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第一需求,到底是為了留人還是激勵人?

2020-12-14 騰訊網

我們天天喊的股權激勵,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真正的股權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激勵價值。

很多企業連股權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就天天吆喝著搞股權激勵,不少企業一直沒有實際行動,已經做了的大多數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反而因為股權轉讓、稀釋,股東人數增多,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和決策,甚至危及創辦人、大股東的控股地位和根本利益。

所以,打算做股權激勵的朋友,先必須清晰明白以下3個問題,再來考慮你的企業是不是要做這樣的激勵模式,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你的問題。

問題1:股權、股份、合伙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股權:企業的所有權,包括收益權、增值權、表決權、資產所有權等。

股份:所佔股額的收益權。有時常常將股份和股權混為一談。

股權與股份最大的區別是:

股權一般是在工商登記的實股股東,公司在辦理很多變更時,需要所有的實股股東籤名。

股份一般不需要登記註冊,多數是與大股東籤訂契約,明確其擁有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通常沒有實股股東的表決權,也不太參與實際的決策。

在股份之中,還有一種虛擬股份,華為員工實際擁有的基本上都是在職虛擬股份。通常,公司在內部虛擬一個總股數,然後通過認購、贈送、獎勵等方式派發給員工。員工得到的不是份額(即比率),而是一個股數。例如,公司總股本5000萬元,折成5000萬股,員工甲出資10萬元,認購10萬股。

一般情況下,虛擬股份都是在職股,員工一旦離職就必須繳回。當然,不繳回也沒有用處。這種模式不受法律保護,只是用於內部團隊的頂層激勵設計。

所以,華為無法上市,不只是他們不需要資金,更重要的是華為的眾多激勵模式無法得到證監會的認可。很多上市公司的激勵做的十分傳統,缺乏創新和領先,主要就是因為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規範管理過於嚴格。

合伙人模式同股權、股份有什麼區別?

現在基本上可以認為市面流行三種合伙人模式:

1、合伙人就是名義股東(即股份),也有的將實際股東稱為合伙人,這只是名稱上的轉變。

2、由於公司治理結構的需要,註冊有限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臺,在合夥企業中有兩種角色,一個普通合伙人(GP,公司創辦人或控制人)、一種是有限合伙人(LP,投資人)。這裡的LP都是投資人,沒有決策權和代表權,分享的投資收益(即收益權)。

3、以打造團隊經營者為核心的增值合伙人(OP),OP出錢出力、做增量價值、分享增值收益。

所以,合伙人基本都與股權無關,與股份相似但導向完全不同。合伙人模式,更關注的合智合力、共同經營,而股權、股份更關注的投資與回報、風險與責任等。

問題2:企業的第一需求是為了留人還是激勵人?

股權激勵有多大的激勵價值?

很多老闆想做股權激勵有兩個目的,一是防止優秀人才流失、吸引新的人才加入;二是希望與團隊共同經營,讓企業有更好的收益。但是,股權激勵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激勵價值?

1、股權是面向未來的,有長效激勵意義。

2、股權主要用來留人的,但短期激勵性不夠。

3、股權面對核心層,激勵一小部分人。

4、在職股,多數屬於虛擬股份、代持股。

5、如果短期激勵不夠,股權激勵未必有效。

6、股權屬於所有權分配,但創造高價值最值得研究落地的是經營權激勵!

因此,為什麼說股權激勵的提法就是一個偽命題?

1、股權,作為金手銬,重在留人,但激勵人的價值有限。

2、股權,重在針對極少人,多數人更關注短期激勵。

3、股權,作為所有權,是讓員工成為投資者,實際上企業更希望員工參與經營。

4、股權,玩的是頂層設計,但更多企業連牆都沒砌好。很多企業根本就做不好、也做不了真正的股權激勵。

問題3:留人重要,還是激勵人重要?

動用股權來留人,只能留住極為核心的人才,如果將股權擴散到大多數人,很多企業是不恰當的,其中蘊藏著稅務、法律、財務、數據等諸多風險。同樣,由於中小企業缺乏戰略規劃、長效思維,員工對未來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對長效激勵並不感冒。所以,留人的真正價值比較有限。

更重要的是,把人留下來了,是不是企業的終極目標?

1、員工躺在股權上,坐享其成,不思貢獻和付出,怎麼辦?

2、成為既得利益的守護者,不願意改變和創新,怎麼辦?

3、小股東思維局限、目光短淺,只顧短期利益不思長遠發展,決策經常遇阻,怎麼辦?

