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五常大米——只有田永太培育的稻花香2號

2020-12-05 惠人美食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

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許多年之前的「吃飽」了。在生活富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人自然也就希望能吃上點好東西。拿大米舉例子,作為一種主食,大米其實也是有品質好壞之分的。以前人們顧著果腹,能吃飽就已經很足夠了。

但現在人不僅能要求吃飽,還要求要吃好。

「中國大米看五常」,

許多人應該都聽過這句話。正因為知道五常大米的名氣,所以才想要嘗試一下。可太多人嘗試後,卻發現自己買到的並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不僅花了冤枉錢,米的品質也不好,直言自己上當受騙。

造假摻假屢禁不止

作為五常大米從業者,老實講,這些年造假摻假現象確實越發猖獗。

如果說以前只是星星之火,那麼現在已經呈現一種燎原趨勢。由於涉及到的太多,在這不再多提。

根據數據研究和專業人士測評,五常大米當地年產量至多105萬噸,實際上的市場銷量卻足足有1000萬噸。換句話說,市面上幾乎超9成的五常大米全都是假大米。

十個人買五常大米,九個人買到的全都是假貨。

單單從這個數字上來看,似乎買不到純正的五常大米是有原因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造假手段也在提高,高明之處甚至連業內人士單憑肉眼也無法簡單辨別。

前兩年僅僅是摻雜其他的品種進去,這兩年甚至開始勾兌發黴的陳米,或在大米中添加香精,變成了香味濃鬱的「五常大米」。

有很多大米都是經過打蠟的,再加上加了香精,味道特別濃鬱。這兩種看似是食品添加劑,其實說白了就是化學成分。大米是我們每個人一天三頓都會吃的糧食,無論是誰,天天都吃。時間長了肯定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損傷,尤其腸胃和腎臟稍弱的老人和小孩。

這兩年五常大米造假手段越發高明,甚至出現了「升級版」,就是銷量很好的「調和米」,還光明正大打在了名字上。實際上,「調和米」不過是好聽一點的名字,說白了還是「勾兌米」,也是通過造假摻假手段製作處理的。

把外地米拉到五常來,或者五常當地產的其他品種,跟稻花香大米勾兌在一起,變成「調和米」。這種方式摻雜出來的大米,成本上降低了很多,可實際的銷售價格卻依舊高昂,最終來到人們的餐桌上,讓消費者買單。

關於五常大米這點事,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作為五常稻花香2號的培育者,田永太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稻花香2號,五常大米的牌子就沒了。」

田永太在上個世紀發現並進一步培育這個稻種之後,最後能將這個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唯有稻花香2號能代表五常大米

田永太在19歲的時候,跟家人一起搬到了五常小山子鎮。當時還是小山子鄉,也是我的家鄉。村裡那個時候總共也就150戶人家,大約有土地300多公頃。田永太家庭貧困,初中還沒畢業就迫於生計下地幹活,跟父親一起幹農戶。

田永太的學歷雖然不高,但做事卻很細心,還特別喜歡動腦經。1969年,黑龍江整個省份遭遇低溫凍害,農作物大量減產。本來應該是迎來豐收的時節,可絕大多數的水稻卻沒有成熟。別說賺錢了,連農民自己的口糧都成了問題。

這樣的情況偏偏讓田永太太悶遇到了。當時那樣的情況,很多人都焦急水稻沒有成熟。可田永太想得卻是另一個問題:低溫的情況,到底水稻有沒有成熟的呢?他打算去稻田裡走走,找找有沒有已成熟的稻子。那個時候天上下雨,寒氣重,田永太就開始在300公頃的稻田裡找。

剛開始的幾天,可以說真的無功而返,基本上沒看到任何成熟的稻子。到了第七天,他在剩下的稻田裡找了一上午,卻還是什麼都沒有找到。回憶到這段的時候,田永太說:

