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五常大米5塊一斤,有的15塊,究竟多少錢?

2020-12-07 惠人美食

「非此米不可進食。」

說這話的人,正是歷史上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大家應該都知道,她對生活品質很是講究,一頓飯不僅要求上百道菜餚,還相當食不厭精,對食物的口感和自身味蕾的享受太過於挑剔。但有一種東西,卻能讓她說出這樣讚嘆的話,此物便是五常大米。

關於五常大米的種植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初渤海國時期,那個時候五常當地就已經有人在種植水稻了。

後來到了清朝,五常大米成為皇室貴族的專用貢米,而到了現代,五常大米成為了人民大會堂的國宴用米,可以說地位之高,在中國的知名度也是大米品種中最廣的。

正宗五常大米品種

既然說到了五常大米,那肯定要說的就是品種。我們大家說的「五常大米」,所指的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就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但實際上,真正的五常大米名號,只有「稻花香」能擔得起來。

五常市政府和質檢部門,國家層面上質檢標準認定的五常大米,就是五常稻花香大米,其種子是稻花香2號,官方命名為「五優稻4號」

如果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名字,很多人可能納悶這是兩個品種,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品種的兩種不同的叫法而已。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在食品包裝上標明的是稻花香,或五優稻4號才是真米,配料上標明水稻的就是假米。

造假問題

消費者對高價的需求不是很旺盛,但低價的卻又不敢買。畢竟這兩年五常大米行業內的亂象多,造假摻假現象日漸嚴重,有很多問題和矛盾也隨之爆發出來。哪怕讓一些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去鑑別,恐怕也很難單純用肉眼區分出差距,更不要說是沒什麼專業經驗的普通消費者了。

今天我們不大致談論五常大米造假的問題,就是簡單提一嘴而已,想了解相關的可以去看其他文章,這裡不再贅述。

五優稻4號

從國家的標準和層面上來講,五優稻的基因優良,能被稱之為五優稻系列。不過要從質量檢測上來說,有一些品種所含有的品質,無論在哪個層面上來看,都不能稱之為五常大米。

一般來講,有些農戶也不知道自己的五常大米已經不是「五常大米」了。

這話乍一聽像是病句,但其實解釋解釋也就清楚了。五常稻花香的種子,也就是稻花香2號,種子基本上歐式五常幾個種子培育基地所提供的,也就是其他任何地方都買不到。

種植戶一般都是到五常市農科所採購,或者是其他一些符合經銷的地方。

五優稻4號的種子本身就很貴,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成本,這種俗稱叫做稻花香原種。

有一些種子公司銷售一代,或者是子二代的種子,但價格卻便宜將近一般。而一些農戶買了種子之後,為了省錢是不會每年都更新種子的,反而會留一些子二代的種子用來第二年的春耕。

可這樣下來,每傳承一代,種子的品質就會下降15%,到了第二代之後,幾乎就已經算不上是五常大米了。

因此,如果有一些農戶打著自家自留種五常大米的旗號,恰恰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五常大米定價

五常大米是大品牌中能夠實現量產的大米,對比響水大米、方正大米在產量上具有優勢。但如果是從供應全國的銷量上來看,肯定還是有九成水分的。

基本上10個人購買,有9個人買到的都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一般最為正宗的五常大米,還是要經過農戶的手買。畢竟沒有那麼多的中間商,也沒有加工廠那麼多的步驟。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五常大米體現了其稀缺性,自然價格就高。

我們肯定也都知道供需關係對市場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價格。

當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就高,反之降低。而五常大米的定價,則取決於不同產區的年景收成和出米率,還有五常大米的具體品質。品質跟水質、土壤、當年的積溫、光照等全部掛鈎。

一般來說,每畝產水稻1300斤的是有的,但達到或達不到這個數量的,要麼是水質不行,要麼是受災影響,要麼就是種植水稻的水平存在問題。

稻花香是五常當地種植的品種,官方上描述是處於第一積溫帶,但實際上稻花香最適宜的種植產區還是第二積溫帶。

要是積溫過高,水稻過於成熟,看著賣相雖然好,但白節子少,口感也並不好吃。而積溫過低,水稻的出米率低,甚至達不到5個點,種植稻花香的農戶們就會賠錢,價格太高米販子和米業也不願意收購。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更多的中間商(米廠米企)他們更願意將其他品種摻雜在稻花香中,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能夠掛著稻花香的名氣賺錢。

