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霞賀秀蓮,初戀林虹妻子林達,路遙:小說與現實的不完美心結

2020-12-05 讀書悟道123

名作家、省作協副主席、勞動模範等等,這是頭頂光環的虛擬路遙;生活拮据,家庭不幸,疾病纏身,早逝,這是生活中的現實路遙,也是平凡世界中有著七情六慾的普通人。

鬱達夫說,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有一定的道理。對於路遙而言,他個人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或多或少都折射到了他的作品中,那麼《平凡的世界》自然也有。

賀秀蓮與田曉霞,一位是哥哥孫少安的妻子,一位是弟弟孫少平的初戀情人,單看這兩個人的身份,已足以涵蓋一個人一生中對情感所有的情緒。

總的來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但是也不乏浪漫主義的情懷。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展現了一種虛無主義的浪漫,孫少安與賀秀蓮的婚姻展現了一種現實主義的浪漫。但不論前者還是後者,路遙都給了他們一個不完美的結局,冥冥之中,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實中路遙情感上的殘缺。

我們先看路遙生命中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初戀林虹,一個是他的前妻林達。然後再看路遙對小說中田賀兩位女性形象的複雜情感。最後來看小說中的田曉霞與賀透蓮是否有著林虹林達的影子。

初戀的傷與婚姻的痛

1、初戀的傷

初戀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不論痛苦還是甜蜜,都能在一顆心上劃下挺重的一刀。路遙的初戀來得突然又走得匆匆,在享受了短暫而甜蜜的愛情盛宴之後,留給他的是一個永遠無法癒合的愛情之傷。

1969年,時任革委會副主席的路遙,因工作需要以「貧宣隊員」的身份,進駐了延川縣百貨公司開展路線教育工作。工作組裡有一個來自北京的知青,名叫林虹。

據路遙的好友陝西作家海波說,小姑娘長得小巧玲瓏,且能歌善舞,算得上是一個人見人愛的角色。他們最初的相識在一個大會上,路遙坐在臺上,林虹在臺下負責喊口號,但真正的談戀愛是在工作組期間。

北京女知青林虹,有著少女該有的熱情,對路遙有著不該有的「誘惑」。據說路遙第一眼看到她時,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傳說中的「一見鍾情」被定格。

路遙沒有猶豫跟著內心的衝動逐漸靠近了林虹,隨著彼此之間了解的加深,路遙發現了林虹的另一面。她不僅外表可愛甜美,而且才華出眾,性情溫和,路遙不可救藥的愛上了她。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路遙激動地用自己顫抖的手牽起了林虹的手,瞬間被巨大的幸福包圍,淹沒在愛情的海洋裡。初戀刻骨而又美好的感覺永遠烙在了路遙的心上。

他們曾經在許多個夜晚,沿著秀延河畔散步,依偎在星空下,相互傾訴著愛的甜蜜與生活的平淡。海波說,林虹在某些方面影響了路遙的一生,比如:

路遙喜歡在下雪天沿著河床散步,據說那是他們愛的情境。喜歡唱《三套車》和《拖拉機手之歌》,據說這是他們相戀時唱過的歌。他喜歡穿紅色的衣服,據說這是林虹的專愛色。路遙還曾用過一個「櫻依紅」的筆名,其中藏著女子的名字。

為了林虹,路遙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包括不惜搭上他的前途。他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招工名額,一次離開農村的難得的機會讓給了林虹,她走了,一去不返。此後,路遙在愛情的深淵裡掙扎了很久,才漸漸熄滅對林虹火焰,海誓山盟終究還是抵不過現實的距離。

路遙的初戀就這樣結束了。

2、婚姻的痛

林達是路遙的妻子,她與林虹同是北京知青,而且還是髮小。命運就是這樣的捉弄人,走了一個北京女知青,又來了一位北京女知青,看上去沒變,實際上全變了。

林虹走後,路遙遭遇了人生感情和事業的雙重打擊,最後回到了家鄉郭家溝,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1972年,在朋友曹谷溪的幫助下,以「民工」的身份被抽調到縣革委會通訊組,進行為期一年的通訊員培訓。

