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的孩子成為普通人?你的維持現狀,可能是別人的終生夢想

2020-12-04 悅讀老師

「普通人」這個詞,在不同人口中含義不同。今天看了儲殷教授的一個視頻,了解到清華大學一個劉教授的演講。在演講中,劉教授表示自己的孩子「將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劉教授所謂的普通人,和普通人所理解的普通人,就不一樣。

儲殷教授對此評價說,清華教授和人大教授(劉教授丈夫)的孩子不可能成為普通人。儲殷教授挑明,劉教授所謂的成為普通人,其實意思是「維持現狀」,並指出,劉教授們的維持現狀,可能是別人的終生夢想。

我非常認可儲殷教授的這句話。的確如此,清華教授和人大教授的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怎麼會成為真正的普通人?劉教授口中所謂的普通人,絕不是快遞小哥、賣菜阿姨,人家怎麼著也得是高級知識分子,和普通人所說的普通人不是一個階層。

古時候,教育是普通人實現階層上升的重要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在今天,教育依然是普通人、普通家庭改變命運的希望所在。什麼快樂成長啦,全面發展啦,掛在教育專家的嘴邊,與人們選擇教育的目的關係不大。

儘管教育制度在努力追求公平,但是由於貧富分化與階層固化,在表面公平的教育制度之外,已經不可阻擋地滋生出各種各樣的不公平。金錢、地位和關係,不僅可以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可以享受特別政策。而這些,普通家庭拼盡全力也只能望洋興嘆。

寒門難出貴子,成為這個時代最廣泛的感慨與最無助的嘆息。誠然,現在寒門的孩子很多不似從前那般努力,窮孩富養造就太多的懶惰蟲,但是在相對較差的教育環境裡,個人的努力又能走多遠呢?真正能鯉魚跳龍門的,也就極少數幾個天賦異稟的孩子。

所以,儲殷教授評論得很對,劉教授說自己孩子將要成為的「普通人」,是相對於父母而言的保持現狀,人家感嘆的練鋼琴苦,對於社會上真正的普通大眾來說,其實是不敢奢望的幸福。

記得早些年,一篇題為《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引發億萬網友共鳴熱議。作者用自己十幾年的經歷揭示了寒門通過努力要改變命運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以及改變後那種矛盾對立的複雜心境。

這篇文章如今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今天,真正的普通家庭的孩子,還能通過18年的奮鬥,與劉教授的孩子坐在一起喝咖啡嗎?時代如此,不由人不悲觀。

當然了,不管怎樣,我們仍然要高舉發憤圖強的旗幟,高喊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高標準烹調各種勵志的雞湯,不然還能怎樣?總不能直接就趴下。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最有力量的一個詞,就是「希望」。在希望中活,直至希望破滅。

不管劉教授們是謙虛的傲慢,還是傲慢的謙虛,其實都與真正的普通人無關。她的保持現狀,真正的普通人可能也未必以之為夢想,畢竟對於真正的普通人來說,這個夢想也是太高了。

真正的普通人,最講求實際,上學就是為了未來的一日三餐,並儘量提高這一日三餐的質量。明智的人,不會去和高不可攀的人比,真正普通人的奮鬥,不是為了和社會上層坐到一起喝咖啡。

