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米不可進食。」
說這話的人,正是歷史上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大家應該都知道,她對生活品質很是講究,一頓飯不僅要求上百道菜餚,還相當食不厭精,對食物的口感和自身味蕾的享受太過於挑剔。但有一種東西,卻能讓她說出這樣讚嘆的話,此物便是五常大米。
關於五常大米的種植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初渤海國時期,那個時候五常當地就已經有人在種植水稻了。
後來到了清朝,五常大米成為皇室貴族的專用貢米,而到了現代,五常大米成為了人民大會堂的國宴用米,可以說地位之高,在中國的知名度也是大米品種中最廣的。
正宗五常大米品種
既然說到了五常大米,那肯定要說的就是品種。我們大家說的「五常大米」,所指的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就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但實際上,真正的五常大米名號,只有「稻花香」能擔得起來。
五常市政府和質檢部門,國家層面上質檢標準認定的五常大米,就是五常稻花香大米,其種子是稻花香2號,官方命名為「五優稻4號」。
如果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名字,很多人可能納悶這是兩個品種,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品種的兩種不同的叫法而已。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在食品包裝上標明的是稻花香,或五優稻4號才是真米,配料上標明水稻的就是假米。
造假問題
消費者對高價的需求不是很旺盛,但低價的卻又不敢買。畢竟這兩年五常大米行業內的亂象多,造假摻假現象日漸嚴重,有很多問題和矛盾也隨之爆發出來。哪怕讓一些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去鑑別,恐怕也很難單純用肉眼區分出差距,更不要說是沒什麼專業經驗的普通消費者了。
今天我們不大致談論五常大米造假的問題,就是簡單提一嘴而已,想了解相關的可以去看其他文章,這裡不再贅述。
五優稻4號
從國家的標準和層面上來講,五優稻的基因優良,能被稱之為五優稻系列。不過要從質量檢測上來說,有一些品種所含有的品質,無論在哪個層面上來看,都不能稱之為五常大米。
一般來講,有些農戶也不知道自己的五常大米已經不是「五常大米」了。
這話乍一聽像是病句,但其實解釋解釋也就清楚了。五常稻花香的種子,也就是稻花香2號,種子基本上歐式五常幾個種子培育基地所提供的,也就是其他任何地方都買不到。
種植戶一般都是到五常市農科所採購,或者是其他一些符合經銷的地方。
五優稻4號的種子本身就很貴,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成本,這種俗稱叫做稻花香原種。
有一些種子公司銷售一代,或者是子二代的種子,但價格卻便宜將近一般。而一些農戶買了種子之後,為了省錢是不會每年都更新種子的,反而會留一些子二代的種子用來第二年的春耕。
可這樣下來,每傳承一代,種子的品質就會下降15%,到了第二代之後,幾乎就已經算不上是五常大米了。
因此,如果有一些農戶打著自家自留種五常大米的旗號,恰恰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五常大米定價
五常大米是大品牌中能夠實現量產的大米,對比響水大米、方正大米在產量上具有優勢。但如果是從供應全國的銷量上來看,肯定還是有九成水分的。
基本上10個人購買,有9個人買到的都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一般最為正宗的五常大米,還是要經過農戶的手買。畢竟沒有那麼多的中間商,也沒有加工廠那麼多的步驟。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五常大米體現了其稀缺性,自然價格就高。
我們肯定也都知道供需關係對市場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價格。
當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就高,反之降低。而五常大米的定價,則取決於不同產區的年景收成和出米率,還有五常大米的具體品質。品質跟水質、土壤、當年的積溫、光照等全部掛鈎。
一般來說,每畝產水稻1300斤的是有的,但達到或達不到這個數量的,要麼是水質不行,要麼是受災影響,要麼就是種植水稻的水平存在問題。
稻花香是五常當地種植的品種,官方上描述是處於第一積溫帶,但實際上稻花香最適宜的種植產區還是第二積溫帶。
要是積溫過高,水稻過於成熟,看著賣相雖然好,但白節子少,口感也並不好吃。而積溫過低,水稻的出米率低,甚至達不到5個點,種植稻花香的農戶們就會賠錢,價格太高米販子和米業也不願意收購。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更多的中間商(米廠米企)他們更願意將其他品種摻雜在稻花香中,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能夠掛著稻花香的名氣賺錢。
五常大米價格除了跟通貨膨脹相關,跟市場的自發調節也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不提最近這兩年,我們看2014年到2018年這四年,五常當地的水稻價格是逐年上升的,到了2018年,稻穀的收購價格在2.4—3.0元/斤。不過這只是表象,2018年五常大米出現了「滯銷」現象,歸根結底還是中間商覺得收購價格高,拼命壓價,運用外來米壓低價格,導致本地真米賣不出去,外地米做成的「調和米」卻越發猖獗。
另外,五常大米的定價跟種植方式也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水稻來講,常見的種植方式有綠色種植、有機種植和生態種植。綠色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允許使用國家許可的農藥和化肥,有機種植包含的卻有好幾種,常見的是蟹田稻、魚田稻和鴨田稻等等。
而除了稻穀種子的成本費之外,還要加入人工費、包裝費和加工費等其他各種費用,如此一來,成本價就顯得更高了。
有機大米一般零售端的溢價在60—80%之間,但實際上有很多大米都打不到有機這個範疇,只不過是智商稅和商家噱頭而已。不過存在即合理,黑龍江省當地的有機稻花香,零售價格一般在12元/斤左右,這說的並不是最終端(超市),因此一袋示警樁的有機稻花香售價到100多塊算不上離譜,但如果加上禮盒的話,溢價100%就更是不多了。
五常市市長、五常市市委常委都曾在央視等平臺上公開講過,五常大米的官方指導價格是15元/斤。這個官方指導價,所指的是流通到市場之後,經過中間商層層加價後的中肯價格。如果要從源頭賣的話,當地五常稻花香價格也在10元/斤。
五常市副市長曾說,在五常當地,3塊錢只能收到稻花香的稻子。
哪裡買純正的稻花香?
這個問題是困擾絕大多數消費者的最根本問題——想吃好大米,不知道哪裡買的正宗。
買回來心裡忐忑,還怕花了冤枉錢買到假米。雖然有一部分人打消了念頭,但終歸還是想嘗嘗正宗五常大米的滋味。
一般來講大米也是種資源,那麼同樣就符合二八定律,也就是少數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源。換句話說,我們比較靠譜的方式,就是從農戶手中購買五常大米。農戶是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門路和渠道,很多人都是為了讓自家的米能有一個好銷路,不受到當地外來米的壓榨和米販子的瘋狂壓價。這就是跟米販子、米廠不一樣的初衷。
當然,在選擇農戶的時候,也千萬別聽一些農戶亂吹,說什麼拋光米是不好的,最好的就是原汁原味用蛇皮袋子一裝,結果買回來的米不方便儲存不說,甚至還有脫殼的稻穀都沒有篩選出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無論是否農民,既然做了生意,那就得以誠信為本,東西好才是真的好,各類的手續都要齊全,大米也得是合格純正的,什麼自留種壓根提都不要提了。
文章最後,打個廣告,不喜勿噴,請划走~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上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