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克比古的京都 | 王士躍

2021-01-10 騰訊網

許多世界名城產生過專職城市攝影師,一輩子以拍攝在地城市為己任,功名與城市共存。城市也許演進、蛻變或者消亡,攝影記錄卻保存了下來並由此變得格外珍貴。

法國巴黎幸虧阿傑的攝影作品保留了許多現已消失的花都舊貌,倫敦則感激自己的城市攝影家布蘭特將二戰時期的霧都生活永存於影像檔案,而布拉格則通過索德克的攝影膠片保鮮著浪漫之都的記憶。而這些儲存著文化古都之貌的影像文獻變成了一枚一枚凝固了歷史瞬間的時間膠囊,實現著愛默生所謂「城市憑記憶存活」的預言。

水野克比古便是這麼一位古城京都的專業攝影大師。他的京都攝影生涯橫跨了四十年,共出版過一百七十多部京都寫真集,被詡為「定義京都的自然美並激發京都人為古都感到自豪的當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作為水野克比古的忠粉,我平時一直注意收藏他的攝影作品。這次在京都的大垣書店裡發現他的寫真作品竟然佔去京都史地人文科目中大部分寫真書籍的空間,足有幾十種之多,真有「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常青樹之感。看來想要到京都旅行觀光,應該對水野克比古的京都寫真藝術也有所了解。

作為一門視覺藝術,攝影有其自身的獨特表現形式和審美內涵。城市攝影又不同於自然風光攝影,具有自成一格的技術和審美標準。拍攝京都這種歷史文化古城,文獻紀實與藝術表現等方面無疑有著很高的要求。水野克比古的京都寫真藝術可以說真正達到了一種理想的平衡,他將古代與現代,文化與自然,記錄與表現完美融合,按下快門的瞬間總能產生一張經典的成像。

水野克比古一九四一年出生於京都,青年時代在東京綜合攝影專科學校求學,立志做一名新聞記者。讀書期間他與老師的父親著名庭園建築大師重森三玲相識並成為忘年交。重森三玲是一位在現代日本庭園建築史上具有承前啟後意義的人物,曾著有33卷本《日本庭園史大系》等重要園林建築著作,並參與主持過許多日本文化名勝的庭園設計與重建,譬如京都的東福寺和松尾大社庭園的枯山水景觀便是由他親自設計的。可以說重森三玲的庭園美學觀念對水野克比古後來選擇攝影職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多年後他在接受採訪時坦言當年所以決定回到故鄉並終生以拍攝京都為己任,重森三玲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水野克比古的攝影作品及其藝術特色。首先攝影家在拍攝京都的古蹟和庭園山水景物時,他的視線總是平靜開闊,畫面和諧而豐盈。擅長以沉穩唯美的手法詮釋古都面貌,營造一種醇厚雋永的懷舊氣氛,喚起人們對京都這個「日本人心靈的故鄉」的審美共鳴。這種美學風格始終貫穿在攝影家的京都寫真作品之中,譬如他拍攝的金閣寺,畫面上金色的舍利寺靜靜倒映在鏡湖池水面,柔綠的湖水,島石,修剪整齊的古松和木冠上方一抹如黛的衣笠山影歷歷在目層次分明。整體畫面籠罩著一種安詳和諧的氣氛,富於深邃的時空美感。他的《龍安寺枯山水》和《初冬嵐山、渡月橋》也都堪稱這方面的典範,反映了勻稱的視覺美和厚重感。無論你是否去過這些地方,只要你看過這些攝影畫面就會過目難忘,激發出令你很想到此一遊或重訪的心理衝動,正如哪一位哲人說過的,美不單純引人思考,還會刺激你的行動。

