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巴黎聖母院時,如此小概率事件,竟然也讓我趕上了

2020-12-22 印子旅遊

在改革開發初期,也就是在我初中的那個時期,中國開始播放歐美的電影,「巴黎聖母院」是其中一部我們那個時代的年輕人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典電影,現在只記得漂亮的埃斯米拉達,虛偽的神父,還有奇醜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

巴黎聖母院

我們到達巴黎聖母院差不多已經是下午四點鐘,聖母院外牆在裝修,好在進入聖母院不用門票,上塔就要另外購票,排隊的人並不多,我們很快就進入了聖母院內,因為到了巴黎一直下雨,所以一直沒敢把單反拿出來,其實,基本上還處於不會使用的狀態,回來才發現,在巴黎聖母院拍的照片幾乎都沒法兒要,好不容易選出幾張來和朋友們分享一下,聖母院裡的人不算很多,氣氛多少有些凝重,大家都很安靜,肅穆,角落有一些燭臺,遊客可以點上一支蠟燭,旁邊有一個牌子,鼓勵遊客留下一些零錢,我老婆虔誠的點了一支蠟燭,我堅信,她點蠟燭的時候,心裡一定在默念著她的美好祝願,燭光映照著她沉靜,虔誠的面頰,我還把這一感人的場景拍了下來,我們在酒店倒照片的時候,她看到了這張照片,回到家後,我把那照片給丟了,他問了我好幾次,怎麼不見了?我知道他很鍾情那張照片,我嘴上沒說什麼,心裡為此凹頭了很久。

我出發前沒預習巴黎聖母院這一段兒,所以也沒什麼特別要看的和要打聽的,就走馬觀花的看看那些雕像,窗花,拍了一些照片,突然,寂靜的大廳裡,響起了清脆的一聲好像是孩子們過年玩兒的摔炮聲,遊客們都愣了一下,互相張望,不知所措,我這人天生膽兒小,覺得不妙,趕緊叫老婆孩子馬上離開,果不其然,此時,一個穿著一身黑衣服的人出來示意人們儘快離開,這下更印證了我的擔心,我們趕快離開了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

在我們第二天遊羅浮宮時,我兒子拿著一張報紙輕聲對我們倆說,昨天聖母院裡的「動靜」是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為反對剛剛通過的同性婚姻法而自殺。聽了這個消息後,感覺怪怪的,好不容易出來旅遊一次,還碰上這樣不愉快的事兒。我還特意把那份報紙留下來,帶了回來,前兩天翻出來,都沒看出來哪頁登著這則消息?

