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經常把我國海軍的軍艦建造戲稱為下餃子。可是這個餃子是什麼時候開始下的?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開始大規模建造的?這和國家戰略,國際環境都有極大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註解一下為什麼中國海軍在2016年開始海軍造艦速度猛烈提升?這個速度一躍成為世界第一,雖然當年我海軍的規模還不大,但是經過這短短五年的發展,可以說現在的中國海軍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
說到海軍建設的提速,還得提一下發生在2016年的中美南海對峙事件。當時菲律賓狐假虎威,依託美國對黃巖島發起了所謂的南海仲裁。雖然最後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但是這個過程了解的人卻很少。其實在仲裁結果出來之前和之後,中美在南海爆發了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對峙。當時可以說劍拔弩張,場面一度失控,瀕臨戰爭的邊緣。
當時的美國在南海周邊部署了兩個航母戰鬥群,這時候的中國海軍還不是那麼強大。當時雖然海軍已經開始了大規模造艦計劃可是也僅有剛服役的4艘052D算得上是最先進。美國為了以武力壓服中國,接受所謂南海仲裁結果,直接出動了兩個航母戰鬥群,包括兩艘航母,十艘相關軍艦以及一百五十架以上的艦載機。
當時的中國海軍還無法和今天的海軍相比。所以為了應對當時美國海軍的威脅,我海軍一度出動了三大海軍幾乎所有的主力軍艦奔赴南海。即便這樣才有一百多艘軍艦,而且還有一部分的056輕型護衛艦。可見當時美軍航母對我威脅有多大?
當然,這場對峙最終並沒有演化成戰爭。美國最後還是灰溜溜地撤退了。菲律賓也因此轉變了對華態度。雖然我們贏了,但是贏得很吃力,所以,在這之後我們發現我國海軍造艦計劃才真正地開始了提速。這主要是為了應對來自美國的威脅。
現在的中國海軍對比2016年雖然才過去了四年,我們現在可以說已經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2016年之前,中國海軍建造速度也不慢,可是我們一年也就服役幾萬噸的軍艦。現在每年下水和服役的軍艦規模達到了20萬噸以上。2016年之前,中國海軍的總噸位也只有一百萬噸多一點,當時還沒有俄羅斯海軍噸位多。現在我海軍總噸位已經達到了230萬噸,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和日本海軍的總噸位之和,跟美國海軍的額310萬噸總排水量比雖然還有差距,但是不會有2016年時候差距那麼大了。依照現在每年下水20噸,服役20噸的速度,我海軍再發展個三五年就會在絕對力量上追平美國海軍,屆時不要說兩艘航母,就算美國將其全部艦隊派到中國附近,我們也有一戰之力。
如果一定要回答為什麼中國海軍建造在2016年猛然加快海軍的建設的話,很明顯是美國的威脅導致的,倘若沒有那次的南海仲裁鬧劇,倘若沒有美國武力介入南海爭端的話,我們的海軍或許還是原來的發展速度。估計會比今天的速度慢不少。不知道您同意這個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