另一方面在捕捉景物細節上水野克比古也是一位功力超強的高手,顯示出敏銳和細膩的觀察與表現力。被譽為「攝影詩人」的日本攝影大師前田真三便專擅此道,譬如這位攝影家曾將山溪流動的碎影表現出無數銀蛇飛舞的視覺效果,堪稱一絕。也許這是日本人特有的細膩和精緻使然,在西方攝影作品中似乎少見。水野克比古則善於抓住雨雪風霜四季更替帶給古城的微妙變化,透過攝影鏡頭而藝術地再現。在他的鏡頭中冬天的金閣寺花柏屋頂灑了淺淺一層細雪,樹梢上,湖石上也敷著很淡的雪粉。而在另一幅作品《瑞峰院》中枯山水沙脊堆積著一道一道雪絨細線,如大自然的草書飛白。京都雖偶有大雪,但更多見細雪如粉,也是拜近畿京都盆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小雪和微雨總是非常適合京都的古香古色。尤其是到了深秋,天空時不時地就會落下小雨來,使得深庭古苑別添一番韻味。《神泉苑細雨》就反映出了這種懷古的氣息,只見朱橋如虹,細雨似夢,令人聯想到歌川廣重的東海道浮世繪的畫意。還有《法然院》和《光明寺》紅不掃的秋葉,落了滿院星星點點,細膩如川端康成的新感覺派。

水野克比古的寫真充滿了詩意美,畫面流露出日本古典文學的美學意境,借用他同樣成就斐然的攝影家女兒水野歌夕的話說,她父親是「美的瞬間的捕獵者」。攝影大師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譬如他的《嵯峨野、竹林小道》系列作品就表現出濃鬱的俳諧意味,畫面中茂林修竹,曲徑通幽,日本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的名句「嵯峨竹,清涼入畫圖」呼之欲出。而《妙心寺》作品中僧人冒雪獨行,飛雪、玄傘和青衣色彩反差搶睛,意境雋永,頗有「昨夜雪紛紛,清晨一溜『二』字印,何人落屐痕」的韻味。在《落柿舍秋意》中只見滿樹丹柿,一園碧豆,這裡不但是俳句 「朝露溼瓜泥,黑汙而冷冽」的山村背景,也是那位晝耕夜誦,「一夜風來滿梢無,只因近嵐山」,俳句詩人向井去來痛失秋柿的故事發生地點。

在攝影作品《西芳寺》和《等持院》中則又透露出日本茶道和禪宗的意味。這些茶庵和禪院上演著光與影無常的變幻律動,萬籟俱寂中唯一打破寧靜的恐怕只有竹筒添水的噼啪之聲悠然傳來。

水野克比古本人還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也正因為他的良好文學素養使其攝影藝術具有豐富的審美內涵,往往優雅的文字配合精美的畫面喚起觀者賞心悅目的審美體驗。讓我們來欣賞一段他描述京都雪景的文字來作為本文的結束吧:「那略帶羞澀的素妝淡雪,顯露出平安遷都後的一千兩百年間所滋育的高度的人工美與豐腴的自然美的和諧交織景象,這正是京都雪景的絕妙之處。無聲的飄雪灑落於老舊的寺院神社和屋宇,灑落於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溫柔的庭院,灑落於懷舊的河川,灑落於鱗次櫛比的街巷,勾勒出一幅清淨無塵的圖景。這宛如吹拂了心靈汙塵的世界,在朝陽的光芒中頃刻間消逝,那種無常之感,也許正是京都雪景的真髓所在吧。」而這無常的瞬間卻在水野克比古的鏡頭裡變為美的永恆了。

