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清華教授言論背後的3個硬核理論

2020-12-12 會魔法的K媽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的演講中,一些觀點如「特別不贊成現在的全面雞娃,是一種惡性競爭,表示自己上清華附小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引起了很多熱議。

我們且不去著急評論這些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因為對錯本身就是相對的。我想從她的演講中我有一個啟發,就是她之所以能很平淡地講出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是背後的3個硬核理論在支撐。

1.孩子未來的樣子就是父母現在的模樣。

劉瑜是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而她的老公周濂先後獲得北京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他們對知識的求知,對生命的探索,就像一日三餐,滲透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的女兒也像吃飯一樣每天自然被這些所給養著。不管日後,她的女兒有多普通,這些都將是她生命的底色和人生的根基,紮實而穩固,以後她想往哪發展只要努力跳一跳,我想都可以夠得著。

趁早創始人王瀟帶女兒問問參加一檔節目時,當女兒問問被問到,「你的願望是什麼,長大後想成為誰時?」問問大聲的回答,「我長大後想成為媽媽」。時隔多年王瀟依然記得女兒堅定的回答。

原來我們現在的模樣,就是孩子長大後想成為的樣子。

可能有的父母會說我不喜歡我現在的樣子,我要孩子好好學習,就是為了不成為我現在的模樣,但是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為此做出改變了嗎,還是把所有的願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胡適曾在寫給兒子的信中這樣寫道: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並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我們不可能把自己的意識完全加在另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孩子身上,如果真的加上了,那也是暫時的被迫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想掙脫這個牢籠和束縛。

唯一的方法就是,我們先去改變,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去改變自己,孩子接下來所做的一切都會是自發的主動的。

我們做給孩子看,而不是說給孩子看。我們希望孩子愛讀書,那麼我們就要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讀,哪怕讀的像蝸牛一樣慢,但是我們在做一點點改變,這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做起來難,原因就是我們首先要改變上述我們做說的認知和我們的兒童觀。

2.每個孩子都是珍珠,再普通也有屬於自己的光輝。

劉瑜教授在演講中說道,我們家長的使命是沿著孩子的這種獨特性,幫他找到他所歡喜的事。其實她的理論就是基於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都有他的所長,只要把它挖掘出來,不管孩子以後是否普通,他的人生都會閃閃發光。

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上映,最張譯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說,這是這個冬天送給父母的禮物。

張譯講到他小時候,爸爸想讓他當演奏家,就在紙殼上畫了鍵盤,想讓他當運動員就帶他打了十幾年的羽毛球,想讓他當主持人,逢年過節就叫他朗誦詩歌,結果統統都未遂。

後來媽媽發現兒子成績越來越差,為了讓孩子有一本英語參考書,完全不懂英語的媽媽每天用下班的時間把將近300頁的英語書全部抄了下來,而這本書張譯真是沒怎麼看。

他講到,父母所思未必是子女所想。反倒是爸爸媽媽每天聽新聞聯播和去看電影讓他電影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跟著自己的內心和喜好,讓張譯一步步的走近表演,走近電影,做出現在的成就。是他對電影的熱愛,讓張譯發光發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正舞臺。

也許我們的孩子,很可能數學不是算得最好的,英語也不是說得最流利的,但是他可能有細緻的觀察力,或者說他有幽默的表達能力,又或者他有很好的領導管理能力,這些都是他的特長,我們只需去挖掘它並給予支持,假以時日,即使他並沒有做出很大的成就,過著像我們一樣很平凡的生活,而這也是我們大多數孩子終將走上的道路。但是,他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他感到快樂,這不就是我們在第一眼看到孩子時內心深處最大的願望嗎?

孩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要好好學習以及上從幼兒園開始上興趣班並不矛盾。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是為了讓他多試去找到一個自己喜歡且願意堅持的,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自然也會認真學習,因為孩子們都是睿智的,如果真的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清楚自己要怎麼做。

以興趣為導向,加上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每一個孩子都將是不普通的。

3.無為而育,「普通」原來是孩子原本獨一無二的樣子。

「無為」一詞出自《道德經》,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意思。

無為而育是指我們要做的是按照兒童的發展和成長規律去育兒,家長要做的是一位園丁而不是木匠。

《園丁與木匠》的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是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在書中作者提出,「園丁父母」提供給孩子的是安全,穩定,有愛的環境,接受和欣賞孩子自然原本生長出來的樣子;「木匠父母」則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雕刻和打磨孩子,造就一個標準的「模範孩子」。

