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中篇小說《人生》作者

2021-01-08 翩翩蝴蝶四妹

文|翩翩蝴蝶四妹 首發

路遙——王衛國(原名),路遙出身寒苦、一生命運多舛。

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

路遙的初戀是北京下鄉女孩林虹,當路遙自己的返程當工人的招工指標下來時,他義無反顧的給了女友林虹,而林虹在返回北京後給路遙的書信逐漸減少,路遙知道這段戀情將要結束,心情異常痛苦,無法振作起來。

1972年路遙在寫作中又遇到了另一個北京女孩林達,林達欣賞路遙,用自己的私房錢資助路遙讀完了:「延安大學」。彼此完成了長達6年的愛情長跑後,二人於1978年結婚。1979年路遙與林達的女兒路茗茗出生,女兒的出生家庭開支增加,夫妻二人也開始出現了矛盾。

路遙與林達

婚後因為路遙內心一直想擺脫自己從小的自卑心理,在工資150元的情況下,每天吸3元煙2盒,穿衣也追求高檔,還經常喝咖啡。因為這些開支交大,若路遙每個月不能有稿費及時收入,就得林達接濟他。並且因為寫作經常離家出去採風,無法對兒女妻子盡義務,造成妻子日久生怨,在好的感情也經不起柴米油鹽和貧困的考驗。林達由當初對路遙的欣賞變成埋怨,二人矛盾增多。

路遙在進行了採風和長期的準備以後,開始進行創作,由於夜以繼日不分黑白的進行三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創作,造成身體嚴重透支,他在忍著身體疼痛的情況下完成了作品的創作。

1991年8月6日路遙返回陝北,8月7號路遙到達延安時,身體虛弱到被人抬下火車送去醫院搶救。9月5號,在組織和省作協的積極關懷下,路遙從延安轉院回西安。路遙生病住院期間,妻子林達從北京來到西安路遙住院處與其籤署了離婚協議。

路遙在西安醫院住院

在同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11月21日,在西安三兆公墓舉行告別儀式。

路遙去世時13歲的女兒路遠隨母赴京,改名為路茗茗。前妻林達在北京又嫁給了一位教授,路茗茗也在北京繼續上學。

路遙生前畢業於母校延安大學文學系,延安大學歷來視路遙為至上的榮耀,為了紀念路遙,延安大學把路遙的墓埋在了延安大學後山,並在路遙墓前為路遙鑄造了半身銅像。

2002年4月,路茗茗受延安大學邀請前往參加父親路遙銅像揭幕儀式。揭幕儀式中深受感動。路茗茗返京後,發現市面上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父親作品,且多數已經過出版日期,其中不乏粗製濫造,售價也是不一而是。

三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2004年8月24日,路茗茗將母親林達和兩家出版社告上法庭,要求收回父親作品的出版權。但因種種緣故,官司持續了3年之久,還是以路茗茗敗訴而告終。

之後路遙前妻林達私下與路茗茗達成協議,林達將路遙作品的全部繼承權一次性全部轉讓給路茗茗。

路遙一生致力於文學創作,飽受生活貧苦之苦。為了實現自己理想不懈努力奮鬥,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巨製,自己卻因此身體無法承受過度勞累而去世!

路遙主要文學作品:1970年發表《車過南京橋》詩歌時王衛國正式開始使用筆名:路遙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獲全國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1984年改編成同名電影後,獲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轟動全國。《在困難的日子裡》獲1982年《當代》文學中長篇小說獎,同年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1991年三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88年完成寫作)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關注@翩翩蝴蝶四妹 歡迎閱讀 評論 點讚 轉發 收藏 帶你了解人生百態

