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禮樂傳統在先秦諸子思想突破中的重大作用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餘英時著 中華書局 2014年7月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論天人之際》是探討中國思想起源問題的一部專題研究著作。餘英時先生借用雅斯貝爾斯提出的「軸心突破」概念,在與西方文化的對照之下,通過比較文化史的路徑,以凸顯中國文化的主要特色及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軸心突破」指世界古代文明在發展中的精神大躍動,最後導致系統性的哲學史或思想史的正式發端。餘英時先生將「軸心突破」說用在先秦諸子的起源問題上,試將中國軸心突破的展開歷程,置放於比較文化史的脈絡之中,加以系統的敘述。
本書的綱領在於斷定三代的禮樂傳統(也可簡稱「禮」)為中國軸心突破提供了直接的歷史文化背景。先秦思想家如儒、墨、道三家的創始人都自禮樂傳統中來,而對當時「禮壞樂崩」的狀態則同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感。因此他們不但各自提出如何更新這一傳統的構想,並且以此為始點而發展出互不相同的系統學說。這是中國軸心突破的展現,也是中國哲學性思維的全面而有系統的發展。
從比較文化史的角度來看,經歷了軸心突破的古文明最後出現一個超越的精神領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諸子的系統性思維取代了巫的地位,成為精神領域中的主流,這是中國軸心突破的一個最顯著的特色。然而這一取代的歷史過程是十分複雜和曲折的,本書的系統闡述讓這一脈絡清晰生動。
餘英時先生是旅居海外的著名華人學者,師從錢穆先生,克魯格獎和唐獎兩大獎項得主。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有《士與中國文化》、《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現代儒學論》等,《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是餘先生最新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