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下半句也是經典,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2020-12-06 江南煙雨細如冪

農村俗語是我們的老祖宗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和經歷,總結出來的一些人生經驗,隨著時代的進步,有很多已經逐漸被社會淘汰,但是還是有一些至今被人們傳述,其實在這些俗語中,包含了老祖宗的很多做人處事的心得,其中蘊含著很深的道理,所以現在的人們也時常把農村俗語掛在嘴邊。

一直以來,人們都說酒後吐真言,而酒和君子自古以來都是掛鈎的,關於酒和君子這其中還有一個俗語, 那就是「酒後不語真君子」,很多人都對這句話十分熟悉,但其實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才是精華,更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首先這上半句「酒後不語真君子」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在酒後不亂說話的人,才是真君子,其實這其中還有一個歷史典故,三國時期,吳國第二代國君孫浩,由於是孫權的庶子登基,根基不穩,很擔心朝中大臣對他不忠,就想出一條奇葩的計策。都說酒後吐真言,他便召集大臣來喝酒,想辦法把大臣們灌醉。

有些大臣酒後失態,胡言亂語,把對皇帝的不滿全說了出來,這種人自然該罰的罰,該貶的貶。也有大臣即使喝醉也秉承君臣之道,對皇帝沒有不敬之言。皇帝本人見了,也感嘆其真君子也,事後自然得到重用。

其實還有後半句「財上分明大丈夫」,這句才是精華,更能看出一個人人品,說的就是在財產上要分清楚一點。就像是親兄弟明算帳,一直以來,金錢是最容易讓人們產生糾紛的東西,所以不論是在出去吃飯還是做其他的事情,還是要財產分明不應該貪圖小便宜,才是大丈夫的風範。

只要不觸及利益,任何人都能成為你的表面朋友。雖說金錢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社會中不是萬能的,但是可以說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古人曾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人都愛錢,但是得到錢的方式卻有很多種。每個正直的人賺錢都不容易,所以借了別人的錢一定要記得還。

可能當下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你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是這並不是借錢不還的理由。真君子懂得有恩必報,既然別人相信我們,把錢借給我們,那麼我們就不應該辜負別人的信任。如果遇到了困難導致並不能及時還清債務,也一定要找對方說清楚情況。

這句《增廣賢文》中的「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可是說是非常直白,而且直指人心了。而且你看完是不是也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呢?這就是俗語,格言的魅力!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中年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和西方的鼓勵文化以及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它以「性本惡」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看似無情如穿腸毒藥,實際上卻是字字璣珠的真知灼見。

可以說,《增廣賢文》是一本什麼時候讀都會有收穫的好書,想要吸取國學精華,從簡單文字中獲得處世之道,看《增廣賢文》就是你最好的選擇。畢竟社會上人心複雜,很多人正是利用了你的弱點,將你打敗,若是想能在社會上立足,那就一定要汲取古人的智慧!

總之,想要吸取國學精華,從簡單文字中獲得處世之道,看《增廣賢文》就是你最好的選擇。想要吸取書中智慧的朋友,也會有點擔心,不是大白話,我們會看不懂。不過沒關係,我們只要選擇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的版本就可以了。

