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影響了數千萬讀者的偉大著作,《平凡的世界》一直激勵著底層的平凡人,但也傷害了他們!因為,「田曉霞之死」就像一根刺,梗塞在渴望愛情甜美卻過把日子過得苟且的心頭。
讀者認為路遙把田曉霞「寫死」太狠心,路遙自己卻大哭,彷徨、痛苦、不甘和壓抑......
失去了生命的支柱,誰又能咬牙吞淚開始新的生活?
白駱駝之死,是路遙難言的痛!
每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有作者主觀情感的投射。對路遙來說,田曉霞是他心中的「白駱駝」!
柏拉圖式愛情,是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愛情觀,追求心靈溝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因為柏拉圖的諧音是白駱駝,故被瓊瑤稱為「白駱駝的愛情」。
路遙在寫到曉霞被洪水衝走的時候,悲痛不已,他安慰自己這是宿命,但說服不了追求高貴卻在塵土裡掙扎的軀殼!
最後,他不惜打電話把千裡之外的弟弟喊來,哭著對他說:「曉霞死了,我把曉霞寫死了。」
一個虛幻的書中人物能讓作者痛哭流涕,這已經不只是情感的折射了,而是真真切切的寄託!
田曉霞之死,不僅路遙自己接受不了,讀者們也接受不了!
就在一切都向美好進發的時候,田曉霞之「殤」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敲碎了無數人跟著路遙一起追逐的高貴和自由的愛情之柱,也是生命的精神支柱!
正因為人們都知道這部書投射了路遙先生所有的情感,人們才不了解,他為什麼要親手埋葬「愛情」?
難道這是文人一貫的悲情主義在作祟?
又或者,路遙希望通過「田曉霞之死」要告訴人們什麼?
愛得有多深,傷得就有多痛,而絕望得就有多徹底
路遙是一個自卑的人,甚至在愛情中都表現得不自信。
他的初戀林紅以及後來的妻子林達,都是在逐漸的交往中被女方主動追求的。
而這一點,也體現他的文學作品中,比如賀秀蓮之於孫少安,田曉霞之於孫少平。
少年路遙
01▼第一次見面,田曉霞沒給孫少平留下一見鍾情的印象。
在《平凡的世界》書中,早把自己代入「孫少平」角色的路遙,第一次見田曉霞是在她家裡。
被潤葉強拉著不放走的孫少平,剛吃了五個大白饃、喝了三瓶汽水還有一大碗豬肉燴白菜,活動胳膊的他就遇到了風風火火、披著男孩子褂子的田曉霞。當時孫少平的臉,一下子就像炭火一樣燒了起來,因為自卑。
因為他自卑,沉浸在對自身價值的否認中,甚至都不敢正面看田曉霞一眼。
路遙回憶往事的時候曾說:「時不時想起青少年時期那些支離破碎的生活……像我這樣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錯一步或錯過一次機會,就可能一錢不值地被黃土埋蓋。」
人都有兩面性,自尊和自卑。被同齡的異性發現在她家裡吃飯,出身貧困的孫少平除了用自卑來維護被層層包裹的自尊,還能用什麼來保護那顆敏感的少年心呢?
▲路遙和林紅的初見,是「孫田」二人的翻版
路遙18歲的時候,認識了到陝北插隊的北京知青林紅。
儘管路遙當時已經身居「高位」,但骨子裡農民的身份,仍讓他在面對這個美麗的北京姑娘時生出了深深的自卑感。如果不是好友白煒在中間撮合,他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隨著兩人的接觸漸漸頻繁,路遙漸漸被林紅的「豪爽、氣派和不拘小節」所吸引。他的舉動不僅被好友白煒看在眼裡,敏感的林紅也有察覺。
有一天中午,林紅藉故去縣裡送文件,遇到路遙卻又羞澀地避開了。
路遙的朋友白煒有些替他倆著急,追上她和氣地勸說:「你這叫幹什麼?林紅,你咋能這樣?既然有好感想談戀愛,為什麼怕見面,怪事情!」
白煒把他倆關在一間屋子裡,把門上了鎖,兩人在屋子裡談了整整個一個下午,白煒在外邊喊也喊不出來。
當天晚上,失眠的路遙說:「白煒老兄,我今天和那女孩可親美了。」
這一現實的情感發展,和《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情感發展如出一轍。而在田曉霞的性格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林紅的影子。
02▼闊別2年再見,孫少平和田曉霞定姻緣
快樂的學校時光,對孫少平來說只是一個了解、熟悉田曉霞的過程。他的保守和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讓他清楚和田曉霞之間的天壤之別。
他回到了農村,做了一名兼職的教書先生。
可是,城市生活以及田曉霞給他的啟發,卻讓他除了拼命勞作折磨身體的時間裡無法思考外,幾乎無法斷絕的,是那種微妙且相互吸引的情感。
這是愛情的萌芽,也是堅不可摧的力量。
終於,孫少平下意識地拒絕了和哥哥孫少安一起「過好日子」的念頭,決定去城市追尋自己的夢想,和那看起來虛無縹緲的愛情!
