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家·故事匯」「根雕達人」許仁大:「朽木」巧變藝術品

2020-12-14 我愛金膠州

樹木的枯枝、爛根

或是被人當成廢料扔掉

或是當成柴火燒掉

化為灰燼

但在膠東街道大麻灣一村

偏偏有這樣一個人

把這些沾滿泥土的樹根疙瘩

當成「寶貝疙瘩」

經過一番精雕細琢之後

化腐朽為神奇

一個個的都搖身一變成藝術品

大麻灣村的許仁大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六年前鄰村拆遷,他偶然間發現了被丟棄在路邊的樹根和木材,撿回家後就開始了推、拉、磨,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這門藝術。

許仁大的根雕藝術小院在車水馬龍的204國道旁,院子裡堆放著像小山一般形形色色的樹根原木,正在勞作的許仁大,滿身木屑,一臉灰塵,腰看起來有些彎曲,眼睛眯得很緊,這個情景讓人想起古人說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退皮、打磨、清理汙垢、刨光……外面的嘈雜絲毫沒有影響到專心工作的許仁大。

說起學習製作根雕,許仁大從來沒有拜師學藝,全部都是憑興趣自學而成。一路走來,手受過傷,也吃過苦,但都沒能阻擋他繼續進行根雕創作。用他的話說自己就是喜歡雕刻的過程,雕刻什麼、怎麼雕刻、不管是全局還是細節,全部都裝在腦子裡。經過六年的不斷努力,許仁大從最初自己雕刻,到現在為別人加工製作,很多人都慕名找到他,他也依靠自學的根雕技術吃上了手藝飯。

「我平時經常看一些藝術類的書籍,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審美觀念和藝術修養,還要提高雕刻技藝。做一件比較滿意的作品,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候收回來的樹根放在家裡,光構思就很長時間,甚至一兩年才動工,最長的一件作品我做了四五年。」

「他的作品大多依形定位,盡保自然,兼融意象,很受歡迎,上個月我們兩萬元收購了他製作的一個菲律賓紅木平面桌子,一到店就被顧客看中購買了。」城陽現代家具館館長李正杰告訴記者。

在另外一間房間裡,擺滿了許仁大已經製作完成的根雕作品,有人物、花鳥魚蟲,姿態各異,卻都惟妙惟肖。精巧別致的雕件讓許仁大有了成就感,也為他帶來了年收入30多萬經濟效益,他慢慢成了街道裡聞名的根雕藝人。許仁大素常訥言,但只要說起根雕,就能眉飛色舞、妙語連珠,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著不一樣故事,更凝結著他做人的本分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看到商機的村民經常會到他店裡坐一坐,許仁大從來都是來者不拒,免費傳授技藝,甚至不厭其煩手把手的教。在他的引導下,目前已有三四位村民加入到根雕工藝行業,開啟了自己的店鋪。

根雕既能滿足我的愛好,又能創造收入,這正是我夢想的生活。我們本是普通的農民,能走到一起做喜歡的事情我們很滿意。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還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也能讓全家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圖/文/製作:毛文娟 臧飛

