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2020-12-24 惠人美食

「正宗五常大米十塊一斤是成本價,外地賣的那些四五塊錢一斤的都不是真的。」

「造假者不僅在五常生產勾兌米,在五常域外也有摻兌。」

這樣的話不知道你聽過嗎?

可能有一些人看過,甚至當中有些句子被喊成了口號。

不少業內人士知道內情,可消費者卻僅能看看門道。有的人頻繁質疑,不相信市面上有純正的五常大米,形成根深蒂固的錯誤偏見。

憑啥你們五常大米就這麼貴?難道是金子做的?為啥你們五常的成本就高了?難道這不是忽悠人?

我們先說點去年的事。去年剛剛夠中秋,大興安嶺開始下雪,五常當地開始變冷。連續多颳大風不算,還送上了一場冰雹。這讓本來都快收穫的稻穀全部趴窩倒伏,地裡更是一片泥濘。

在正在灌漿的時候趴窩,導致出米率明顯下降。往年平均5個米,就只能3個米了。早在2018年秋收,稻穀的收購價格就有些反常。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價格變得更沒有競爭力。海量便宜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當地的米廠,讓本地米更加不具備優勢。

這樣的現象,如今日益猖獗,甚至發展成為業內都知道的事情。外地大米進入五常提高售價,本地招牌卻「蒙塵」,走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其實去年年初的時候,五常市長就這個問題就在工作報告中強調,

「要持續加強對五常大米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域內外冒充五常大米行為。」

儘管五常這地方,有著「五常大米香天下」的名聲和「天下大米亂五常」的煩惱。

可無論是誰,卻都想走出這本地米賣不出高價、外地人買不到真米的怪圈子。

絕大多數人一提到五常大米,都會下意識覺得這是產自五常的大米。

實際上,真正能代表五常大米的,只有稻花香2號這個品種。

自從1993年田永太培育出這個品種後,五常當地超200萬畝的稻田,幾乎全都大部分種植了到互相。稻花香逐漸成為代表五常當地的品牌,也對外樹立了好口碑,成為地理標誌產品。

作為五常的農民,王曉斌曾說,

「咱這的米口感跟外地米就是不一樣,煮出來的米都泛著油光,吃起來軟糯又筋道,剩飯都不會回生。」

雖然描述起來特別好,可本地人想吃上一口純正的五常大米也並非易事。

之前央視曾派遣記者暗訪,當時就有當地人提醒過記者,

「要到農民手裡去買稻子,送到米廠盯著他們磨出來。」

調和米冒充五常大米出手,這在五常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有些人可能都聽過很多關於五常大米成本的話,比較可悲的是,很多消費者壓根不相信五常大米的高價格,反而拼命卻搶購四五塊錢一斤的調和米,還相信是純正的,堅信他們吃到的就是五常大米。貪小便宜又想要低於市場價格買到好東西,這樣的好事哪裡有?

稻花香這個品種好吃,可凡事卻不會十全十美,稻花香也有其缺點。

它比普通水稻品種的種植成本更高,出米率更低,更容易倒伏。

許多人都質疑過五常大米的成本,其實五常大米在產量上雖然具備優勢,但在出米率上至多也就5個點,跟普通水稻差了2個點。而且,稻花香不能大規模大幅度使用增產化肥農藥,種過地的人都知道,欠收的大米反而會更好吃。

另外,稻花香不抗倒伏,一旦倒伏,就必須要用人工收割。每畝地的收割費用就翻了一倍,今年的費用是從300塊漲到了600塊。

雖然賣的價格貴,品質也確實好,體現了品種的稀缺性,可跟外地水稻的價格戰中卻根本不佔優勢。

五常大米跟大閘蟹、水蜜桃等農產品還不一樣,水稻是不能直接銷售的,必須要經過加工廠加工變成大米。而農戶在勢力龐大的米業米企面前,本來就是弱勢群體。

農民辛苦種植耕耘出來的五常大米品牌,反而給勾兌米做了嫁衣。

那時候稻子剛下來,可就是沒人收。為啥?因為外地米洗澡之後的成本更低,五常大米賣不出去。當地農民眼瞅著外地貨車呼啦啦地進五常,一車能拉三四十噸的大米,排到好幾裡地,走都走不動。

我們之前也給大家算過成本價,這裡就不再多贅述了。可以說五常大米一畝地的種植成本超過了3000塊錢,所以農民不捨得賤賣,因為根本不賺錢,還會虧本。

按照今年的行情,品質好一點的五常稻花香水稻,從農戶手中收的價格在3元/斤左右。一斤稻子能米出來半斤米算是多的,因此裸米的價格成本是在6—7元/斤。再加上合作快遞的快遞費、包裝費、加工費和人工成本等其他費用,現在真覺得五常大米只值售價三四塊錢一斤嗎?

