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連打兩針「冷卻劑」,今年買房,未來10年還能「大賺一筆」?

2021-01-12 中國質量萬裡行

本文來源:探房杜咔咔

對於房價,我相信絕對是每個國人最為關心的事情,畢竟房價漲跌關係到絕大部分家庭的資產變動。

有房的希望房價漲一些,好讓自己的財富繼續漲值。要知道,在過去的20年內,房子的均價從2000元一平方漲到現在9000多一平方,足足增長了4倍。而這還只是均價,如果單算部分地區的話,漲的則會更加多。比如北上廣深,漲了30倍都不止。所以說,早買的人,現在真的是賺得「盆滿缽滿」。

對此,就有很多人表示後悔當初沒有砸鍋賣鐵買房,要不然也有可能實現財富自由。但隨著時間來到了2020年,我們會發現房價開始趨於穩定了,沒有人再敢擔保現在買房還能賺錢。而且更多人覺得房價目前已經在高位了,未來應該沒有上漲的空間了。

尤其是國家今年給樓市打了2針「冷卻劑」,切換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首先,舊改接替棚改。2020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 萬個(去年為1.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去年為352萬戶),規模已經翻倍。

要知道,棚改對於房地產的發展可謂是一大助力,尤其是前幾年,棚改對於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推進,更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今,結束棚改,啟動舊改,這就意味著再想通過大拆大改推進房價,已經不太現實了。

其次,集體土地入市加速,保障房解決剛需後顧之憂。今年,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一個詞:集體土地入市。沒錯,就是跟新加坡組屋模式是一樣的。通過村集體以村集體以土地經營權與房企合作,開發商負責所有建設成本投入,獲得項目45年經營權,村集體獲得固定租金+超額經營分紅。

這樣一來,就能有更多的房子來做安居房、保障房、人才房。一旦這類房子的供應上去了,價格又比商品房便宜,必然會拉低房價,就算拉不下來,大家也能通過安居房居住,實現人人有房住的局面。

可見,這兩針「冷卻劑」是實實在在的幫樓市降溫,同時對於樓市的未來影響也是巨大。

大家試想下,我們目前的房子本就供過於求,並且每年的新生人口都在不斷減少,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顯示,在老齡化社會到來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雙重影響下,我國的人口負增長或在2028年前後到來。

一旦還增加了那麼多的保障房供應,人又少的情況下,房價還能繼續上漲嗎?還有,失去了大拆大改的樓市,要如何創造出新的需求呢?所以,對於「未來5-10年買房還能大賺一筆」這個觀點,我不禁要打個疑問了。

其實,拋開這些數據和條文來看,我們也會發現,隨著住房、教育、醫療等各類生活支出的增加,並且養孩成本已經大大增加,對於成年人來說,壓力真的特別大,能存活下去,攢一些錢就不錯了,對於房子大多數只能「望房興嘆」了。

由此可見,隨著時代的改變,國家政策導向,經濟發展模式、人口流動趨勢都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所以房地產形勢也開始隨之而變。過去買房能賺錢,但未來的話,想通過買房來賺錢將會變得非常不容易,甚至還會出現虧本的情況。

就像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說的,持有房子的成本真的很高,僅資金成本和折舊成本兩項就至少要達到6%,未來一旦房價不漲或者漲幅比較小,那麼持有房產就是在悄悄虧本。因此,你覺得買房還能賺錢嗎?