▲現實中,路遙為了愛情而奉獻,林達為了愛情而到來
當路遙以為林紅就是生命的全部,並把珍貴的「煤礦工人指標」送給了林紅後,僅僅幾個月,林紅就從他的生命中消失在無影無蹤。與此同時,路遙的「主任」一職也被拿下,事業和感情上的雙重打擊,讓路遙被打回了農村。
蟄伏在農村的路遙是是迷茫而痛苦的,每天在天地裡機械地耕作,試圖藉此抹平心靈的創傷。
就在路遙失魂落魄之際,他又遇到另外一個北京來的知青林達。
一樣的姓氏,一樣的熱情,一樣的愛慕......漸漸地,路遙重新燃燒起對愛情和生活的渴望,整個人也煥發出了青春的神採!
很快,兩人就結婚了。
在讀者眼裡,田曉霞似乎還是「林紅」的樣子,可實際上已是「林達」的靈魂!她成熟,穩重,而且一樣地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憧憬!
03▼純美的愛情,是孫少平畢生的追求
所以,田曉霞的美好形象一直維持到和孫少平最後一次相見。
「她已經穿起了裙子,兩條赤裸而修長的腿從天藍色裙擺中伸出,像剛出水的藕。一根細細的黑色皮帶將雪白的襯衫束在裙中,臉龐在六月的陽光下像鮮花般絢爛。」
那時,她穿著白衣服,光彩照人,突然就出現在了從煤礦底下剛爬出來的孫少平的面前。
那一刻,是孫少平,也是路遙心中最美好的一刻,是林紅和林達化二為一出現在他面前。這樣巨大的幸福感不僅讓兩人同時顫慄,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絲不詳!
因為,任何幸福一旦到了巔峰,都必將墜落!
婚後,路遙和林達的生活越來越不和諧。
女兒的出世雖然給他們帶來了一絲安慰,但「只親父親不親媽媽」的女兒,和一大堆『打秋風』的親戚,還有隻顧埋頭寫作的路遙,都讓林達對未來充滿了不安和迷茫。
而作為一個純粹的愛情主義者,路遙也不知該如何解決,只顧埋頭書中描繪他理想的愛情,兩人漸行漸遠。
在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一書時,林達多次提出離婚。
所以,當田曉霞在洪水中因救小女孩而被衝走的那一刻,迷茫的路遙終於意識到心中的『白駱駝』已經死去了。他悲慟失聲,甚至不惜把千裡之外的弟弟喊來,向他哭訴!
愛情,是路遙的人生支柱
一個人最難忘的情感是什麼?
有人說是愛情,有人說是親情,還有的人說是友情!可對一個沉浸在虛幻創作世界的作者來說,在路遙的眼裡,愛情才是永恆的!
自小被父親送給大伯來養,除了養母外,路遙心中唯一能感受到溫暖的也許就是他的女兒路遠和兩個弟弟了。甚至大伯去世,他都忙著寫作不能回去安排。在交朋友上,除了亦師亦友的曹谷溪,能夠比肩路遙的當時幾乎沒有。
極度渴望被愛的路遙,除了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寄托在愛情上,他還能抓到什麼?
書中的「孫少平」也幾乎沒有朋友,但他比路遙幸運的是,還有溫暖他漂泊心靈的一家人。
家庭的溫暖是路遙渴望的,卻也是他得不到的,所以書中他借孫玉厚一家的溫情彌補了缺失的家庭之愛!
可是,田曉霞和賀秀蓮的相繼離世,卻是路遙的刻意安排!