五常大米價格除了跟通貨膨脹相關,跟市場的自發調節也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不提最近這兩年,我們看2014年到2018年這四年,五常當地的水稻價格是逐年上升的,到了2018年,稻穀的收購價格在2.4—3.0元/斤。不過這只是表象,2018年五常大米出現了「滯銷」現象,歸根結底還是中間商覺得收購價格高,拼命壓價,運用外來米壓低價格,導致本地真米賣不出去,外地米做成的「調和米」卻越發猖獗。

另外,五常大米的定價跟種植方式也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水稻來講,常見的種植方式有綠色種植、有機種植和生態種植。綠色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允許使用國家許可的農藥和化肥,有機種植包含的卻有好幾種,常見的是蟹田稻、魚田稻和鴨田稻等等。

而除了稻穀種子的成本費之外,還要加入人工費、包裝費和加工費等其他各種費用,如此一來,成本價就顯得更高了。

有機大米一般零售端的溢價在60—80%之間,但實際上有很多大米都打不到有機這個範疇,只不過是智商稅和商家噱頭而已。不過存在即合理,黑龍江省當地的有機稻花香,零售價格一般在12元/斤左右,這說的並不是最終端(超市),因此一袋示警樁的有機稻花香售價到100多塊算不上離譜,但如果加上禮盒的話,溢價100%就更是不多了。

五常市市長、五常市市委常委都曾在央視等平臺上公開講過,五常大米的官方指導價格是15元/斤。這個官方指導價,所指的是流通到市場之後,經過中間商層層加價後的中肯價格。如果要從源頭賣的話,當地五常稻花香價格也在10元/斤。

五常市副市長曾說,在五常當地,3塊錢只能收到稻花香的稻子。

哪裡買純正的稻花香?

這個問題是困擾絕大多數消費者的最根本問題——想吃好大米,不知道哪裡買的正宗。

買回來心裡忐忑,還怕花了冤枉錢買到假米。雖然有一部分人打消了念頭,但終歸還是想嘗嘗正宗五常大米的滋味。

一般來講大米也是種資源,那麼同樣就符合二八定律,也就是少數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源。換句話說,我們比較靠譜的方式,就是從農戶手中購買五常大米。農戶是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門路和渠道,很多人都是為了讓自家的米能有一個好銷路,不受到當地外來米的壓榨和米販子的瘋狂壓價。這就是跟米販子、米廠不一樣的初衷。

當然,在選擇農戶的時候,也千萬別聽一些農戶亂吹,說什麼拋光米是不好的,最好的就是原汁原味用蛇皮袋子一裝,結果買回來的米不方便儲存不說,甚至還有脫殼的稻穀都沒有篩選出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無論是否農民,既然做了生意,那就得以誠信為本,東西好才是真的好,各類的手續都要齊全,大米也得是合格純正的,什麼自留種壓根提都不要提了。

