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勸看開: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網友:再不濟也是高曉松

2020-12-09 愛桐哈

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篇文章正在刷屏,清華大學劉瑜教授,說她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演講大概也就是讓大家要看開,要看淡,不要搞那麼殘酷。

我們得認清一個事實,身為劉瑜和周濓的孩子,本身就不是普通人了,他們的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環境和接收到的資源就已經超過大部分家庭了。

我一直覺得,看開這種話只有在自己得到後才有資格說。換言之,「看開」只能是對於坦然放手而言。

當清華大學劉瑜教授,說自己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然後以此讓大家要看開,要看淡,聽起來好像很豁達,但其實只是被豁達加以掩飾的「何不食肉糜」。

網友:再不濟也是高曉松

作為清華大學教授,用網友一句話來說,「她的女兒即使是普通人,再不濟也是高曉松」,而普通家庭看淡看開,就是孩子們永遠在逼仄的出租屋裡熬著歲月。

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你問問清華的附屬幼兒園、附小、附中,那是普通人能上的嗎?你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即便你哪怕不好好學習,最後混退學了,至少也是個高曉松。

這些年,焦慮成了當前社會的顯著特點,尤其是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已經幾乎無處不在;而販賣焦慮,尤其是販賣孩子教育的焦慮,早就成了很多機構割韭菜的不二法寶,什麼「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今天落後了,就會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心靈毒雞湯

所以,能講出這個話的人,就絕不普通。有的時候,不要相信一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心靈雞湯。劉瑜教授其實表達的是真實的想法,但是對一些普通人來說,這種想法有點凡爾賽了。

不僅僅是劉瑜教授這樣,社會上那些讓我們用花唄的超前消費的,教我們不用那麼拼命的,教我們不用存錢讓我們使勁掏錢的,其實本質上都跟劉瑜教授的演講一樣,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毒雞湯。

就如劉瑜教授教授所說,古代的生活是沒有不確定性的,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女人就是沒有受教育的機會。