林達是曹谷溪的下屬,經常向曹匯報工作。路遙與曹谷溪是多年好友,兩人經常在一起暢談人生。林達在匯報工作的時候,自然也經常見到路遙。一來二去,兩人熟悉了,並逐漸產生了男女間的情愫。

林達家境優越,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思想開明,對於路遙與女兒的戀情,沒有粗暴的橫加幹涉,而是建議林達,希望他們在真正了解彼此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在一起。而不是在被愛情衝昏頭腦的時候匆匆的確定一段關係。

林達的若即若離,讓路遙很沒有安全感,他曾在曹谷溪面前哭訴說,林達也不和我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後,林達接受了路遙,並和他一起回郭家溝過了春節。

1973年,路遙以「工農兵學員」的身份考上了大學,兩人過上了鴻雁傳書的日子。路遙在大學期間的費用都是由林達支援的,可見,林達是一個思想比較成熟的女性。

1978年,相戀近八年的路遙和林達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後生活也算美滿,一年後,他們的女兒路遠出生。

婚後的路遙全身心的投入寫作,作息時間與常人不同,他的「早晨」從中午開始,他的「夜晚」直落到夜半三更,生活習慣與妻子嚴重相背。家庭的大小事務基本都落到林達的肩上,而且路遙還有點大男子主義,對抽菸又有著極高的講究,他的工資常常連買煙都不夠,還要動用林達的工資寄錢給家裡人,兩人一個地道的北方人,一個南方人,就連在飲食上也很難達成一致。可以說,林達在精神和物質上都得不到路遙的幫助,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很崩潰的。

他們的婚姻在現實的瑣碎中不斷的被顛簸,最終走向了滅亡。1992年,路遙與林達辦完了離婚手續,結束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感情生活,就在同年的11月17日,路遙也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從林虹到林達,從鄉下窮小子與「白雪公主」談戀愛到結婚,再到白雪公主們的相繼離開,我們似乎已經從林虹和林達身上嗅到了絲絲田曉霞的味道。那麼賀秀蓮呢?她身上有著最原始的母性之愛,有著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頌揚的純樸與勤勞的美好品質,她是路遙與這個世界和解的牽線人。

天使的微笑與母性的愛

1、天使的微笑

田曉霞是孫少平心中永遠的傷痛,或許對於路遙也一樣。她有著高貴的出身,父親田福軍是一名高官,長相甜美超凡脫俗,關鍵才氣出眾還不世俗。當年的林虹林達也是以這樣優越的品質贏得了路遙的心,這樣的女性身上散發著濃厚的古典主義氣息,可以說,對于田曉霞這個人物的設置,是路遙將現實中所追求的古典主義美學影射到了小說中。

田曉霞是一個多維結構的象徵,她有著天使般的美好品質,對於孫少平而言,她既是他的啟蒙者,又是他理想中的對象,但是這兩者在路遙的筆下卻是分裂的。

作為啟蒙者的田曉霞有著一定的權威性,孫少平對田曉霞從崇拜開始,到田曉霞對孫少平的迷戀結束,他們的關係發生了一次奇妙的轉換。在路遙看來,這樣的轉換,其決定性因素不是政治背景,不是性別因素,更無關乎職業,而是一個可以凌駕於這些因素之上的更強大的因素,即知識。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小說中的孫少平是一個不斷進取的有思想的知識型青年。在他的男性成長過程中,田曉霞既是見證者又是啟蒙者。她見證了孫少平的個人變遷,從而對其產生崇拜感。

當孫少平成長為一個內心強大的集知識、才華和思想於一身的男人之後,田曉霞作為啟蒙者的身份便消失了,從而回歸為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女性。在孫少平的生命中不只出現過一個女性,但是只有田曉霞滿足了他對女性的所有幻想。