相關焦點

  • 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還能「大賺一筆」嗎?曹德旺一席話說透了
    在2016年9月份出臺了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並且一直到了現在,4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調控政策不但沒有放鬆,反而不斷收緊。到了今年,由於停工停產的影響,讓高負債高周轉的房地產行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但是國家不但沒有放鬆調控,反而針對樓市過熱的城市再度不斷加碼調控政策。
  • 國家一錘定音,未來5年樓市走勢明朗,該不該買房已經清楚明白了
    面對不斷高漲的房價,在2016年9月份國家開啟了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在接下來的4年裡,國家不斷擴大調控範圍、加大調控力度,終於在2019年下半年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之後,房價上漲的勢頭才被遏制下來。並且隨著2020年樓市雪上加霜,房價終於在今年出現的下跌的跡象。
  • 2021年,要不要在無錫買房?|買房|無錫|樓市|二手房|新房|學區房
    人民日報說了,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大家都過得很不容易。對於在無錫樓市的從業人員,今年是加倍辛苦,可能收穫也不豐富。畢竟,2020年無錫的房子要比2019年難賣不少。不只是新房,二手房同樣如此。而距離2021年這嶄新的一年,也就還剩下不到最後半個月。
  • 從幻想大賺一筆到損失超百萬元 女子陷入高槓桿「炒房」陷阱
    假結婚、高槓桿買房,8個月虧100萬元最近,深圳買房打新中一套賺500萬元的報導火了。炒房真的能一夜暴富嗎?從幻想大賺一筆,到最終損失百萬元……受所謂「專業人士」蠱惑,短短8個月時間,「炒房客」魏靜的暴富夢想徹底破碎。12月2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位於深圳前海的一套49.36平方米的房產,以660萬元的底價完成司法拍賣。
  • 樓市「崩盤」前夕,日本「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專家捏把汗
    其實日本樓市的「崩盤」,和民眾瘋狂買房有很大的關係。據了解,當時房地產市場堪稱「賺錢機器」,正因如此,日本民眾的購房熱情高漲,就算是掏空錢袋子也要投資房地產,一些人在全國各地看房,就如同我國的「溫州炒房團」。此外,就連三菱、索尼這樣的大型企業也加入到了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全民買房」。
  • 國家「一錘定音」,樓市傳來3個消息,沒買房的人要「偷著樂」了
    十幾年前,房子不僅作為剛需自住,也是不少人用來投資賺錢的「工具」,在那段時期,通過買賣房產讓這些人大賺一筆。由於今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樓市急轉直下,這讓很多購房者猶豫起來,買的話擔心成高位「接盤俠」,不買又怕房價會繼續漲。
  • 樓市這一怪異的現象出現,令2020年走勢撲朔迷離,還能買房嗎?
    繼全國二十餘省市房地產協會發文穩定樓市,包括減徵契稅、延緩交納土地出讓金等,對開發企業形成實質性的利好,很多人擔心房價會因此上漲。著名房地產企業恆大集團卻在網上發布消息,所有的樓盤均按75折優惠。一邊是房地產協會力挺樓市,一方面開發商打折促銷。
  • 沒買房的恭喜!樓市3大利好襲來,2021年有信心了
    今年以來,樓市充斥著「房價要下跌」的呼聲。尤其是上半年,特殊原因下,許多專家對今年樓市的發展都不看好。 然而,站在2020年的末尾回看過去這一年的樓市,很多人覺得自己在買房這件事上又荒廢了一年。
  • 未來5年,廣州樓市十大預言,信不信由你
    過去20年,全國房價翻了接近五倍,部分熱點城市房價漲幅高達1000%。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喊房價下跌的人,「臉」都被打腫了。如今,隨著全國房價走勢持續分化,對城市樓市預測難度越來越高,稍有不慎便會出錯。
  • 深圳房價的背後,是人性的瘋狂;男子花1181萬買房,天天吃泡麵
    深圳網紅樓盤」打新「,買到房子和中彩票沒區別。前些天,深南大道附近的華潤城,因限價的原因,潤璽一期售價僅13.4萬每平米,而華潤前三期的二手房報價18.5萬每平米。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財富奧妙;以面積100平米計算,買下這套房子之後,再轉手賣掉就可以大賺500萬元。
  • 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可能不再是高房價,而是這3大難題