我發現,很多老闆內心想做的並不是股權激勵,而是希望通過一種模式把人留下來,還要讓他同公司一條心、一塊幹,做出更好的經營成果。抱著這種想法的老闆,不妨同我一起研究一下合伙人模式。因為企業發展要的不是股東,而是合伙人。

總結

有效的股權激勵分的不是股權,而是通過創造、增值分享收益權。股權激勵就是用未來激勵現在,從現在創造未來。合伙人是增值收益權、股份是收益權、股權是所有權。

當員工收入高了,開始關心企業的經營成果了,而且注重自己的價值與貢獻時,這樣的激勵既能把人留下來,更能激勵他去創造。

相關焦點

  • 老闆的覺醒時刻,你對「企業留人」有誤解嗎?
    這年頭,都說招人難,殊不知留人更難!HR抓耳撓腮拼命招人,即使招到了新人,也還是留不住,公司離職率依然居高不下。一來二去,勞而無功不說,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即使留人如此艱難,很多企業還是沒有留人意識,忽視留人的重要性。甚至有老闆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小甲走了,留下的坑可以讓小乙填上,只要HR堅持不懈招新,坑位遲早可以填滿。
  • 企業激勵中層管理者必備的4點努力!講得很細緻,建議收藏
    企業對中層管理者激勵問題重視不足,導致中層管理者流失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中層管理者作用的發揮、執行力的強弱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良好的激勵制度能提高中層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使他們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那麼如何激勵企業中層管理者呢?
  • 福建9000億巨頭巨資留人!還有企業開出...
    上述產品計劃分別於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交付。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其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的主要技術路線,也是目前眾多電池廠商和車企的重點研究方向。一石激起千層浪。固態電池消息後旋即引發了業界對蔚來固態電池供應商的猜想。根據蔚來董事長李斌關於固態電池合作夥伴為「業內最領先公司」的表述,目前已和蔚來保持有供貨關係的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亦有可能成為其固態電池的供應商。
  • 乳腺纖維瘤到底是「切」還是「留」?
    二十歲大好年華的姑娘,個個青春逼人,貌美如花,卻被診斷為「乳腺纖維瘤」。乳腺纖維瘤愛找漂亮的年輕姑娘!那為什麼有的人長,有的人沒有,原因是什麼?「乳腺纖維瘤」會癌變嗎?到底是「切」還是「留」呢?今天讓我們全方位解讀一下。
  • 後疫情時代,武漢「團團」探索留人之道
    在後疫情時期的武漢,不論是像吳樂曦一樣的青年創業者,還是大學生求職者,都在就業創業中面臨巨大困難。  「青年有需要,共青團有擔當。」團武漢市委書記柳新說,4月8日武漢剛一解禁,團組織就立足助力武漢復工復產和幫扶青年就業創業的現實情況,主動謀劃發揮共青團的聯動和組織優勢,整合高校、企業、社會資源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先後推出「微光計劃」「展翅計劃」「青春市集」,精準對接企業和求職青年雙方需求,激勵更多青年人才「有夢想,留武漢,一起創」。
  • 聚焦股權激勵現狀,富途安逸、獵聘、靈動未來發布「2020年股權激勵...
    為企業的決策層、HR人群展示當前人才市場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中股權激勵現狀。Ryan從員工敬業度、滿意度和承諾度的角度出發,詮釋了股權激勵的重要性,並用「科學管理與霍桑效應」、「需求層次理論」、「激勵-保健因素理論」、「自我決定理論」、「期望效價理論」等理論多維度解讀股權激勵。
  • 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老闆需要讀懂!
    10.適才適所法則:將恰當的人放在最恰當的位置上。11.特雷默定律:企業裡沒有無用的人才。12.賈伯斯法則:網羅一流人才。13.大榮法則:企業生存的最大課題就是培養人才。14.海潮效應: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 王石:很多能幹的創業者,人走了企業也就到頭了
    大家知道,那個時候我們中國的企業家都是很忙的,唯獨就有一個人不大務正業,開始登山探險,更多地和企業經營分離。其實我這個人,有不務正業的一面,也有喜歡探險的一面,大家不大看到罷了。我主動地和我創造的企業、和我心愛的萬科相分離,就是為了讓年輕一代的企業家成長。當時計劃的退休年齡是70歲,我今年正好69歲,按年齡計劃是明年退休,但提前4年就退休了。
  • 為啥國企大學生流失如此嚴重,問題出在哪,國企該怎麼留人?
    大學生流失嚴重,留不住人的問題,由來已久。國有企業留不住大學生,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一是大學生的職業晉升通道狹窄,過早遇到天花板;二是國有企業規矩多,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大學生的天性;三是國有企業不再是鐵飯碗,也有破產的風險。實際上,現在的大學生,他們看重的不只是薪酬。僅僅依靠高薪留人只能解決短期問題,要想長期留人,還需在人心上下功夫。要通過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
  • 國防軍工:軍工企業股權激勵加速關注兩大投資主線維持「強於大市...