相關焦點

  • 作家路遙簡介及人生軌跡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國,漢族,中國當代土生土長的農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一個貧困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
  • 路遙的人生……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在他42歲的年輪上英年早逝。那天,我正在蘭州寫一部中篇小說,聽到噩耗後我放下筆,走到黃河邊上在一處僻靜的地方坐下,點上香菸,我抽一支,給路遙一支,直到我隨身帶的半包煙抽完,我面前的石頭上擺了六支……我與路遙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87年底,我受邀參加在西安舉辦的「大西北文學研討會」。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路遙的短篇小說《姐姐》《月下》被陸續刊登在了各大雜誌上,這讓路遙非常開心,自己的作品陸續受到了肯定,這也成了路遙接下來創作的動力。《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這讓路遙意識到自己在小說創作的能力。後來,路遙離開了妻子和女兒,他選擇去創作一部作品,那就是《人生》。
  • 讀過《人生》,讀過路遙的人生嗎?
    作為路遙的同鄉、後輩和深受影響的讀者,王剛耗費了近十年時間,遍訪路遙生前好友,收集大量一手資料,以編著《路遙年譜》的方式,為這個黃土地上迎風而立的人,留下了一本詳實、豐滿、全面的人生實錄。在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的生活記錄中, 看到平凡的世界裡路遙的人生。
  • 【書友·說書匯】路遙《人生》
    【書友·說書匯】路遙《人生》 2020-12-21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人生與路遙的《人生》
    下筆寫出這個題目時,我的人生已經相當地《人生》:我大約在33年前的1985年,第一次知道路遙在他自己33歲那年寫就和出版了《人生》(1982年)。後來,我也在33歲那年走入了新的人生階段:女兒叫爸。如今,我比路遙去世時年齡大幾歲。
  • 路遙完成《人生》初稿,編輯要求大改結局,路遙寫下四字以明立場
    1982年,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在雜誌《收穫》上刊載後,風靡一時,很多讀者因為這部作品深受感動,將作者路遙視為自己的精神偶像,路遙也因此真正走進大眾讀者的視野。但是事實上,《人生》這部作品在路遙的早期創作及出版過程中,都經歷了頗多挫折。
  • 路遙:十年辛苦不尋常
    有深厚生活積澱的路遙,受到頗有人望的同仁們潛移默化的濡染和熱情的幫助,創作明顯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在陋室裡創作了6萬字的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大家認為不錯。編輯部副主任賀書玉主動推薦給一家大期刊,不久被退回,之後連在5家文學雜誌「旅遊」,均遭退稿。最後投給《當代》雜誌時路遙心緒極壞,他決定如再遭退稿,就付之一炬。
  • 俺續寫了路遙前輩的人生,內容和結局是這樣安排的,大家滿意嗎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路遙前輩的成名作《人生》,那真的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前輩創作的優秀中篇小說《人生》,真實地反映了八十年代初期偏遠城鄉的實際狀況,他筆下的人物生動,語言樸實,故事精彩,情感真摯,非常貼近當時的生活。這部以黃土高原為故事背景的優秀名篇,深受廣大讀者朋友們的青睞和好評。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這段飢餓和屈辱的經歷對路遙的人生和創作心理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困難的日子裡》、《平凡的世界》等都有作者本人的苦難身影和辛酸烙印。我們可以字裡行間感受到那段時間的可怕的生活窘境以及少年路遙獨特的心理歷程。
  • 紀念路遙逝世廿八周年
    與會書友文友及關注熱愛路遙的社會各層人士百餘人圍坐一起,仔細聆聽了與會特約嘉賓,《路遙傳》作者張豔茜老師傾情講述的關於路遙的生前事跡,及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巨著前後的一些生活細節,讓人們重溫了路遙先生平凡一生而不平凡的偉大曆程,再次感受他為文學獻身的奮鬥精神,以及他的作品所表現出的昂揚積極向上向善的震撼人心的無限魅力!主持人:您(指張豔茜)是《路遙傳》的作者。與先生共事多年。
  • 讀路遙《人生》,高加林事業與愛情的艱難抉擇
    路遙的《人生》「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 再一次走近路遙,了解創作背後的故事,唯有感動
    ——路遙《平凡的世界》說起《平凡的世界》《人生》,那可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了,《人生》獲得全國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且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廣播電臺播出了。有人說,路遙的作品有一種厚重感,其實,那是人生的厚重感,他帶領讀者去體驗在苦難中成長的人生,那一個個鮮活的角色,不就是路遙自己嗎?
  •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
    《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遙嘔心瀝血的著作,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1981年,路遙創作的《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全國第一屆中篇小說獎。在此之後,路遙就拿起行囊,一頭扎進《人生》的創作中。為了構思這部作品,路遙一共花了三年的時間。
  • 路遙:食堂甲乙丙三等菜,孫少平只敢喝湯,寫到此處,我潸然淚下
    5年後,《平凡的世界》獲得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本書的作者路遙,一時間聲名鵲起,然而,一年後,路遙因病去世,讓許多讀者扼腕嘆息。路遙,原名王衛國,正如《平凡的世界》一樣,他本是個平凡的人,他人生開頭和結尾都很慘,卻寫出了波瀾壯闊的詩篇。
  • 路遙《人生》:愛情不是人生的選擇題,而是要用一生解答的問答題
    在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中,男主人公高加林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人們常說「糟糠之妻不可棄」,而高加林卻為了城市小姐黃亞萍,拋棄了曾在他最落魄時,給予他溫暖與鼓勵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簡略了解這個故事,我們或許會認為高加林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負心漢。
  • 路遙《人生》:德順老漢用六個字,道破了人生真諦,字字箴言
    路遙《人生》 插圖:電影《人生》劇照 作品簡介: 《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說,於1982
  • 路遙:如何寫一部失敗的長篇
    這是青年作家路遙繼中篇小說《人生》之後推出的又一篇力作,也是他計劃中的系列長篇的第一部。作品以全景式的恢弘氣魄,用現實主義的寫實鏡頭,再現了我國農村一九七五——一九七八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幕。作家以全部的心血和激情傾注給生他養他的黃土地,寫得深沉、悽婉而又雄渾、濃鬱。作家為此醞釀構思長達四年之久。
  • 路遙《人生》:巧玲用三句話,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活法
    路遙《人生》第二十章作品簡介:《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說,於1982年在《收穫》雜誌發表,曾經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是路遙的成名作。這部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創作背景,講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關於事業和愛情的、選擇的悲劇。
  • 這部小說感動了中國人,卻成了路遙生命裡最後的絕唱
    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我個人認為這個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當然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個永遠偉大的世界,我作為這個世界裡的一名普通勞動者,將永遠把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世界當做我創作的一個神聖的上帝。」這是路遙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他為什麼要寫《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