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航空兵老兵痴迷根雕藝術 自學製作近百件只送不賣

2021-01-09 圖影視界

在普通人看來,燒火做飯的樹根、廢棄不用的朽木都是些沒用的東西,但這些老樹根經過白棟峰老人的巧手加工,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成為了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藝術品。老人以前曾是一名海軍航空兵的副參謀長,今年79歲,在他77歲的時候迷戀上了根雕藝術,每天堅持8小時創作,兩年來變身成了根雕達人。【圖|文 EMP】

走進老人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客廳臥室、櫥櫃,到處擺滿了他的根雕作品,甚至家裡用的花盆、筆筒、茶几……都是原汁原味的根雕,好像進入了一個小型根雕館。傳說中的這位「根雕達人」果然名不虛傳。

「最好有些自然的造型,做出來的東西才更加栩栩如生。」老人說,為了撿到合適的材料,他每隔幾天就會出去「尋寶」。有時候樹根太大,還會租個車請別人幫忙挖出後拖回來。樹根帶回家,老人有著嚴格製作工序:剪枝衝泥、蒸煮消毒、刀切塑形、砂紙打磨。

根雕藝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白棟峰巧思妙想、精心創作的根藝作品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將沒有主題的根材經過「畫龍點睛」式的雕琢,變成了惟妙惟肖的精靈動物,並配以獨特的名字,給人無限的遐想。

