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四川閬中98歲抗日老兵王長華「歸隊」

2020-12-19 閬中旅遊

12月8凌晨3點,四川省閬中市抗戰老兵王長華「歸隊」,享年98歲。

王長華1922年9月19日出生,閬中朱鎮鄉人。1941年春天,王長華在射洪乞討時入伍,進入國民革命軍第75軍第16師3團4營1連。然後王長華和戰友從重慶乘民生公司輪船順江而下,奔赴湖北抗日前線,結果輪船在長江行駛時被日軍飛機炸沉兩艘,一個連的人死傷。在宜昌的一次戰鬥中,王長華左臂被彈片擊中,槍傷醫好後,王長華在重慶進入康復傷員成立的榮譽團,在白沙機場守衛美軍空軍指揮部。1948年王長華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在經過學習後被遣返回家,此後王長華務農為生。

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進會、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對王長華老兵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望老人走好、家人節哀!

目前南充在世抗日老兵僅有90餘位,他們當年為了保衛祖國、抵禦外侮奉獻了青春和熱血,我們今天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不能忘記他們。南充健在抗日老兵年齡最低的92歲,最大的105歲。他們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離開人間,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關愛,讓他們愉快地度過來日不多的晚年!

相關焦點

  •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11月21日晚7點半左右,家住南充市順慶區、97歲的王國鼎、95歲的楊海清、93歲的馮紹益、92歲的曹澤富4位老兵胸佩抗戰勝利紀念章、肩挎「抗戰老兵 民族脊梁」紅色綬帶,在共青團順慶區委怡然志願者的護送下
  • 離家77年 97歲臺灣老兵找回四川家人(組圖)
    2017年4月11日,四川瀘州,四川老人李嘉猷與在臺灣的舅舅、97歲臺灣老兵胡定遠進行視頻聊天。胡定遠年輕時被抓壯丁抗日,隨後前往臺灣。離家77年,他一直思念遠在四川瀘州的家鄉,他尋親的故事牽動無數網友的心。
  • 「訃告」安徽省阜陽市抗戰老兵謝廣金先生於2020年12月8日歸隊
    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訃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江口鎮抗戰老兵謝廣金先生,於2020年12月8日駕鶴西去,享高壽100歲。以下是多年前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走訪老人家的記錄,真實的再現了老人當年從軍抗日的真實故事:姓名:謝廣金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屬猴,應該是1920年人籍貫:安徽省潁上縣家庭住址:安徽省潁上縣江口鎮
  • 如何運用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
    [8](二)蒙氏三將軍與閬中歷史結緣蒙氏三將軍蒙順康熙帝賜名蒙善宇蒙元亨蒙應瑞與閬中結緣的歷史應從大清順治年間開始。陝西涇陽交龍堡,涇三原人蒙順20歲時開始了一生經商曆程。早年在四川川東北部川北鎮保寧府閬中一帶和大量陝西涇陽三原商人一起作乾貨菌類生意長期服務奔走於是川陝兩地之間服務於社會和人民並行走天下商幫。
  • 四川南充閬中古城名人美食蒙家官府菜和閬中牛肉麵的緣源
    古代官府菜蒙家官府菜起源於16世紀80年代初期,曾經的大清四川20年的省會城市保寧府閬中城。來自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廣西,四川、甘肅、寧夏,浙江、廣東等地客商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在保寧府閬中城崛起商業之都並建立起各自的商業會館。成為四川省內第二大府城,保寧府城內美食林立,各地菜品極為豐富。
  • 四川名字含有「中」的城市,除了巴中、閬中,你還能說出誰?
    四川肯定大家都很熟悉,是中國人口和資源大省,近年來,四川自身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事實上,四川有許多城市的名字也很有特色,值得人們深入研究。今天,將為您介紹兩個名字中帶有「中」的城市。這兩個城市的名字是巴中和閬中,實際上位於四川東北部地區,巴中是四川的地級市,閬中是縣級市。事實上這兩座城市除了名字當中都有中以外,他們兩個還都非常的有淵源,這兩座城市本身是鄰城,在歷史之上他們都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 104歲川籍抗戰老兵「歸隊」 曾斥責抗戰神劇瞎編
    一位百歲老人站在農家小院內,以木棍作槍,一手扶槍託,一手抓槍口,眼睛盯著前方,隨著一陣「殺」聲響起,木棍筆直地刺向前方……這段視頻曾在網上引發熱議,也讓萬千網友第一次認識了這位家住四川廣漢向陽鎮三界村的抗戰老兵馬定新。
  • 成都 人民公園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老兵向紀念碑默哀獻花
    上午9點,抗戰老兵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了成都人民公園東門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到達現場的老兵有近60人左右,據活動現場的志願者介紹,「前期通知到的老兵有48人,在活動中又現場來了一些老兵,他們主要是四川本地的抗戰老兵。」
  • 歷史底蘊深厚的閬中,曾做過四川省會20年,春節就是在此發源
    嘉陵江畔的閬中古城註定不凡。我們離開劍閣,擺在面前的就是兩條路,一條正直向南,經過綿陽德陽到成都幾乎沿著京昆高速和寶成鐵路沿線,另一條則是向東沿蜿蜒崎嶇的山路直奔閬中。因為之前曾多次前往成都,所以這次毅然決然地前往閬中。閬中東鄰巴中,南接南部,西連劍閣,北毗蒼溪,距省會成都300公裡。