路遙將田曉霞設置為一個幾乎接近完美的女性,這本身也不符合現實。然而更大的現實是,一個煤礦工人要和省城一位有背景有實力的女記者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身份地位的巨大懸殊,都足以在生活中釀成無數次的翻車現場。

孫少平也清晰的感覺到,有時候,連他自己也覺得與田曉霞在一起是一個夢幻。孫少平在尋求理想、感受快樂的同時,卻又在體味著一種分裂:愛情和婚姻的分裂,男人與女人之間社會身份的分裂。

這種分裂導致了孫少平內心世界中巨大的幻滅感,理想越是美麗,現實離它就越遠。因此,孫少平無論如何也無法跨越自己身份障礙,與田曉霞結合。

如果他們結合在一起,那麼則意味著孫少平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會進入到一個龐大的權力關係網當中,一旦成為其中的一員,只有兩種結果,要麼順從,要麼被它拋棄。很顯然,路遙沒有讓孫少平捲入其中,而是給他安排了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城市夢的破滅。

田曉霞就成為了一個犧牲者的形象,唯有她死去,孫少平才會安心的作一個隱者。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作家們都習慣於以犧牲一方為代價,新的孫少平是伴隨著祭壇上的田曉霞而誕生的。至此,田曉霞作為一個形象完成了她的使命。

2、母性的愛

路遙從小生活在農村,中國農村婦女普遍善良軟弱,富有同情心,路遙對此頗有體會。在他的作品中,著力挖掘著我們民族中最值得讚美的品質,極力頌揚那種多情重義,純潔美好,頑強不屈的美好人性。

很顯然,賀秀蓮就是這樣的好女子形象,在她的身上集中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著中國傳統女性發自母性的愛,同時也體現著路遙的審美理想和美學追求。

孫少安曾經和弟弟孫少平一樣,在愛情上面臨過同樣的境遇,但不同的是,孫少安親手把它扼殺在了搖籃裡,因為他清醒的意識到,他與田潤葉在婚姻上的不可能性。

賀秀蓮對於孫少安來說,就像天上突然掉下個「林妹妹」一樣,被孫少安撿了一個大便宜。她身體好,人樣不錯,也懂事,從小沒娘,又特別能吃苦,在勞動上與孫少安不差上下,很快得到了全村人的讚賞。

孫少安之所選擇賀秀蓮,是因為她符合他想像中的媳婦,能成為貧困家庭中的一個好勞力,能適應貧困家庭環境所要求的一切,並能為這個家庭創造財富。可以說,孫少安非常理性,他的選媳婦標準完全基於一個貧困家庭的基本要求,而這個基本要求,田潤葉是達不到的。賀秀蓮體現的是農村經濟型女人的社會學意義,也成為孫少安的附屬品,這是她悲劇的一面。

孫少安在小說中的成長與成熟,和經濟有著密切的關係。他之所以混好,在於三點,一人長得帥,二能力和毅力都非常強,三人際資源完善,比如他缺錢的時候,賀秀蓮可以幫他借。走投無路的時候又能得到領導的幫助。

然而他的複雜之處也在於此,他依靠勞動技能起家,但是在他起家過程中,又摻雜了非勞動性的因素,比如靠關係網貸款,利用走後門等非正常的途徑,以此解決他在事業上的瓶頸。

作者的矛盾在於,路遙身上有著深沉的鄉土情結,孫少安作為小說的第三條線索,身上肩負著體現國家下層農民生活經歷的發展史的使命,路遙並不希望孫少安變成一個暴發戶的形象。如何讓孫少安在不斷突破的同時又保持不斷的鄉土情結,唯一辦法就是給他苦難。

因此,我們看到孫少安幾經磨難,擺脫了貧窮的困擾,卻一再面臨精神上的失落。孫家面臨分家,孫蘭香不肯收哥哥給的錢等,這些都一次次地震動著他的精神世界。那麼,妻子賀秀蓮的絕症也是他人生苦難的一部分,也是對他的精神世界產生強烈震動的因素。