文章最後,打個廣告,不喜勿噴,請划走~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上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正宗五常大米十塊一斤是成本價,外地賣的那些四五塊錢一斤的都不是真的。」「造假者不僅在五常生產勾兌米,在五常域外也有摻兌。」這樣的話不知道你聽過嗎?許多人都質疑過五常大米的成本,其實五常大米在產量上雖然具備優勢,但在出米率上至多也就5個點,跟普通水稻差了2個點。而且,稻花香不能大規模大幅度使用增產化肥農藥,種過地的人都知道,欠收的大米反而會更好吃。另外,稻花香不抗倒伏,一旦倒伏,就必須要用人工收割。
  • 最簡單辨別真假五常大米的方法
    許多人都了解過五常大米,現在人生活條件好了,就想吃點品質好米。在大家都想要買真米的情況下,有的人嘗試買了幾次,但卻沒有一次買到純正的,購物體驗也是不盡人意。作為土生土長的五常人,打小就是吃著五常大米長大的,也算是個業餘的業內人士了。關於五常大米鑑別方法,多少也了解一些。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每年到了秋收季節,各地的農民都開始忙碌起來,五常農民也不例外。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類似這種老生常談的話:「純五常稻花香十塊一斤是成本價,外地賣的那些四五塊錢一斤的都不是真的。」「造假者不僅有『內奸』——在五常生產的勾兌米,更有『李鬼』——在無常之外的『域內造假』。」類似的話看過許多,有的甚至被喊成了口號。很多行業人士知曉內情,但消費者只能看門道,有的時候還會頻繁質疑,憑啥你們五常大米就這麼貴?金子做的?怎麼你們五常成本就高了?這不是忽悠人嗎?
  • 五常大米的常識性知識,快來了解一下!
    五常大米的「缺點」其缺點,恰恰也是它的優勢所在,關於這個我們後面再說。很多人都說五常大米價格高,貴就成為了它的「缺點」之一。不過有人認真了解過它為什麼會這麼貴嗎?在今年開幕的五常大米國際節上,五常市委常委指出,「五常大米的官方指導價格是15元/斤。」稻花香這個品種口感好,可品種卻異常矯情。不僅容易倒伏,而且出米率低,產量低,這也算是五常大米的缺點。
  • 五常大米行業現狀,真米賣不出去,假米供不應求
    往年我們約定成俗的講,五常大米出米5個,就是一斤稻子磨半斤米出來。前年、去年情況更差,18年出米率在4.3個,19年在4.5個。今年要說誰家水稻不好,出米在5.7個,好的出米一般在6個以上,這算的上是整體的趨勢。總結來講,2020年五常大米產量高,大趨勢豐收,可米的口感香味比往年遜色一些。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一粒難求,20斤僅有1斤真米
    可為什麼到了今天,消費者想吃上一口純正的五常大米,卻成了一個大難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五常大米到底是啥?名氣越大,緋聞越多,這道理誰都懂。五常大米稱得上是遠近聞名來,是五常當地的地理標誌性產品,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這兩年隨著品種稻花香名氣的增大,五常大米逐漸成為當地一張閃閃發光的名片。
  • 真正的五常大米什麼味?一起來探訪五常
    「太多人吃過五常大米卻又沒吃過五常大米。」乍一聽,感覺是病句,但實際上描述下來卻又是事實。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描述呢?因為有太多人買過包裝上印有「五常大米」字樣的米,可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米?卻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聽過五常大米的人,必然也會多少了解一些五常大米的相關知識。
  • 五常大米之旅——農戶中的好米都去哪兒了?
    開頭不避諱,自家是做五常大米的,連結如下:為什麼要來講五常大米?原因其實很簡單。《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用了很極致、絕對的語句來給五常大米進行了定義。「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然而,各種信息告訴我們:真正的五常大米難找,真正的五常大米很貴,要十幾塊錢一斤。五常大米的市場很混亂……今天就來帶大家走一趟五常。
  • 買五常大米別看價格,就米袋子上「這行字」?別再被坑了!
    為什麼明明同樣都是「五常大米」,煮出來米飯的味道卻全然不同?正宗五常大米五常位於黑龍江哈爾濱下的一個鄉鎮,這裡雖然沒什麼好旅遊的地方,但卻也是國內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所以不少人選購大米,也非常迷茫。害怕自己選到了品質不好的大米,害怕自己買到了假大米。畢竟誰也不希望花了冤枉錢,卻買到以次充好的東西。先說一嘴,幾塊錢一斤的肯定是假,幾十塊錢一斤也不見得就物超所值。
  • 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是五常大米
    不單單穿的用的,連大米這種吃的也自以為,大品牌就肯定可靠。這些人有的是年紀大的叔叔阿姨,還有是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一代。我們一般買大米,無非兩種用途。自己吃或者送別人。要是質量沒啥問題還好說,要是不幸買到假冒偽劣的「香精米」,先不說花了冤枉錢,關鍵是危害身體健康啊!
  • 五常大米造假猖獗,如何準確辨別真假!