相關焦點

  • 清華的孩子都是普通人了 你的孩子呢?
    最近,清華教授的演講視頻火了,很多人都紛紛感慨:「清華教授的孩子也都只是個普通人而已」,然而,這樣想未免太過偏離。首先,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清華教授的孩子雖然可能是普通人,和同班其他同學比不見得有優勢,但是,孩子卻可以享受清華系的幼兒園、小學、初中,而他們上清華的概率比一般人也高出很多,而且,對於能夠學習鋼琴並且能輕鬆承擔相應費用的家庭,也已經不是普通家庭了吧。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決不能簡單粗暴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選擇普通,放棄努力」。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因為一句「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文學界的「高級凡」。沒錯了,今天小編寫這篇,也是想diss一下,這些高知精英,自己站在社會的頂端,享受著別人無法企及的社會資源(你們直接能進的清華附小、附中,別人可是要傾盡多年積蓄買學區房才有資格把孩子送進去),你卻還要來呼籲大家「佛系」養娃?????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
  • 清華女教授劉瑜的演講:她的女兒不可能成為普通人,真信你就輸了
    演講裡的金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朋友圈裡,尤其是在為教育而焦慮的家長群裡小小的火爆了一把。截止到今天,就有三個朋友分享了連結給我。劉瑜說她可以接受孩子的「普通」,這話不錯,我也可以接受自加孩子長成為一個普通人。但是與劉瑜不同的是,她即使「放棄」了,她的孩子也幾乎不可能「普通」。而我如果不雞娃了,那真的是朝不保夕,孩子將來飯碗都可能沒有。2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劉瑜是誰?
  • 清華教授支持女兒成為一個普通人?知識分子熬的雞湯,少喝
    文|秘籍君最近,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瑜的一篇有關教育的演講,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討論。她的原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更是得到廣泛轉發。精英階層的孩子,很難成為「普通人」劉教授口中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開家店,但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若沒有學歷,手裡也沒有資源,畢業後兩手空空,恐怕連個店鋪都租不起。可見,清華教授的「普通人」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賺一個億的小目標」,十分相似,聽起來理想,但是並不實際。
  • 清華女教授一句話火了!「接受孩子成為普通人」,是雞湯還是毒藥?
    她表示,自己一開始就從「虎媽戰車」上解綁了,而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而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座右銘是: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別掙扎,坦然做個普通人吧,社會需要懶漢,做懶漢光榮
    誰是普通人?如果你用各種方式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努力讓他更優秀,那麼你大概率是一個普通人——因為沒能力給孩子更多,只能讓他通過學習改變未來的命運。教授認為,孩子在這樣「踩踏式競爭」環境下沒有了快樂和幸福,導致成長不健全。現實情況是,普通人的孩子沒有清華附小、人大附中上,如果不努力讓孩子跟上,甚至上不了高中(各省普遍有50%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無法正常考大學)。如此,就真的沒太多機會了。
  •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我一個朋友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她說: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這句話就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的座右銘,所以我一開始就把自己從虎媽的戰車上解綁了,獲得了做母親的自由。可能有人會說,劉老師您別假謙虛了,你們全家都是清華北大的,你也上過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優秀啊。
  • 清華教授說自己的女兒要做個普通人,可她沒告訴你「孩子都是不一樣...
    近日,清華教授的一篇文章「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網上引發很多人共鳴。也有媒體報導,北京警方公布多起報警錄音,家長稱自己的孩子因為考試沒考好離家出走了,慶幸最後孩子都找回來了。 很多家長都不願意接受一個扎心現象:「我的孩子是學習上的差生!我的孩子未來或將是一個普通人!」
  • 你眼裡的「普通人」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普通人」
    你眼裡的「普通人」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普通人」——張桂梅PK清華大學教授劉瑜最近一段時間,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一段演講視頻在網上很火,她演講的原題目是《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但是被自媒體在發布的時候改成了《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然後視頻被廣泛轉發。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一篇題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後標題被自媒體改為《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演講引爆了網絡,引起了網友的廣發熱議。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低調,聽去也無可非議,為什麼從一個清華教授的嘴裡講出來會引起軒然大波,乃至引起群嘲呢?這到底戳痛了誰的痛點?
  • 「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清華教授言論背後的3個硬核理論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的演講中,一些觀點如「特別不贊成現在的全面雞娃,是一種惡性競爭,表示自己上清華附小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引起了很多熱議。我們且不去著急評論這些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因為對錯本身就是相對的。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1  清華教授的女兒要做「普通人」?  前幾天,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一個演講引起了廣泛熱議。  在演講中,她談到對教育的普遍焦慮,是這屆父母非常確定的事情。在一路的競爭比拼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們雖然外在條件優秀,卻漸漸成為一個「空心人」。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甚至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甚至很多孩子由此陷入長期抑鬱的狀態,甚至被診斷為抑鬱症,更為嚴重的還伴有自殘自殺行為。  對此,劉瑜說,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我們的孩子在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這有錯嗎?
    「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在一場演講中的這句話火了,這場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也在各大網絡平臺刷屏。
  • 清華教授演講被評「不接地氣」,為什麼總有專家發表不合常理觀點
    偏偏現在是這位清華教授來講:「我的孩子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名普通人」,這聽上去就太「出戲」了! 因為她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她已經站在教育頂端,這時候再來談「普通人」的話題,便會引起大家的不滿。就連儲殷教授也跑出來表態:
  • 清華教授演講引發劇烈爭議:精英勸你看開點,就是說讓你認命?
    「父母都是名校教授的孩子,註定不會普通」「不要喝知識分子的雞湯,他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等,儲殷教授此觀點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儲教授說得太對了,完全都是現實,太扎心,劉瑜凡爾賽,儲殷說得對等等。
  •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普通人嗎?
    作為一個教育者,劉教授的演講還是很有養分的。但我還是有四點小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您說的普通人,和老百姓眼裡的普通人,是同一種人嗎?劉教授在演講中說:一個社會哪有那麼多成功人士?哪有那麼多馬雲、朗朗、姚明?我女兒在清華附小上學,那又怎麼樣呢?
  • 毛不易:我就是個普通人!孩子想做普通人,父母能接受這個夢想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昨天在一個教育群裡討論,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你希望你的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這個問題真的是讓大家有了發言的欲望,各位家長紛紛表示,「要讓孩子成為有出息的人」「讓孩子賺大錢」「讓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咋也得比我強啊」。還有一位家長的發言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他說:「必須得讓孩子考上清華北大,可不能像我似的,一輩子就只是一個普通人。」
  • 當孩子勢不可擋的成為普通人,自信是唯一的籌碼
    一篇文章是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演講稿,其中一句話說「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第二篇文章是評說最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話題「寒門再難出貴子」,第三篇文章封面是一張陽光、燦爛讓人無限溫暖的笑臉,主人公就是最近大火的丁真,一位帥氣的藏族青年。
  • 那個清華女教授的演講,真要全信,一定會輸的一敗塗地
    劉瑜說她可以接受孩子的「普通」,這話不錯,我也可以接受自加孩子長成為一個普通人。 但是與劉瑜不同的是,她即使「放棄」了,她的孩子也幾乎不可能「普通」。而我如果不雞娃了,那真的是朝不保夕,孩子將來飯碗都可能沒有。 2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劉瑜是誰?
  • 自己的孩子將成為普通人,你甘心嗎?
    原創 芳芳 STEAM在線 收錄於話題#教育觀念2個清華副教授劉渝的一次演講火了,她說她的孩子正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這讓很多人不滿,你眼中的普通人,也是別人眼裡的精英了,可是大家都忽視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她的孩子為什麼沒有成為像父母一樣的精英,而是必然要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