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淹沒的殺人狂魔,抗戰時這個日本兵半年時間殺害40餘人

2020-12-22 寒劍看歷史

這是一個日本兵的殘暴往事,這也是一段悲壯的歷史。

說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殺人狂魔,關注歷史的人可能都知道「百人斬」"殺人比賽的兩個主角,也就是日寇第16師團步兵19旅團第9聯隊第3大隊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兩個少尉軍官,這兩人在進攻南京的途中每人殺害一百多人,被當時的日本報紙當做英雄進行報導。

不過此兩人雖然當了英雄,但下場並不是很好,日本戰敗後,那份刊登他們殺人比賽的報紙也就成了罪證,結果已經安全回到日本的他們被引渡到中國,並執行死刑。這對於抗日戰爭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因為當年日寇雖然戰敗了,但是他們迅速向美國站邊,有了美國的保護之後,真正被以戰犯之罪判死刑的人非常少。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也算是特例了,誰叫他們以殺人取樂呢!

當然,抗日戰場上的殺人狂魔並不僅僅只有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兩人,老兵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下田也是其中之一,只是當年日本報紙沒有報導他的罪行,所以不被歷史所關注。

據史料記載,1937年11月24日,日寇佔領吳興縣城,並在縣城設立了憲兵隊和警務司令部,專做燒殺搶掠之事,對反抗侵略的青年或平民橫加逮捕,進行嚴刑拷打,其酷刑有鐵索鉸手腳、長釘釘四肢、狼犬咬、灌辣椒水、煙燻、火燎等,而被受刑之人又多數在「活埋坑」裡被活埋。

他們還在通衢隘口設置崗哨,過往行人無不受其凌辱,甚至橫遭殺害。駐守潘公橋的日寇中有一個叫下田的日本兵,此人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一次,有一個青年路過橋邊,因夏天沒有穿上衣,被下田叫到橋上,二話不說就用槍託猛擊,並將他推入河中,兩岸百姓看了傷心欲絕,想上前搭救,卻被日寇拔刀擋住。結果那位青年被活活淹死。

還有一次,某米行送貨人背著一袋子大米經過潘公橋,因米太重了,他被壓得不能直立行走,同樣也不能向日寇深深鞠躬。那個下田竟從背後抱住他,將他擲下河中,又向河中開了好幾槍,以為送米人必死無疑,才心滿意足。

