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緬懷傅高義:他懂得欣賞和理解,每晚一起吃塊巧克力

2020-12-25 上觀

「作為丈夫,他很溫暖,懂得欣賞和理解。」傅高義的夫人夏洛特·伊克斯(Charlotte Ikels)21日在郵件中這樣告訴中新社記者。

由於手術後併發症,哈佛大學榮休教授、著名學者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20日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0歲。

作為美國知名的東亞問題專家,傅高義著作等身,在全世界享有聲望。他的著作《鄧小平時代》為中國人所熟知。他的兒子史蒂夫·沃格爾(Steve Vogel)在其撰寫的訃告中這樣評價父親,他從多角度研究了在許多國家中廣泛存在的實質性問題,「這使他在學術生涯中多次成為不同領域的知名學者。」

「不管他有多忙(而他正是一個工作狂),每晚9點到10點我們都會暫停工作,一起坐在沙發上,每人吃一塊巧克力——他負責挑選當晚的巧克力。」夏洛特說,「我們會一起回顧一下當天所做的事情,然後聊聊明天的安排。」

在史蒂夫眼中,傅高義是位「虔誠的丈夫和父親」,每年都要組織家庭成員聚會。2020年的家庭團聚活動,原本定在12月20日,通過視頻會議軟體進行。「他喜歡與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聯繫。」傅高義多年來堅持和夏洛特一起跑步;直到去世前不久,還每天騎自行車。

傅高義的家庭是名副其實的「學者之家」,他的夫人夏洛特、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均在不同領域從事學術工作。

夏洛特是一位人類學家,曾與傅高義共同在中國廣東進行研究工作。「傅高義會說普通話,我會說廣東話。」她告訴記者,當時傅高義的研究側重政府和政策層面,她自己則關注普通人。「當我們把各自的研究進行對比分析時,就能清楚地認識政策是如何實施、並實際影響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夏洛特說,子女們對工作的選擇不盡相同,有很早就決定投身學術界;也有最初拒絕這一方向,但最後又熱情回歸了學術這項「家族事業」。「他對待工作非常非常認真。」她認為,幾個孩子都在這方面受到了傅高義的影響。

早年當過記者的史蒂夫,現在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重點研究日本問題。「我從未有意識地追尋父親的道路,但現在我和他的職業生涯的確很相似。」史蒂夫對中新社記者說,父親在工作中會「不計一切代價把問題搞清楚」,自己在這方面有著同樣的風格。

「我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時,正在家中處理一些郵件。」對于波士頓大學教授梅麗·懷特(Merry White)來說,傅高義亦師亦友。「當時我完全驚呆了。他怎麼會去世呢?他應該是剛剛休完假,或者躲在某個地方秘密地寫一本新書。他不會離開的。」懷特22日在回覆中新社記者的郵件中這樣描述她那一刻的感受。

懷特從1973年起在傅高義指導下學習,曾同他一起到中國考察。「他教導我要把事實和數據作為研究的出發點,而不是假設或者理論。」她說,傅高義教會了她如何讓數據講述事實,「傾聽它,然後分析它。」

