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搶來輕機槍河邊殺鬼子 108歲的他走了

2020-12-18 上遊新聞

2015年7月,103歲的鄭天付老人曾回南充老家省親。

2020年9月3日,中國人民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然而抗戰老兵鄭天付沒能等到這一天。8月26日晚,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名譽會長朱興弟發布消息:當天上午,原籍四川南充、後定居安徽阜陽的鄭天付老人因病逝世,享年108歲。

從鬼子手裡奪武器 長官獎勵他50塊大洋

1913年2月3日,鄭天付出生在南充縣青平鄉(現南充市順慶區李家鎮)大堰溝村。1931年,他離開老家南充,到重慶合川幫人幹活。1938年初,日軍步步緊逼,國難當頭,鄭天付在合川報名入伍,加入國民革命軍第24軍,後轉入楊森所率的第20軍。1938年夏天,鄭天付隨部隊出川抗戰,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大別山大界嶺和小界嶺戰役等。

鄭天付有一手好槍法,曾帶新兵訓練。有一天,他與參謀長騎馬途經武漢西北一個叫沙河鄉的地方,發現有五六個日本鬼子在河裡洗澡,服裝和武器放在河岸邊,岸上還有馬匹。參謀長問鄭天付,敢不敢去搶日本人的武器,鄭天付說「敢」。然後他持槍偷偷靠近河岸,參謀長跟在後面掩護。鄭天付突然向河裡的幾個鬼子開火,參謀長也同時開火,很快把幾個鬼子打死了。然後兩人飛身衝到河邊,把一挺輕機槍和幾支長短槍背回了部隊,事後,長官獎勵給鄭天付50塊大洋。

抗戰勝利後,鄭天付定居安徽阜陽,結婚成家。

103歲時回川省親 見到了妹妹祭拜了父母

雖然在安徽生活,但鄭天付一直沒有忘記家鄉的親人。他曾嘗試過多次,卻始終沒能回到魂牽夢繞的四川老家。

2015年6月30日,在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阜陽益愛志願者協會、阜陽玫瑰聯盟、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等單位大力幫助下,鄭天付終於踏上回鄉省親祭祖之旅。從他1931年離開老家算起,他已有84年沒有回過老家了。

2015年7月2日上午10點,103歲的鄭天付終於回到闊別84年的故鄉大堰溝村。車輛剛進村口,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當地村民用前所未有的最高禮遇迎接老人回家,十裡八村的老鄉也都趕來看望。鄭天付在老家兩天多時間,見到了妹妹鄭玉芳、兒時的夥伴,祭拜了父母,還看了自己當年挑水的水井。老人在母親墳前燒香時含淚說:「娘,我回來晚了。」現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7月4日上午,鄭老及陪護人員離開南充,踏上了回程之路,從此再未回過大堰溝村。

回不去的「大堰溝」 108歲鄭老因病「歸隊」

2015年9月5日、6日,中央電視臺12頻道以《我的大堰溝》為題,對鄭天付的抗戰經歷和回鄉省親祭祖的經過作了專題報導。

鄭天付老人從南充回到阜陽後,一直念叨「只要有機會,還想回南充」。阜陽益愛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劉冬梅、南充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名譽會長朱興弟等愛心人士,一直同鄭老保持聯繫,噓寒問暖,幫老人同家鄉親人視頻通話,以解老人思鄉之苦。

2019年,由於鄭天付老人特別想再回南充,朱興弟等南充志願者籌劃2020年老人108歲生日到阜陽看望他,結果因疫情未能成行。

2020年8月26日上午,鄭天付老人帶著未能再次回鄉的遺憾離世,享年108歲。

朱興弟說,目前南充在世抗日老兵有90多位,他們當年為了保家衛國、抵禦外侮奉獻了青春和熱血,我們今天過上美好的生活不能忘記他們。這些抗日老兵現在全都年逾九十,他們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離開人世,社會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關愛。