現在在家閒著時間比較多,所以不如提升一下自己,《增廣賢文》精裝正版,只需要49元,就能讓你受益終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教給孩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這話說的有道理嗎?
    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這話說的有道理嗎?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我們常常說,看一個人的酒品也能判斷出來這個人的人品,酒品好的人往往人品也差不到哪裡去。酒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處處可見的,不管是紅白喜事,還是請客吃飯,幾乎飯桌上都離不開酒。
  • 從使用微信,真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嗎?
    微信是現在男女老少最慣熟的交友聊天工具,然後最近看到一些說通過微信看人品的言論,他們覺得一個人在這個小小軟體上的表現能夠反映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以及人品高低。我表示不贊同。1 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根本發現不了他的人品如何我的好友當中,總有人發的朋友圈幾乎都是大道理:什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什麼「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 ……你聽得好像他是在背《論語》《道德經》,你以為他很正義嗎?但其實是在暗諷那些對不起他的人都是「小人」!
  • 什麼是真正的君子?「增廣賢文」給出3個建議,請對號入座
    我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就寫到:結交要結君子,求人須求英雄漢。但是,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呢?答案也很簡單,能言不是真君子,善處方為大丈夫;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這兩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大丈夫便是能言且善處,酒後不說胡話。
  •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至今,經歷大浪淘沙,去除糟粕之後留下來的儘是精華。世人只覺得詩詞文賦是瑰寶,殊不知民間的俗語、民諺更傳承久遠的精神財富,畢竟都是老祖宗們在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讓咱們一起追隨古人的步伐,去探求養生之道。亂世雄主曹操曾言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你知道千年老字號杜康酒的由來嗎?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是對男性警告,下半句同樣經典,你知道嗎
    不過,很多事情也是好朋友之間不能發生的,這裡更多的是涉及到的是道德的問題,人都是願意和道德好的人交往的。 我們先說好朋友之間能發生的事情吧。 朋友妻不可欺 但是,有一些事情是好朋友之間不能做的,就好比一句經典的俗語裡所說的「朋友妻不可欺」,這裡的「欺」,就是欺辱的意思。 不能對好朋友的妻子,有侮辱性的表現,也不能對朋友的妻子有非分之想,否則,就等著和好朋友鬧掰吧。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下半句,但無人敢說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有著很多俗語的,現在就來給大家說一個俗語,它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聽說過。意思就是想要一件事出現的時候,馬上就合心意的出現了。那麼對於這個俗語,大家知道它的典故和來源嗎,其實這句俗語也是有一個下半句的,那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語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人性」二字
    俗語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人性」二字古時候交通並不便利,普通人大多只有兩種出行方式,即走路和渡船。但江湖險惡,出行之餘,往往也存在著諸多避諱,老一輩人為此還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教訓,並以俗語的方式表現出來,來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兩個下半句都是精華,更需要謹記在心!
    所謂俗語就是由老百姓所創造,並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句子,主要是反應人民的生活經驗。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句俗語就是「水至清則無魚」。這句俗語有兩個版本的小半句,每一個都是精華,值得我們謹記在心、從表面意思來看「水至清則無魚」的意思是如果水太過於清澈,就不利於魚的生存。因為水太過清澈就說明水中沒有水草、藻類等物質,從而導致魚類沒有食物而不得不到別處去覓食。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俗語,作為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農民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通過微信,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微信,是我們的聊天工具,更是我們和朋友共同交流的平臺,也是我們展示自己的窗口。 通過微信,我們認識陌生的朋友,我們聯繫相熟的朋友。在和他們的相處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在中國文化的形式體現有多種多樣,實體的文化體現就有戲曲和書法等等。而在民間,其實也有一種民俗的文化體現形式。老百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來總結它的存在,但幾經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是文化的體現形式。
  •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我國的歷史很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畢生經歷總結而來的。
  • 俗語:酒中不言真君子,錢財分明大丈夫,是何意?蘊含老祖宗智慧
    到了現在,農村開始出現一句新的諺語,是關於好男人和大丈夫的,那就是「酒中不言真君子,錢財分明大丈夫」。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在酒桌上雖然狂飲亂喝,但是從來不亂說話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而在錢的問題上是非分明的人才是大丈夫。這幾乎已經成為了評判一個男人是否值得信賴的唯一標準。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什麼意思?精華全在下半句!
    關於戒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而且是這句俗語的精華所在。但是因為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所以人們常常會對這句俗語產生誤解,認為出家人破戒算不上什麼大事,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如何並不重要。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至於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我們繼續往下看。
  • 陳壽VS諸葛亮:君子與智聖的撕扯,人品堪比海瑞也是枉然?
    陳壽VS諸葛亮:君子與智聖的撕扯,人品堪比海瑞也是枉然? 關羽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長於行政,不善軍事」的爭議由來已久,近日網上有人說陳壽是正人君子,他的《三國志》絕對真實可信,本文對此羅唣兩句,僅只是針對普通讀者和歷史愛好者,類似閻崇年那樣的專家學者請繞行。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五字秘訣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這句「笑貧不笑娼」不是整句話的經典,最重要的其實是在後半句「救急不救窮」。這句話雖然不那麼好聽,但是卻道盡了人間真實。
  • 女人如何判斷一個男人的人品,從他對這四件事的態度大概就能看出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跟自己來往的人,是人品好的,是不會對自己耍心眼,耍心機的。可是在這個社會上,往往你以為的人品好的人,卻並不見得是真好。所以我們總喜歡說,人心難測。因為我們在跟一個人剛接觸的時候,是很難看清這個人的內在到底是怎麼樣的。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相信別人,而人心也越來越複雜。
  • 從這一點看出,一個人的,人品的優劣,魅力值高低
    一個人的言行,往往藏著他真實的人格,藏著他真實的人品,這一點不論男女,不論富貴或貧窮。 善良可以偽裝,高興可以偽裝,但是憤怒可以毀滅一切偽裝。 憤怒一般會展示出自己的內心深處,生氣時的表達更能看清一個人。
  • 【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還有下半句,很有意思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5)而有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俗話說得好,英雄難過美人關,但這是一整句俗語,對於前半句我們耳熟能詳,畢竟從古至今這句話都時時刻刻得到驗證,可是下半句大家知道嗎?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讀後長見識了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這其中有很多文學經典得以保留,其中一部分傳統文化就和俗語有關。俗語文化,其實從簡單的意思來理解,就是一種民間的語錄,這些語錄和歇後語有著關聯,所以被大家廣泛使用。俗語的語言讀起來其實沒有詩詞歌賦那麼高雅,甚至還有一點簡陋粗糙的意味,但是俗語背後所隱藏的智慧,卻是深刻的,能夠引人深思,給我們很多啟發。我國的俗語數以萬計,有很多俗語我們也是如數家珍,信口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