「他曾問我:『如何讓數據歌唱?』」懷特說,直到今天,自己的研究成果仍然可以歸功於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悼念傅高義時說,他的理念和信念將對我們產生永久的影響。而在懷特眼中,「傅高義是不朽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回顧他眼中的經濟特區和深圳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回顧他眼中的經濟特區和深圳 2020-12-21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鄧小平時代》出版人李昕:傅高義生前還想寫兩個人,胡耀邦和朱鎔基
    他直到去世以前都在研究胡耀邦。他跟我講過,他想寫兩個人,一個是胡耀邦,一個是朱鎔基。他研究鄧小平的時候採訪了300多人。他研究胡耀邦也採訪過很多人,我還帶著他去採訪過一些高幹子弟,大概在2014或2015年。我想他還是像寫《鄧小平時代》一樣,要去採訪和胡耀邦一起共事過的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一些領導人家屬,還有一些外國政要。但他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再讓他像以前那樣跑,太吃力了。
  • 傅高義:以「老式」的社會學路徑來理解中國
    打開朋友圈,我在哈佛期間認識的中國朋友紛紛曬出他們和傅高義教授的合影,畢竟教授謙謙君子、毫無架子,對後輩幾乎有求必應,我們這些在哈佛取過經的中國人即使無緣親自得到他的教誨,也多半在各種講座上多次領略過他的風採。有意思的是,我看到一位讀博士的年輕朋友在社交媒體上說:「才知道傅高義是社會學家,一直以為他在歷史學系。」
  • 傅高義:一個「沒想過」從事中國研究的外國人,成了中國通,理解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周安娜12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對傅高義(Ezra F. Vogel)去世的消息作出回應道,傅高義教授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傅高義說,他最喜歡的中國作家是茅盾,認為最方便做中國研究的城市是廣州和北京,在美國的時候每個禮拜還會見各種各樣的中國學者……而就是這樣的一位"中國通",在30歲那年被問及是否願意研究中國時,他曾回答:"沒想過。"當年,東亞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告訴他,哈佛大學獲得一筆基金,想培養研究中國的年輕學者,可以留在哈佛教書。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影評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童話類型的故事,故事的小主角查理家境貧寒但是一家人和睦融洽,也讓年少的他懂得家人的陪伴與愛。一次偶然的機會,查理得到了金獎券得以參觀大名鼎鼎的旺卡巧克力工廠,而年少時被嚴加管束連糖也不能吃一顆的旺卡先生則在查理的幫助和影響下懂得了家人的意義,懂得了家的愛。這部電影的「家人」主題著實戳到了我這個第一次離家出遠門的小崽子的淚點。電影中查理家裡那一幕,喬治爺爺就讓我想起了外公外婆。
  • 傅高義去世 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傅高義去世,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 傅高義去世,世界還能更多了解中國嗎
    傅高義對中國問題的觀察和寫作持續數十年,對中國的政情、輿情以及社會經濟狀況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他的研究興趣也涵蓋現代日本和日本的工業化等話題。傅高義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他的去世有人稱是世界中國學一代大師的隕落。傅高義1930年7月生,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漢學研究學者,也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長期關注中美關係。
  • 盛產巧克力的原材料,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讓人不能理解
    情侶之間必不可少的禮物就是巧克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巧克力的原材料就是可可豆。非洲就是可可豆出口最大的地區。可是當地的很多人卻買不起巧克力。這就讓大家覺得特別奇怪了,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吧。可可豆其實是一種很嬌氣的樹種,需要特別合適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才能生長,所以全球能種植可可豆的地區並不是很多。
  • 哈佛「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
    訃告說:「我們非常悲傷地宣布我們的前主任傅高義教授(1930-2020年)去世。傅高義教授曾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擔任中心主任。他是我們中心真正的守護者,一位博學的學者,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會非常想念他。」傅高義在接受外科手術後恢復不佳,病逝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
  • 《鄧小平時代》作者、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去世
    傅高義說,他發現這些人家的丈夫都為大公司或政府部門工作——日本人稱之為「工薪族」,社會學家們則稱之為「新中產階級」;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老中產階級」迥然不同。在該著作中,傅高義描述了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他們如何撫育孩子,又如何適應經濟的變動。和中國不少家庭非常相似的是,日本的父母也都全力以赴支持孩子們備考,以便他們能夠在學業考試中出類拔萃。
  • 2歲男童吃了塊「巧克力」,異常興奮頻繁吐舌!被送醫急救……
