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五虎莊社區數字農業示範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日光溫室大棚施工。「如果社區沒有成立黨建聯合體,土地問題就難以解決,我們投資1億元的項目就不會落到這裡。」項目負責人冷相升介紹說。五虎莊社區黨建聯合體將6個村復墾的600畝土地「打包」,實現了土地連片經營,再通過村裡致富能人冷豐剛,洽談引進了數字農業示範產業園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集體增收300萬元以上,直接輻射帶動周邊生產基地2000畝,解決100人就業。
「黨建聯合體就是把各領域基層黨建作為一個整體,推行跨地域、跨領域、跨行業、跨層級聯建共建模式,在區域、行業、項目等鏈條上『化零為整』,組建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黨建聯合體,變『單打獨鬥』為『協同作戰』。」陵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時磊說。今年以來,陵城區按照「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原則,打破村莊界限,通過建設區域黨建聯合體,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形成了一批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村莊共同體。
糜鎮以「整鄉推進」為遵循,在鎮級層面探索成立了智惠黨建富民產業聯合體,採取「村社加入,農戶參與」的運營模式,構建「鎮—管區—村社—農戶」四級架構,科學布局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科普驛站、農機共享、農資團購、智能勞務、項目推介、市場營銷8大板塊,統籌資源,聯合發展,僅半年多時間,全鎮92個村,集體收入超10萬元的56個,超5萬元的84個,3萬元以下全部清零,湧現出後張、解孟、溫家等一批省級、市級示範村。神頭鎮紀家社區區域黨建聯合體,以黨建為統領,堅持「產業跨村育、能人跨村帶、資金跨村用」,在資源上共用共享,在人員上任賢選能,挑選種養殖經驗豐富的支書3人、頭腦開闊的支書1人,分頭經營蔬菜種植、林下養殖、邊角經濟、研學旅遊四大發展板塊,形成黨建帶動社區融合,融合促進產業發展,產業反補社區建設的良性循環,聯合體實現集體增收61萬元。前孫鎮白莊管區黨建聯合體有效盤活了農村寶貴的土地等資源,提升了對工商企業的吸引力,目前已完成融資 350 餘萬元,計劃建設 10 個高標準溫室大棚,與陵城區盛楠家庭農場共同合作抱團發展。
目前,陵城區共成立36個黨建聯合體,覆蓋419個村莊。區域黨建聯合體的建立,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認可,使得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得到充分發揮,成為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紅色引擎」。今年以來,黨建聯合體內32個軟弱渙散及後進村順利轉化,220個薄弱村集體經濟突破3萬元,122個村集體經濟突破10萬元,36個黨建聯合體預計實現收入5200餘萬元,有效推動了全民致富。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賀瑩瑩 通訊員 任婧婉 陳蘭蘭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