「隔20米走一趟,一塊地一塊地走,走了6天時間。」

到了第七天的中午,他帶著午飯坐在田埂上吃,卻突然發現30多米外有幾棵焦黃的稻穗,這真的是讓人開心。田永太將這些裝入兜裡帶回生產隊,回去後將稻穗掛在生產隊的稜子上。他說:

「這些焦黃稻穗就一穴,全成熟了。」

後來等生產隊打完場,田永太才想起來掛著的稻穗。他緊忙去看,結果發現其中20棵全被麻雀偷吃光了,剩下的只有7棵。在徵得生產隊同意後,田永太把剩下的稻穗帶回家,放到信封裡。等到第二年播種的時候,用剩下的稻穗種了7行的水稻。

到了秋收的時候,田永太發現,這7行水稻,只有第7行長得特別理想,稻穗沒有分離。這行水稻最終打出來12斤水稻。就這樣,第三年開春的時候,田永太專門選了一塊地,將這12斤水稻秧苗全部差在中間,精心呵護,一直關注這12斤水稻的成長。等到了收穫的時候,他發現這些水稻,無論是從整齊度,還是成熟度上來看,都是很理想的。

田永太覺得自己的發現很值得關注,將這個情況報告給了五常農業局。那個時候在任的局長姓郭,郭局長看完之後,並聽了田永太的回報,他也覺得這個水稻品種很是特殊。這個品種被命名為「517」,在這個品種被研發出來的六年後,517被廣泛種植,甚至連吉林周邊地區,也種上了這種水稻。

稻花香問世

在「517」這個品種得到推廣後,田永太被分配到了五七大學分校擔任了副校長。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作為文化大革命的產物,五七大學被解散。田永太被調任大龍鳳山鄉當了農技站的站長。田永太這個時候依舊沒有放棄研發,他在龍鳳山鎮政府後面開了五畝地,準備做研究水稻品種的實驗。

到了1993年,五常市民樂鄉黑龍江水稻第二研究所,研究出來了一個新的水稻品種,被命名為「8811」。由於之前的一些經歷,二所負責人直接讓田永太挑選一些「8811」的種子,讓他來培育,看看能不能分離出更好的品種。「這也是圓粒水稻,但這個品種當時還不理想,需要繼續分離。」

在「8811」的基礎之上,田永太最終培育出來了一個優良品種,被命名為「938」。田永太說,

「發現這個品種時是1993年,之前我培育過517,就沿著7這個數字,把新品種定義為938,它的代號就是這麼來的。」

另外,田永太還說,

「938的口感十分柔軟,香氣四溢,而且是長粒米。」

有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長粒米一直以來都生長在南方地區,寒冷的東北,之前是沒人見過地裡長長粒米的。

後來,「938」這個品種被官方命名為「五優稻1號」,也就是「稻花香」品種的前身,並在1995年大面積廣泛種植。在這之後大概有5年的時間,最高峰產值達到8萬畝。但種植幾年後,五優稻1號的品質明顯下降,種植面積也相對減少。接著,田永太培育出了五優稻A,產量卻偏低。

2000年,田永太選擇了「稻花香2號」,這個品種的成熟期晚,無霜期達到135天到140天,產地也比普通大米低很多。

田永太說,

「不過經濟效益高,農民也願意種植。」

2004年開始,稻花香2號在五常大面積種植,官方命名為「五優稻4號」。

為什麼要叫稻花香?

田永太解釋,「這種米太香了,連葉子和稻花都是香的,而且它遺傳了938的全部優良基因。稻子本身開花還有香味,所以就叫稻花香了。」

如何辨別稻花香,田永太教了幾招

第一,稻花香外觀較為特殊,本身是長粒米,出牙的一段地方略寬,超過八成都是這種形狀。

第二,從水稻來看,顏色不算很好看,有一些褐色斑點,不像其他水稻那麼焦黃。

第三,水稻的表麵皮質有些裂痕。

從現在來看,五常當地的水稻雖然有很多品種,但在田永太的眼中,只有稻花香2號才能代表五常大米。如果沒有稻花香2號,五常大米的牌子就沒有了。

稻花香2號的特點和鑑別方法:

