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我們分享了北宋詩人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及《飲湖上初晴後雨》,讓我們見識到了雨中的西湖美景,今天讓我們跟隨南宋詩人楊萬裡起個大早,一起去看看六月的西湖美景: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文大意:
六月的西湖啊,真是美的不可方物,層層疊疊的荷葉鋪展開去,仿佛要把整個天空鋪滿一般,在晨曦中,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放盛開,在陽光的輝映下,是那麼的鮮豔嬌紅!
詩文賞析:
詩人以「畢竟」兩字開篇,一氣而下,「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看似平淡的筆墨,著重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畢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像,雖然我們尚未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嘆的語氣中感受到西湖別樣的美景。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順理成章地具體描繪這使他為之傾倒的特異風光。詩人在這裡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豔的畫面: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的荷葉似乎快要與藍天融合在一起,統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空間;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挑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的那麼嬌豔、那麼明麗。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的「別樣」、嬌豔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於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
這首詩極富楊萬裡「白描」手法特色,以大白話的方式勾勒出西湖六月美麗景色。從詩題《曉出淨來慈寺送林子方》可知,這也是一首臨別贈詩。但詩人在這裡既未暢敘友誼,更沒有糾纏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
淨慈寺的傳說
詩題中的淨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即「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鐘」,而之所以名聲遠揚,人人皆知,這與民間傳說中的濟公和尚是分不開的。
相傳南宋年間,淨慈寺大殿不幸被火焚燒,一時無力修建。正當長老一籌莫展時,濟公聲稱只需三天時間便可弄到木料、開工重建。可是濟公說過後,天天酒醉酣睡,不見動靜。直到第三天,濟公突然大嚷:木料到了!聲稱從四川募化大量木料由海上運來,寺裡的醒心井與海相通,只管去吊。
長老將信將疑,叫人在井邊搭好木架,裝起轆轤,果然從井裡吊起一根根木頭來。當吊到第七十根時,不知誰喊了一聲:「夠了!」不料這最後一根木頭說啥也吊不上來了,從此這根木頭就一直留在井裡。後來,人們就把這口醒心井叫做「神運井」,或「運木古井」,這個傳奇的故事,也被人們津津樂道,流傳至今。
「小萌娃愛學習」期待您的持續關注,我們定期更新探討關於小學孩子生活及學習中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法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