老百姓可以不拿自己的力氣當錢,可以不僱傭人,甚至也可以不真空包裝,就算是去掉了這些成本,老百姓真的肯四五塊錢一斤出手五常大米嗎?

秋收時節,東北就開始溫度下降,寒風刺骨,凍得手腳麻木,但卻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了能搶先收割稻穀,早點進行自然晾曬,一般都選擇了人工,畢竟人工的成本高,但割出來的水稻味道就是不一樣。中午常常都是自帶點乾糧,來不及回家,風餐露宿,吃不上一口熱乎的。

如果說農民都沒資格說五常大米成本是多少,那究竟誰能說?

算完成本價格,相信很多人心裡也都有了一桿秤。

絕大多數消費者碰到的難題——難買到純正的五常大米,實際上會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

為什麼市面上真米越難越難見,假米卻橫行市場?

答:傳統出米渠道的繁瑣性。

我們只想過了這大米的源頭是農民,卻沒有想過商品中間還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步驟。簡單來說,米販子要從農戶手中收購大米,可能這時候有人會問,怎麼農民不自己賣呢?

農民整體上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這裡沒有貶低的意思,我自己也是農民。他們沒什麼特別好的銷路,再加上五常當地的重要銷售渠道都由米廠控制,所以基本上大部分農戶都把米賣給米販子。

米販子再給價格讓收購商收購,拉到了米廠加工脫粒,之後給批發商、經銷商等多個步驟,然後才會流通到大眾餐桌。許多的米商米企把米拉到加工廠,都會用機器烘乾快烘磨米,然後進行包裝。

有的米企為了賺錢,節約成本,甚至開始大肆誇讚不拋光米的好吃,直接用蛇皮袋子一裝就完事,省時省力省成本,還把產品做得很「原汁原味」。

更可笑的是,真有被誤導的消費者,覺得不拋光的米更好,還在乎那點流逝掉的可憐營養成分。說白了,大米被拋光掉的那一層就是米糠,米糠上的那點蛋白質,勉強也算得上是營養吧。可有沒有考慮過,這蛇皮袋子一裝的五常大米,後續儲藏問題怎麼辦?生蟲了怎麼辦?不好儲存怎麼辦?黴變了怎麼辦?

話說回來,還記得之前的忠告嗎?

「要從農戶手裡買稻子,看著加工廠他們磨出來。」

從加工廠走了一圈的稻穀變成大米,坦白來講,就沒人敢保證是純正的大米了。

實際情況是,沒有哪個消費者真的會較真到這個程度,特意為了十斤二十斤的口糧來到農戶家裡,直接從田間地頭拉走大米,自己送到加工廠盯著磨米加工,換上真空包裝。哪怕消費者在買到了假米後,多半也就是發發牢騷、給個差評,很少會有人真的問這點錢去維權,大家都覺得不值當。

可就是這些不較真,更加助長了那些造假者的氣焰。

所以,我一再強調,買五常大米不要去看品牌,要看價格,看原產地,更要看出米途徑,關注大米的品質。畢竟歸根結底,五常大米已不是品種範疇的事情了。我們只有找到最好最靠譜的方法,才能用最公道的價格買到品質好米。