    自家的孩子有多調皮搗蛋爸媽一清二楚但有時真的看不過來……而意外會在不經意間來臨↓↓↓新聞2歲男童吃了塊「巧克力」,被送醫急救…前不久,湖南婁底的顏女士發現自己兩歲大的兒子力力(化名)異常興奮且坐立不安,有時還出現頻繁吐舌、不願吃飯的情況,意識到不妙後,顏女士和家人隨即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而經醫院評估,孩子病情嚴重,隨後便轉到兒科醫院治療。
  • 傅高義去世:人們不會忘記「中國先生」的記錄
    圖/新京報網文|徐立凡 據《新京報》報導,北京時間12月21日,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去世。據悉,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 當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對傅高義的去世表示哀悼。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崔天凱大使在推特上說:「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一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和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對中國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學術界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整個世界來說也是如此。」崔特凱大使還在推特上說:「我認識傅高義教授很長時間了,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
  • 中國最後一位壓寨夫人!她回憶道,他惡貫滿盈,和他一起卻很開心
    元代王實甫在其所著的雜劇《西廂記》中有這樣一段對報村夫人的描述:"梅黛清輝,廉廉生春,似國傾城太真。"相信大家在武俠小說中經常看到報村夫人這個角色,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報村夫人嗎?當然有啦。其實,在解放前,一些山大王把良家婦女趕回當村婦或打壓的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不乏有錢的、缺德的大地主也曾這樣做過。
  • 賈慶國:傅高義積極主張中美對話合作,令人尊敬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傅高義和《鄧小平時代》。12月21日上午,察哈爾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北大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前院長賈慶國告訴澎湃新聞,他也於當日上午得知了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太突然了!聽到噩耗好難過。」賈慶國說,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中國研究專家傅高義因術後感染不幸病逝。
  • 重溫,《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你發現了什麼?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改編於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由蒂姆·伯頓導演,該影片於2005年7月15日在美國上映。電影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小男孩查理·巴格特和父母,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住在一座搖搖欲墜的小木屋裡,雖然家境貧困,每晚只能吃到捲心菜湯但是一家人依然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小查理也樂於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所有。從小木屋的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一家有史以來最大的巧克力工廠—旺卡巧克力工廠,工廠的主人叫做威利·旺卡,是一位很聰明很有想法的製造商,他製造的巧克力曾供不應求。
  • 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去世 曾在八旬高齡寫出《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說,他發現這些人家的丈夫都為大公司或政府部門工作——日本人稱之為「工薪族」,社會學家們則稱之為「新中產階級」;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老中產階級」迥然不同。在該著作中,傅高義描述了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他們如何撫育孩子,又如何適應經濟的變動。和中國不少家庭非常相似的是,日本的父母也都全力以赴支持孩子們備考,以便他們能夠在學業考試中出類拔萃。
  • 你值得如此美好——觀電影《濃情巧克力》
    他們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多年來在雷諾伯爵的帶領下按時去教堂,聽從神父的教化:「若看到不該看的東西,你要懂得朝其他方向看,若你懺悔,基督會知道你的罪孽何在,若你的希望落空,你要懂得凡事莫強求的道理。」他們在四旬齋裡禁食禁慾,進行自我反省,反覆懺悔,他們信奉寧靜,將縱情享樂視為大不逆。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突然辭世,自傳大綱剛備好,中國各界緬懷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評價這位中心前主任時稱:「傅高義長期以來支持研究中心的工作,是一位智慧的學者和出色的朋友,我們將會深刻緬懷他。」 談到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與其相識的學術界和媒體界人士紛紛表達了震驚和緬懷之情。
  • 孕婦能吃巧克力嗎,吃巧克力好不好?
    巧克力很多大人和小孩都愛吃,它濃香甜蜜,當然也代表著愛意。那麼:「孕婦能 吃巧克力嗎 吃巧克力好不好」,下面來一起了解下吧!孕婦能吃巧克力嗎:吃巧克力好不好:1、答案是肯定的,懷孕的女性是可以吃巧克力的,但是不建議多吃,因為巧克力含有大量的熱量,容易導致脂肪堆積,從而出現生產不順利。2、孕婦在吃巧克力的時候,記得,最好是選擇在食用一點兒其他食物後,再吃一點兒巧克力,不建議空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