    不過近幾年來,社科院對房價預測的漲幅一直在收窄,去年預測2020年房價上漲6.1%,而今年預測2021年房價上漲5%,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大的趨勢,就是房價的漲幅一直在收窄,房價也在向著平穩的方向發展。可以預測,未來10年,房價的漲幅將會持續收窄,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未來房價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 樓市「打新」族:只要手上還有「房票」 就先用完再說
    來源: 時代財經打新,註定會成為2020年的樓市關鍵詞。這原本是一個股票交易術語,意指投資者用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如果中籤的話,就能以發行低價買到即將上市的股票,上市後再高價賣出賺一筆錢。如今,伴隨著國內熱點城市嚴格限價,新房與二手房之間價格倒掛嚴重,在買到即賺到的預期之下,樓市搖號「打新」開始逐漸盛行。
  • 瘋狂的樓市「打新」一族:只要手上還有「房票」,就先用完再說
    【樓市洞察】由騰訊新聞與優質媒體聯合出品,專注房地產領域深度調查,透視現狀,昭示未來。 時代財經 謝斯臨 編者按:202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跌宕起伏,先後經歷疫情停擺、萬人搖號、長租公寓爆雷、局部城市過熱、三道紅線融資監管等熱門事件。
  • 今年不買房,5年後會有什麼不同?王健林、李嘉誠看法一致
    文:團長如今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很多人依然在糾結買房問題。事實上,由於國人把房產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每年都會有大批人關注樓市的走向。眼看著已經是新的一年,那些沒買房的人勢必會冷靜下來,重新分析樓市。
  • 又一城樓市被「打回原形」:房價2萬降到9500,炒房者欲哭無淚
    需要買房的今年一定要抓緊,否則明年可能又買不起了。房價真的還要繼續上漲嗎?未來買房真的還能一如既往「躺賺」嗎?有人也發表了不一樣的觀點:地產大佬馮侖近日在一場活動上直言不諱道,「未來20年睜著眼睛都會做錯的事就是買房。」根本原因是以住宅為核心的快速建設、銷售模式將放緩速度。他不僅覺得未來20年買房一定要格外慎重,更建議持有多套房者應該抓緊優化配置。
  • 2020年縣城樓市泡沫將是開端,專家:建議別買房!
    隨著人們對房產熱度的減少,許多城市的房價開始有了明顯的下跌,2019年雖然房價沒有明顯的下降但真正的購買力在下降,以前房價是人們茶飯討論的熱點,但現在人們對於買房的熱情在減少,根本不去關心房價的漲幅,看來買不起房的人漸漸變多。
  • 樓市開啟「緊信用」周期!未來10年房價邏輯變了
    後兩檔是縣域農合機構和村鎮銀行,跟大家的關係不大,上限定得也很低,就不再多說了。 絕大部分人的房貸,都是在六大行和中型銀行做的,這兩檔銀行的涉房貸款,現在大部分沒有超出新規的上限,但央行此舉,就相當於給銀行套上了「緊箍咒」。 注意,金融管理制度是有過渡期的,少則2年,多則4年。
  • 又一城樓市被「打回原形」:房價從2萬降到9500,炒房者欲哭無淚
    房價真的還要繼續上漲嗎?未來買房真的還能一如既往「躺賺」嗎?有人也發表了不一樣的觀點:地產大佬馮侖近日在一場活動上直言不諱道,「未來20年睜著眼睛都會做錯的事就是買房。」根本原因是以住宅為核心的快速建設、銷售模式將放緩速度。他不僅覺得未來20年買房一定要格外慎重,更建議持有多套房者應該抓緊優化配置。否則未來有些房子不僅不再升值,可能會成為「累贅」。 這一點我們非常贊同。其實從今年起買房的邏輯就已經發生巨變了。
  • 12.11 寧波對樓市政策打補丁:離婚不滿2年買房要查離異前家庭住房
    寧波對樓市政策打補丁:離婚不滿2年買房要查離異前家庭住房12月10日,浙江省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寧波銀保監局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保持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補充通知
  • 未來十年,這三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任正非有暗示,馬雲也提到過
    尤其是有人口增量、經濟發展強勁的城市,更不乏購房需求,即使在今年這種經濟出現負增長的背景下,有些城市樓市「打新」高熱不退,甚至屢屢上演「萬人搶房」火爆劇情。 非但如此,高房價之下,很多專家都紛紛表示,年輕人買不起房是理所當然,買得起房的才是異類。更有甚者建言年輕人應該「啃老買房」——首付湊不齊,一定要動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的「6個錢包」也要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