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你要是擔心定期存款把錢「存死」,多數銀行會提供「靠檔計息」,幫你在提前支取時,減少利息損失,不過,如今靠檔計息正在發生調整。
導報記者走訪廈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部分銀行的存款產品已不設置靠檔計息,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存款計息。這意味著,儲戶要規劃好存款期限,滿期前「任性」支取會面臨較多損失。
也有專業人士提示,沒了靠檔計息,還有其它方式增加定存流動性,比如,存單轉讓、存單質押貸款等,甚至還有中小銀行可能會推出小周期的定存產品。
靠不靠檔利息相差還不小
所謂靠檔計息,是指定期存款在提前支取時不按照活期利率計息,而是按照實際存入時間最近的一檔存款利率計息,剩餘部分按照活期計息。這樣,儲戶在提前支取時可以獲得更多存款收益。比如,某儲戶一筆大額存單期限為2年,在存入1年4個月時提前支取,支取的利息按照1年檔期和3個月檔期利率,再加1個月活期利率來計息。
不同銀行、不同產品的靠檔計息規則有差別,但總體都是為了吸引存款,對用戶提供更靈活的存期。因為,若採取非靠檔計息方式,則不管定存存了多長時間,只要是在到期之前提前支取,均只能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來進行付息,兩者差距就很大。
按一家銀行的掛牌利率來算,一年期定存年利率1.75%,活期存款年利率0.3%,一筆1萬元的定存,若是存滿一年後支取,兩者的利息相差145元。
「我們的大額存單都沒有靠檔計息。」在廈門中信銀行一個網點,理財經理說,調整之前的老存單,若當初存單設定有靠檔計息的內容,則不受影響;而眼下的新存單都沒有靠檔計息了。浦發銀行一網點工作人員也稱,大額存單都沒有靠檔計息,但目前有另一款存款產品還可以,存期內若提前支取可按支取時對應期限的掛牌定存利率付息。
另外還有幾家銀行,情況類似,一些銀行的大額存單宣傳材料上已找不到「提前支取無憂」之類的字樣。曾經被當作賣點的定存靠檔計息,正在退隱江湖。
這些辦法可挽回部分損失
習慣了靠檔計息的儲戶,今後還有其它辦法減少提前支取的損失嗎?「我們銀行的大額存單可以轉讓,在手機銀行上操作,很方便的。」一位銀行人士建議。
大額存單轉讓是部分銀行推出的服務。主要是在行內轉讓,客戶自行設定轉讓利率,比如設定比活期利息高,甚至比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規則之下更高的利率,還有可能享受到手續費減免。
假設某儲戶辦理了一張三年期的20萬元的大額存單,年利率為4.2%,兩個月後這張大額存單產生的利息為1400元,也就是說此時這張大額存單的價值實際為201400元。但此時要是提前支取按照活期計算的話,這張存單的價值僅為200100元。他要是按201000元將保單轉讓的話,買家實際上就多賺了400元(201400-201000),而賣家也可減少900元(201000-200100)的利息損失。
不過,並不是所有定期存單都可轉讓,具體要看銀行的規定。另外,選擇轉讓服務時,可考慮儘量選擇大中型銀行的產品,因為客戶多,轉讓也會更加容易。
還有,定存存單還可以質押貸款。也就是說,儲戶急用錢時,可憑存單向銀行貸款,就不必提前支取。但貸款即意味著要負擔貸款利息,其與存單的利息收入之差,還得多盤算盤算。
「為應對靠檔計息的取消,也有可能有銀行會推出短周期的存款產品。」一位銀行人士說,比如,存期2個月,期滿後自動續存,也可以支取,但若未到一個周期提前支取,只能按照當日銀行掛牌活期利率計息。
來源: 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