責任編輯 | 傅鴻宇

副總編 | 劉潔

總編 | 姜蕙真

相關焦點

  • 根雕藝人徐新華 妙手刀鋒化朽木為神奇
    說起樹根在普通人的眼裡再平常不過了而在21團退休職工徐新華眼裡卻是一件件寶貝他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將一個個奇形怪狀的樹根雕刻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根雕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幸福感,雖然這個樹根現在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經過繼續打磨、拋光、上完漆後,就是一件很好看的藝術品。」
  • 「我的扶貧故事」「根雕書記」讓朽木又逢春︱龍裡縣醒獅鎮大巖村...
    「群眾富不富,要看黨支部」,如何才能讓貧困群眾富起來,關鍵是要有產業支撐,大巖村是貴州省有名的根雕藝術之鄉,通過兩年時間的調研,我發現大巖村的根雕產業處於一種無序的發展狀態,村民人自為戰,存在一定的惡性競爭現象,嚴重影響了大巖根雕的產品聲譽,導致大巖根雕一直無法做大做強。我決定就從根雕入手,狠抓全村的產業脫貧。
  • 朽木可雕,貴州小村的根雕大產業
    朽木可雕,貴州小村的根雕大產業 在貴州省龍裡縣醒獅鎮大巖村,傳統根雕文化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根雕製作也是遠近有名的特色致富產業。
  • 海軍航空兵老兵痴迷根雕藝術 自學製作近百件只送不賣
    在普通人看來,燒火做飯的樹根、廢棄不用的朽木都是些沒用的東西,但這些老樹根經過白棟峰老人的巧手加工,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成為了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藝術品。老人以前曾是一名海軍航空兵的副參謀長,今年79歲,在他77歲的時候迷戀上了根雕藝術,每天堅持8小時創作,兩年來變身成了根雕達人。
  • 董萬龍:雕朽木成大器 讓枯木獲新生
    都說朽木不可雕,其實是沒有遇到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家。當這些看似不成器的枯樹根一旦進入藝術家的法眼,那就活生生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近日,玉門市文化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非遺調查中走進玉門市下西號鎮川北鎮村就探訪了這樣一位獨具慧眼的根雕藝人,他就是玉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根雕非遺傳承人董萬龍。
  • 非遺廣東|「枯木逢春」——陽春根雕
    地處粵西南的陽春市,境內屬喀斯特地貌,植物繁多,林木茂盛,為根雕藝術提供了豐富物質資源。清代當地已流行根雕日用品、祭品和造型藝術品,民間稱之為「木影」。後不斷傳承發展,至20世紀四、五十年代,陽春根雕已形成多品種系列,並分布全境,綿延至今。
  • 海口秀英區根雕師王邦鐘:25載堅守與傳承 巧手化「朽木」為精品
    這位「奇怪」的人,名叫王邦鐘,是海口秀英區永興鎮的一位根雕師,25年來,不少「朽木」在他的手中化為藝術精品。根雕是個精細活 也是個苦差事1975年出生的王邦鐘是地道的海口永興人,因為父親是一名木雕工匠,他從小便在父親的影響下學習畫畫。初中畢業後,出於對根雕的熱愛,他毅然選擇了學習根雕技藝,自此便與根雕結下了不解之緣。
  • 根雕藝人石三所:雕朽木成大器 讓枯木獲新生
    80後傣族青年石三所是一名根雕師傅,系雲南省工藝美術師、雲南省木雕藝術師。自2010年至今在騰衝藝緣藝術品有限公司做雕刻師、安監員,他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作品《老驥伏櫪》《高雲印象》《有容乃大》等先後榮獲省級金、銀獎項。對於自己取得的成就,石三所總是很平淡地說:「學海無涯,這點小成績,在浩瀚的藝術天地裡根本算不了什麼,路正長,我還需要不懈努力。」
  • 「以藝抗疫,全面小康看杭州」:杭州優秀工藝作品展在建德開幕
    8月21日,由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建德市委宣傳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故事委員會聯合主辦,建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杭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建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的「以藝抗疫,全面小康看杭州」2020中國故事節·抗疫故事會·故事音畫·杭州優秀工藝作品展在建德市文化中心藝術展廳開幕
  • 八閩非遺紀行丨福州木根雕:化朽木為神奇