聞著香:

在稻田中就能聞到香味,收貨的水稻放在糧庫裡,整個倉庫都有稻花香的氣味,加工出的大米更是香,做飯時整個廚房都有香味。這是稻花香2號的獨到特點。

搓米香:

用手搓米,真米手和米都有清淡香味;而手有濃鬱香味,米卻香味變淡,基本上是加香精的假米。

看米粒:

稻花香2號大米的米粒呈長圓形,有胚芽的部分略寬,另一部分略窄,長度一般在5mm左右,米的胚芽部分凹陷較深,呈乳白色,約有60-70%的米粒腹部有乳白色的斑點。

看加工:

普通水稻的出米率可以高達70%,甚至更多。而稻花香2號水稻的出米率只有50-60%,這也是其缺點之一。

看產量:

普通水稻的產量高達每公頃9,000-12,000公斤。而稻花香2號水稻每公頃產量只有6,500-8,500公斤,這也是其缺點之一。

聞飯香:

蒸出來的米飯飯味滿堂飄香,食之清香撲鼻。

看飯油亮:

蒸出來的米飯飯粒油光亮麗、晶瑩如玉,粒粒分明;空碗不掛飯粒,且碗內掛滿油珠,素有「百年貢米」的美譽!

品飯甜粘:

蒸出來的米飯綿軟略粘、芳香爽口,清甜勁道——咀嚼起來,有一種微微甜的感覺,很好吃;吃起來,不咂,口感好,剩飯不回生!

五常大米品質好,但市面上假米太多,真米卻毅力難尋。

許多消費者還是最關注一個問題——到底哪裡才能買到價格公道且純正的五常大米?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二八定律,少數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源。大米行業中,農戶手中掌握著最多純正的大米資源。我們之前也說過,買大米沒必要過分糾結牌子,因為大品牌的產品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與其關注牌子,還不如關注品質,不如關注出米的銷售渠道。

一般普通的渠道,都是米販子到農戶手中去收大米,然後經過加工廠、批發商、經銷商等層層步驟。

之前有記者專門探訪五常,就得到了五常農民當地的忠告:

「在五常,本地人都不一定能吃到純正大米。」

必須要去加工廠,眼看著他們磨米才行。

農戶本身一年到頭賺不到幾個錢,自己本身沒有門路,只能賣給米販子。而這些年來外地米拉來五常「洗澡」,價格上佔據著最大優勢,讓純正五常大米更加無法立足。消費者最終買到的大米,經過中間商的層層加價,先不說買到的是不是純正的,價格上肯定早就下不來了。