相關焦點

  • 今天是,想起了一年前被燒的巴黎聖母院
    Bayard 雨果的小說不僅使得巴黎聖母院得到了修繕,還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對哥德式教堂的關注,許多作家紛紛為其進行創作。 比如熱拉爾·德·內瓦爾在其《頌歌》的詩中寫道「巴黎聖母院很老了,我們甚至可能將會為她送葬,但她卻見證過巴黎的誕生啊。」保羅·克洛岱爾講述自己在巴黎聖母院內感應到「無法言喻的啟示」,促使他信仰宗教。
  • 巴黎聖母院何時再見?
    它們或在尖頂後面,或在欄杆邊緣,若隱若現,它們這些石雕的小精靈們幾百年來一直就這樣靜靜地蹲在這裡裡,思索它們腳下那群巴黎城裡的人們的命運。左右兩側頂上的就是塔樓,後來竣工,沒有塔尖。其中一座塔樓懸掛著一口大鐘。主體部分平面呈十字形,像所有的哥德式建築一樣,兩翼較短,中軸較長,中庭的上方有一個高達90米的尖塔。
  • 巴黎聖母院:法國的原點與雨果的沉思
    所以如今的巴黎聖母院廣場地面上有個銅製的八角星星標識,它是法國測量巴黎至全國各地裡程時的起點坐標,被稱為「原始零點」或「中心原點」。如果不是要上到鐘樓去尋找雨果筆下的敲鐘人,僅參觀巴黎聖母院的大殿並不收費,但排隊的人真心不少,好在隊伍前進的也比較快。
  • 又見《巴黎聖母院》
    初次接觸《巴黎聖母院》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部小說,後來上大學時又重溫這部小說。《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則新聞讓我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再次想起了《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上班空隙,又一次看了這本小說。
  • 往日的巴黎聖母院,有哪些絕美的藝術?
    直到法國大革命結束後,拿破崙執政時才將其從災難中解救出來,並恢復了聖母院的宗教職能。▲1790年的巴黎聖母院,暫時取消了其宗教職能。▲巴黎聖母院,圖片來源於網絡從建成伊始,巴黎聖母院一直是法國舉行重大事件的主要場所,比如恩典儀式、皇家婚禮、以及各類重要的節日活動。
  • 巴黎聖母院的「數據不朽」:賽博時代我們如何崇敬神聖?
    一方面,巴黎聖母院似乎是一個意義重大的符號,除了大教堂這一身份外,它見證了法國大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標誌性事件,並通過雨果的小說成為了經典的文學意象。它聳立在宗教、政治、歷史、美學以及文學的交匯點上,它是人類崇高理念在建築上的象徵之一。它的燒毀無疑是對人類文明的打擊。
  • 育碧免費新作《巴黎聖母院:時光倒流》正式上線
    育碧免費新作《巴黎聖母院:時光倒流》(Notre-Dame de Paris: Journey Back in Time)現已登陸Steam。Ubisoft根據遊戲作品《刺客信條:大革命》中還原的十八世紀巴黎聖母院,向公眾推出在虛擬實境中實時參觀這一文化瑰寶的體驗。
  • 鐘樓怪獸,巴黎聖母院的魔幻世界
    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在《鐘樓怪人》(又譯《巴黎聖母院》)中的如此描寫令世人認識了外表奇醜但內心純善的怪人卡西莫多。這個容貌奇特的「半獸人」只是文學創作中的存在,不過聖母院兩座鐘樓之間真有一座怪獸出沒的長廊,裡面不乏面目猙獰、半人半獸的奇特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惡魔沉思者」——夜梟已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元素。
  • 此人69年前畫巴黎聖母院「著火」,賣362萬後成真
    世界上也曾發生過有關於預言的真實事例,比如此人69年畫下巴黎聖母院著火的畫像,賣了362萬後竟然成真了!巴黎聖母院是世界文化瑰寶,是歷史最悠久的古蹟之一2019年4月15日,一個小小的火苗在巴黎聖母院的角落內被點燃,很快,這場大火瞬間包裹了整個巴黎聖母院,燒毀了很多有名的建築。
  •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歐洲早期哥德式建築的傑出代表,堪稱史詩級建築,其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珍藏的大量藝術珍品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在文化遺產界享有極高盛譽。巴黎聖母院與當地人的生活水乳交融,是巴黎人、法國人的重要精神寄託。每年,有將近1300多萬遊客慕名前往。
  • 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滿滿的西洋風情,號稱中國的巴黎聖母院
    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滿滿的西洋風情,號稱中國的巴黎聖母院,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各自的信仰和文化,正是這些不同信仰文化造成了不同地區風俗差異,我們旅行的時候遊覽了和宗教有關的建築物,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了當地的文化和風俗,是廣州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極富西方情趣,被譽為中國巴黎聖母院,今天請跟著小編一起看
  • 巴黎聖母院,拿什麼「拯救」你?
    時隔近九個月,巴黎聖母院的清理工作進展如何?後續修復又有哪些難點?讓我們跟隨看看新聞Knews記者的鏡頭,一起重返現場,尋找答案。 家住巴黎聖母院附近的法國畫家西蒙,當時看到電視裡大火燃燒的畫面,還來不及整理情緒,就本能地衝下樓,向巴黎聖母院跑去。
  • 《刺客信條:大革命》令巴黎聖母院在VR中重生
    相信不少讀者應該還記得,去年令全世界悲痛的巴黎聖母院火災事件。2019年4月15日巴黎時間18時50分許,法國巴黎著名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突然遭遇大火。火災致使塔尖如攔腰般倒塌,左塔上半部被燒毀,世界著名的玫瑰花窗也被燒毀。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800多歲的「年邁女士」一個簡單的原因或許是,對於一位用石頭做成、並有著800多歲的年邁女士——巴黎聖母院的法文原名是Notre Dame ,意思是「我們的女士」——來說,在她之前,聖母瑪利亞從來沒有如此的生動鮮活。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與我國文壇的不解之緣
    巴黎聖母院去年失火後,他深受觸動,歷時3個月,使用了2.8萬根火柴棒,終於呈現出巴黎聖母院的原貌,就連鐘樓裡的鐘都能搖動。引發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經歷了700多年的風風雨雨,巴黎聖母院見證了近代史的重大節點,其中就有不少中外名人與它結緣:貝多芬和拿破崙反目;雨果的同名小說和梁啓超、魯迅介譯的趣聞等等。
  •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我和孩子一起讀了這幾本書
    當地時間4月15日18:30(約北京時間4月16日00:30),巴黎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856年的藝術瑰寶幾乎被火焰吞沒!看到這樣的消息,此刻大多數人的心情是沉痛的。此時此刻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做點什麼呢?晚上下班後我第一時間去了圖書館,去尋找一些繪本,在這樣美麗的頁面裡,我們能讓孩子認識一下他們還未曾去過的巴黎聖母院。
  • 讀《巴黎聖母院》有感
    但凡讀過《巴黎聖母院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以前是被雨果的鴻篇巨著所震撼,覺得除了帶來的史詩級別的畫卷之外,就是對社會百態的描寫,此次重讀《巴黎聖母院》,卻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 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周年,法媒:五年內恐無法修復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今天,是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周年。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要在5年內修復巴黎聖母院,但此時修復工程因疫情而中斷,僅有吊車懸掛在燒出破口的教堂屋頂上。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後鐘聲再次敲響!它的前途依然迷茫……
    法國時間晚上8時,一位身著防護服,面戴口罩的敲鐘人登上巴黎聖母院的南面塔樓,伊曼紐爾鍾再度被敲響.....「咚、咚」的鐘鳴聲與人們為醫護人員鼓掌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轉眼間,距離巴黎聖母院尖頂被大火燒毀,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由於疫情的蔓延,法國所有的公眾集會活動都被取消。
  • 《巴黎聖母院》裡我最愛的醜陋敲鐘人卡西莫多,他的靈魂會發光
    文:王萬物圖:網絡就在剛剛,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程將開始,且至少持續三個月的新聞上了熱搜,我又開始懷念起雨果筆下巴黎聖母院的故事,那個敲鐘人卡西莫多、美麗又可憐的愛斯梅拉達,帥氣無情的弗比斯還有心狠手辣的克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