原標題:當年搶來輕機槍河邊殺鬼子的 108歲抗戰老兵走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重機槍手馬定新逝世,曾用拐杖還原「拼刺刀殺鬼子」
    澎湃新聞記者從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方面獲悉,四川省廣漢市抗戰老兵馬定新不幸於1月10日逝世,享年105歲。2015年8月15日,98歲抗戰老兵馬定新在成都「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用自己拐杖還原「拼刺刀殺鬼子」。
  • 這位定居阜南的108歲抗戰老兵,逝世…
    歲。然後兩人飛身衝到河邊,把一挺輕機槍和幾支長短槍背回了部隊,事後,長官獎勵給鄭天付50塊大洋。 抗戰勝利後,鄭天付定居安徽阜陽,結婚成家。108歲鄭老因病「歸隊 2015年9月5日、6日,中央電視臺12頻道以《我的大堰溝》為題,對鄭天付的抗戰經歷和回鄉省親祭祖的經過作了專題報導。
  • 答疑向,ZB26輕機槍在當年算什麼水準?
    話說最近八佰正在熱映,先不管他屁股到底正不正,熱度很高是真的。而一個看完了八佰的兄弟跑來問我,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裝備的ZB26到底在當年算是個什麼水準的輕機槍。所以單獨開篇和大家聊聊這個首先得說,這部電影的道具還是用心的,因為我在海報上看到他們的ZB26採用的就是標準的7.92x57mm直排20發彈匣,這個細節不錯。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捷克式輕機槍:與日軍歪把子、九六式和九九式輕機槍的淵源
    抗戰初期,日軍大量裝備的是歪把子輕機槍,這挺輕機槍知名度非常高,原因採用了全球獨一無二的敞開式漏鬥供彈模式,將6隻5發橋夾,一次性塞進彈鬥,容彈量為30發。由於漏鬥供彈結構極為複雜,導致歪把子輕機槍對副手的依賴性非常高,原因就是供彈不便,風沙泥濘對敞開式的漏鬥供彈有影響,全槍在射擊時存在卡彈等隱患。
  • 抗日劇中亂用輕機槍,真實的八路軍中,可沒這麼「富裕」
    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輕機槍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不過,關於輕機槍的實際用法和編制配備,很少有抗戰劇能夠搞明白。單單說一個換彈匣的問題,絕大部分抗戰劇就沒考慮到這一點,甚至將輕機槍當成衝鋒鎗,讓戰士們人手一把端著衝鋒的場景也不少見。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集中若干挺機槍用於防禦或是突擊是很常見的。
  • 使命召喚手遊最強輕機槍排行榜 哪把輕機槍最好用
    使命召喚手遊中輕機槍威力還是比較強的,那麼到底玩家選擇哪個輕機槍效果最好呢?希望下面這篇使命召喚手遊最強輕機槍排行榜能幫到大家。
  • 《Apex英雄》輕機槍怎麼選?奧林匹斯地圖輕機槍推薦
    Apex奧林匹斯地圖輕機槍推薦「除了專注,其他一坨糊」。專注輕機槍:唯一能和R99一爭高下的滿配專注有著巨大的破壞力,但是這個真的是太吃彈藥和配件了,尤其是沒有渦輪的專注根本不是R99的對手,所以如果你們隊伍裡沒有LOBA,最好不要考慮主專注出門,這是一把非常需要人養的槍。
  • 捷克式輕機槍與中國結緣
    中國與捷克式輕機槍有著頗深的淵源。抗戰時期,中國購買和仿製捷克式輕機槍的數量總計超過了10萬挺。1925年,中國費盡周折從國外引進了第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在隨後的一次射擊試驗中,其強大的火力令圍觀者嘆為觀止。
  • 關於56式輕機槍:這可能是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56型輕機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已經使用了不止一次。這是一挺輕機槍,帶有100枚子彈鏈。有一個金屬彈藥盒(如磁碟)與彈藥鏈一起存放。
  • 德式輕機槍的起點,一戰德軍伯格曼MG15機槍
