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炁和氣我今天徹底講一下,要練好內功這個你須得搞明白

2020-12-05 阿七聊功夫

作者/戚海軍

南懷瑾說《易經》這門學問,普通人最好不要去研究,大致意思是因為易經的文化思想太高深了,僅僅靠興趣愛好去專研有可能鑽進去就走不出來。

其實,關於「內功」也是這樣的,如果你身邊沒有好的「明師」,最好不要自己瞎練啥子內功,弄不好走火入魔,還傷了身體。

對於修煉內家拳的人都知道內家拳就是練內功,內功是內家拳的核心價值所在;但如果你不明白「炁」與「氣」的真實含義及修煉方法,是很難窺其堂奧的,有甚者是走入誤區。

關於「氣」字,繁體字中還有個「米」字,這就是「氣」。所以,內家拳中強調的氣絕不是空氣,「氣」是五穀之氣,它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基本能量,不過屬於後天,中醫稱之為「衛氣」。

而「炁」字底下有個四點水,它是人體的先天之炁,是人體最重要的先天機能,所以屬於先天,道家稱之為「先天一炁」。相比「氣」而言,「炁」則屬於高級能量,人的壽命長短就靠它,故中醫稱「炁」為「元炁」,元炁消耗完了人的壽命也就終了,也有稱其為「元氣」的但實質上是「元炁」。

明白了「氣」與「炁」都屬於人體的能量,所以內功的本質都是獲取能量的加持。

有了更強大的能量你才能對付看似強大的對手。

所以,內家拳絕不是以弱勝強,而是以你的強來勝對方的弱。這就好比太極拳絕對不是憑藉的巧,最終還是靠的剛,「極柔成剛」只是太極拳的一種訓練方式罷了。

五穀之氣對後天來講是最好的,這就是為什麼天然綠色食品對我們很重要的原因,一些肉食動物肯定不具備這種能量的,故多吃蔬菜及五穀雜糧對身體最有益。

先天之炁來源於母體,嬰兒出生時臍帶一剪便弱化了,故無論修道還是練內家拳的人都需要煉體固精、煉精化炁,說「練精化氣」是錯誤的,因為炁藏與腎屬於先天,腎水上濟能瀉掉心火便是八卦上身「水火既濟」,否則便是「水火未濟」了。

「氣」可以從五穀之中獲取,故相對容易些;但「炁」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需要靠修煉,內家拳難就難在這裡。

