鎗!
    為何這支八路軍很特別?不是小米加步槍,而是人人一支衝鋒鎗! 在我們的印象中,抗戰時期的八路軍裝備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槍」。然而,有一支八路軍部隊很特別,他們人人手中拿著一支衝鋒鎗,而且是二戰美式裝備,堪稱精銳中的精銳!他們是誰?來自何方?去往何處?
  • 抗美援朝時,我國軍隊為何不叫解放軍或邊防軍,而是叫志願軍?
    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上級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作戰,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戰爭正式打響。眾所周知,我軍自組建至今,經歷過多次番號的改編,土地革命時期叫紅軍,抗戰期間叫八路軍和新四軍,解放戰爭叫解放軍。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便一直保留著解放軍的番號。
  • 《雷霆戰將》「八路軍」住別墅抹髮膠?真實抗戰有多慘烈?
    那堪稱奢華的八路軍指揮部和野戰醫院:再有,戰火連天救死扶傷的醫院裡。八路軍女護士時尚的服飾和美美的妝容:八路軍衝鋒時。看了整篇回應,劇方故意用極少數特例來反映抗日的基本情況。以偏概全,誤導觀眾,其心可誅!那歷史上,真實的抗日戰爭什麼樣?一寸山河,一寸血。
  • 運動鞋後跟處的小布條,到底有啥作用?好多人用錯了!
    不知道大家平時是否仔細觀察過自己的運動鞋,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自己的運動鞋後跟處總有一根小布條,這跟小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難道是為了鞋子美觀?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這個小布條的作用,其實它的作用還挺大的!功能一:用來快速提鞋。
  • 吸取《金剛川》「教訓」,張藝謀拍抗美援朝,找準了兩個「命門」
    不否認影片在「催淚」的環節做得很好,但是影片卻迴避了對抗美援朝戰爭的進一步探索的可能,它沒能解釋我們為什麼會勝利這樣一個最應該說清楚的問題。 張桃芳是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狙擊手,也是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驚豔表現,志願軍總部授予他特等功、「二級狙擊英雄」稱號,朝鮮方面則給了他「一級國旗勳章」的榮譽。 關於他的主要事跡,可以用兩句話來形容。 一個奇蹟,和一個更大的奇蹟。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陳毅「詩意」概括
    解放長汀城後,紅四軍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沒收了10餘家反動豪紳財產約3萬元,並向商人籌借了軍餉2萬元。  這筆「巨款」如何使用?考慮到當時紅四軍服裝各式各樣、形形色色,大部分戰士的服裝相當破舊,急需更換補充,同時為了便於行軍作戰和內部管理,紅四軍前委決定拿出一部分軍餉,用來製作4000套軍裝。
  • 八路軍的「軍帽」,正前方為何有兩顆扣子,其實並不是「帽徽」
    棉帽帽簷與單帽相似,帽圍平時繫於帽頂,冬季可以放下,下端可達脖頸,用一粒扣和搭繩系住,起到護脖、護耳的作用。二戰對全球各個國家都產生了極大的傷害,這類的傷害不僅是在針對國家當地的災害及其經濟發展的傷害,還反映在對人民心理健康的傷害以上,這種的傷害是十分長久的,從而二戰以後,各個國家的人民都充滿了反戰的心理情緒,他們都期待生活在友好的環境下。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改編後,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基本都與國民黨相同。當時一名八路軍正規部隊士兵的標配裝具主要包括軍帽、軍衣、鞋、綁腿、子彈帶、手榴彈包、腰帶和棉被等。其中,軍帽為直筒圓頂加圍式,帽圍兩端靠兩粒小紐扣結合在一起;上衣為立翻領、對襟單排五粒扣、四個明貼袋,分夏、冬兩季;軍褲,幹部為西式褲,士兵為改良中式褲。
  • 八路軍軍服應該是什麼樣?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實際上也不一樣
    眾所周知在1937年抗日統一戰線形成以後,留在陝北的紅軍都被改編為八路軍,而留在南方的紅軍遊擊隊則改編為新四軍,而當時出於改編的需要,紅軍部隊中也一律配發了與國民黨軍一致的軍裝,只是在顏色上略微有所區別,一般我們所熟悉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都是一身的灰布軍裝,打綁腿,帽子上兩顆扣子。
  • 抗美援朝:中國戰勝16國聯軍,世界如何看待中國?
    1950年,中國抗美援朝。當時在裝備落後,國家需要重建時,中國軍人再次踏上戰爭之路。現在網絡有文字對抗美援朝戰爭看法,有小朋友私信我,問為如何評價這場仗。其實一句話:這場仗不得不打!但抗美援朝意義很大,我們不僅一血百年恥辱,也讓西方突然睜眼看到中國。
  • 戰鬥中一個日軍會發多少子彈?看完數據才知道,為何抗戰如此艱難
    《戰鬥中一個日軍會發多少子彈?看完數據才知道,為何抗戰如此艱難》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我軍往往需要數倍於日軍的兵力才敢同日軍正面交戰,甚至數倍於日軍的兵力也不一定有取勝的把握。
  • 兩名士兵站崗放哨,為何只有一人持槍?24年前的教訓太慘痛
    其實這完全是出於安全考慮,24年前就有一次血的教訓。站崗的兩名士兵分工明確,一般情況都是一人持槍,另一人是負責攜帶子彈。因為這些崗哨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槍枝裡面是不會放置子彈的,為了防止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什麼作用?看完才明白有多高明
    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有一批以解放人民為目標的愛國志士站了出來,他們就是抗戰時期的八路軍。 不同於國軍的正面對敵,八路軍的主要戰術是建立戰後根據地,用遊擊戰的方式消耗日軍的力量。八路軍的存在無疑大大打擊了日軍的有生力量,為我國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說到八路軍大家可能會有些好奇,為什麼八路軍的軍帽上會有兩粒扣子呢?這有什麼象徵意義嗎?這裡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