對於作者而言,所有這些苦難的目的,都是為了保持男主人公孫少安精神世界的強大、正面積極和純潔性。

由此,我們發現,一個男人的成長過程,直白點說,在小說中表現為對女人的佔有和拋棄的過程,田曉霞、賀秀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路遙的現實與虛幻

林虹林達是路遙現實中接觸過的,且產生過強烈情感的女性。她們與田曉霞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美女,都有才華,但與田曉霞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她們生活在現實的功利性當中,而田曉霞恰恰相反,她的高貴恰在於拋棄了世俗的功利。這是路遙對現實的一種升華。

其次,我們發現不管白富美田曉霞,還是吃苦耐勞的賀秀蓮,她們身上都有一種無私的甘於奉獻的精神。賀秀蓮將自己的青春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家庭,而田曉霞則是賀秀蓮的升級版,她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獻給了國家。

在現實中的林虹在接受了愛人無私的奉獻之後,最終卻另投他人懷抱,路遙在初戀的感情當中並沒有得到同等的來自對方的無私的愛。作為妻子的林達,在路遙的眼中,也沒有做到如賀秀蓮那般對家庭的百分百的無私奉獻,或者說是路遙心裡認為的女性在家庭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最終他們分道揚鑣。

在現實中,路遙的情感生活是不完美的。這種不完美多多少少影響到小說中田賀兩位女性的命運。路遙給她們的結局多少有點殘忍,但以這樣的方式來解脫自己內心的不完美心結,也無可厚非。