好在那送米人水性好,潛到了水中,等槍聲停息之後又遊到河岸對面才免於一死。

當時群眾回憶,僅半年時間,那個日本兵下田就在潘公橋殺害無辜群眾40餘人。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是啥樣的?別再被抗戰神劇給騙了
    看電視是很多人最愛的休閒時光,綜藝節目、影視作品有很多,其中以抗戰為主題的電視劇頗受大家歡迎。《我要當八路》《非凡英雄》《穿越烽火線》等經典電視劇都非常精彩。畢竟抗日戰爭題材總是深受電視劇導演青睞,劇情五花八門,而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比如這些年在抗日神劇上出現的奇葩殺鬼子招式「徒手撕鬼子」「褲襠藏雷」,讓人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 「承諾殺人」?日本30歲殺人狂魔曾兩個月內連殺8女1男,被判死刑
    當地時間15日,日本男子白石隆浩因涉嫌殺害9人以及搶劫等罪名被判處死刑。現年30歲的白石隆浩(朝日新聞)據日本《每日新聞》15日報導,2017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白石在神奈川縣座間市的公寓內連續殺害8名女性和1名男性,並搶走了數百日元到數萬日元不等的現金。
  • 日本殺人狂魔公開徵婚?連續殺死8女1男,被判死刑後稱想結婚
    連續殺死9人,其中8名為年輕女子2017年,警方在白石隆浩公寓中的冰箱內發現9顆人類頭顱,以及一些人類的手臂等屍塊,日本的一些媒體更是將他居住過的公寓稱為"恐怖之屋"。獲取女性的信任後,他便系那個房設法分別約她們來自己的公寓,性侵併殺害誘騙過來的女子,把女子們隨身攜帶的財物洗劫一空,將屍體分屍後放在自家的冰箱內。他先後殺害了8名女子和一名男子,男子是發現自己的女友被他誘騙,過來找女友時被殺害的。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是如何從老師一步步變成殺人狂魔的?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是如何從老師一步步變成殺人狂魔的?張東升用緩兵之計給了他們一張銀行卡,說自己一時間湊不出這麼多以後慢慢把錢打上。後來孩子急需用錢就逼迫張東升立馬拿出三十萬否則就把視頻交給警方。張東升無奈,只好去借高利貸。其實這個時候張東升已經在策劃第三次謀殺了。他想著先借高利貸用錢把視頻換回來,然後再殺了三個小孩,再還了高利貸,一舉多得。可是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事情只要有變壞的可能,就一定會發生。
  • 抗戰時真實的「鬼子進村」,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殘酷歷史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才宣布了投降,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四年。但日本人在投降後,並沒有對我國道歉,甚至還試圖串改歷史,不承認錯誤。可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怎麼可能會被磨滅,為了讓後人謹記恥辱奮發圖強,我國民眾也將抗日戰爭拍成了電視劇,讓我國人民銘記日本人帶給我們的傷害。但現在關於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的很多情節都已經扭曲了事實,抗戰時真實的「鬼子進村」,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殘酷歷史。
  • 抗戰時期,總計出現了40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抗戰時期的編制,主要是抗戰時期的集團軍。在整個抗戰期間,前後出現了40個集團軍。由於各個集團軍的陣營和派系不同,駐紮的地區又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各個集團軍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人呢?認真的說,在抗戰時期,兵力最少的集團軍,只有1萬餘人。兵力最多的集團軍,達到了120多萬人。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受害者:血債要用殺人狂魔血來還
    東方網5月15日消息:昨日19時許,被害人李開慶的妻子高兆芬看了本報有關殺人狂魔彭家宏等人惡行的報導後,痛哭著說,她丈夫(李開慶)曾當過兵,經過了槍林彈雨的考驗,都活著回來了。然而,他卻倒在了幾個殺人狂魔的屠刀之下。
  • 以殘忍方式殺害9人,日本「推特殺人魔」被判死刑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程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楊】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5日報導,殺害9人、被稱為「推特殺人魔」的日本男子白石隆浩當天被東京地方法院判處死刑。審判長矢野直邦表示,被告犯下了犯罪史上罕見的惡劣罪行。
  • 90後殺人惡魔姚常鳳:作案十餘起殺害10名女童,自稱殺人無所謂
    當時,他看到有一名女孩姚某獨自走在路上,他內心的惡魔心思又開始隱隱作怪,於是,他便尾隨這個小女孩。直到街上一個人都沒有的時候,他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恐嚇並強行的將姚某拖至了草叢裡將其強姦,由於受害人極度反抗,姚常鳳隨即便將她殺害,埋屍後逃跑。
  • 抗戰時,我軍的真實情況,機槍兵和步槍兵有很大不同
    而對於我們的軍隊在那個年代裡的一些真實的情況,也是我們的很多對那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們比較關注的一個點了,因為所面對的一些實際性的問題,當時的我軍與國軍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筆者在這裡整理了一組抗戰時期的我軍真實的老照片,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日本投降後,此人卻救了一個日本兵,多年後日本兵回到中國報恩
