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專項訓練①重點詞語
#中小學知識#中小學知識分享課堂#
【技法指導】
要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我們往往需要藉助一些重點詞語來體會。那我如何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呢?
1.聯繫上下文詞句的字面義來理解詞語意思。
有的詞語,前面或後面的句子已經充分地表達了它的意思,我們只要從這個詞語的上下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去理解提煉就可以。如《草原》一課中的「灑脫」一詞。它出現在句子「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中,我們聯繫下文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就能理解「灑脫」的意思是「不拘束」。
2.聯繫語境,結合詞語的感情色彩來理解詞語意思。
如《竊讀記》中的貪婪」一詞。這個詞語一般情況下是貶義詞,形容非常貪心,但在本文中我們就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貪婪」岀現在「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這個句子中,通過本段的閱讀我們知道這是形容作者非常急切地讀書,從而表現了她非常喜歡看書。
3.近義詞替代理解詞語的意思。
有些詞語的意思我們可以直接用近義詞來解釋,也就是把它的一個近義詞放進文句中,看看有沒有改變原句的意思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一句中的「靦腆」一詞,我們就可以直接用它的近義詞「害羞」來解釋。
4.組詞理解詞語的含義。
有的詞語,我們可以直接用這個詞語中的每個字去組詞,然後通過所組的詞語去理解它的含義。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我敬仰我的父親」一句中的「敬仰」一詞,就可以分別用「敬」和「仰」去組成「尊敬」「仰慕」這兩個詞語,這兩個詞語就可以解釋「敬仰」的意思。
【典例分析】
童年趣事
每個人都有童年,而童年趣事就像海邊那各色各樣的貝殼,在海水的陪伴下閃閃發光,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彩,數都數不完。而至今,我的手上還握著那一枚最閃亮的貝殼,那也正是我最難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記得小時候,我家院子裡有一棵在我出生時種的橘樹。我經常拿小刀在樹千上刻個記號,天天去測量自己是否長高。看著一條條橫線,我真盼望快快長高。有一天,我忽然發現自已比那記號矮了。天啊難道我倒著長了?我心裡害怕極了,連忙跑去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別的小夥伴都長高了,我卻變矮了?」媽媽忙放下身邊的活,把我抱到椅子上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媽媽的手,把她拉到院子裡,指著橘樹說:「我天天用小刀在樹上刻下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來刻卻發現自己的頭頂在以前刻的橫線下面了我邊說邊在樹上指岀那兩條橫線。媽媽聽了我的話,又看了看樹,沉默了大約半分鐘後就莫名其妙地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出來了。過了許久媽媽才拍了拍我的頭說:「傻瓜,不是你變矮了,是樹長高了,以後可別做這種傻事了」我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我變矮了,而是樹長高了。
哈哈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傻事、趣事一籮筐:給雪娃娃洗澡,剃自己的眉毛……也正是那麼多趣事、傻事組成了那七彩的童年、歡樂的童年、令人留戀的童年。雖然這段金色時光正慢慢離我遠去,我已不再那麼傻了,但是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會成為我人生中最美的回憶。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前仰後合:
(2)恍然大悟:
2.這篇短文主要講了「我」童年的一件什麼趣事?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
【答題指導】
詞不離句。在解答第1題的第(1)小題時,首先我們要找到這個詞語所在的語句,「媽媽聽了我的話,又看了看樹,沉默了大約半分鐘後就莫名其妙地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出來了」,這個句子是描寫媽媽的動作,從「大笑」¨「眼淚都出來了」可以看出是寫媽媽大笑時的情景,再根據詞的字面義,那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形容身體前後晃動(多指大笑時)
【答案】
(1)形容身體前後晃動(多指大笑時)。
(2)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我」經常通過拿小刀在「我」家院子的橘樹上刻記號的方式來測量自己是否長高,有一天發現自己比記號矮了,連忙跑去問媽媽是什麼原因,媽媽說是樹高了,不是「我」變矮了。
【對應訓練】
中秋賞月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玩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為何人們獨獨鍾情於中秋賞月呢?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徐凝的詩云:「皎皎秋空八月圓,常娥端正桂枝鮮。」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戲連坐至曉。」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1.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1)碧空如洗
(2)情不自禁
2.明清以後的人們是怎樣賞月的呢?請在文中用「 」勾畫出來
【中秋賞月參考答案】
(1)藍色的天空明淨得像洗過一樣。(2)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