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內家拳關鍵要懂得「養」,少去耗,再說功夫

2020-12-22 阿七聊功夫

作者/戚海軍

練內家拳要懂得「養」,養就是蓄,養什麼呢?自然是養元炁(炁為先天,現在的人多稱元氣實為字誤)。

先天一炁是內家拳的根本,練元炁本就不容易,如果不懂養那便是耗了。

很多人喜歡發勁就是耗,好不容易練了點內勁出來還天天耍大槍也是耗,內勁充足了適當的發發勁,練練槍是可以的。

所以,內家拳沒有幾年基礎的千萬不要過早的去練器械,拿在手裡純粹是本力的舞動。

對於更多人來講其實內家拳的「耗」不只是這些方面,嚴重的是在練當中就已經開始耗了,這個才是可怕的。

典型的就是身體始終是「橫勁」的表現,而沒有「豎勁」的味道。

《內功經》說橫以濟豎,豎以橫用;故不懂橫豎兩勁便會產生「耗」了。

很多人練拳只有橫勁,且始終是向外滲透,透出去就收不回來。

但內家拳是個圓,要有循環的意思在裡面,豎勁就是上下前後的循環;如無明師指導橫勁就透出身體了。

只有橫勁沒有豎勁其關鍵是內家拳的松沉勁沒有練出來,腳下沒有根,內勁意氣不能松沉到腳底,氣宜上浮。

氣沉丹田就是豎勁的表現,豎勁的下端是根勁,上面是頂勁,中間是丹田勁。

練外家拳、搏擊散打這些是橫勁用的多,故消耗透支身體得也多。

豎勁不僅能由腿及腰而行於手指,也能養人,這就是內家拳的好處。

如身邊沒有明白內家拳的原理,很容易墜入橫勁的圈中出不來。

只有橫勁的表現是身體僵硬松不下來,本力用得多,運動軌跡是平面沒有螺旋。

相關焦點

  •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到底在哪?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 首先我的觀點是外家拳和內家拳肯定是不一樣的。近代形意拳祖師李洛能老先生所傳的形意拳拳譜中,就明確的提到了內家拳是不同於外家拳的,形意拳作為內家拳是有很多內容完全不同於外家拳的。而且只有真正研習過內家拳的人才能完全理解內家和外家的區別。 一、區別在哪裡?
  • 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別再瞎跑趟子了
    並不是讓你去做神仙。這跟神神道道沒有關係。古人的一種表述方法和表述思路,跟我們今天的語境不同,一定不要往封建迷信上去牽扯去。我們練拳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更好的主宰自己的後天生理,就這麼個意思吧。實際上就是強身健體這4個字。讀拳經一定要讀出一些隱含的信息,而不要被表面的字眼給騙了。學拳需要腦子,看拳經需要智商。你對拳的解讀(包括拳經)決定了你的高度。
  • 河北形意拳傳人邵琳霞演練的形意拳十二洪錘
    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一些拳譜中也有「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的說法。所以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雖然聽說過丹田但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或者沒有得到系統的傳承,甚至曲解了丹田。
  • 為什麼你的太極拳練不出功夫,發力沒有威力,秘訣都在這裡告訴你
    就是把身體各個關節的骨縫拉長,一般的人放鬆只知道手臂放鬆,很多人打拳手臂不用力以為自己就是放鬆,其實真正太極拳的松是要把身體的大關節鬆開,也就是腳踝,膝,胯,肩,肘,腕關節處的韌帶打開,而這種打開不是伸伸胳膊,伸伸腿就能打開的,而是靠呼吸深入後氣血衝開的,這些內家拳的秘密極少人練到,也極少人懂得,只有真正練到的人才能明白,所以從古至今練成的人都是少之又少,網上很多人在講發力和呼吸,真正去看他們自己都沒有練到
  • 形意拳內勁練法
    內家拳主指內勁,外家拳主指外勁,形意拳是內家拳,以內勁為核心。其內勁的練法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一內氣:(真氣)的練法:不論練什麼姿勢都要咬緊上下門牙,舌抵上顎.用深呼吸。②活樁的練法;打死樁有一定功底後,就可以練操活樁。演練時在場地周圍都放上軟床,中間留一長方形場地足夠兩人來回打對拳,活樁就是兩人在活動中操樁將對方打倒。也就是對練套路的過程中把對方打得跌於軟床上,這裡用的各種打法兩人都知道、屬於有意打有意,逐漸練得進退敏捷,意,氣、力暢達,然後漸入上乘。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二)
    但我們是研究拳術的,所以不必知道其科學原理,而是能夠拿來使用就行了----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種用心臟控制能量的方式,就是內家拳對於人體發力方式的一個重大貢獻,也是我們必須要將內家拳傳承下去的原因!正是由於前輩大師探索發現了以心行氣的發力方式,所以內家拳就一直在強調要把人體練回本真自然的狀態!
  • 內家拳要領之一,「內動抽縮」,訓練你的核心
    萬事不如拳在手,擊劍高歌月當頭。有人拳癮大,一天不走它幾趟,渾身不得勁,練得透透的,方才舒坦。修煉內功,目的就一個,內壯。卷藏於密,混元一氣。太極勁來自內運動。腔壁彈性張力,內壓密度高,滾動靈活,這是必修功課。功夫深了,勁歸於細,筋膜串開,竅隙空間通暢,體感就爽了,思維也高了。
  • 真正的心意拳如何練實戰?
    在如此複雜的歷史背景下,當時回民為自保,由當地長老類人物商議確定:每家之長子,到一定年齡階段,必須入清真寺內習武,無需交納費用。當時在周口,功夫影響最大的正是心意拳,所以教堂內請到當地頗有名望之心意拳老師為教練,教堂內所練即為後來名揚天下之心意神拳。每家回民長子之外的兒子,不作習拳要求,有自願學習者,教堂並不拒絕。人稱神掌,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楊老四,即不是家中長子,因自身喜愛,亦入寺習拳練武。
  • 臺灣錦園八卦掌吳國正先生演練形意拳進退連環拳