我們的孩子就像植物一樣,是有著自己的成長軌跡的。種子種在土壤裡,作為園丁需要給它足夠的水分,充足的陽光,種子會按照自己的生長周期自然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會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那就是他原本獨一無二的樣子,它可能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也可能長成一根彎曲的藤蔓,有或是一顆開著紫色小花的藍花楹樹,如果說那是普通,那也普通得高級。

會魔法的K媽,幼兒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指導師,愛孩子,愛閱讀,愛童書,願與萬千爸爸媽媽分享育兒經驗和童書心得,關注@會魔法的K媽,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一篇題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後標題被自媒體改為《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演講引爆了網絡,引起了網友的廣發熱議。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低調,聽去也無可非議,為什麼從一個清華教授的嘴裡講出來會引起軒然大波,乃至引起群嘲呢?這到底戳痛了誰的痛點?
  • 清華教授支持女兒成為一個普通人?知識分子熬的雞湯,少喝
    文|秘籍君最近,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瑜的一篇有關教育的演講,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討論。她的原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更是得到廣泛轉發。演講中,她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內容,說現在無止境的教育軍備賽,是對家庭的傷害,對孩子的傷害;內卷教育,沒完沒了的補習班,令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自己是個不戰而降的媽媽,認定女兒是普通人,將來開個奶茶店,煎餅店就好了......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因為一句「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文學界的「高級凡」。對此,儲殷教授發文稱: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即使不好好學習,最後混退學了,至少也是個高曉松。
  • 精英勸看開: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網友:再不濟也是高曉松
    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篇文章正在刷屏,清華大學劉瑜教授,說她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演講大概也就是讓大家要看開,要看淡,不要搞那麼殘酷。我們得認清一個事實,身為劉瑜和周濓的孩子,本身就不是普通人了,他們的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環境和接收到的資源就已經超過大部分家庭了。 我一直覺得,看開這種話只有在自己得到後才有資格說。換言之,「看開」只能是對於坦然放手而言。
  • 清華女教授劉瑜的演講:她的女兒不可能成為普通人,真信你就輸了
    演講裡的金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朋友圈裡,尤其是在為教育而焦慮的家長群裡小小的火爆了一把。截止到今天,就有三個朋友分享了連結給我。但是恕我直言,大多數都是正確的片湯話,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聽也有道理。它更像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教育布道,距離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焦慮,有很大一段距離。劉瑜說她可以接受孩子的「普通」,這話不錯,我也可以接受自加孩子長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我一個朋友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她說: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這句話就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的座右銘,所以我一開始就把自己從虎媽的戰車上解綁了,獲得了做母親的自由。可能有人會說,劉老師您別假謙虛了,你們全家都是清華北大的,你也上過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優秀啊。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1  清華教授的女兒要做「普通人」?  前幾天,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一個演講引起了廣泛熱議。  在演講中,她談到對教育的普遍焦慮,是這屆父母非常確定的事情。在一路的競爭比拼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們雖然外在條件優秀,卻漸漸成為一個「空心人」。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甚至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甚至很多孩子由此陷入長期抑鬱的狀態,甚至被診斷為抑鬱症,更為嚴重的還伴有自殘自殺行為。  對此,劉瑜說,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女教授一句話火了!「接受孩子成為普通人」,是雞湯還是毒藥?
    她表示,自己一開始就從「虎媽戰車」上解綁了,而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而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座右銘是: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的孩子成為普通人?你的維持現狀,可能是別人的終生夢想