    機構:中信建投評級:強於大市本周核心觀點1、本周中核科技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擬向 100 人授予總計 391.50在國家鼓勵中央企業開展股權激勵的大背景下,軍工板塊股權激勵方案持續增加,也表明企業對於自身發展的信心。國務院印發《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 年版)》明確提出「支持中央企業在符合條件的所屬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股權激勵,股權激勵的實際收益水平,不與員工個人薪酬總水平掛鈎,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
  •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大實話!)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大實話!)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為了房嗎? 人活著,到底為了啥? 為了車嗎?
  • 乾港集團董事長淺談科學企業激勵制度的重要性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創新企業、網際網路+、人才加速流動成為諸多企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如何吸引、留住並激勵核心人才成為企業的重要挑戰。當前競爭環境急劇變化,「激勵制度」對於所有企業來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現在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至關重要一環。企業為何要做好激勵?
  • 沒有比「公司取得成績」更好的激勵
    還是想聽聽奇績團隊的意見和建議。另一件事,我們公司大多都是很好的員工,但仍有個別同事在公司的快速發展中慢慢就落下來了,而且年齡偏大。我也承諾過給所有一起奮鬥過的員工激勵,一開始我們自然人股東就拿出了20%做持股平臺,到了該兌現的時候,面對不同貢獻的同事,我不知道這個尺度怎麼拿,怎麼做才不會反激勵。
  • 泰坦資本戰略投資CO-OP,布局企業數位化股權激勵生態
    基於區塊鏈的企業股權數位化CO-OP如同所有看好數位化通證的人們一樣,從未放棄過推動數位化通證進入到全民協作的進程。分析貨幣與數位化通證之間的需求順序,其實是通證與貨幣的合同約定及確定權益,發放通證的目的中,有一項重大開支其實是購買生產力,而生產力的部分是可以被量化、同時可以被交易的。
  • 璧山區推出系列激勵科技人才政策
    來自全國信息科學、金融科技、文創產業、數字貿易、大數據研究、光電技術、新能源汽車等相關企業、高校、行業的大咖齊聚璧山,就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未來這一主題各抒己見。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日前,我區出臺了《璧山區鼓勵科技創新二十五條政策》,其中包括科研人才股權激勵、支持企業引才用才、激勵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人員創新、支持高層次人才項目研發、獎勵國家、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多項措施,激勵更多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推動人才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一大批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洪秀全妹妹,到底是怎麼死的,只有牙齒留了下來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洪秀全妹妹,到底是怎麼死的,只有牙齒留了下來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洪秀全妹妹,到底是怎麼死的,只有牙齒留了下來,清朝末年,民不聊生,內憂外患之下,很多人紛紛起來反抗,比如白蓮教,還有捻軍,我們暫且不談這些人反抗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但總算是被逼起義。
  • 激勵思維的威力有多大?
    過去他跟高管經過討論後認為,對西貝的發展而言,人的作用,大於資本的作用。因此企業分配利潤時,要傾向於分配給人,而非分配給資本。賈國龍夫婦每年把自己分紅的50%以上做員工獎金,同時要求年收入超過1000萬的高管,超過1000萬的部分要拿出50%用於激勵團隊成員。對一線員工,西貝的策略是,市場價5000,給他6000工資,再為他培訓,讓他幹出7000的活兒。
  • 看華為、美的、海底撈是如何激勵員工的?
    幾乎都擁有了一套基於人性的多變性和業務場景的多樣,多元的動態激勵機制,從而實現了靠機制留人,留心,吸引新進高能人才的能量場,確保了組織始終能主動選擇人才,持續驅動高層開創的奮鬥平臺,鞭策中層不懈怠的危機感,強化基層始終保持飢餓感的狼性,確保了組織的活力機制與強競爭力。
  • 穩崗保產、餘缺調劑、技能提升 寧波人社部門出實招助企留人
    人社部門出臺多項政策,鼓勵企業開展技能提升培訓留在員工。 就地過年!讓員工留下來!作為用人主體的企業,可以迸發出多少留工動能? 根據對不同類型企業的快速調研,結合企業主動留工中所遇到的問題,市人力社保部門出臺春節期間助企留工六項服務保障措施,從穩崗、招工、培訓等多個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持,幫助更多員工可以安心、放心留下來。
  • 員工拿到獵頭推薦的高於原崗位5000元工資,公司放人還是漲薪留人
    小李進入這家公司已經三年,但是工資只上漲了300元,而且還是公司整體普調的,相對於近年來物價漲幅水平,工資基本上沒有上漲。該部門經理找到HR部門,能否想想辦法把小李這個人留下來。小李,本科畢業,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目前有5年該崗位相關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