「炁」是內功最基本的元素,道家講的煉丹也是從「炁」開始。

相關焦點

  • 氣通周天后的深入練功法——點線面體行炁法
    點線面體行炁法練行氣功者,在練通大周天之後,往往因為缺乏進一步功法的指導,再向深度發展極其緩慢,點線面體行炁法就是供練通大周天之後再向深度練功者參考。一、點行炁法練通大周天之後。 一般能做到氣隨意行,四肢百骸意到氣到。
  • 練內家拳關鍵要懂得「養」,少去耗,再說功夫
    作者/戚海軍練內家拳要懂得「養」,養就是蓄,養什麼呢?自然是養元炁(炁為先天,現在的人多稱元氣實為字誤)。先天一炁是內家拳的根本,練元炁本就不容易,如果不懂養那便是耗了。很多人喜歡發勁就是耗,好不容易練了點內勁出來還天天耍大槍也是耗,內勁充足了適當的發發勁,練練槍是可以的。所以,內家拳沒有幾年基礎的千萬不要過早的去練器械,拿在手裡純粹是本力的舞動。
  • 一人之下 || 唐門的五臟之炁有什麼特點,能鑄就獨特的丹噬?
    【前言】每個門派都有自己對炁獨到的見解,在羅天大醮上王也展現出了武當的太極勁,剛柔並濟不僅有纏手的柔還有更為剛硬的炁,硬撕掉了通臂金剛,這也是武當文化的特點,在最近的《一人之下》著重就講述了唐門的篇章,在弟子的學習之間,旺老也是解釋過關於唐門對炁的應用,是運用五臟的不同炁搭配組合,丹噬是一種很好學且效果爆炸手段,只不過失敗的代價是要付出生命,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唐門獨特的用炁和丹噬有什麼特點和關係呢
  • 「術之盡頭,炁體源流」,我的漫畫與修行
    會這樣是因為我比較懶,由於漫畫比動畫信息量少一些,要想對漫畫有較好的了解常常需要腦補一些內容。比如一些武打片段,動畫看比較連貫和明白,但漫畫看,前後格之間的動作,往往要靠想像來銜接,遇到一些不怎麼高明的漫畫,常常看得人暈頭轉向。也因為這,我總不好意思自稱動漫愛好者,並且時常羨慕那些資深動漫愛好者,對各種冷門漫畫如數家珍。
  • 為什麼你的太極拳練不出功夫,發力沒有威力,秘訣都在這裡告訴你
    就是把身體各個關節的骨縫拉長,一般的人放鬆只知道手臂放鬆,很多人打拳手臂不用力以為自己就是放鬆,其實真正太極拳的松是要把身體的大關節鬆開,也就是腳踝,膝,胯,肩,肘,腕關節處的韌帶打開,而這種打開不是伸伸胳膊,伸伸腿就能打開的,而是靠呼吸深入後氣血衝開的,這些內家拳的秘密極少人練到,也極少人懂得,只有真正練到的人才能明白,所以從古至今練成的人都是少之又少,網上很多人在講發力和呼吸,真正去看他們自己都沒有練到
  • 學談判就像練武功,除了學習外功招式,這3條內功心法也尤為重要
    我們看武俠小說也好,看古裝電視劇也好,都會發現裡面講到一個很關鍵的東西,就是內功心法。一個人他的拳法或者刀法等再厲害,如果不配上內功心法,也只是花拳繡腿,發揮不了什麼大作用。其實談判和練武功也是一樣的,為什麼很多人明明學習了很多招式策略,卻依然跟別人不能好好溝通,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提案呢?核心就在於——你沒有掌握心法秘訣!
  • 練武術老是想著如何打通任督二脈那是你的認知出了問題
    談及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必然會想到內功。如果要對比傳統武術與西方格鬥乃至現代搏擊的根本區別,恐怕也是「內功」二字。內功從古到今已經成為傳統武術身上一個特有的標籤。千百年來,中華傳統武術之所以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那也是因為內功的存在。
  • 練內家拳多者知道呼吸不懂息,其實一個「息」字才是內功的關鍵
    說練內功、內勁必然會提到呼吸、想到呼吸;如果說練內家拳不講究「呼吸」二字,估計不少人要跟我急。不錯,練內家拳是講究呼吸,但重點卻不是「呼吸」二字,這是我要給大家說的。說呼吸並不神秘,那是因為要求自然而然,所以開始練拳的時候就要堅持秉承自然呼吸這個原則,這個很重要。有的說了,內家拳難道不講究哪個動作該「呼」,哪個動作該「吸」嗎?很多名家都會說這個,就連瑜伽教練也要講究這個。沒錯,不講究這個套路形式的呼吸。
  • 一人之下:神明靈就是炁體源流,而炁體源流卻不是神明靈
    各位喜歡一人之下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在異人世界中,要說最有趣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功法了,其中最為神奇的就是驚為天人的八奇技,而八奇技中最神秘的就屬神明靈和炁體源流了。尤其是炁體源流,一人之下中出現的第一個跟八奇技有關的功法,到現在還沒有揭秘,反而是神明靈開始慢慢的浮出水面,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 你為什麼要聽樊登讀書會?一次性講明白樊登讀書的好與壞
    去年年底,我寫了一篇文章《一年前入坑樊登讀書,我變了,現在的我有點後悔?》分享了我怎樣接觸樊登讀書,怎樣在裡邊聽書改變的整個歷程。今天被一位粉絲的一個問題問住了。她說:「我聽了樊登讀書一年多了,每次聽的時候都感覺,哇講的很棒,漲知識了。
  • 快評|面對「丁真熱」,蹭熱度更須練內功
