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八字真言,王陽明成千古第一完人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
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王陽明享年58歲,在臨死之前說了一句特別霸氣的話:「心光明,亦復何言!」。從此話中,我們不難品味到王陽明一生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王陽明的八字真言: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的最大真相,是我們根本沒看到世界的真相。每個人與世間之間,都不自覺的隔著一堵牆。
因為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我們的心理活動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會一直在行動、想像或思考,心從來沒有留下空隙。而只有當我們的心理活動能夠停頓下來,我們的心才能感應到世界的真實存在。
對於這個道理,王陽明用八個字做了概括: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這八個字,堪稱王陽明的「八字真言」,乃陽明心學的最高精華。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是一種心態,只有心單純,才有可能集中思維做到真正的淡定。
此心不動,並不是一念不生,更不是枯坐
老子的《道德經》有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為的是萬事萬物並行發生時,我用這種心態觀察事物循環往復的規律。
諸葛亮有一個名言: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那如何才能做到心不動?王陽明給出的答案就是:讓念頭自然流動。
看到自己的念頭,並且不做任何抵抗,讓心中的念頭自然而充分地流動。
心的澄明,不是沒有念頭,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
王陽明用明鏡照物進行了比喻:「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聖人的心就像明鏡,清清明明,任何事物來了都可以照見,等它們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跡。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歷事才能練心,真正的修行不能離開生活,必須在事情上練。
坦然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無論是順是逆、是好是壞、是動是靜,內心都能夠靜如不動,淡定從容,這樣才是真正的心定。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如果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果,恐懼得到壞的結果,於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
起伏得失本是常態,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度。
人的一生就該讀一讀王陽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他智慧的結晶,他主張在「事上練」,一心一意的省察克已,通過反省檢查發現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有不良傾向、毛病、習慣,不斷去除,保持純正之良知,然後在實踐中磨練心志,磨礪心境。
《王陽明傳》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在這兩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戰場有勇有謀的王陽明,更可以學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這兩本書一共才79塊錢,也就是幾頓飯錢,你就可以領悟古人的智慧,受益終生,是非常不錯的。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圖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