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部劇徹底噁心到了。
那就是: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劇《雷霆戰將》。
這部劇打著「青春版亮劍」的噱頭,表面上看和過去抗日雷劇相比沒了「手撕鬼子」、「單手掏心」、」褲襠藏雷「等雷人情節。
但離奇、噁心程度只多不少。
它是如何噁心觀眾的?
首先——我們的八路軍抹髮膠要多:
多到,蒼蠅飛上去都站不住。
正如網友吐槽:
如果是《亮劍》裡最經典的臺詞是「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那這部劇換成這句話:
當然,你可能要說了:
不就是髮型嘛,這也無傷大雅,畢竟主打的偶像劇嘛!
那下面幾處劇情中呢?
那堪稱奢華的八路軍指揮部和野戰醫院:
再有,戰火連天救死扶傷的醫院裡。
八路軍女護士時尚的服飾和美美的妝容:
八路軍衝鋒時。
人手一挺輕機槍,不找掩護,沒有走位,大家一排,楞衝……
還有,八路軍的一團之長,撩妹這油膩的眼神:
如果不是那一身軍裝,還以為這是街上自我感覺賊良好的混混……
拍成這樣,這是在噁心誰?
雖然在遭到網友「一致差評」,又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偶像劇套路用錯了地方。
各大視頻網站等也紛紛已經下架:
但劇方《雷霆戰將》仍長文回應:本劇的主要劇情都經得起歷史考證!#雷霆戰將髮長文回應差評#
他們,這是傻嗎?
錯,他們就是單純的壞!
看了整篇回應,劇方故意用極少數特例來反映抗日的基本情況。
以偏概全,誤導觀眾,其心可誅!
那歷史上,真實的抗日戰爭什麼樣?
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日戰爭是無數的先輩前僕後繼、浴血奮戰,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才墊定了今日中華復興之基礎。
抗日戰爭,首先是一個準工業國對一個農業國全面碾壓的戰爭。
很多人不明白這句描述包含的血淋淋殘酷現實。
不說其它,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武器裝備。
軍事記載:1940年3月,八路軍共有人員35萬9千多人,但是各種步馬槍僅有90534支,輕重機槍1590挺,擲彈筒108支,迫擊炮156門。
人槍比例大概才4:1。
不但武器嚴重不足,彈藥也很缺乏。
35萬人的八路軍卻只有200萬發子彈,人均擁有彈藥才6發!
4個人才有一條槍。
人均彈藥只有6發。
這就是八路軍當時的情況。
而日軍呢?
光是單兵裝具就可以保證每名日本士兵攜帶120發彈藥!
在後勤保障上,八路軍與日軍差距更是巨大。
來說一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1943年3月,彭德懷在一個村莊召集一個地方幹部會議,與會者餓得連坐都坐不穩,彭德懷只好請大家躺在炕上開會!
這就是當時一個農業國與一個工業國綜合國力的差距。
這種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吃飯、穿衣、裝備、訓練、補給等等。
而每一個差距的最後都需要無數人命和鮮血來填補。
我們國歌歌詞「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不是煽情,而是血淋淋的事實。
無數人認清這個事實。
毫不猶豫拋頭顱撒熱血,毅然赴死,正是這些人,為這個瀕臨滅亡的國家帶來了生的希望,勝利的希望。
他們中有:
山河破碎日寇猙獰,敵我力量懸殊。
絕望的父親送子出徵根本沒考慮兒子會活著回來,以「死」旗相贈,傷時拭血,死後裹身。
他們中亦有:
在山河破碎日寇肆虐時,以身殉國的高級將領們。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願。很多(我的)部下都犧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個人。雖臨難,但我的同志們在各地轉戰,帝國主義滅亡之日必將到來。我將抵抗到底,無須多說,開槍吧。——楊靖宇將軍(後陣亡)
國家到了這等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張自忠(後陣亡)
日寇進犯,我軍首當其衝。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繫於一人者輕,而繫於國家民族者重。——佟麟閣將軍(後陣亡)
而在慨然赴死的人中,女衛生員沒有精緻妝容。
她們都打著綁腿,身背背包,腰間一顆手榴彈,隨時準備為戰鬥而犧牲。
正是有了這些人的捨死忘生,前僕後繼,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中國!
而如今,我們面對歷史應充滿溫情和敬意,而不能是輕佻和兒戲。
只有心懷敬畏,尊重歷史、尊重觀眾才能拍出真正接地氣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