文章結尾,打個廣告,不喜勿噴。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努力~

相關焦點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由於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收購價格被進一步退稿,大量較便宜的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米廠,本地稻反而無人問津。因為這樣的現象日益猖獗,讓進入五常的外地大米提了價,本地招牌就「蒙了塵」。雖然兼有「五常大米香天下」的名聲和「天下大米亂五常」的煩惱,可農民、政府都想走出這本地米賣不出高價,外地米買不到真米的怪圈。給冒牌勾兌米做了嫁衣提到「什麼是五常大米」的時候,可能絕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產在五常的大米。
  • 五常大米行業現狀,真米賣不出去,假米供不應求
    其實不僅僅是五常,今年整年的趨勢都是黑龍江玉米減產降價,大米截然不同。往年我們約定成俗的講,五常大米出米5個,就是一斤稻子磨半斤米出來。前年、去年情況更差,18年出米率在4.3個,19年在4.5個。今年要說誰家水稻不好,出米在5.7個,好的出米一般在6個以上,這算的上是整體的趨勢。
  • 五常大米造假猖獗,如何準確辨別真假!
    中國東北部,哈爾濱五常就位於此。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三面環山,西北傾斜,水系縱橫,黑土層達到2米深。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則孕育出中國唯一的五星級大米——五常大米。曾經遙不可及,連看都看不到一眼的「帝王糧」,如今卻能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五常大米,早就成為了國內高端大米的代言詞。不過這些年,行業內的亂象增加,造假摻假現象日益嚴重。這些導致擁有地理標誌的優質大米——五常大米,口碑遭受重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再繼續購買。
  • 最簡單辨別真假五常大米的方法
    而所指的,就是名滿天下的五常大米。天氣寒冷,入冬之後,人體所需儲備的熱量也會增加。作為一個北方人,基本上每次到冬天都會囤積糧食過冬,哪怕現在物流行業發達,也依舊保持著這個舊習慣。畢竟一到冬天,柴米油鹽消耗得就比較快,家裡多儲備早就成了習慣。
  • 東北小雪稻花飄香,教您如何識別五常大米真假
    獨特的地理優勢,適宜的氣候優勢,超長的生長期,加上優良稻米品種,才醞釀出味道香,口感好,營養豐富的五常大米。據報導,五常市五常大米年產量為105萬噸。據業內人士估算,中國市場標註「五常大米」有約1000萬噸,市場上大部分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到底如何鑑定五常大米的真假?
  • 陽澄湖大閘蟹會「洗澡」,五常大米能「調和」,到底什麼才是真?
    怎麼選擇陽澄湖大閘蟹,怎麼選擇五常大米?雖然現在人的生活條件好了,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高出不少。可面對網上五花八門的大閘蟹,和包裝花花綠綠的五常大米,不少消費者也是無計可施。甚至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買回了家,卻發現自己買到的均是假貨。
  • 大部分消費者不知道的真相!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是五常大米
    很多人肯定都聽說過五常大米,但應該也多多少少聽過其他地方的大米,比如說方正大米、盤錦大米。那為啥五常大米的名氣是最大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五常大米是真正能夠達到量產的大米。舉個例子,盤錦大米和方正大米雖然也有名,但每年產量卻遠遠比不上五常大米。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卻賣不出去,20斤中僅有1斤真米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稻花香這個品種,但肯定都知道五常大米。實際上不少人對五常大米都有誤區,認為產自五常的大米就叫做五常大米。如果將五常本地的24個鄉鎮看成是24個不同的產區,那麼根據各方面因素的不同,產出的大米品質也是會有細微差異的,不然為什麼要分核心產區呢?
  • 五常大米現狀:相近品種替代,明目張胆造假,調和米橫行市場
    很多東西停留在事情的表面,沒有人能一眼區分出真假或好壞。這永遠是一個課題。剛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對五常大米行業從業者來說也是如此。除了上半年的疫情導致銷售萎縮,也有氣候因素導致多地經銷商受損。從自然氣候上來講,2020年前後有三場颱風進入黑龍江,這可是破天荒的,但竟然都奇妙從五常邊上閃了過去。
  • 真正的五常大米什麼味?一起來探訪五常