相關焦點

  • 京都訪茶之旅:吃茶參道京都古寺院
    因為他於公元794年,將日本的都城遷到了平安京,也就是如今的京都。要知道,一直到日本近代明治維新之前,京都一直都是日本法定意義上的都城。京都千年都城的局面,就是由桓武天皇所奠定。 公元809年(大同四年),也就是遷都平安京的15年後,桓武天皇的兒子嵯峨天皇即位。那一年,是唐憲宗元和四年。
  • 漫步京都古街巷,你會選擇和服還是漢服?
    京都曾經是日本的首都,京都市內有很多幽靜的古剎和神寺。大阪到京都坐地鐵一個多小時,我們坐到了烏丸站,出了站就去買京都地鐵一日週遊票,本來打算買京都巴士一日券的,後來想想還是地鐵站比較好找。不過京都的天氣比前兩天大阪的好多了,一整天陽光明媚。我們的第一站是平安神功,大片的紅色建築在陽光照耀下分外好看。平安神宮是收費的,成人600日元,兒童300日元。我們沒有進去,從門外的規模圖看出來裡面挺大的。八坂神社裡面有一個用於舉行日式婚禮的殿臺,很有特色。
  • 日本的文化,傳說中的京都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公元七九四年,也就是中國唐代德宗貞元十年,日本桓武天皇把國都從奈良的平城京遷到京都,當時叫平安京。京都作為國都,共計一千零七十五年歷史,稱得上日本歷史上歷時最久的國都。京都也是日本最享盛名的文化古都,日本人民視為「精神故鄉」。京都平安京的面積遠比奈良的平城京面積大得多。它的設計和建築格式,皆為仿照中國的長安和洛陽,因而京都簡稱為洛。
  • 京都丨一幅清新唯美的古畫
    京都不屬於現在,它屬於過去、屬於歷史,屬於一個民族對自己、對往昔、對沉積於胸幾千年的情感之核的深深的眷戀。從《源氏物語》、《枕草子》到古今和歌集,無數女性以自身纖細的筆觸書寫過這座城市。時光荏苒。今日京都再度化身川端康成筆下那座既壯美又悲傷的《古都》。
  • 如何在京都渡過經典的一天……
    位於三條的本店,是京都市民也經常會來吃早餐的地方,因此在本地人中流傳著一種說法:「京都早晨是從INODA COFFEE開始的。」店門口常常排著長隊,但是一早就去,就隨時有位。一杯咖啡,一份三明治,一張報紙,在京都度過的一天,就用京都人開啟一個早上的方式開始吧。
  • 一文解讀日本京都房產市場,當下值得投資嗎?
    從10年起,就有華人投資京都房產了,但京都作為房地產投資熱門城市被國人所熟知,是從18年薛蠻子買下京都一條街做民宿開始的。不過國人對京都的喜愛遠不止於此。遼寧省大連市建設了一條日式風情小鎮——京都風情街。
  • 走進京都在著名的清水寺打拳
    第四天就要離開去京都。10點前結帳,把鑰匙放在密碼箱裡。在梅田站,BUG出站了。寺廟俯瞰京都,你可以看到京都塔。清水寺出來兩年坂,三年坂。據說三年後坂掉下去,我們三年內就會死,所以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很小心,怕摔下來。三年坂出來的是寧寧路,附近還有石路。走到巴班神殿。
  • 歷史裡的京都,千年建築的靜默史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在所有人眼中,能代表日本的不是首都東京,而是「千年之都」京都。古稱平安京的京都,名字裡便流淌著歷史的古樸與厚重。歲月更迭,京都猶如一壇陳釀,在時光的浸潤下越發醇香,充滿了古典的韻味。
  • 遊蕩日本 京都大德寺聽早課
    京都很慢。寺廟的時光很慢,晨鐘暮鼓,山門庭院,枯木山水,一沙一世界。街上的時光很慢,街巷多小小窄窄,房間都不高,平平的,可以看出很遠,難忘那天在哲學小道漫步的時光,短短的路途,有流水相伴,各種可愛的咖啡館、手信店鋪還有一路的寺廟,可以逛個半天時光。京都很慢,慢得連我要拜訪的酒店,都要坐上10 分鐘的慢船才可以最後抵達。
  • 滋賀,一個比京都文藝,比奈良古樸的地方!
    滋賀古稱近江,這座毗鄰京都的歷史古城所擁有的古蹟建築群數量僅次於京都奈良。而最吸引日本文人墨士的,則是位於滋賀中心的日本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千年淡水湖--琵琶湖,廣闊的湖泊和周圍的群山形成了恬靜的優美自然風光。
  • 深度京旅新提案:「京都五社」巡禮
    ▋什麼是「京都五社巡禮(京都五社めぐり)」?自古以來,人們為了祈求地方安寧免於災厄,總會在城鎮的重要關口設置神社或廟宇,讓神明能夠前來守護住在此地的居民,而古稱「平安京」的京都也希望掌管四個方位的「四神」(玄武、蒼龍、朱雀、白虎)能夠守護京城的安寧,因此就賦予了位在京都東南西北的四間神社相對應的地位。
  • 《京都寺町三條商店街的福爾摩斯》 更新全新事件