    洗澡米所說的是外地大米拉到五常來洗澡,更換一個其他包裝,再拉出去堂而皇之變成五常大米售賣。第二種是造假。這種造假是明目張胆的。普通的大米用五常大米包裝袋包裝,連去五常洗澡的錢都省下來了。品相不合格的稻花香自留種,每傳承一代,稻花香的品質也就會下降15%,不出子二代,大米的品質檢測上就已經達不到五常大米的標準。為什麼造假現象日漸猖獗?外界對五常大米評價頗高,卻也兼有「五常大米甲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的說法。
  • 2020年大米價格走勢 目前多少錢一斤?
    大米是大家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不同品種的大米有很多,疫情期間,大米的價格也一度引起不少人關注,其實作為消費者更多的是想要買到價格划算的大米了。那麼2020年大米價格走勢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穀、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營養物質和90%以上的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同時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人民的主要食品。目前大米多少錢一斤?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卻賣不出去,20斤中僅有1斤真米
    之前節目組就曾來到過東北五常,並介紹了五常稻花香大米。「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穀。」——《舌尖上的中國》如是說那麼為什麼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消費者想吃上純正的五常大米卻成了個大難題呢?實際上不少人對五常大米都有誤區,認為產自五常的大米就叫做五常大米。如果將五常本地的24個鄉鎮看成是24個不同的產區,那麼根據各方面因素的不同,產出的大米品質也是會有細微差異的,不然為什麼要分核心產區呢?真正能夠代表五常,去國內外各大博覽會上拿金獎的大米,那還是五常稻花香2號。
  • 90%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新米上市季如何挑選正宗五常大米?
    著名美食家蔡瀾、演員鍾楚紅、主持人汪涵都曾公開讚揚過五常大米非常好吃。 2003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五常大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09年,五常大米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2020年,五常大米納入中歐互認地理標誌,而五常大米中最好的品種——稻花香,如今是人民大會堂國宴專用米。
  • 五常大米相關問題——說點業內人士知道的真心話
    市面上目前看到的相近品種(五常大米造假手段之一)恰好是口感這關過不過去,有的仍然會有硬芯子,但卻缺少了咬頭,沒什麼嚼勁。有的則是涼了入口之後並不會回甜,品嘗下來就很一般。但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白節子的澱粉究竟是哪一種澱粉。其實,五常大米的白節子跟糯米的通體白芯子一樣,主要成分是支鏈澱粉。回應到我們最開始說的哪一點,真的五常大米比漿糊還好用絕對不是虛假宣傳。
  • 五常大米現狀:相近品種替代,明目張胆造假,調和米橫行市場
    有的人做營銷,有的人做信譽,有的人賺利益,有的人為理想。很多東西停留在事情的表面,沒有人能一眼區分出真假或好壞。這永遠是一個課題。剛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對五常大米行業從業者來說也是如此。除了上半年的疫情導致銷售萎縮,也有氣候因素導致多地經銷商受損。
  • 五常大米造假手段:按不同比例摻其他品種,勾兌香精打蠟
    「市面上銷售的五常大米,2000斤裡只有1斤是五常大米。」「XXX做過統計,五常大米年產量不足80萬噸,但市面上五常大米銷量卻超過1000萬噸。」如果你向一個米業老闆諮詢價格,他可能會告訴你:「這個三塊五,那個五塊五。」如果再問他有什麼區別?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從袁大頭本身的所含的金屬銀的成分來說,它並值不了多少錢,但是作為一個收藏品,並不是可以這樣的來衡量其價值的。從國內收藏品市場的拍賣情況來看,「光緒元寶雲南造庫平七錢二分」以160萬元人民幣起拍,而最終以769.5萬元的高價成交了。
  • 東北五常稻花1號大米在河南上市
    摘要:10月15日,在河南御璽中州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了2020河南餐飲行業技能大賽歡迎晚宴暨稻花1號五常大米新品發布會,經歷六個多月的籌備,稻花1號在河南上市,河南消費者終於可以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
  • 「五常米,帝王糧」——只有田永太培育稻花香2號,才是五常大米
    就用大米來做個比方吧,有些人吃過2、3塊錢一斤的大米,也嘗試過十幾塊錢一斤的大米,都知道五常大米的滋味好,品嘗一次就無法忘懷。可是這兩年,關於大米行業市場亂象,也是非常明顯的。五常大米屢次曝出造假問題,而很多消費者也反映,自己買了好幾次的「五常大米」,怎麼吃都沒有那種滋味,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買到假米了。五常大米是能夠量產的好大米,每年的產量在所有的大米品牌當中,算是能站得住腳的。對比盤錦大米和方正大米不太能夠量產,顯然五常大米的品牌更聲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