所以說最靠譜的方式,還是能找到五常當地自產自銷的農戶,這才是最讓人放心的。之前我們也說了,傳統的銷售渠道,讓農戶沒辦法直接到消費者的小區擺攤賣米,而消費者也沒法從原產地農戶的田間地頭拉貨,這就造成了閉塞。可隨著網絡時代和直播平臺的興起,許多的農戶也找到了新的銷售渠道。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的五常大米,好米無論是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恩張,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五常米,帝王糧」——只有田永太培育稻花香2號,才是五常大米
    真正能夠代表五常大米的品種,只有稻花香2號。雖然當地有一些人,將只要產在五常的大米都稱之為「五常大米」。但五常本地有24個鄉鎮,我們可以將這24個鄉鎮都堪稱是不同的產區。每一個產區根據日照時間、水源、土壤還有氣溫等不同因素的差異,所產出的水稻品質也是不完全一樣的。
  • 稻花香1號和2號是什麼,真的是純與不純的問題嗎?
    下面小胖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稻花香1號,什麼稻花香2號。這兩款大米是什麼?抱著這些疑問小胖慢慢和大家分享。前方高能各位看官坐穩咯。1.稻花香1號大米指的是什麼大米?首先要糾正一件事,在代號上是不存在稻花香1號的。說的稻花香1號小胖覺得可能是指五優稻1號產品。
  • 真正的五常大米什麼味?一起來探訪五常
    1993年,田永太研發出五優稻系列稻種,被大面積種植在五常,成為代表品種。2019年,五常大米品牌價值將近700億,創造「小小一粒米,百億大傳奇」。獨特自然環節在我心中,藍天,白雲,黑土,綠苗,這些都是五常最常見最不可缺少的元素。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一粒難求,20斤僅有1斤真米
    稻花香2號香氣濃鬱,甚至連稻穀稻穗都是香的。這個特質令培育者田永太為其命名「稻花香」。可能有人沒聽過稻花香這個品種,但肯定是知道五常大米的。但絕大多數的人,對五常大米都存在一定誤區。並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五常當地一共有24個鄉鎮,而這24個鄉鎮也可以看成是24個不同產區。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卻賣不出去,20斤中僅有1斤真米
    尤其是這幾年知名度最高的稻花香2號,更成為了五常當地一張金光閃閃的名片。五常稻花香2號米粒香氣濃鬱,而且連稻穀稻穗都是香的。正是因為這個特質,培育者田永太才為其命名為「稻花香」。很多人可能沒聽過稻花香這個品種,但肯定都知道五常大米。
  • 五常稻花香大米的香味是從何而來,今天總算知道了真相!
    五常稻花香大米是目前中國最好的大米,不但大米顆粒飽滿,米粒均勻,質地堅硬,色澤通透,而五常稻花香最重要的特徵是——香,米香濃鬱,蒸煮的時候滿屋飄香,而吃起來芳香爽口,吃完讓人唇齒留香。那麼,問題來了,五常稻花香米為何會有這麼濃鬱的香味呢?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由於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收購價格被進一步退稿,大量較便宜的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米廠,本地稻反而無人問津。因為這樣的現象日益猖獗,讓進入五常的外地大米提了價,本地招牌就「蒙了塵」。但實際上,能擔得起「五常大米」名號的,卻只有稻花香2號。1993年,自從農藝家田永太培育出「稻花香」品種後,五常超200萬畝的稻田,大多都種植著「稻花香」。而稻花香2號在稻花香1號的前提之下,又提升了品質,也逐漸成為當地的品牌,樹立起了好口碑。
  • 五常大米的常識性知識,快來了解一下!
    大部分人都覺得產自五常的大米就是五常大米。我們現在來糾正一下,這是大眾對五常大米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真正的五常大米,是田永太極其團隊研發出來稻花香2號,官方考量後命名「五優稻4」,也指的是五常大米的品種。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價格變得更沒有競爭力。海量便宜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當地的米廠,讓本地米更加不具備優勢。這樣的現象,如今日益猖獗,甚至發展成為業內都知道的事情。外地大米進入五常提高售價,本地招牌卻「蒙塵」,走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 陽澄湖大閘蟹會「洗澡」,五常大米能「調和」,到底什麼才是真?
    這些年打著「五常大米」名號的大米太多,假貨隨處可見。唯有田永太研發的稻花香2號,才能真正代表五常大米。王曉斌說:「口感和外地米就是不一樣。煮出來的米飯泛著油光,吃起來軟糯又有嚼勁,剩飯都不會回生。」跟大閘蟹略有不同的是,水稻不能直接售賣,還要經過加工廠變成大米。許多用戶在米廠面前,就是弱勢群體。農民辛苦耕耘種出來的五常大米品牌,反而給勾兌米做了嫁衣。這兩年當地造假手段日益嚴重,甚至連業內人士從肉眼都不一定能分辨出來,這就是五常稻花香大米的現狀。
  • 五常大米滯銷:調和米橫行市場,連本地人都不一定吃上純正的
