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今日A股上市 開盤上漲1.82% 國有大行「A+H」上市收官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網

100年前,郵政儲金局成立,郵政儲金業務在上海等地開辦;歲月輪轉,100年後,12月10日,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中國郵政儲蓄銀行(60165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至此,國有大行「A+H」兩地上市圓滿收官。據悉,郵儲銀行此次A股發行價格為5.50元/股,「綠鞋」前募資金額為284.5億元,「綠鞋」後預計為327.1億元。

上海市副市長湯志平,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張金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李丕徵及副總經理康寧、郭新雙等相關領導出席上市儀式。

當日,郵儲銀行開盤價為5.60,較發行價上漲1.82%。業內人士表示,這體現了郵儲銀行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良好的基本面受到投資者的充分認可,同時也彰顯了市場逐漸走向理性、回歸價值投資。

投資者堅定看好中國銀行業、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自1898年郵政匯兌開辦、1919年儲金業務開辦以來,郵政金融業務已走過百年風雨歷程。作為既古老又年輕的國有大行,自2007年成立以來,郵儲銀行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自覺承擔「普之城鄉,惠之於民」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過去的儲匯機構蝶變成具有鮮明零售特色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從2012年股改、2015年引戰、2016年H股上市,再到成功登陸A股,郵儲銀行全面完成了「股改—引戰—A、H兩地上市」三步走改革路線圖。

張金良表示,郵儲銀行將繼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以此次登陸A股資本市場為契機,以科技賦能激發增長潛力,以機制重塑增強企業活力,深入推進特色化、綜合化、輕型化、智能化、集約化轉型,努力打造成為客戶信賴、特色鮮明、穩健安全、創新驅動、價值卓越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一輪改革開放作出新貢獻,以更加優異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和社會各界的信任與厚愛。

李丕徵表示,郵儲銀行經過股改、引戰、上市的持續煅造,成為中國郵政深化改革的排頭兵。我們堅信,擁有中國郵政及廣大投資者的堅強後盾,郵儲銀行一定能夠牢牢把握髮展機遇,服務社會,持續、穩定、健康地回饋股東、回報客戶,創造更大輝煌。

中金公司執行董事、執行長畢明建表示,作為最年輕的國有大行,郵儲銀行資產質量優,成長潛力大,競爭優勢日益凸顯,不僅是中國銀行業的一塊「璞玉」,更是金融業改革發展道路上一顆閃耀的「明星」。

業內人士表示,A股上市有利於郵儲銀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增強資本實力、優化資本結構,為未來業務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增強風險抵禦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同時,郵儲銀行在A股成功上市向境內外投資者展現了中國銀行業健康、穩定、優秀的發展風貌,對整個資本市場的穩定和提振投資者信心起到了積極支撐作用,對後續其他發行項目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該人士表示。

分析人士稱,郵儲銀行此次A股上市獲得了機構投資者普遍看好,證明了投資者對A股市場向好、對中國銀行業發展前景以及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堅定信心。

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趨強 價值投資愈受投資者青睞

分析人士認為,從郵儲銀行本次A股發行看,有兩大特點值得關注:一是機構投資者獲配比例達56.5%,創近年來新高,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有利於減少後市股價的波動性,使得投資者更加關注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二是A股發行進入新階段,網上投資者正逐步適應和接受成熟市場的規則,市場化定價機制正充分發揮作用,市場參與者逐漸理性,更加注重價值投資而不是僅關注「概念」,這不僅有利於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價值發現功能,更有利於發行人上市後股價的平穩,為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奠定堅實基礎。

「市場化導向的資本市場有價值發現的功能,那些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一定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投行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覆蓋中國99%的縣(市);個人客戶數量突破6億戶,覆蓋超過中國人口總量的40%;資產總額達10.11萬億元,位居中國銀行業第五位。

得益於鮮明的零售定位,郵儲銀行保持了良好的成長性。2019年前三季度,郵儲銀行淨利潤543.44億元,同比增長16.33%,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每股淨資產達5.71元,較此次A股發行定價5.50元高出0.21元,年底前還有望進一步增厚。與此同時,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83%,不到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撥備覆蓋率達391.10%,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