    新華網福州7月29日電(蔣巧玲 劉豐 陳醉)「中國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閩侯木根雕就傳承於福州。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獨特的『上街根藝』風格。」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金寧魁就是閩侯上街人。
  • 「無腦沙雕文」《朽木充棟梁》看起來軟糯糯,吃起來——磕牙,嘿嘿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無腦沙雕文]《朽木充棟梁》看起來軟糯糯,吃起來——磕牙,嘿嘿《朽木充棟梁》簡介:魔教暗尊袁傲策有才有貌、武功高絕
  • 朽木白哉聲優置鯰龍太郎與同事務所聲優前田愛結婚!
    朽木白哉聲優置鯰龍太郎與同事務所聲優前田愛結婚!   去年的聲優結婚熱潮還未退卻,近日,在「死神」中飾演朽木白哉的置鯰龍太郎,與同事務所聲優前田愛宣布結婚!前田愛曾在「滑頭鬼之孫」中飾演陰陽師花開院柚羅。
  • 根雕原料之金絲楠木
    陰沉金絲楠木茶几liao而陰沉金絲楠木,也因其材質珍貴稀有,造型奇特,深得根雕藝人的喜愛。各種以陰沉金絲楠木創作的藝術品、家具、茶几工藝品等精品頻出。根雕藝人擺料構思陰沉金絲楠料,隨著的不停的開挖,如今已越來越少,而其帶給我們的文化和藝術價值遠不止這些。藝術源於生活,陰沉金絲楠的出現,為我們的藝術生活增添了一抹驚豔,讓我們細細品味和珍藏!
  • 中國故事節抗疫故事會·故事音畫首秀:杭州優秀工藝作品展建德開幕
    8月21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故事委員會、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建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以藝抗疫,全面小康看杭州」2020中國故事節·抗疫故事會·故事音畫·杭州優秀工藝作品展在建德市文化中心藝術展廳開幕。
  •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據考古發現,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根雕作品「闢邪」:虎頭龍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蟬等紋樣,造型奇特,動感十足,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根雕藝術品已達到了自然形態和人工雕琢巧妙結合的水平。西漢時期,孔子的後裔利用楷木自然彎曲的形態製作拐杖。南北朝時期,人們利用樹根製作杖頭、煙鍋、佛柄、抓背、筆筒等器具。隋、唐以後,根雕藝術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同時,也成為皇室貴族的新寵。
  • 崖柏根雕打磨視頻,崖柏根雕,太行崖柏根雕的挑選方法有哪些?
    崖柏根雕的挑選方法有哪些?大家好,我是嘉匠根藝 - 崖柏根雕知識系列傳播者,與您分享崖柏根雕知識如何挑選崖柏根雕呢?真正通過陳化時間到位的崖柏陳化瘤根雕,不僅我們要有瘤花,還要有黑線。也喜歡有虎,黑色系和瘤花崖柏根雕是很為少見的,許多根雕都只有一種或兩種。四、看形態崖柏根雕是很講究的形狀,大多是用形狀產生。
  • NBA故事匯,籃球先生——喬治麥肯
    NBA故事匯,籃球先生——喬治麥肯 2020-07-18 12:44  打籃球的小辛巴
  • 影帝黃晸玟睽違8年重返電視圈,爆粗口遭虧是「髒話達人」
    韓國億萬影帝黃晸玟睽違8年重返電視圈,接拍愛奇藝原創劇集《Hush沉默警報》,與「少女時代」成員潤娥攜手演出,詮釋報社記者在生活壓力與自身信念之間擺蕩的過程,今(10日)舉辦線上記者會,為了防疫,兩位主角受訪時都戴著口罩,黃晸玟還特地在口罩上畫上微笑表情,直呼「這是我現在的心情」,
  • 王者榮耀「冰山下」|百家故事
    大學,他學城市規劃,到處跑,逐漸產生了一些疑惑:現代城市規劃的概念來自西方,直接引入,總顯水土不服,「人家做得很好,但它不是中國人的東西,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這些疑惑很快蔓延到他所痴迷的遊戲世界,那時候市面上流行的遊戲絕大多數來自歐美和日本,比如最早的《三國志》遊戲於1985年在日本出現,風靡世界、經久不衰。
  • 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有多少根雕...
    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有多少根雕?』的挑戰結果進行認證……」12月3日10時30分許,在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的開幕儀式上,經認證官認證,開化縣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