    《京都寺町三條商店街的福爾摩斯》 更新全新事件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3-20 分享到: 日本 Finsight 宣布,預定於 2020 年春天在 iOS/Android 等手機平臺上推出一款以人氣動畫《京都寺町三條商店街的福爾摩斯》為題材的三消益智新作。
  • 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日本大正三年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刊.朱印本
    1914 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請當時著名刻工陶子麟覆刻了這部,題作《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此為日本大正三年京都帝國大學朱印刊本(限量編號:四十一號)。 《元刊雜劇三十種》為李開先舊藏曲籍的一種。到清代,該書歷經何煌、元和顧氏等人,轉歸著名藏書家黃丕烈收藏。黃氏將其題名為《元刻古今雜劇》。光緒中,書為黃氏同裡一藏書家顧鱗士所有。
  • 五古.斬妖歌
    五古.斬妖歌何定國豬交庚子鼠,禍端起荊楚。冠狀病毒兇,人命在板俎。命令出京都,全民捉妖狐。中央發指示,須把根子除。主席親布署,遣將猶猛虎。務必眾志城,懈怠不饒恕。專家忙出廬,別妻又別雛。
  • 日本京都最負盛名佛教寺廟圖文全覽
    日本著名的寺院主要集中在日本的三大古都京都、奈良和鎌倉。今天,小編帶大家網遊日本京都最負盛名的佛教寺廟。 寂光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寂光院】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據傳是公元594(椎古2)年由聖德太子所建,作為一座尼姑庵而頗為有名。
  • 做一日京都人:逛京都市集
    行前對京都的市集做了詳盡的信息搜集,在此分享給大家每月下旬,是京都人樂哉樂哉的日子,因為愛熱鬧懂生活的京都人從15日開始,便遍地開花舉辦各種主題的集市。作為旅行者,可要抓準時機,挑選出行時間落入集市呀。
  • 訪日本「故宮」京都御所,封建時代到近代社會的拐點
    京都御所是明治維新前,日本天皇的居所(古稱內裡)。自恆武天皇從奈良的平城京到長岡京(京都府),於延曆13年(794年)遷都到平安京開始,一直到明治2年(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天皇都住這裡。當年平安京是仿造大唐東都洛陽建造的,古地名與建築樣式與洛陽如出一轍,但隨著年代更迭不斷重建,其實已沒有多少唐代建築的影子,而是發展成日本特色的和式建築。現在看到的京都御所,外圍是泥牆建造,面積約11萬平方米。適應當地多雨與陰溼的氣候,架空吊腳屋、巨大的坡頂、厚厚的檜木草蓋、寬寬的走廊,集保暖、通風、隔潮、防火的實用性,和借鑑唐風建築的美觀性於一體。
  • 日本京都古寺,建築貼滿金箔,因聰明的一休聞名中國
    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9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有過史詩般厚重的歷史。京都古稱平安京,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多年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譬如金閣寺,其實這裡的正式名稱叫鹿苑寺,原寺有數百年歷史,也是古都京都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一部分。
  • 文具探店 | 在京都邂逅紙博會
    良端君  文具企劃、深度手作愛好者微信公眾號:良端微博:MARKS案內所上個月我去京都參加了一場由(圖:12月末的京都) 展會是12月23日和24日兩天。從旅店所在的三條出門,經過鴨川,一直走到東大路,很快就到了蔦屋書店對面的京都勸業館。
  • 〔讀城〕京都萬福寺記:白雲連肺煎茶道
    日本煎茶道出自中國明代淪飲法,2017年春,我們在京都郊外的茶鄉宇治,訪謁了煎茶道「大本營」萬福寺。《日吉神道密記》記載有,公元805年,平安朝時,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從中國攜回茶籽,種在距京都不遠的比睿山東麓日吉神社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那裡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