郵政集團將增持不少於25億元 彰顯「國家隊」責任擔當

12月8日,郵儲銀行發布公告顯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計劃自2019年12月10日起12個月內擇機增持郵儲銀行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25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這一舉措體現了郵政集團對郵儲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對郵儲銀行價值的充分認可以及對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價值的持續看好,有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維護市場穩定,體現了郵政集團作為「國家隊」的責任擔當以及對於中小投資者的呵護。

根據公開資料,郵政集團在2019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中位居第101位,在世界郵政企業中位居第二位;利潤規模連續5年位居世界郵政首位;業務範圍覆蓋郵政、金融、速遞物流三大板塊,並擁有保險、證券等金融牌照,是同時擁有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大型綜合性國有獨資企業。

據了解,長期以來,控股股東增持一直是監管機構所鼓勵的方式。例如,2011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簡化控股股東增持的信息披露程序;2015年,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本公司股票相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增持股票等方式保障中小股東利益;2018年,上交所、深交所發聲明確支持大股東增持股份,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正面作用。

A股近十年首單引入「綠鞋」機制 護航後市表現

郵儲銀行此次A股發行的一大亮點是引入「綠鞋」機制,即授予聯席主承銷商不超過初始發行數量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簡稱「綠鞋」),引起廣泛關注。

據了解,這是A股近十年首單、歷史上第四次引入「綠鞋」機制的IPO發行。中泰證券表示,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新股發行後30天之內,如果股價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元的綠鞋資金入場。十年來A股僅有3單IPO設置了綠鞋:工商銀行(2006年)、農業銀行(2010年)和光大銀行(2010年),均在上市30天內全額執行,在「綠鞋」行使期內股價均表現良好,平均股價漲幅超過10%。

「作為後市價格穩定的有效支撐手段,郵儲銀行本次上市引入了『綠鞋』機制,意味著新股上市後30天的後市穩定期內,如股價因市場波動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承銷商將從市場上買入股票,穩定二級市場價格,這是近期發行的銀行股所沒有的。」專業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如果郵儲銀行A股上市後30天內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則以不高於5.50元的發行價買入股票,最高約43億元的資金入場以支撐股價,從而「綠鞋」未執行或部分執行,郵儲銀行A股融資金額介於284.5-327.1億元;如果股價上漲,承銷商無需在二級市場動用「綠鞋」資金買入股票,「綠鞋」全額執行,融資金額可達327.1億元。

年底每股淨資產或近5.8元 市場普遍看好估值提升

根據郵儲銀行發布的A股招股說明書對全年業績預計的披露,預計2019年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581.80億元至592.26億元,同比增幅約為16.55%至18.64%。據此測算,截至2019年末,郵儲銀行每股淨資產或近5.8元。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個股估值來看,同樣具有明顯零售特點的招商銀行、平安銀行PB分別為1.60倍、1.16倍,而郵儲銀行本次發行PB對應2019年6月30日每股淨資產僅為1倍,以此類比,郵儲銀行估值和股價表現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泰君安表示,郵儲銀行兼具零售銀行和成長型兩大屬性,根據測算,郵儲銀行A股合理定價區間為5.61-7.00元/股。華泰證券預測,郵儲銀行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增速15.1%/14.0%/13.3%,不考慮超額配售的情況下,預計合理價格區間為6.27-6.89元/股。

國盛證券分析稱,綜合絕對估值與相對估值方法,郵儲銀行股票價值在5.8-8.2元(折合6.4-9.1港元)之間,2019年動態PB為1.0-1.4倍。郵儲銀行具有很強的負債優勢,長期盈利能力仍有相對提升空間,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申萬宏源表示,「郵儲銀行兼具強勁的業績增速、第一梯隊的分紅水平以及健康的資產質量,戰略上堅持做有特色的零售銀行,是內資上市銀行當中極具稀缺性的優質標的。優異的基本面和差異化的零售定位,我們維持郵儲銀行買入評級,預計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增速16.2%/15.0%/15.0%(維持盈利預測)。」