    更加詭異的問題是,有一些當地糧農出貨難的同時,市場上對「五常大米」的需求卻十分王生。根據估算,市面上「五常大米」的銷售的大米規模可能達到1000萬噸,而五常大米每年的年產量卻只有50—105萬噸左右。換一個比較誇張地說法,市面上每20斤「五常大米」中可能只有1斤是真正的五常大米。
  • 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是五常大米
    很多人遇到的真正難題——買不到真正的優質大米。現代人生活好了,注重生活品質,有些人買了幾次,結果每次買回來的都是純正的五常大米。這是為啥???普通人想吃一碗正宗的五常大米,就真的這麼難嗎?疑問2:五常大米為啥這麼貴?答:一分價錢一分貨,懂的自然懂。但凡多少了解的,肯定都知道五常大米。這口碑打響了,多少也能影響價格。可是真正的原因是,五常大米確實貴!五常大米的品種是五常稻花香2號,品種是五優稻4。
  • 東北五常稻花1號大米在河南上市
    摘要:10月15日,在河南御璽中州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了2020河南餐飲行業技能大賽歡迎晚宴暨稻花1號五常大米新品發布會,經歷六個多月的籌備,稻花1號在河南上市,河南消費者終於可以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
  • 五常的稻花香大米名不虛傳,一頓吃三碗還不夠
    沒吃過純正五常大米,恐怕無法準確描述其真實味道。真正的五常大米,顆粒分明,米粒均勻,質地堅硬。色澤清透亮白,醇厚綿長,芳香四溢。飯粒表面油光豔麗,剩飯不回生。關於五常大米為什麼這麼好吃,恐怕連袁爺爺也要長篇大論個三天三夜不僅僅是大米,平常我們生活的日用品在到達我們手中前,都是要經過層層中間商的傳導。
  • 五常大米造假猖獗,如何準確辨別真假!
    中國東北部,哈爾濱五常就位於此。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三面環山,西北傾斜,水系縱橫,黑土層達到2米深。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則孕育出中國唯一的五星級大米——五常大米。許多五常大米宣傳上都寫到:「我們是某某村的農戶,這是我們的自留種。」就是這樣一句話,恰恰暴露了其大米品質。五常稻花香這個品種,必須要專業選種育種,而且種子一定要在專門的種子站購買,有具備培育能力的才能提供品質合格的稻花香種子,而且也要一年一購買種子。
  • 90%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新米上市季如何挑選正宗五常大米?
    ——《舌尖上的中國2·時節》 俗話說「中國大米看東北,東北大米看五常」。 著名美食家蔡瀾、演員鍾楚紅、主持人汪涵都曾公開讚揚過五常大米非常好吃。 2003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五常大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09年,五常大米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2020年,五常大米納入中歐互認地理標誌,而五常大米中最好的品種——稻花香,如今是人民大會堂國宴專用米。
  • 買五常大米別看價格,就米袋子上「這行字」?別再被坑了!
    五常被評選為全國糧食生產十大先進縣之一,同時是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被譽為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五常的總面積達7512平方千米,有獨特的「六山一水半草二分田」格局。這裡不僅三面環山,還有特殊的小氣候。河網水系縱橫,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量十分充沛。
  • 吃米當吃五常稻花香米,選米首選壹生糧!
    而在著名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中,五常大米更是被盛讚為「中國最好的稻米」!到底為何五常市能種植出來這樣享有盛譽的大米呢?這恐怕多得益於五常市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裡產出的五常稻花香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煮出來的飯色澤晶瑩剔透、米粒油亮,聞起來香味撲鼻,入口香甜軟滑,回味起來唇齒留香,嘗過它的人都讚不絕口,而且壹生糧五常稻花香米已獲有五常地理標識認證,是真正的生於五常,長於五常的地道五常大米!消費者可以放心選購!
  • 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幾乎無人不知,五常大米咋做到的?
    提起五常大米,如今它的品牌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二十年前,五常大米卻依然「養在深閨人未識」。
  • 為什麼有的五常大米5塊一斤,有的15塊,究竟多少錢?
    我們大家說的「五常大米」,所指的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就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但實際上,真正的五常大米名號,只有「稻花香」能擔得起來。五常市政府和質檢部門,國家層面上質檢標準認定的五常大米,就是五常稻花香大米,其種子是稻花香2號,官方命名為「五優稻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