優秀也是相對的

現在我們有了受教育的機會,現代社會的不確定性給我們更多可能、機會,恰恰是這種機會,往往掌握在少數的精英手中,這讓精英和普通人甚至窮苦人的機會差距越來越大。

我們活的優秀,在他們(精英)看來,是非常差勁,那按照哲學的思維,他們(精英)也會在某些人看來,也是非常差勁的,所以優秀只是相對的,你只是在向比你差的點炫耀自己多麼的牛逼,多麼的卓越,其實卻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普通人努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努力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讓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沒有非要求孩子成為精英,只要孩子比自己過得好一點就很知足。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名教授:普通人要佛系一點。這碗「毒雞湯」,我勸你喝下
    近日,清華大學劉瑜教授做了一個演講,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在演講中,她說自己的女兒不可避免地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同時認為當前教育的「軍備競賽」讓孩子和家長都無比焦慮,「放棄成功」未必是壞事。要認清自我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因為一句「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文學界的「高級凡」。對此,儲殷教授發文稱: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即使不好好學習,最後混退學了,至少也是個高曉松。
  • 高曉松女兒近照曝光,身材纖細個子高挑,網友卻嘲笑「矮大緊」?
    走自己的路高曉松的起點無疑比許多普通人要高,早在51年前,他就是那個贏在起跑線的人,不,甚至贏在出生前的人。高曉松生活在高端知識分子的家庭中,家人不是工程院院士就是名校的校長,教育家或者建築師。靠著強大的背景,高曉松「輕鬆」地進入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清華。
  • 遠去的標杆,焦慮的人生,普通人背不起精英子女的鍋
    其中提到:萬一我女兒是個曠世奇才,我肯定也會偷著樂,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那個朋友是對的,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個演講後來就上了熱搜,立馬引起了熱議:其中有觀點就認為有的時候,不要相信一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心靈雞湯。他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
  • 清華教授演講引發劇烈爭議:精英勸你看開點,就是說讓你認命?
    前幾天,清華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作家的劉瑜女士,做了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其中她以一名家長的身份,講出了我們社會上普遍存在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她在演講中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因為這句話,在網上引發了劇烈爭議。同樣是教授的儲殷先生,也就此在網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清華女教授劉瑜的演講:她的女兒不可能成為普通人,真信你就輸了
    演講裡的金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朋友圈裡,尤其是在為教育而焦慮的家長群裡小小的火爆了一把。截止到今天,就有三個朋友分享了連結給我。這篇演講我也看了,劉瑜的觀點很多,其中一個大意是:現在的教育太瘋狂了,過度教育的軍備競賽坑害了很多孩子,我們還是不能搞應試教育,要搞素質教育,不要讓孩子去殘酷的競爭,要讓孩子快樂一點,不僅要接受,還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
  • 「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清華教授言論背後的3個硬核理論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的演講中,一些觀點如「特別不贊成現在的全面雞娃,是一種惡性競爭,表示自己上清華附小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引起了很多熱議。我們且不去著急評論這些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因為對錯本身就是相對的。
  • 清華教授支持女兒成為一個普通人?知識分子熬的雞湯,少喝
    她的原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更是得到廣泛轉發。演講中,她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內容,說現在無止境的教育軍備賽,是對家庭的傷害,對孩子的傷害;內卷教育,沒完沒了的補習班,令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自己是個不戰而降的媽媽,認定女兒是普通人,將來開個奶茶店,煎餅店就好了......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1  清華教授的女兒要做「普通人」?  前幾天,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一個演講引起了廣泛熱議。  在演講中,她談到對教育的普遍焦慮,是這屆父母非常確定的事情。在一路的競爭比拼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們雖然外在條件優秀,卻漸漸成為一個「空心人」。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甚至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甚至很多孩子由此陷入長期抑鬱的狀態,甚至被診斷為抑鬱症,更為嚴重的還伴有自殘自殺行為。  對此,劉瑜說,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一篇題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後標題被自媒體改為《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演講引爆了網絡,引起了網友的廣發熱議。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低調,聽去也無可非議,為什麼從一個清華教授的嘴裡講出來會引起軒然大波,乃至引起群嘲呢?這到底戳痛了誰的痛點?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雞娃家長:不能接受
    文|西紅柿媽媽前幾天,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發表了一個演講,她表示: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劉瑜老師的老公曾問起:「我們要不要給女兒報一個鋼琴班?」劉老師非常淡然地回答:「還是不要了吧!這個樓裡面,報鋼琴的孩子都不下4、5個了吧。如果讓孩子加入其中,又想要出類拔萃,真的是太難了!」
  • 高曉松瘦到143.6斤,「矮大緊」變「高曉松」,越來越像吳亦凡?
    減肥這個詞是不少當下人的「痛點」,幾乎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種痛苦,為了減肥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歡的美食,在深夜飢餓難耐、輾轉反側,每每下定決心卻很難做到,相比普通人而言,那些大明星們的減肥似乎「更容易」。最重要的是高曉松本人最具代表性的粗脖子不見蹤影,儘管瘦下來的高曉松臉上還是有著往日痕跡,但是圓臉變成瓜子臉後,讓高曉松的整體顏值都提升很多,在沒有減肥之前,高曉松常常被調侃為「矮大緊」,理由就是身材太胖,看著有些油膩,縱使個子不算太矮也顯不出來,現在已經「完美變身」的高曉松則擺脫了這一切,高挑的身材格外突出,成為真正的「高曉松」。
  • 高曉松回應身份爭議,希望做公益化解戾氣,網友建議向寧靜學習
    高曉松在一檔欄目中,侃侃而談,結果被主持人王利芬突然拋出一個重磅問題,「其實你是美國人,你拿著美國的駕照,你有美國綠卡,甚至是美國公民吧」高曉松對此回應「不解釋」。隨後高曉松反問主持人王利芬,你不也是嗎?你不也是美國綠卡嗎?
  • 高曉松說自己年輕時像吳亦凡?本以為太誇張,看完照片:校園男神
    除了毛不易之外,高曉松也是圈中有名的才子,雖然顏值不夠,奈何人家才華橫溢,照樣受到大家的追捧。單看高曉松的長相,大餅臉,雙下巴,一副黑框眼鏡,高曉松怎麼看都不像是帥氣的模樣,卻憑著一身過人的才華,在娛樂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如何避免像劉瑜女兒一樣成為普通人,誰信劉瑜誰倒黴,倒黴兩代人
    用劉瑜的話說:「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她還說:「我作為一個家長的使命就是:沿著孩子的這種獨特性,幫他找到他所歡喜的事。」問題是他喜歡看電視、玩手機、吃零食、睡懶覺,也隨他去嗎?劉瑜還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我就意識到,看來這個奶茶店競爭也非常激烈,我們家的孩子還是開煎餅店算了。」
  • 女兒學中醫,沒想到大部分人是反對,還有很多網友勸我讓女兒重讀
    昨天發了一個女兒學中醫帖子,沒想到有一大部分人是反對中醫的,還有很多網友勸我讓女兒重讀,放棄學醫。說實在的在醫學方面我是門外漢,不懂西醫,也不懂中醫。我知道我們市裡的一個兒科中醫診所,每天都是人滿為患,門庭若市;我知道,我前年身體不好,去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讓我住院治療,檢查了CT,核磁,愣是沒有有毛病。 醫生沒辦法,拿了一大堆藥也是沒用,最後看了中醫,吃了大概三十劑藥,身體漸漸正常了。我支持女兒,女兒也有決心。
  • 被罵到退場的高曉松,莫非才子水平不佳?不,公知的話語權結束了
    高曉松過去說了什麼我並不想去了解,他將來還會說什麼也不會去關注,我覺得對於明星、名人來說最恨的可能就是我這種人,因為明星、名人最喜歡被關注,被議論。好比金庸筆下的路人甲乙丙丁,對於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是一概不知的。昔日的江湖俠客如此成為了人人喊打的江洋大盜,看網友的評論發現攻擊的要點在於:精美。
  •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前一段時間我在一個媽媽群裡,看到一個轉發的新聞,講的是一位文科出身媽媽,為了輔導孩子考大學,硬是把自己鍛造成一個理工科的學霸。我當時看完這個新聞後,就在媽媽群表態,我說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
  • 李玫瑾的講座各地開,女兒卻是普通人
    李玫瑾老師走紅後,很多家長開始猜測:有這麼優秀的母親,還懂孩子心裡想的什麼,一定把孩子教育得特別好吧,人家孩子最差也是985名校畢業的! 但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談及女兒時,卻讓很多家長表示意外,難不成育兒專家的「人設」翻車了?
  • 羅永浩和高曉松的「恩怨」,是怎麼化解的?
    退學後的高曉松則是選擇在亞運村拍廣告,得到了穩定的收入,幾年之內身價提升了許多,甚至買了一豪車。高曉松可以依靠自己清華的學歷來發展,並且家人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家庭背景就是很優秀的。可羅永浩卻是白手起家,一路坎坷,但他貌似並沒有因此受到打擊,一直保持著自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