相關焦點

  • A股十年來最大IPO!最年輕國有大行上市,首日上漲2.0%
    來源:經濟之聲今天,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中國郵政儲蓄銀行(60165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至此,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A+H」兩地上市圓滿收官。上市首日,截至收盤,郵儲銀行上漲2.0%,報5.61元 ,成交金額突破90億元。
  • 擬投50億元建郵惠萬家銀行,首家國有大行獨資直銷銀行屬於郵儲銀行
    12月22日消息,郵儲銀行擬全資成立子公司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郵惠萬家銀行」。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註冊地擬為上海。郵惠萬家銀行是繼百信銀行、招商拓撲銀行之後,我國第三家官宣獲準籌建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是首家由銀行獨資的直銷銀行。12月11日晚,招商銀行公告稱,獲銀保監會批准與京東旗下科技公司網銀在線共同籌建直銷銀行「招商拓撲銀行」。而第一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則是在三年前中信銀行與百度合資成立首家直銷銀行「百信銀行」。
  • 國有大行新一輪審計輪換收官,四家銀行明年審計費省下1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中、郵儲、農、工四家國有大行因原聘任的會計師事務所將達到8年最長連續聘用年限,在今年6-12月間,相繼發布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針對此次國有大行會計師事務所輪換的情況,財務專家王耀武如是說。中行省下費用最多國有大行「家業龐大」,為其提供審計服務的「帳房先生」也賺的盆滿缽滿。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擬變更2021年會計師事務所的四家國有大行2021年合計審計費用為32586.46萬元,工商銀行2021年審計費最高,達10400萬元,其次是中國銀行10100萬元。
  • 688178萬德斯今日上市 開盤上漲78.57%
    不同的時期都是有新股上市的,當然新股的上市就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了,一般新股上市都是會成為熱點的,在上市首日的事後都會有近100%左右的漲幅的,就有消息稱688178萬德斯今日上市了,具體是怎麼樣的呢?萬德斯新股上市 首先,這新股的上市,大多數喜歡打新股的人都會留意新股的網上發行數量,還有發行的價格等等的,今日上市的股票是有兩隻的,這萬德斯就是其中之一了,在今日萬德斯開盤上漲
  • 43歲杜春野履新郵儲銀行副行長 曾任深圳分行行長職位
    原標題:國有大行迎來最年輕副行長:43歲杜春野履新郵儲銀行副行長   國有大銀行最年輕副行長於近日正式履新。   郵儲銀行(601658.SH;01658.HK)7月15日發布公告稱,3月25日郵儲銀行董事會聘任杜春野先生為本行副行長。
  • 今年31家銀行發5500億永續債,3家國有大行佔比超四成
    今年以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紛紛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的方式補充銀行的一級資本。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發行永續債的銀行有31家,發行金額總共不超過5500億元。
  • 國有大行首入戰局:郵儲銀行獨資50億發起直銷銀行 三足鼎立格局初現
    12月21日,郵儲銀行(601658.SH)公告稱,擬全資發起設立子公司,名稱擬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為50億元,註冊地擬為上海市,郵儲銀行持股比例為100%。
  • 郵儲、交通、中行三家大行被調出上證50指數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指數調整中,有多隻銀行股被剔除出相關指數。上證50指數將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3隻銀行股調出,而上證180指數也將華夏銀行、西安銀行、中信銀行、紫金銀行等成分股調出。目前50隻成分股中,有10隻為銀行股,均為市值較高的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不過,此次被剔除的3隻銀行股在上證50指數整體權重中佔比不算高,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合計權重佔比為3.14%。權重佔比最高的是招商銀行,佔6.34%,而金融地產板塊權重最高的是中國平安,佔13.01%。
  • 郵儲銀行回A首年獲郵政集團增持346億 打造特色零售業務個人銀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回A上市的一年間,郵政集團已多次實施增持行動,鼎力支持郵儲銀行。記者粗略計算,去年12月至今,郵政集團在二級市場上的增持金額達到46億元,算上此次定增,合計增持金額將達到346億元。作為六大國有行中唯一定位零售銀行的商業銀行,郵儲銀行經營業績及資產質量在行業中表現十分優異。
  •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
    郵儲銀行正式納入上證50、滬深300等主要股指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調整相關指數的樣本股,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A股股票代碼:601658.SH,H股股票代碼:1658.HK)A股正式納入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100指數,並將於6月15日正式生效。