林虹在路遙的心中可能是一個啟蒙者的角色,這與田曉霞在孫少安心中的分量是一致的。林達在家庭中的形象,給路遙的影響力更大,在小說中,可能更多的體現在賀秀蓮身上。

在生活中,林虹林達都沒有停留在路遙身邊,在小說中,田曉霞、賀秀蓮也分別離開了她們各自深愛的男主人公,只能說是人為的巧合。

綜上所述,從三個方面分析了田曉霞和賀秀蓮的結局問題,既有現實對作者精神層面的影響,又有小說虛幻的破滅感。

#平凡的世界人物情感分析#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為何讓路遙崩潰大哭?淺析路遙創作其情結
    田曉霞拒絕富家子弟的追求,一心一意地等著她的「掏炭男人」,積極跟孫少平溝通交流,希望孫少平不會因為現實因素對這段感情不自信。一個能歌善舞的大城市女孩子走進了路遙的生活,她就是路遙的初戀林虹,他們一起在大雪中漫步,享受著愛情帶給他們的甜蜜,路遙不在乎現實中他們之間的差距,不相信什麼門當戶對。路遙把招工的名額給了林虹,並說自己願意為了林虹去死。即使初戀的失敗,還是沒能讓路遙信「門當戶對」的說法,又與北京知青林達熱戀。
  •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那麼優秀,路遙為什麼把她寫死了?
    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極具悲劇性的人物,在一次抗洪過程中,她永遠的失去了生命,這個女子就是田曉霞。雖然她精神上的高度已不需要肉體來支撐,但是她的逝去還是讓人們感到惋惜。在創作這個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在田曉霞被洪水衝走之時,路遙作者失聲大哭,那麼為什麼為陝北漢子對于田曉霞有這麼深的惋惜呢?這還要從路遙自身的情感經歷說起。
  • 路遙離世前,林達與他離婚,為何路遙對前妻沒有怨恨,只有感激?
    就是在這裡,他與初戀林虹相遇。林虹是北京來的知青,年輕漂亮、能歌善舞、活潑開朗,令路遙眼前一亮。路遙本名王衛國,因為林虹,他開始喜歡穿紅色衣服,曾取筆名「纓依紅」,後改為「路遙」。他們兩人曾一起手牽著手在河床散步,唱《三套車》和《拖拉機手之歌》。
  • 鳳凰男路遙:田曉霞是能享受的愛情,巧珍才是負責人的婚姻
    路遙寫《平凡的世界》,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因為寫的太苦,所以原本不好的身體,也因此更加虛弱。以至於完成這部小說的四年後,他就離開了人世,那年他才42歲。據路遙的弟弟王天樂回憶,路遙在寫到田曉霞死了的時候,大聲痛哭,給自己打電話,把千裡之外的他叫到路遙住的賓館,只是不停的給他說「田曉霞死了,田曉霞死了」。
  •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從田曉霞到惠英,路遙這樣詮釋白駱駝之戀
    他的初戀林紅以及後來的妻子林達,都是在逐漸的交往中被女方主動追求的。而這一點,也體現他的文學作品中,比如賀秀蓮之於孫少安,田曉霞之於孫少平。▲擊垮愛情的,永遠是現實!婚後,路遙和林達的生活越來越不和諧。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也就在這段期間,路遙遇到了林虹,開始了一段戀愛故事。林虹是當時從北京來的知青,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且舉止優雅,能歌善舞,這讓路遙非常心動。這樣的相遇讓路遙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林虹深深的影響了路遙,讓他開始對於城市生活充滿嚮往之情。可是命運再一次沒有眷顧路遙,因為林虹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 路遙18歲與初戀分手,轉身娶她閨蜜,42歲床頭病危:妻子提出離婚
    王衛國失戀之後,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林達。林達同樣是從北京來的知青,而且更為巧合的是她和林瓊在同一個機關大院長大,兩個人關係很好,是林瓊很好的一個閨蜜。遇到林達的這一年,王衛國給自己起了一個新的筆名。---路遙。剛剛受過情傷的路遙,此次戀愛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他創作的《平凡的世界》裡充滿了愛情故事、人性的光輝等等,無論是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悲傷愛情故事,還是孫少安和潤葉的不平等愛情關係,甚至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純真的愛情故事,均展現了純真無邪、善於拼搏、勇於奮發的農村男青年和城市女青年的愛情戀糾葛或者是不平等的愛情故事。然而,路遙一生最大的遺憾卻是和妻子離婚。從這點來講,路遙是不幸的,永遠的不幸。
  • 路遙——中篇小說《人生》作者
    路遙的初戀是北京下鄉女孩林虹,當路遙自己的返程當工人的招工指標下來時,他義無反顧的給了女友林虹,而林虹在返回北京後給路遙的書信逐漸減少,路遙知道這段戀情將要結束,心情異常痛苦,無法振作起來。1972年路遙在寫作中又遇到了另一個北京女孩林達,林達欣賞路遙,用自己的私房錢資助路遙讀完了:「延安大學」。彼此完成了長達6年的愛情長跑後,二人於1978年結婚。
  • 路遙為何安排孫少安與文盲賀秀蓮結婚?這或是他心中最嚮往的婚姻