為了製作根雕,老人購買了很多專業工具,電鋸、臺鉗、刨子、鋸……一應俱全。

老人的根雕作品:孔雀

根雕作品:企鵝

根雕作品:駱駝

根雕作品:蝸牛

根雕作品:五月的風

根雕作品:海豹

根雕作品:長頸鹿

根雕作品:雙龍戲珠

根雕作品:山雞

根雕作品:大象

根雕作品:刺蝟

根雕作品:烏龜

根雕作品:喜鵲

老人說的最多的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這個興趣愛好,他才能堅持做根雕。接下來,他想開一個根雕展覽廳,想讓更多人來了解根雕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版權作品 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據考古發現,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根雕作品「闢邪」:虎頭龍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蟬等紋樣,造型奇特,動感十足,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根雕藝術品已達到了自然形態和人工雕琢巧妙結合的水平。西漢時期,孔子的後裔利用楷木自然彎曲的形態製作拐杖。南北朝時期,人們利用樹根製作杖頭、煙鍋、佛柄、抓背、筆筒等器具。隋、唐以後,根雕藝術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同時,也成為皇室貴族的新寵。
  • 「小康人家·故事匯」「根雕達人」許仁大:「朽木」巧變藝術品
    許仁大的根雕藝術小院在車水馬龍的204國道旁,院子裡堆放著像小山一般形形色色的樹根原木,正在勞作的許仁大,滿身木屑,一臉灰塵,腰看起來有些彎曲,眼睛眯得很緊,這個情景讓人想起古人說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退皮、打磨、清理汙垢、刨光……外面的嘈雜絲毫沒有影響到專心工作的許仁大。
  • 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學成才 痴迷戲劇人物
    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學成才 痴迷戲劇人物 2017-12-05 13:38: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西安老人自學成才 40餘年雕刻作品近千件
    西安老人自學成才 40餘年雕刻作品近千件 2020-09-12 09:3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 非遺廣東|「枯木逢春」——陽春根雕
    根雕即用枯樹根製作的雕刻品。陽春根雕所用的材種有龍眼、荔枝、香樟、榕樹、山杜鵑、山茶、紫薇、九裡香、黃荊等幾十種,但不能挖活根,而是以山塘水庫中漂浮的枯樹根(俗稱水浮柴),埋於河床、地下的千年沉積本,廢棄於山野、林間、路旁的殘樹樁、枯根、朽木等為材料,不同的雕刻品種又有不同的材質材形要求。
  • 血色殘陽,航空戰彩:二戰舊日本海軍航空兵戰機塗裝的變遷
    「航空戰彩」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們將介紹二戰日本海軍航空兵戰鬥機塗裝的變遷。通過對資料文獻的考證,我們將糾正一些長期以來的謬誤。比如許多藝術作品都認為太平洋戰爭初期的零式戰鬥機是白色或者灰白的,實際上並非如此。
  • 鐵翼紅星照耀聖安德烈旗——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過去與未來
    在俄羅斯軍事改革啟動10周年之際,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第一階段改革終於迎來收尾。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到今年年底,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第一階段改革將正式完成。長期缺乏關注的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風雨?改革之後這一兵種又能否配得上「俄羅斯海軍之翼」的稱譽呢?
  • 不一樣的地方太多了,航空作戰也要分類,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真不同
    如果對軍種稍微有點兒了解的軍迷們都知道,我們不但有空軍,還有海軍航空部隊。那麼,這兩個同是在空中作戰的單位,到底有何不同呢?不一樣的地方太多了,航空作戰其實也是要分類的,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很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個科普知識文,列舉一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到底有何不同。
  • 文成百餘件藝術作品亮相杭州,展現我縣獨特山水人文之美~
    文成百餘件藝術作品亮相杭州,展現我縣獨特山水人文之美~ 2020-12-09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偵天探海 狩獵海空——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師...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師戰機起飛執行日常訓練任務(7月15日攝)。  是時,劉志華駕駛某新型反潛巡邏機,與其他兩架戰機組成第一個固定翼反潛機受閱編隊,米秒不差通過檢閱艦,三機編隊間距不超過50米。  2019年,劉志華所在的海軍航空兵某師,作為我軍新質海空信息作戰力量組成空中編隊,又連續在青島、北京接受檢閱。
  • 根雕藝人石三所:雕朽木成大器 讓枯木獲新生
    80後傣族青年石三所是一名根雕師傅,系雲南省工藝美術師、雲南省木雕藝術師。自2010年至今在騰衝藝緣藝術品有限公司做雕刻師、安監員,他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作品《老驥伏櫪》《高雲印象》《有容乃大》等先後榮獲省級金、銀獎項。對於自己取得的成就,石三所總是很平淡地說:「學海無涯,這點小成績,在浩瀚的藝術天地裡根本算不了什麼,路正長,我還需要不懈努力。」
  • 八閩非遺紀行丨福州木根雕:化朽木為神奇
    新華網福州7月29日電(蔣巧玲 劉豐 陳醉)「中國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閩侯木根雕就傳承於福州。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獨特的『上街根藝』風格。」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金寧魁就是閩侯上街人。
  • 朽木可雕,貴州小村的根雕大產業
    朽木可雕,貴州小村的根雕大產業 在貴州省龍裡縣醒獅鎮大巖村,傳統根雕文化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根雕製作也是遠近有名的特色致富產業。
  • 長春大學生痴迷設計無人機 四年造出近千個零件
    四年造出近千個零件這架無人機的機身和大部分零件都是王鐵霖自己研究製作的,大學四年時間裡,他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近千個無人機零件。今年21歲的王鐵霖是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機電工程分院的大四學生。記者近日在學校的實驗室看到,3D印表機正忙著生產無人機零件。王鐵霖表示,零件的大小決定了製作時間的長短。「一般比較簡單的,個頭小一些的零件,需要列印1個多小時,大一些的要用掉半天時間。」
  • 來到海軍誕生地,我自豪,我是一名海軍老兵
    1949年4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三野)渡江戰役指揮部就設在這裡……」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講解員詳細介紹海軍成立的背景和發展的過程,海軍老兵重溫當年的戰鬥歲月,喜迎4月23日海軍節,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位於江蘇泰州,在高港區白馬鎮。
  • 小澤治三郎的穿插轟炸戰術,為何成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催命符?
    這事情還得從那位被日本海軍寄予厚望的新任機動艦隊司令官,素有'鬼瓦'之稱的海軍中將——小澤治三郎說起。比起太平洋戰爭初期的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下轄的航空母艦裡光是主力航空母艦就有六艘,是一股可以左右戰爭局勢的強大力量。到了小澤治三郎接任機動艦隊時,他手上的主力航空母就只剩下三艘,剩下的就是六艘輕型航空母艦。
  • 敲形邀神 鬼斧神工 周桂新竹根雕藝術作品展在嘉善縣博物館舉行
    7月18日,「敲形邀神鬼斧神工——周桂新竹根雕藝術作品展」在嘉善縣博物館啟幕。展覽由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嘉善縣博物館聯合舉辦,由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將持續至8月30日。周桂新是江北街道周店小區人,先後獲得省工藝美術大師、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東陽竹根雕」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從藝30年來,他博採眾長、勇於創新,汲取東陽木雕、東陽竹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和現代美術設計理論精華,摸索出旋轉法和移位法等新雕刻技法,闢出一條雕藝新路。
  • 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有多少根雕...
    』的挑戰結果進行認證……」12月3日10時30分許,在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的開幕儀式上,經認證官認證,開化縣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
  • 李景: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員
    李景: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員海軍航空兵是海軍的翅膀,也是從近海到深海的關鍵兵種。然而,我軍海軍航空兵經歷了十分曲折的發展過程。特別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弱小,約束了海軍戰鬥力的發展。在海軍航空兵發展史的關鍵時刻,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李景上將功不可沒。李景生於1930年,山東滕州人。1946年11月,李景參軍入伍。解放戰爭時期,李景歷任魯南軍區尼山分區滕縣八區區中隊戰士、分區衛生處文書、魯南軍區教導團幹部隊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