  • 日本也出了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什麼樣?老兵:比抗日神劇好看
    日本也出了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什麼樣?老兵:比抗日神劇好看抗日神劇,這麼多年來從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只要能上映,不管拍成什麼樣都會有人看,就算不是精品,也能通過一些當紅流量明星吸引大眾觀看。就好比我們看過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當然,這兩部還是比較優質、備受好評的抗日神劇。不過,大家不要以為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有抗日劇,其實日本也拍過一些有關抗日題材的紀錄片和電視劇,雖然不多,但卻顯得彌足珍貴!那麼很多人就會想,日本人拍的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閬中古城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閬中古城 10月26日,我們的目的地是從四川雅安到陝西寧強縣(漢江源頭),途經四川閬中古城,草叢說:閬中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那麼其他的三個古城是哪裡呢?搜索後得知是:山西平遙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和安徽徽州古城。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老兵檔案姓名:李聖言年齡:103歲原籍貫:四川簡陽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我們敵後作戰很少硬碰硬,就是要讓鬼子疲於奔命,睡不了一個安穩覺。」
  • 當年搶來輕機槍河邊殺鬼子 108歲的他走了
    8月26日晚,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名譽會長朱興弟發布消息:當天上午,原籍四川南充、後定居安徽阜陽的鄭天付老人因病逝世,享年108歲。從鬼子手裡奪武器 長官獎勵他50塊大洋1913年2月3日,鄭天付出生在南充縣青平鄉(現南充市順慶區李家鎮)大堰溝村。1931年,他離開老家南充,到重慶合川幫人幹活。
  • 尋找志願軍老兵
    尋訪過程中,志願者們意識到自己是在「和時間賽跑」:時光荏苒,昔日在異國他鄉英勇作戰的戰士如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尋訪到的最年輕的老兵也已85歲高齡。4年裡,他們聽到了許多動人心魄的戰鬥故事,也收到不少「老兵歸隊」的悲傷消息。  「很多事情我們得抓緊,因為留給老英雄們的時間不多了。」趙波說。
  • 抗日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花3000萬買回,老兵:不賣
    抗日戰場上都會看到日本軍隊的軍官都是配有軍刀的,主要是因為日本受武士道精神影響很大,男性基本都以擁有軍刀為榮,是他們身份榮譽的象徵。所以日本的軍人有時候將軍刀看得比他們的性命還重要。今天要講的故事就跟日軍軍刀有關,但是它的主角是一位抗戰時期的老兵抗戰時期有很多著名的英雄,他們或多或少身上都會有一些英勇事跡。就像是捨己為人的董存瑞,他就是以自己生命的代價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那時他僅僅19歲。
  • 【方志四川•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陳怡 ‖ 四川雅安籍抗日英烈...
    【方志四川•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陳怡 ‖ 四川雅安籍抗日英烈樂以琴 2020-09-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陽保衛戰倖存老兵,日本老兵道歉遭拒,回憶起一幕讓國人致敬
    當日本老人見到聶鼎權老人後說道:「我是當年的日本軍官,這次來湖南遊玩聽說您住在安仁,專程過來看望您」,得知來人是日本老兵後聶鼎權老人臉色立刻變得冷漠起來,並轉頭不在和對方交談。日本老兵面帶羞愧向聶鼎權老人彎腰致歉,並願意賠償聶鼎權老人一筆補償金,也被聶鼎權老人斷然拒絕。日本老兵最後只得訕訕離去。
  • 抗日老兵隱姓埋名了60多年,直言《亮劍》是神劇,戰鬥力太過於虛假
    抗戰老兵隱姓埋名60多年,不敢看抗戰劇,直言《亮劍》是抗日神劇 可卻有抗戰老兵覺得這劇也是神劇,他們說:「要是打仗這麼容易,哪裡還需要打8年」,難道說此劇也屬於瞎編亂造麼?
  • 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抗日老兵:不要被電視裡的帶偏了!
    文/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抗日老兵:不要被電視裡的帶偏了!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在我們現如今這個時代,各種抗日的「神劇」層出不窮,誤導了很多的人的認知。當時令人屈辱的歷史,在現在過度娛樂化。
  • 抗日「神劇」惹怒老兵:打死日本兵要犧牲四人,電視劇不要吹牛皮
    抗日「神劇」惹怒淞滬老兵:我們打死一個日本兵要犧牲四人,我們打仗憑什麼贏?拿命拼的,電視劇不要吹牛皮任何影視作品都應該建立在真實的層面上來創作,而不是一味的狗血劇情,吸引了觀眾的眼光但卻磨滅了真實性。,最近上映了一部抗日國產劇便是其續集《亮劍3》又名《雷霆戰將》,這部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在片中主角生活條件相當好,打鬼子髮型也不能亂,一點也不像抗日劇,但現實中我們革命先烈是這樣的嗎?來看看淞滬老兵是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