  • 淘氣天尊:郵儲銀行申購不是世界末日
    周四市場上午呈現小幅衝高回落的格局,投資者可以看到,早盤滬指主板低開0.83點於2902點,創業板高開0.78點於1675點,開盤以後市場小幅鞏固2900點附近支撐以後反彈,主板和創業板雙雙翻紅,主板最高2909點以後,在煤炭、鋼鐵、保險、地產等權重板塊的拖累下回落翻綠,在昨天分時線低點2893
  • 57歲郵儲銀行行長獲跨界提拔:三大國有行行長空懸,國開行老將...
    來源:行長要參作者: 盆盆 國有銀行又現高管變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行長郭新雙辭任,履新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下稱「國壽集團」)監事長。要參君1月4日晚間,郵儲銀行發布一則公告,公告稱該行董事會收到郭新雙的辭職報告。
  • 三家大行被調出上證50指數,這些銀行更被調出上證180指數...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指數調整中,有多隻銀行股被剔除出相關指數。上證50指數將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3隻銀行股調出,而上證180指數也將華夏銀行、西安銀行、中信銀行、紫金銀行等成分股調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指數樣本調整中,多隻銀行股被調出相關指數。上證50指數將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等樣本調出,調入海天味業、韋爾股份、兆易創新。可以發現,新調入的樣本股多為消費、半導體類股票。同時,上證180指數也將華夏銀行、西安銀行、中信銀行、紫金銀行等成分股調出。
  • 新華財經·讀財報|上市銀行半年度經營數據:營收資產保持增長 淨...
    36家上市銀行的營業收入整體保持增長,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上半年營收規模較大,而城商行與農商行的營收增速較快;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整體下降9.42%,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普遍出現下滑,多數城商行和農商行出現增長。資產規模方面,36家上市銀行整體保持增長態勢,國有銀行的資產規模遙遙領先於其他類型商業銀行。
  • 郭新雙:發揮郵儲銀行特色優勢 支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12月24日,第266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郵儲銀行行長郭新雙以「發揮郵儲銀行特色優勢,支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介紹了該行支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踐與下一步計劃。  郭新雙表示,郵儲銀行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 德勤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分析
    今年4月以來,DC/EP陸續在國有大行內測,預 計在下半年將在更多城市和場景開展試點測試。DC/EP定 位於替代M0,這意味著DC/EP投放量達萬億規模,相關領 域包括貨幣發行(銀行核心系統)、流通(電子錢包、支 付)和管理(加密、身份認證)環節,這將為銀行IT系統 改造、支付服務和加密技術等領域帶來大量業務機遇,對 網絡信息安全需求更高。
  • 銀行又漲薪了!平安去年人均工資48萬奪冠,招行第二,光大員工一年比...
    ,尤其是國有大行,2019年19家銀行合計減員4000人。從銀行類型來說,如上所述,依然是機制靈活的股份行佔據優勢,員工薪酬頗具競爭力,而國有大行由於限薪以及人員眾多,人均工資在銀行中墊底,甚至比一些地方的城商行和農商行都低,這也使得不少國有大行的人才流入股份行和地方銀行。
  • 銀行晨報(8月6日)
    今日上午,倫敦現貨黃金最高在8月5日上午觸及2031.02美元/盎司,年內漲幅超過30%。但隨後便出現了震蕩下行走勢。「金價突破2000美元關口其實並不意外,最近有利於金價上漲的因素比較多。」國際問題專家趙慶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美元匯率相對較弱,這也導致了以美元計價的金價出現上漲行情。而全球股市表現相對較弱,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金價也存在此消彼長的行情。
  • 國有大行校招筆試鱗次櫛比上熱搜!
    對於國有行校招筆試接連登上微博熱搜,你怎麼看?本文大約700字閱讀時長約2min不出眾多網友所料,隨著今天上午9點「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2021年度校園招聘統一筆試」拉開大幕,「工行筆試」亦於隨後登上微博熱搜。據參考考生反映,考生需在80分鐘的考試時間內完成80道題。
  • 中國四大銀行變「7大銀行」?國內「新增」3大行,其中一家未上市
    中國農業銀行的淨利潤為2120.98億元,同比上漲4.6%,排在第四位的是中國銀行,淨利潤為1874.05億元,上漲4.06%。毫無疑問,這些淨利潤在千億以上的銀行才是中國最賺錢的公司,以前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最賺錢,現在才意識到原來銀行行業的利潤才是最高的。數據資料顯示,銀行行業已經成為A股上市上市公司中最吸金的行業,雖然銀行股的數量只佔A股數的1%,但是銀行業卻貢獻了超過40%的淨利潤。在2020年第一季度「最賺錢」的20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包括銀行佔13家,佔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