    林達為了他的體面,幾乎不給自己購置新衣。從路遙的角度來看,林達的確符合他當年對妻子的要求,而對林達而言,這場婚姻卻代表著無盡的犧牲。路遙和林達剛剛在一起的時候,他除了一腔才氣,一身勇氣和膽略,其他方面確實和林達都不般配。
  • 讀完田曉霞的故事,你是否也懂了路遙,懂了《平凡的世界》?
    的確,這本書在武俠小說中沒有血腥的江湖,在武俠小說中激情的夢,也沒有言情小說中感人的愛情。然而,路遙先生用最樸實的語言書寫了一個時代的篇章。書中的人物也是平凡而聰明的,比如田曉霞。田曉霞出生在一個幹部家庭。
  • 18歲的路遙與初戀分手,轉身娶她閨蜜,42歲臨終前妻子卻提出離婚
    王衛國失戀之後,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林達。林達同樣是從北京來的知青,而且更為巧合的是她和林瓊在同一個機關大院長大,兩個人關係很好,是林瓊很好的一個閨蜜。遇到林達的這一年,王衛國給自己起了一個新的筆名——路遙。剛剛受過情傷的路遙,此次戀愛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擇偶的標準完全放棄了原有的標準,更加注重實實在在的付出。
  • 路遙臨終前3天,面對強勢妻子強撐身體,在病床上含淚籤下離婚書
    這句話源自《平凡的世界》,是田曉霞去煤礦看望孫少平時的形象,田曉霞聰明伶俐、思維開闊,他和孫少平有過一段浪漫的精神戀愛,但最後,這個美麗的姑娘卻犧牲了。寫到這裡,路遙崩潰大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陝北硬漢泣不成聲?
  • 寫田曉霞至,路遙哭泣,《平凡的》使他毀滅
    寫田曉霞至死,路遙哭泣,《平凡的世界》使他毀滅在談到作家路遙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贏得了茅盾文學獎,可以說這部作品既成就了他,也毀滅了他。這時,路遙被弟弟的責罵吵醒了,於是向他道歉,因為他的寫作太專注了,以至於他把書中的世界與現實混淆了。在小說中,為了宣傳情節,路遙不得不寫田曉霞至死,但他只能悲傷地哭泣。
  • 中國文壇巨匠路遙,從小與飢餓為伍,一生和4個女人愛恨糾纏不清
    初戀讓他差點自殺1969年,路遙進駐縣百貨公司,這期間他結識了北京知青林虹。林虹被路遙的才華,人品吸引。林虹的美麗活潑更是吸引著路遙,兩人進入了熱戀期。因為對林虹的愛,路遙把回城的機會讓給了林虹。回到城裡的林虹終究放棄了路遙。這讓路遙陷入到失戀的困境中不能自拔,路遙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 路遙重病三月,妻子林達沒來醫院一次,唯一一次探望是為了離婚
    照顧路遙的除了醫院的護工之外,就再也沒有他人了。當時的林達還沒有和路遙離婚,但是在葬禮上看起來感情深厚的妻子,為什麼在路遙重病的時候,一次也沒有來醫院看望過他呢?其實林達和路遙雖然當時還有著夫妻的名分,但是事實上早已經形同路人。
  • 路遙臨死前妻子堅決離婚,7年後路遙弟弟說出實情:這事不怪嫂子
    翻開中國當代的文學史,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個繞不開的豐碑。路遙一生過的苦難,在他臨死之前,妻子堅決提出跟路遙離婚。在這種苦難交加的環境中,路遙還是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這個女子,這就是他後來的妻子——林達。林達的出現,宛若一縷陽光,他們兩個人相互扶持。1973年,路遙迎來了人生重要的轉折點——高考。路遙一直都有一個文學夢,非常渴望到大學裡深造。他成功的考上了延安大學,當時他只有18塊錢,他念大學的花費基本都是林達提供的。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
    有人說,路遙寫的小說足可以問鼎諾貝爾文學獎,那麼路遙為何能寫出這樣鴻篇巨著,而且是受歡迎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步後去世了,同樣他之所以能出這部小說,他也有「三部曲」,缺一不可。一、艱苦歲月《平凡的世界》寫的是平凡的人,但這些平凡的人都有著苦難生活。而路遙也同樣有著苦難的經歷,否則他寫不出小說中那樣苦難生活。也就是說先有經歷,才有小說,這是必要條件。
  • 《平凡的世界》:換一個角度看路遙,人生不只是苦難,也是幸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展現了中國近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態,從中我們看到了各色的人生,看到了平凡的愛情和婚姻,看到了普通人的奮鬥,看到了小人物的堅持,看到平凡的人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它全景式地描寫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鄉社會生活,深刻展現了普通人在時代變革中的成長和生活。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 平凡的世界:為什麼路遙要讓曉霞犧牲?並非因為她的愛情不現實
    關於《平凡的世界》裡田曉霞的死,有這麼一個故事:那一天路遙的弟弟王天樂正在洛川縣採訪,報社突然來電說路遙打電話要他速去榆林(那時沒手機)。王天樂一時還以為染病的哥哥病情加重了,心急火燎地趕往三百多公裡外的榆林,當他花了足足一天時間趕到路遙那兒時,見路遙淚流滿面,驚問其故,路遙說:「田曉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