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最著名的一首題畫詩,頭兩句平平無奇,後兩句卻流傳千古

2020-12-12 詩詞曲精品齋

據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登上皇位那天早晨,突然聽到了嘹亮的雞鳴聲,百官以為祥瑞,朱元璋也很高興,於是當即寫下了一首《詠雞鳴》的詩作,當他寫下前兩句的時候,群臣忍不住笑出了聲,但是後兩句一出,卻令眾人盡皆嘆服,詩曰: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

這首詩,前兩句的確猶如笑話,令人讀罷不禁莞爾,但後兩句一出,卻霸氣盡顯,一種辭舊迎新、掃清天下的氣概,著實令人嘆服。朱元璋的這首雞鳴詩,也因此流傳千古,深受後人喜愛。

其實除了朱元璋之外,明朝還有一位知名度極高的人物,曾經寫下過一首題畫詩《畫雞》,也非常著名,這人便是明代才子唐寅,或者我更加熟悉的名字唐伯虎。

畫雞明·唐寅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首二句,「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是寫公雞的樣貌、動作、神態,公雞頭上有鮮紅的雞冠,猶如一頂天然的帽子,它一身雪白,雄赳赳氣昂昂地迎面走來,當真是神氣之極,且活靈活現。

詩人從公雞頭上的紅冠寫起,著重展現雄雞的自然美,所以詩人才會說,這頂紅冠是不用裁的,之後又寫這隻公雞的白色羽毛,從局部到整體,以白色映襯紅色,都是鮮豔的色彩,對比強烈,展現了公雞的雄壯。

後兩句是一語雙關,比公雞本身神貌還要雄壯的,是它的品格,「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公雞一打鳴,意味著新的一天到來,千家萬戶都要打開門,去勞作、去生活。妙在詩人語言的形象,詩人說公雞不敢隨意啼叫,是為了突出下文中一叫千門萬戶開的效果。詩人利用雙關的句意,更加樹立了雄雞高偉的形象,表現了公雞的威嚴和品德。

唐伯虎的這首題畫詩,可以說不僅僅是在寫公雞了,而是借公雞比喻人的品格,將公雞這種家禽的氣質和報曉的特點結合起來,突出了為人奉獻、高潔響亮的精神,詩人託物言志,暗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且,語言簡單易懂,讀幾遍便能背誦,難怪這首詩,能被選入小學課本中了。

