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企和專家牽線搭橋 餘杭區科協集聚創新要素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為農企和專家牽線搭橋 餘杭區科協集聚創新要素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浙江大學精準育種團隊與餘杭永安稻香小鎮合作正式籤約,雙方在育種基地、技術支持、人才培養、項目申報等方面達成了共識,將通過優勢互補和產學研結合,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共贏發展。這一項目籤約背後,是餘杭區科協深入踐行「三服務」,通過科協組織搭建橋梁紐帶,推進科技要素資源進鄉村,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

  今年9月份,餘杭區科協接到浙江大學張天真教授團隊精準育種基地合作的需求,第一時間與團隊取得聯繫,了解基地選址的地勢、土壤、距離等相關條件,併到轄區農業種植規模相對較大的鎮街開展排摸對接。

  在永安稻香小鎮拋出「橄欖枝」後,餘杭區科協帶領項目團隊到小鎮實地踏勘選址,考察擬選址地塊排灌、地勢、交通等情況,雙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隨後,在餘杭區科協的牽頭下,雙方敲定了合作細節,交換合同文本。

  在進一步推進實質合作時,遇到了難題:項目團隊要求的配套用房落實不了。原計劃通過搭建活動板房或貨櫃簡易房提供提供配套用房,但具體實施時由於小鎮及周邊絕大部分土地屬於永久基本農田,少部分存量建設用地在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時已被使用,搭建活動板房需要進行臨時用地審批且審批時效有限。為儘快促成項目籤約落地,不影響項目團隊明年初的育種實驗,餘杭區科協會同街道和村組尋找周邊存量建築空間,以期通過租賃解決項目配套用房問題。

  經過地毯式查找,與農居房、企業廠房業主進行協商,最終在基地選址地塊約1公裡處找到適配基地需求的配套用房。隨後,項目團隊到現場勘定「四至範圍」、確定基地面積,並於11月19日正式籤約。浙江大學精準育種基地項目的籤約,將填補永安稻香小鎮在精準育種等底層農業技術領域的科研空白,並結合小鎮已有的阿里雲IoT數字農業基地,進一步促進餘杭區精準農業與智慧農業建設。

  餘杭區科協用了不到兩個月就促成了浙江大學精準育種基地項目的籤約。科協組織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通過服務凝聚科技工作者、推動科技供需匹配、促成科技項目合作,更多的聯繫對接是長期性、持續性的,落戶餘杭的浙江省首家「科技小院」便是這個典型。

  去年,餘杭區科協開展「三服務」走訪過程中,了解到鸕鳥鎮及三水果業有限公司對蜜梨種植、儲存等方面技術需求後,積極對接上級科協,邀請上級科協相關負責人實地考察指導鸕鳥蜜梨產業發展,提出建設「科技小院」的具體路徑。餘杭區科協通過牽線搭橋,對接企業主動拜訪中國工程院張福鎖院士,尋求支持和指導。

  經過張福鎖院士推薦,鸕鳥鎮政府和浙江大學吳良歡教授團隊籤約開展生態梨園技術研究,圍繞梨園土壤調查及肥力提升、梨樹專用肥料及灌溉施肥技術研發、梨果營養生物強化等技術內容開展合作,並與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省市區三級科協共同申報建設「科技小院」。

  8月31日,「中國農技協浙江餘杭蜜梨科技小院」授牌儀式在餘杭區鸕鳥鎮舉行,標誌著浙江省首個「科技小院」正式落地餘杭。「科技小院」是一個政產學研用平臺,將通過校地合作面向鸕鳥蜜梨全產業鏈配置科技資源,通過科學普及補齊鸕鳥梨農科學素質提升短板,真正以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全面服務鄉村振興主戰場。

  目前,浙江大學吳良歡教授及其團隊入駐小院,已有博士生4人、碩士生6人、博士後1人在小院開展工作,為農戶提供全時段、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據了解,餘杭區科協通過集聚科技資源要素,推進「兩進兩回」,助力鄉村振興,還成立省市區學會(生態)黨建聯盟,統籌整合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餘杭區生態文化學會黨建資源,推行「黨建+科技」服務模式。今年來,餘杭區科協依託省市科協服務企業「千萬」行動專家庫資源,發揮區健康促進協會、區土木建築學會、區農學會等區級學會作用,開展春耕備耕科技下鄉、甲魚養殖、竹筍培訓等科技志願服務活動80場,目前已幫助46家企業、210戶農戶解決技術問題。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DF052)