路遙先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甚至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殘缺的愛情,他不屑甚至不願再去彌補。當林紅給他絕交信後,他甚至都沒打個電話試圖挽回。當林達多次向他提出離婚時,他只是毫無主張地拖延。
在他心中,愛情是高貴的,是超越世俗的,只有心靈和精神上的默契才是最主要的!而這一點,在田曉霞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
路遙筆下孫少平的歸宿,意味著什麼?
從1984年路遙開始策劃寫《平凡的世界》,一直到1990年終於完成。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路遙幾乎喪失了生活的能力,更失去了他曾經珍惜的愛情。
在他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時,林達向他提出了離婚。路遙當時的看法是,等女兒路遠長大以後再分開。
當愛情被現實擊敗,崇尚高貴愛情的路遙也被現實折磨得再無一絲銳氣!
路遙和曹谷溪
在《平凡的世界》書中,那時的田曉霞還和孫少平一直心靈共鳴著,愛情美好且令人嚮往。
在田曉霞被洪水帶走後,孫少平的愛情似乎「死亡」,他內心痛苦而彷徨,一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他找到了報紙,找到了田福軍,找到了約好的再見之地......可是,到處都沒有田曉霞的身影!
是的,這個曾經最親愛的、珍藏在他心底的驕傲,真的悄悄而悲壯地離開了這個人世。獨留下他,在人間徘徊,在塵世遊蕩!
美麗的花兒凋謝了也還美麗,從此以後,她的美麗永遠盛開在孫少平的心裡!
田曉霞被孫少平保留在心底,可為什麼路遙先生的筆下又多了一個守寡的惠英?而且漸漸成了他內心的寄託呢?
當面前的一段愛情消亡,而另一段塵封的愛情往事就會開啟,放射出誘人的歲月光芒。路遙在這裡寫惠英,其實有隱約的暗示和憧憬。
再說林達和路遙。
兩人戀愛後,與路遙渡入愛河的她風塵僕僕地去了林紅工作的某市。林紅當時已做了一位軍代表的妻子,她與林紅躺在一張床上,同蓋一床被子,她把自己與路遙相愛的事給林紅作了通報,林紅聽後哭了,整整一夜都不停地落淚。
這件事情林達向路遙提起過,但路遙沒有深問。
雖然他知道這個平凡的世界容不下他高貴的精神追求,但他從未想過背叛,所以,林達身上有林紅的影子,田曉霞身上有林紅和林達的影子,最後的惠英又是林紅的影子!
就像一個環,套在路遙的精神世界,讓他在現實和虛幻中遊走,不知所向。
也許,這就是「白駱駝愛情」的宿命!
結束語
路遙先生用《平凡的世界》命名這部偉大的著作,其中折射了自己不平凡又平凡的一生。
年輕的他,曾率領「千軍萬馬」,意氣風發。
青年的他,文採斐然,卻遭受折翼之痛!
中年的他,為了寫作的理想,放棄了健康、家庭乃至生命!
兩段愛情,兩個他深愛的女孩,最後都定格入了田曉霞20多歲美麗的身影。而田曉霞之死,不僅是路遙的「白駱駝之死」,也是他決定走入平凡生活的起端!
可是,路遙先生卻不知道,《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已經消耗透了他的生命。
他希望回歸平凡,平凡的世界卻把他拒之門外。
他從不渴求偉大,可他的砥礪前行、從容面對磨難的精神卻傾注給了數千萬讀者,支撐著人們勇敢追求,永不放棄!除了馬雲、潘石屹這樣的成功者外,更多像我一樣的平凡的人,都曾從他的書中汲取過力量,甘願進入平凡的世界!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實應該是,「不把平凡過成平庸」!
傾六年之心血,路遙先生用生命贈饋這個他熱愛卻拒他於門外的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精緻語言的偉大心靈著作,它催人上進,它助你擺脫迷茫,它幫我們撥開人生的迷霧直視心靈的歸宿!
這不只是一本書,這是一把在你低谷時催你振奮、在你落魄時助你攀登、在你埋怨時讓你看到正確人生方向的『精神之鞭』,唯有進取,才不負這美麗的世界!
最後,用一句路遙先生的話結束吧:你永遠要寬恕眾生,無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永遠的路遙,永遠《平凡的世界》,我心中的諾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