    五常米,帝王糧如果我們從歷史淵源開始談,那必然也會說到一個出名的人。清朝慈禧太后大家應該都知道,末代時期最有名的皇室中人。她的挑剔可是出了名的,食不厭精,吃一頓飯甚至要準備上百道菜餚。東北大米有很多品種,按常見幾個品種來說,長粒香也是有香味的,有部分白節子,可粒型卻短粗,跟五常大米不像。最好的長粒香口感,也就貼近稻花香陳米的品質。從長相上最像稻花香的是龍洋,但龍洋沒香味,口感沒那麼好,幾乎沒有白節子。這個品種的完熟度高,出米率高,所以成本更低。
  • 東北五常稻花1號大米在河南上市
    摘要:10月15日,在河南御璽中州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了2020河南餐飲行業技能大賽歡迎晚宴暨稻花1號五常大米新品發布會,經歷六個多月的籌備,稻花1號在河南上市,河南消費者終於可以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
  • 五常大米滯銷:調和米橫行市場,連本地人都不一定吃上純正的
    這些「調和米」打著五常大米的名號,買著低廉的價格,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並深信不疑自己買到的是純正的五常大米。「調和米」說得好聽,直白一點就是摻假的五常大米。這影響了米業公司對本地稻米的收購量。去年由於一些自然原因,再加上氣候,導致稻米的品質下降,這也成為了滯銷的原因之一。
  • 五常大米造假手段:按不同比例摻其他品種,勾兌香精打蠟
    如今五常大米行業造假現象越發猖獗,上到政府下到農戶,儘管都想力挽狂瀾改變現狀,推出不少措施,但結果卻收效甚微。人人都想走出這本地米賣不出高價,外地米供不應求的怪圈。先從大家關注的造假問題開始談起。他們放不下五常大米的名頭,想要賺更多的錢,但卻不願意提高成本,所以才出現了造假現象。而且在五常,米業公司的分量是很高的,基本掌控著當地農戶的主銷渠道,他們十分具備話語權,造假的數量也十分龐大。這足以說明,造假在源頭,但源頭卻不是「造假的源頭」。
  • 五常大米相關問題——說點業內人士知道的真心話
    我之前曾描述過,小時候用大米飯粒代替漿糊,能封信封。有人說這不可能吧,但純正的五常大米確實是比漿糊和膠水還還用。我們前面曾經無數次提到,真正的五常大米到底是什麼。說到了國家層面的執行標準,也說到了五常大米的種子是五優稻4號,這些相關的知識點。
  • 「五常米,帝王糧」——只有田永太培育稻花香2號,才是五常大米
    就用大米來做個比方吧,有些人吃過2、3塊錢一斤的大米,也嘗試過十幾塊錢一斤的大米,都知道五常大米的滋味好,品嘗一次就無法忘懷。可是這兩年,關於大米行業市場亂象,也是非常明顯的。根據業內人士估算,黑龍江五常本地大米的年產量最多才有105萬噸,可是目前市場上標售的「五常大米」卻至少有1000萬噸。換句話說,這也意味著,十個人購買五常大米,只有一個人能買到真的。而市場上90%的五常大米,全部都是假大米。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一粒難求,20斤僅有1斤真米
    唯獨五常獨特的小氣候,出產的稻花香2號,才是最純正口感最好的五常大米,能兼得綿軟勁道兩種口感,剩飯涼了也不會回生。五常市場亂象多有一句簡單的花,可以概括如今五常大米行業的亂想和悽涼。「五常大米香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不少消費者都曾買過大米,經常買大米的人肯定知道,無論是超市還是線上平臺,被稱之為五常大米的米隨處可見。
  • 五常大米哪個牌子正宗?看這四個點就夠了
    說起五常大米,大家平時常聽到的就是:市面上基本沒有正宗的五常大米,真的五常大米早就送國家了,五常大米那麼貴都是智商稅。平時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那麼多五常大米品牌,我應該買哪一個?今天就來從四個方面看看,找到最正宗的五常大米牌子,簡單又實用!
  • 五常大米的常識性知識,快來了解一下!
    在今年開幕的五常大米國際節上,五常市委常委指出,「五常大米的官方指導價格是15元/斤。」稻花香這個品種口感好,可品種卻異常矯情。不僅容易倒伏,而且出米率低,產量低,這也算是五常大米的缺點。這幾種就已經確定了五常大米的成本要高於其他大米。千萬別說都是東北大米,種植成本有啥不一樣,憑啥五常大米價格就貴的話了。解釋一下,五常大米出米在5個,這是平均,基本上都是出不到5個的,而普通東北大米的出米在7個左右。換句話講,五常大米兩斤稻子才能磨出來一斤大米。
  • 五常大米與越光米之間的風味有什麼不一樣?
    日本大米再好吃,也不能說神奇到什麼程度。科普一下:中國排名前200的出口食品企業,有許多食品的水平,在世界上都屬於名列前茅。只是大多數國人不知道。中國部分出口的食品,到了日本,甚至比日本本土出產的更高等。那為什麼日本大米在市面上會傳得神乎其神,五常大米到底又是如何崛起?帶著疑問我們慢慢分析。
  • 為什麼有的五常大米5塊一斤,有的15塊,究竟多少錢?
    造假問題消費者對高價的需求不是很旺盛,但低價的卻又不敢買。畢竟這兩年五常大米行業內的亂象多,造假摻假現象日漸嚴重,有很多問題和矛盾也隨之爆發出來。哪怕讓一些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去鑑別,恐怕也很難單純用肉眼區分出差距,更不要說是沒什麼專業經驗的普通消費者了。今天我們不大致談論五常大米造假的問題,就是簡單提一嘴而已,想了解相關的可以去看其他文章,這裡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