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戚海軍
南懷瑾說《易經》這門學問,普通人最好不要去研究,大致意思是因為易經的文化思想太高深了,僅僅靠興趣愛好去專研有可能鑽進去就走不出來。
其實,關於「內功」也是這樣的,如果你身邊沒有好的「明師」,最好不要自己瞎練啥子內功,弄不好走火入魔,還傷了身體。
對於修煉內家拳的人都知道內家拳就是練內功,內功是內家拳的核心價值所在;但如果你不明白「炁」與「氣」的真實含義及修煉方法,是很難窺其堂奧的,有甚者是走入誤區。
關於「氣」字,繁體字中還有個「米」字,這就是「氣」。所以,內家拳中強調的氣絕不是空氣,「氣」是五穀之氣,它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基本能量,不過屬於後天,中醫稱之為「衛氣」。
而「炁」字底下有個四點水,它是人體的先天之炁,是人體最重要的先天機能,所以屬於先天,道家稱之為「先天一炁」。相比「氣」而言,「炁」則屬於高級能量,人的壽命長短就靠它,故中醫稱「炁」為「元炁」,元炁消耗完了人的壽命也就終了,也有稱其為「元氣」的但實質上是「元炁」。
明白了「氣」與「炁」都屬於人體的能量,所以內功的本質都是獲取能量的加持。
有了更強大的能量你才能對付看似強大的對手。
所以,內家拳絕不是以弱勝強,而是以你的強來勝對方的弱。這就好比太極拳絕對不是憑藉的巧,最終還是靠的剛,「極柔成剛」只是太極拳的一種訓練方式罷了。
五穀之氣對後天來講是最好的,這就是為什麼天然綠色食品對我們很重要的原因,一些肉食動物肯定不具備這種能量的,故多吃蔬菜及五穀雜糧對身體最有益。
先天之炁來源於母體,嬰兒出生時臍帶一剪便弱化了,故無論修道還是練內家拳的人都需要煉體固精、煉精化炁,說「練精化氣」是錯誤的,因為炁藏與腎屬於先天,腎水上濟能瀉掉心火便是八卦上身「水火既濟」,否則便是「水火未濟」了。
「氣」可以從五穀之中獲取,故相對容易些;但「炁」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需要靠修煉,內家拳難就難在這裡。
「炁」是內功最基本的元素,道家講的煉丹也是從「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