    雖然我們這一代非常幸運的出生在和平年代,沒有趕上那個戰火瀰漫的抗戰時期,但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是我們聽著長大的。很多人對日本人也是非常的仇恨,這都是源於這個國家曾經入侵過我們的家園,且在我們的領土上肆虐多年,留下了很多難以復原的傷痛。
  • 抗戰時,日本兵拼刺刀前會「退子彈」,這樣做真是為了公平嗎?
    不管是從影視資料或者歷史書籍,相信大家都會注意到這個小細節,那就是在多數情況下,日本兵在拼刺刀前都會「退子彈」,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真的是為了公平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日軍在抗戰期間所使用的槍械,據了解,在抗日戰爭中日軍裝備的基本上都是三八式步槍,這款步槍威力巨大,但同時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退彈有些麻煩。
  • 鏡頭下真實的日寇:所作所為令人髮指,圖6日本篡改歷史,無恥!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圖1:圖為1940年抗戰時期,八路軍跟日軍肉搏的真實場景,遠處一個八路軍和日軍正扭打在一起,日軍的三八大蓋已經掉落一旁,這個老鬼子正使出渾身解數準備將抱著他的八路軍絆倒,沒想到他身後另一個八路軍端著刺刀衝了過來,一刀將這小日本扎個透!
  • 因屠宰生意被欺負,他從老實人變成「殺人狂魔」,6天殺害13人!
    菸酒不沾,大眾眼裡的老實人成了殺人犯  讓我感到最震驚的一宗殺人案件,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富裕且老實巴交,甚至內向的人,在6天裡竟然殺了13個人。  甚至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一個菸酒不沾,從來都不惹事,甚至是怕事的人,為何會殺人呢?
  • 中國抗戰勝利回望: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
    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中國抗戰勝利回望  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國家,總是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在這個屬於勝利者的明亮秋日裡,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讓我們再次回望半個多世紀前那段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烽火歲月。  烽煙——五千年文明古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九月瀋陽,秋夜漸涼。晚上10點多鐘,大東區北大營社區依然燈火通明,人來車往。
  • 馬克沁機槍殺人比原子彈多?曾在中國戰場出現,讓日本兵吃盡苦頭
    不過,歷史上殺人最多的武器並不是原子彈,而是它。1893年,非洲辛巴威,5000名黑人戰士包圍了一支由50餘人組成的英軍。如此懸殊的力量差距,英軍的失敗本來無可避免。然而,4挺「馬克沁」機槍改變了戰局,最終,3000多人倒在槍口之下,而英軍無一損傷。 4挺機槍!3000人!這就是「馬克沁」機槍在戰場上的首次戰例。 此後,馬克沁機槍大開殺戒,一發不可收拾。
  • 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推薦日本老兵繪製漫畫日記
    第一本書,因為多次掃描而破損,後面兩本分別被崔永元和抗戰老兵的後代拿走,此次帶上節目的則是第四本。提起書裡的故事,薩蘇如數家珍:「書中既沒有避諱日軍實行『三光』政策的殘酷,同時也記錄下日本兵用驢隊保護中國婦女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回憶。」對他來說,齋藤邦雄所繪製的回憶,補充了自己的抗戰觀,「以前我們對戰爭的理解都來自於己方的記載,卻很少試過從對方的視角,去看待這場戰爭。」
  • 92歲溫州抗戰老兵:岡村寧次從我身邊走過時低下了頭
    浙江在線09月03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王晨輝)「對,這個就是我。岡村寧次從我身邊走過,低著頭。」  潘庭槐伸出枯樹般的手,戳著照片上那個一身戎裝的身影,眼睛裡閃著光。  這時,老人的思緒已經飄回到69年前的那一重要的歷史時刻——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籤字儀式上,岡村寧次等日本投降方代表正黯然離場。
  • 中國少年幫日本兵與鐵道遊擊隊作戰?日本人歷史教科書有多卑劣?
    「日本為了自己的生存,自我防衛,進而為了亞洲各民族,將英美勢力趕出亞洲,徹底打敗敵國英美,以謀求在世界和東亞建立永遠的和平。」 這段話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中小學生教科書的必考題目和「標準答案」。 在課文裡,把日本人的侵略戰爭描述為解放亞洲的「聖戰」,日本兵所到之處,「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戰爭雖然遠去,但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民族的振興與崛起依然要不斷努力進取,奮發向前! 歷史回顧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進而侵佔中國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