    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一些拳譜中也有「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的說法。所以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雖然聽說過丹田但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或者沒有得到系統的傳承,甚至曲解了丹田。
  • 練太極拳為啥要推手,可不可以不推?
    練太極拳是否可以不練推手?如果從技擊的角度來看,練太極拳也未必就要練推手,其他不少的拳種沒有推手你看人家還是照樣能練出實戰功夫來。那為啥太極拳門卻又有獨特的「推手」這一重要的訓練體系呢?過去,有條件的太極拳家都要請「相手」,也就是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陪練」,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訓練相互受力的放鬆。兩個人的推手,相互是給力的,與一個人打拳找松是兩碼事;但這個時候你又不能頂也不能懈,那麼難度自然加大了,所以推手就是在這種「壓力」下讓你去找松。
  • 習拳真言要多聽,莫要空練一輩子
    所謂的功夫,就是將人體的潛能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內家和外家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構築運動能力的,無非是筋骨、關節、內臟。 內家拳到底練的是什麼呢?把這個琢磨不透,你練什麼也練不明白,是「撐筋拔骨」還是大松大柔?
  • 民間武術聚會中老拳師表演的形意拳大槍,值得一看!
    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一些拳譜中也有「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的說法。所以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雖然聽說過丹田但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或者沒有得到系統的傳承,甚至曲解了丹田。
  • 道教:武當內家拳的創立
    張三丰是怎樣創造出內家拳的呢?這是明清以來武術界、學術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據《道教派別宗譜》,他在嵩山崇福宮住過,學了些少林拳腳功夫是有可能的。他精熟少林拳法後進行加工改造,使其變為以靜制動的新拳法,這也是合乎情理的。上述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張三丰創造內家拳或多或少地與夢中的靈感、動物的啟示和少林拳的先導相關,同道家理論和道教修煉更是緊密相連。
  • 八極拳仇寶龍談所謂內家拳由來:幾近於神術!就是養的概念和文化
    仇寶龍是知名的八極拳武師,他對傳武的看法、態度與認知,顯然比一般人要更為真實、深刻。仇寶龍作為傳武中人,也多次駁斥了像太極雷雷這類所謂「太極大師」的真實嘴臉,還惹得太極雷雷要勾引泰拳王殺玉狼,去揍仇寶龍以替己平怨氣。
  • 外家拳與內家拳的根本區別並不在於所謂的勁,而在於有沒有內力?
    現在很多練武的人都說自己練的是內家拳,那麼真正的內家拳是什麼?各有各的說法,有的人言內家必談勁,言勁必談技擊打人,好像練內家拳就是為了打人。但是真有人相約擂臺競技之時,就開始大談養生之道,此是現代中國武術一大怪現象也。中國武術的內勁是什麼?是由內力在體內運行產生的力量。
  • 內家拳筋骨裡訓練方法到現代,你知道兵器是怎麼練的嗎?
    那麼,古代人是怎麼自由驅使重兵器的,要知道這裡所說的重,不是簡單一兩斤,而是一兩二十幾斤起步,不然輕了砸不死敵人。不是每個將軍,都是項羽天生神力,很多人本事都是從零一點點練出來的。內家拳這種用力技巧,在現在的拳術中被稱之為「整體力」。用整個身體的力量,去揮舞重兵。
  • 太極拳握固內練之秘——神凝、鬆柔、調息
    太極拳練什麼?「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修煉精、氣、神三寶乃內練。神凝、鬆柔、調息則是達到內練之學習要秘。一、神凝:上懸神氣貫頂,管住口、耳、眼、鼻、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是太極拳理論家陳鑫特色強調的練內。《參同契》:「耳、目、口三寶,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觀蜉遊雖微,也在道中。太極拳初學最難管住自己的,也就是眼、耳、口。
  • 練硬「鏡頭」外的功夫
    要想讓產品推銷叫好又叫座,領導幹部必須把「鏡頭」外的功夫做實。什麼是「鏡頭」外的功夫?對地方領導幹部來說,一方面要關注民生,熟悉市場、熟悉產品、熟悉新媒體,懂得營銷策略;另一方面,要深接地氣,有溝通技巧,懂得受眾心理,具備較強的互動能力、應變能力。事實證明,只有把「鏡頭」外的功夫練實、做細,才能贏得更多商機。
  • 隱藏在影視圈的劈掛拳高人,折服我的不僅僅是功夫
    他的研究與一般武術家不一樣,因為戚繼光是結合戰場的生死實戰來研究的,所以僅這一點,也是戚家拳與其他拳派的最大區別。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不僅對綿拳、長拳、鷹爪等拳術有描述,同時對拳法、腿法、身法等更有經典分析,尤其對拳之「秒」、「猛」、「快」、「柔」還作了側重的闡述。
  • 內家拳的「氣、氣感」「氣沉丹田」「氣貫四稍」是什麼?又如何做到...
    內家拳整體運動技法,要求外三合、內三合、內外六合。內三合為意、氣、力合。意,指人的思維活動;力,指人運動產生的力量。在這裡,氣是靈魂,氣與意合、氣與力合的「氣合之技」,是其重要核心技術之一。 一、有關的幾個概念 1、關於氣、發力、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