    話說玩戰地1的小夥伴應該對MG15.n.A這把機槍不陌生,雖然它的名氣不算大,但作為德國的第一桿「輕機槍」,我還是覺得有必要單獨開一篇聊聊它(其實這篇是有兄弟一直要我寫的...)在1900年,伯格曼公司申請了一種機槍專利,其閉鎖原理類似白朗寧1917的升降閉鎖塊式,而非馬克沁的肘節式。這種閉鎖結構比較簡單,因此整槍的重量比馬克沁要輕和短。到1902年,這批被稱之為伯格曼02的水冷式套筒機槍問世。再後來,MG02經過改型之後進化為了MG10,射速500發/分。但不管是02還是10,德軍都沒採用。
  • 《使命召喚戰區》輕機槍MG34怎麼配裝 輕機槍MG34配裝建議
    導 讀 使命召喚戰區輕機槍MG34槍械數據與配裝推薦 使命召喚戰區MG34是遊戲中的一把輕機槍,MG34
  • 《使命召喚16戰區》輕機槍有哪些 全輕機槍優缺點說明
    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使命召喚16戰區全輕機槍優缺點說明,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使命召喚16戰區全輕機槍優缺點說明 PKM 全自動輕機槍,可在中等射速下發射7.62毫米彈藥,以產生高傷害。
  • 槍火:81式輕機槍:至今仍是中國最好的班用機槍 期待下一代超越者
    一、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56式輕機槍的缺陷,奠定了81式輕機槍的設計基調 在79年中越戰爭爆發時,中國軍隊手中較為可靠的步槍和班用機槍,只有56式半自動步槍(仿蘇式SKS步槍)、56式衝鋒鎗(仿蘇式AK47步槍)和56式輕機槍(仿蘇式RPD機槍)。
  • 捷克輕機槍,原來研發如此不易
    性能出眾的捷克式輕機槍我國先後外購及仿製了120000多挺,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主力輕機槍,甚至連日本軍隊也將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重新裝備部隊。 1920年,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在布拉格軍械廠設計了一款新式輕機槍,這就是後來著名的ZB-26型7.92毫米輕機槍。
  • 蘇聯「大盤雞」機槍之父,榮譽等身的捷格加廖夫和他身後的故事
    7歲那年,父親將捷格加廖夫送到家鄉附近的教會學校中學習,但由於家境貧困,只上了3年學的捷格加廖夫被迫退學。次年,只有11歲的他就來到圖拉的兵工廠成了一名普通的學徒工,剛開始捷格加廖夫在控制組工作,後來又來到了步槍彈簧組進行工作。
  • 射速最慢的機槍,一戰前法國輕機槍另類嘗試,注意它不是紹沙機槍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槍械設計師紛紛開啟機槍的研製,很多人都想研製一種超越馬克沁機槍的產品,來自法國的工程師Louis Chauchat也不例外,他在1903年與Charles Sutter一起研究自動步槍,他們在匈牙利設計師Rudolf Frommer的研究基礎上設計了一款機槍
  • 比利時響尾蛇-劉易斯輕機槍
    飛機安裝劉易斯 德國空軍立刻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發現英國人使用的是一種全新的武器,劉易斯機槍,如同馬克沁重機槍一樣,劉易斯機槍的發明者也是一位美國人薩克·牛頓·劉易斯,這種新式機槍全重只有12.25千克,可抵肩射擊,適合單兵使用,彈盤裡可裝97發槍彈,劉易斯機槍最顯著的特徵是那根又粗又圓的槍管,裡面充滿了金屬薄片,這就是比水冷更方便的氣冷式散熱裝置。
  • 1100發每分鐘,冷戰時期的芬蘭輕機槍—KK62
    RK62的原型在1958年定型,新的突擊步槍是有了,輕機槍自然也得跟上。尤其是芬蘭在50年代還裝備著拉蒂M/26輕機槍,而這批機槍用的還是僅此一家的7.62x53mmR全威力步槍彈。因此芬蘭琢磨著肯定得搞一款和RK62彈藥通用的班級輕機槍。
  • 誤國之路,二戰前的法國輕機槍發展歷程
    既然重機槍太重,那就把它改輕。德國人將MG08型馬克沁機槍改裝兩腳架,縮短機匣,縮小冷卻水套直徑就造出了水冷式MG08/15式輕機槍。此槍重達18公斤以上,加水後達到20公斤,非壯漢使不得。這挺獨特的水冷式輕機槍以後成了赫赫有名的「暴風突擊隊」的標誌,一個MG08/15機槍組除了射手和副射手,還有兩名彈藥手,除攜帶彈藥外還要攜帶蒸汽導管和冷卻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