    「普通人」這個詞,在不同人口中含義不同。今天看了儲殷教授的一個視頻,了解到清華大學一個劉教授的演講。在演講中,劉教授表示自己的孩子「將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劉教授所謂的普通人,和普通人所理解的普通人,就不一樣。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雞娃家長:不能接受
    文|西紅柿媽媽前幾天,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發表了一個演講,她表示: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劉瑜老師的老公曾問起:「我們要不要給女兒報一個鋼琴班?」劉老師非常淡然地回答:「還是不要了吧!這個樓裡面,報鋼琴的孩子都不下4、5個了吧。如果讓孩子加入其中,又想要出類拔萃,真的是太難了!」
  • 「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別輕易相信,現實太殘酷!
    清華教授劉瑜一席話,讓無數家庭鬆了一口氣:我的女兒也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無數焦慮的家長們找到共鳴,她指出了國內教育投資過大,孩子負擔重的問題。然而,仔細思考卻並非如此。劉瑜教授是清華教授,丈夫是人大的教授,這種家庭在國內已經處於頂尖水平了。她的女兒上的是清華附小,這起點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國人,單單一個北京戶口就讓所有北漂家庭可望而不可及,你現在還認為她的女兒會成為普通人嗎?
  • 清華教授:別掙扎,坦然做個普通人吧,社會需要懶漢,做懶漢光榮
    無數家長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能寄希望於孩子,自己受再多苦也不願孩子掉隊,在憋著勁、悶著頭,苦苦掙扎的時候,清華教授堂而皇之地說「人要認識自我,接受自我,要坦然面對做一個普通人」。這是當頭棒喝,難道一點希望都不給了嗎?這要從劉瑜教授的一篇文章說起。
  • 清華教授演講引發劇烈爭議:精英勸你看開點,就是說讓你認命?
    前幾天,清華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作家的劉瑜女士,做了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其中她以一名家長的身份,講出了我們社會上普遍存在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她在演講中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因為這句話,在網上引發了劇烈爭議。同樣是教授的儲殷先生,也就此在網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清華教授說自己的女兒要做個普通人,可她沒告訴你「孩子都是不一樣...
    近日,清華教授的一篇文章「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網上引發很多人共鳴。也有媒體報導,北京警方公布多起報警錄音,家長稱自己的孩子因為考試沒考好離家出走了,慶幸最後孩子都找回來了。 很多家長都不願意接受一個扎心現象:「我的孩子是學習上的差生!我的孩子未來或將是一個普通人!」
  • 張桂梅VS劉瑜引發大討論:拼命努力,然後「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
    在演講中她坦言「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並希望女兒以後開個煎餅鋪。這樣輕鬆、自由的教育理念和前段時間頻上熱搜的山區老師張桂梅形成了鮮明對比。你希望你家的萌娃成為劉瑜教授口中的普通人,還是張桂梅老師狼性教育下的學霸?最近,清華政治學副教授、著名作家劉瑜的一場演講引發熱議。因為她建議,在養娃這件事上,家長們不必太「雞血」。
  • 那個清華女教授的演講,真要全信,一定會輸的一敗塗地
    演講裡的金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朋友圈裡,尤其是在為教育而焦慮的家長群裡小小的火爆了一把。截止到今天,就有三個朋友分享了連結給我。但是恕我直言,大多數都是正確的片湯話,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聽也有道理。 它更像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教育布道,距離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焦慮,有很大一段距離。 劉瑜說她可以接受孩子的「普通」,這話不錯,我也可以接受自加孩子長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大學名教授:普通人要佛系一點。這碗「毒雞湯」,我勸你喝下
    近日,清華大學劉瑜教授做了一個演講,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在演講中,她說自己的女兒不可避免地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同時認為當前教育的「軍備競賽」讓孩子和家長都無比焦慮,「放棄成功」未必是壞事。要認清自我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 清華的孩子都是普通人了 你的孩子呢?
    最近,清華教授的演講視頻火了,很多人都紛紛感慨:「清華教授的孩子也都只是個普通人而已」,然而,這樣想未免太過偏離。首先,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清華教授的孩子雖然可能是普通人,和同班其他同學比不見得有優勢,但是,孩子卻可以享受清華系的幼兒園、小學、初中,而他們上清華的概率比一般人也高出很多,而且,對於能夠學習鋼琴並且能輕鬆承擔相應費用的家庭,也已經不是普通家庭了吧。
  • 清華教授演講被評「不接地氣」,為什麼總有專家發表不合常理觀點
    之後,京譽君去網上看了一下原文,演講的題目叫《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這個瀰漫著嚴謹生硬學術氣息的標題,被自媒體改為了《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後,迅速大火。
  • 遠去的標杆,焦慮的人生,普通人背不起精英子女的鍋
    其中提到:萬一我女兒是個曠世奇才,我肯定也會偷著樂,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那個朋友是對的,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個演講後來就上了熱搜,立馬引起了熱議:其中有觀點就認為有的時候,不要相信一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心靈雞湯。他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