    脫貧只是第一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需要產業支撐。擦亮文化旅遊這個金字招牌,才能更好地捧上「金飯碗」。流量易逝,文化與品牌卻長存。熱熱鬧鬧的網上宣傳總會有「退熱」的時候,接下來,如何承接和轉化這場「突如其來」的流量,是丁真面臨的選擇,也是理塘這一旅遊目的地可持續發展亟待思考的課題。
  • 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別再瞎跑趟子了
    劈拳的動作並不複雜,學個形也不過是三五分鐘的事兒,但真正要掌握好劈拳,三五年都不夠。劈拳是一輩子修行的東西,可以說你只要練形意拳,那麼你就一輩子在練劈拳。有的人可能會誤會,三五年還學不會一個拳,這樣的拳我不學。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我勸你先糾正一下思路。我也不從劈拳說,我稍稍給你點一下,你就能轉換過思路來了。
  • 修習書法能練內功嗎?
    憶當年,據說我的老師李兆生先生少時曾經三年專修柳體楷書,以之為書法入門。李師於《翰墨緣》中「書法與生命」中論及書勢,有五種陣容,其中三才應真為第一。王仁偉兄隨李師修習文武諸藝多年,覺得內功書法之要。此次開班授學,實是傳統文化一大盛事也。柳體取法勻衡瘦硬,相比顏體的莊嚴雄渾,大有不同,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 這十樣內功練會一個就可以縱橫江湖
    這十樣內功練會一個就可以縱橫江湖金庸作為武俠小說之父,為我們創作了諸多優秀作品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功法種類,內功作為理療最好的方法,自然也不會缺少。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金庸武俠裡十大超強內功,感興趣一起來看看吧。
  • 《一人之下》楊烈曾與張懷義單挑,丹噬被炁體源流化解!丹噬詳解
    《一人之下》481話的開局,菜鳥還以為米二又要劇情反轉,好在僅是唐門二老之間的吵架,唐妙興並未改變初衷。關於兩人之間爭吵中所留下的看點,我們放到後面再講解,先說說兩人吵了一整話後最後拋出的關鍵話題——丹噬失過手!丹噬到底是什麼?
  • 我的俠客內功流開荒玩法攻略 我的俠客內功流開荒怎麼玩
    在《我的俠客》這款武俠遊戲中,由於有著太多的各種門派和武學心法,所以就被玩家們研究出了很多的流派。其中有一個流派就是內功流了,那麼想要玩內功流的話前期要怎麼玩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內功流開荒的玩法吧。
  • 「你要搞清楚」英語怎麼說?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口語表達是:Get one's head around something.這個口語表達的意思就是「搞明白,弄清某事」,一般用在否定句裡表示「搞不懂,搞不清楚」。我沒搞懂這個想法。It's kind of difficult. I can't get my head around how to do this.這有點兒難,我弄不明白怎樣做這件事。
  • 修煉雜談~法是公式,練是過程,功是結果
    比如老師講「魔關",就是指練功中的各種幻覺、幻聽、幻視。有人能一下悟到,什麼也不在乎,於是什麼魔也就沒有。而有的人就是點不醒,無論什麼感覺都怕得不得了。甚至杞人憂天,無事生非,整天瞎想。是不是我有病了?是不是我走火入魔了?要不就追求,我有這個了,我有那個了。結果就真的出偏了,有病了。這種現象與文化程度沒有關係,文化程度高的一樣會出問題。
  • 【我在基層】「身」沉基層練內功 「心」換角色樹形象
    【我在基層】「身」沉基層練內功 「心」換角色樹形象 2020-09-08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是音階 如何練好音階 小提琴音階這樣拉 卜顯剛老師講解
    前幾天卜老師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關於音階的網課,重點講解什麼是音階?怎麼練?卜老師把整理好的課件又發給了每個學生,現在我把本課件分享給廣大的網友們,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卜顯剛老師的講述提綱:67#123#4#56,三個升,至於為什麼這麼排列這裡就不講了,全都講下來,寫一本書都夠了,今天我們只講概念性問題。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音都唱準,沒錯,是唱,而不是拉。(唱一遍)可能有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聽出來了,我唱的怎麼像是12345671呢?沒錯,你不用懷疑你得耳朵,這在音樂中有個說法,就叫做首調唱名法,如果我們按照樂譜上記錄的來唱的話就叫固定調唱名法了。而這個,今天也不講。暫時了解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