相關焦點

  • 搭建村企連心橋,樂陵市雲紅街道助力鄉村振興顯實效
    近年來,雲紅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企業和村黨組織的互助作用,通過「村企共建」,促進村企優勢互補,為鄉村振興聚集能量。  架起村企結合「雙贏橋」 助力共謀鄉村振興  樂陵市是金絲小棗之鄉,雲紅街道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棗樹,每年棗農們都要為銷路費腦筋,百棗綱目是一家棗產品加工企業,需要收購大量紅棗做為原材料。
  • 湖南省科協來潭府鄉調研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縣域試點項目(科普小鎮...
    在潭府鄉,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普悅精靈果果樂園」藍莓基地、湖南寶慶福鴿業肉鴿養殖基地、新邵縣玉輝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藍莓基地、潭府新城科普廣場,詳細了解了農業生產科技運用、主體產業結構布局、科普示範基地打造、科普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情況。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睢寧官山:村企聯手同發展 共走鄉村振興路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揚)「周邊鄉鎮稻田養殖效果不錯,官山鎮的自然條件和他們相似,做水產養殖前景不錯,我們可以提供資金幫扶,搭建銷售渠道。」不久前,在睢寧縣官山鎮統戰部門的牽線搭橋下,官山商會成員企業負責人按照「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框架,深入各村調研合作共建,幫助村民制定生產銷售規劃。今年以來,睢寧以增加「兩個收入」為目標,以民營企業、商會為主體,在政府的牽線下,讓企業與村(社區)一對一結對,幫助當地優化產業結構、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社會公共事業。
  • 拜耳作物科學凝聚全球創新能力,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面對中國農業領域不斷湧現出的機遇和挑戰,拜耳一直持續引入全球資源,為今後長期助力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蓄勢。11月初,拜耳將連續第三年亮相進博會。
  • 浙江嘉興市科技局深化星創天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為推動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市科技局不斷加大星創天地建設力度,加快打造農業農村創新創業一站式開放性綜合服務平臺。近日,市科技局推薦的喜悅星創天地獲省級星創天地建設補助。一是豐富建設模式。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聚焦扶貧主導產業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系統推進科技扶貧,統籌科技資源,選派科技人才,促進創新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科技特派員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通過「五個一批」,使科技部五個扶貧定點縣成為創新驅動精準脫貧的「示範田」。蘭玉傑強調,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科技部始終引導全國科技系統堅持「需求導向,人才為先,科技支撐,統籌資源」,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平臺建設、要素對接、創新帶動、培養培訓等行動,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 雲南農信鄉村振興主題卡服務遍雲嶺
    雲南農信聚焦涉農主體金融服務需求,依託信用體系建設成果,以金碧鄉村振興卡為抓手,促進農村金融服務升級換擋。,榮獲了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頒發的「金融服務創新優秀案例」。
  • 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樣板!全面助力龍泉經濟發展!
    蓮花山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位於即墨區龍泉街道。項目將以蓮茵河水系、蓮花山山脈為核心,重點打造「一道一路兩區」,在52平方公裡範圍內構建起「農業+、旅遊+、文化+、科技+」的多維創新空間。
  • 中和農信:共建美好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
    直到2014年,唐阿妹遇到了中和農信,在申請貸款時,她依然懷著忐忑的心,不知道自己申請貸款會不會遇到什麼「意外」。「意外」沒到等到,「驚喜」卻降臨了,不到3天,5萬元貸款就到了唐阿妹的帳上。「用中和農信貸的錢,我們一家人一起建豬圈、買仔豬,第一年就收回了投入成本,還小賺一筆。
  • 貴州旅遊扶貧典型案例①|開陽縣龍廣村:打破城鄉壁壘 助力鄉村振興
    | 編 者 按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全面落實鄉村旅遊助推大扶貧重大戰略任務,把鄉村旅遊作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圍繞「融合、創新、突破」三個關鍵詞,依託鄉村自然風光、民族村寨、古村古鎮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有力推動了鄉村旅遊發展
  • 滴滴啟動「橙心助農」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
    1月7日,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發布橙心助農計劃,建立促生產、保流通、助消費的扶貧助農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目前,橙心優選小程序已上線「橙心助農」專區,實現全國貧困縣200多種助農產品的對接銷售,「從鄉野到餐桌,消費扶貧,讓每一份耕耘都有收穫。"
  • 富陽:新桐村企共建推動鄉村振興
    富陽:新桐村企共建推動鄉村振興 日前,富陽新桐鄉舉行村企合作助力鄉村振興「結對共建」籤約儀式。
  • 廣州打造青年回鄉助力鄉村振興示範項目
    廣州青年報社(記者 金光風 通訊員 莊煜)12月15日開始,團廣州市委調研組赴各涉農區走訪調研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重點檢驗廣州青年助力鄉村振興重點村和廣州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工作成效,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翻閱資料、走村入戶等方式
  • 找準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點
    3加大農村改革創新力度 促進美麗鄉村振興: 近年來,安徽各地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小城鎮建設和生態修復保護工程,開展農村廁所、垃圾、汙水等專項整治活動,在實現生產、生態、生活共贏方面成效巨大。但鄉村生產與生態的矛盾性,生活與生態的協調性,生產與生活的融合性還未從根本上解決。
  • 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同年,胡順天創建了首個服務新農人及鄉村振興的人才驛站——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專注於培育及引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近幾年,胡順天的鄉村事業也經歷了「裂變」,向鄉村培訓和創業諮詢等方向拓展。  建人才驛站服務返鄉青年  「投身鄉村事業近十年,邊實踐邊思考,越融入越發現,農村的事業真的是要久久為功。」 胡順天曾感慨賦詩一首:「急功近利莫為農,焉能成敗論英雄?順勢為農結碩果,天地人和創未來。」胡順天說,如何將中央政策解讀好,結合鄉村當地的實際情況,適用於不同的企業,接好地氣,就是他想為「新農人」做的事。
  • 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在京舉行 與會專家共議雙循環背景下農企發展新...
    峰會以「國內國際雙循環與農業企業新機遇」為主題,來自北大荒農墾、中糧集團、中國融通、中華聯合保險、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伊利、阿里巴巴、水發農業集團、山東紐瀾地等企業負責人,與有關專家共同探討農業企業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下抓住新契機,農業企業如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作用。
  • 福州市科協全面助力建設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切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靠的是人才實力。福州市科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主動將科協人才工作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全局,充分發揮科協人才優勢,牽線搭橋,柔性引才,積極推動校地合作,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推動國家級學會服務站、省級學會服務站建設,為福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助力建設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
  • 寧波市科協:為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寧波:2021年,寧波市科協將緊緊圍繞省、市委群團工作會議部署,持續深化科協改革,努力為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講好寧波科技事業發展和科技英才的生動故事,教育引導科技工作者堅守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矢志奮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為寧波當好「重要窗口」模範生而創新爭先、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