相關焦點

  • 唐伯虎寫遊玩時寫爛頭詩,滿是大白話,卻能與杜甫相媲美
    繼而即使有人如你我一樣,喜歡讀詩,大多也都是取其精華,讀讀其中的千古名句用來消遣。其實有時候古詩雖好,但真的也沒必要理解太多,因為流傳下來的名篇當中,其中大部分內容跟我們的現實生活相去甚遠,只有其中最精華的部分讀起來起勁,能為我們所用。古往今來,爛尾的詩不在少數,但其中的名句讀來依舊讓人如沐春風。
  • 李白一首非常勵志的詩,最後兩句更是被傳頌千古
    乘風破浪李白中國盛唐時期著名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酒仙」「劍仙」,當然劍仙有待考證,但李白少年時期確實曾研習劍術,從那首著名的《俠客行》就可以看得出來。「劍仙」李白詩的前四句描寫好友為寬慰李白苦悶的心情大擺筵席為之踐行,有「清酒十千」更有價值萬錢的佳餚。但面對這樣的招待一向愛酒的李白,曾「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李白這次卻在無心情飲酒。
  • 明代才子唐伯虎最銷魂的一首《一剪梅》,結尾流傳千古,深入人心
    歷代傳世的閨怨名篇也不在少數,比如金昌緒那首著名的「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當真是閨怨中的極品了,雖然金昌緒不太著名,但這首詩卻非常有名。閨怨之作,不僅是唐宋詩人偏愛的題材,明清時期,也一直佳作不斷。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陸遊,號放翁,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在他兩歲的時候,北宋被金國所滅,康王趙構建立南宋。一個人的思想,與所處時代的背景息息相關,同時也離不開家庭環境薰陶,父親陸宰精通詩文,而且曾在朝為官,為人正直硬氣,反對與金國議和,結果得罪主和派大臣,無奈之下辭歸故裡。
  • 劉伯溫不可忽略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兩句還充滿諷刺
    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思想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功勳之一。早年間劉伯溫隱居在浙江老家,由於名氣大學富五車,被朱元璋請出山,從此劉伯溫正式走進了歷史,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具有魅力的明星。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千古流傳!
    而說到有關保家衛國的詩句,就不得不提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而其中最經典的《從軍行七首·其四》,更是以將士們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千古流傳!全詩如下: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歷史中「最懶」的詩人,一生就寫兩句詩,詩句卻人人會背
    古詩 在詩詞著作名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及詩鬼李賀等人物,他們的詩各有特色,>如接下來此人只寫半首詩,卻寫出朗朗上口、能千古流傳的,則僅此一位,此人便是北宋的蘇麟。
  •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愛情詩,通篇句句是經典,最後兩句還是千古名言
    元稹的愛情詩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特別是在妻子韋叢逝世之後,他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其中大部分都是經典之作,特別是那一首《離思.其四》,裡面還有兩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但是從他的一首愛情詩中,我們又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他的確是很多情,不過也很深情,只是不太專情。要是他不夠深情的話,那自然是寫不出那些令人感動的愛情詩。元稹的這首《遣悲懷三首·其二》,那就是寫給妻子的一首名篇,整首詩意境悽美,寫得也是極為深情。儘管當時韋叢已經逝世了,可是對於元稹來說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對方,於是他寫下了這麼一組詩。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比如唐代的張九齡曾經寫過一首《歸燕詩》,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又不被唐玄宗信任,心灰意冷時賦詩明志。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 王昌齡送辛漸,寫了兩首詩,只有一首成為佳作流傳千古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送別詩,由兩首詩歌組成的組詩,作者採用倒敘的寫作手法,送別的時刻寫的一首收錄在部編教材中,其實,在頭天晚上他就寫了一首,但沒有出名,主要寫了頭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辛漸餞行時的情景。
  • 唐伯虎一首經典古詩,三分豪邁七分悲涼,最後一句常被郭德綱所用
    他就是我國歷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著名人物——唐伯虎。唐伯虎在現如今的影視作品以及文學作品中經常被提起,比如星爺那部著名的《唐伯虎點秋香》。心比天高唐解元,酒後失言鑄大錯讀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們都知道,唐伯虎有狀元之才卻沒有狀元之命。他在16歲就考中了秀才,而且還是第一名。
  • 唐伯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後面還有兩句,更霸氣
    而4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寅。 在一個新年,他甚至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天寒無一事,竹堂寺裡看梅花。
  • 曹操酒醉後留下兩句詩,流傳到今天,卻成了酒鬼們的口頭禪
    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上,流傳至今的詩歌,大約有20多篇,全是樂府詩體。而曹操有一次在醉酒後的兩句詩,流傳至今,卻成了酒鬼們的口頭禪。具體是哪兩句詩呢?咱們接著往下看。曹操作為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自然也深諳此道。他《短歌行》中的第一首,便是在一次宴飲時所作。關於這首詩創作的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看法。《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了這首《對酒當歌》,將時間定在了建安十三年末。二是根據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延攬人才之激切願望,蓋與《求賢令》作於同時」的觀點,時間為建安十五年。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一位詩人,終其一生,能留下一句為外人所稱頌的千古名句,是件不易之事。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王維一首經典送別詩,前幾句很平淡,讀完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其最為經典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前兩句寫春天清晨雨後柳色青青,客舍為之一新的情景,寫景清新明麗,令人幾乎察覺不到離別之傷。後兩句寫離情也舉重若輕,千般深情萬般厚誼都傾注在一杯酒裡。,王孫歸不歸」「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歸」等,都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提起唐伯虎,人們總會想起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會將他與現實中那個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聯繫到一起。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陸遊一首冷門梅花詩,後兩句化用柳宗元詩句,想像力讓人拍案叫絕
    而在《卜算子·詠梅》之外,陸遊還有一首不知名的梅花詩也寫得很美很有氣勢,值得一讀。尤其後兩句,想像力可謂奇絕。《梅花絕句二首·其一》宋·陸遊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陸遊從12歲開始學詩,到85歲逝世,一直在從事詩歌創作,留詩9300多首,是一位著名的高產詩人。
  • 李白的一首七絕,充滿了想像和誇張,後兩句更是構思巧妙
    一首好詩總是含蓄委婉,充滿了神奇和誇張,卻令人感到生動形象,並耐人尋味。李白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他通詩書,善舞劍,還喜縱橫術。李白年輕時離川外出遊學,繼而西入長安求取功名,不久又離京赴齊魯。之後雖然奉詔為翰林,但很快又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再次漫遊各地。
  • 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畢竟它是我們打小就學習過的一首千古絕唱,而歷代詩論家也都推崇它為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