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聊天記錄》到《正常人》:怎樣在突破自我的愛中尋回自我

2020-12-15 澎湃新聞

薩莉·魯尼(Sally Rooney)在第一部小說《聊天記錄》裡,薩莉·魯尼引用弗蘭克·奧哈拉的話開場:「在危機時,我們都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決定,我們究竟要愛誰。」這句話的重點在於「決定」和「要」,似乎愛被迫成為一種選擇得到或者選擇給予的能力,選擇自己還是選擇他人,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薩莉·魯尼筆下的角色們。《聊天記錄》的結尾,弗朗西絲選擇放棄種種對自身的構建,重新投入與尼克的戀情中去。《正常人》裡的瑪麗安和康奈爾在一次次分離和重聚中,經受這種選擇的考驗,無論結果如何,都將為彼此帶來持久的影響。

小說《正常人》是薩莉·魯尼的第二部作品,講述瑪麗安和康奈爾在戀情中彼此成長的故事,今年夏天,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劇集再次將這個故事帶回觀眾的視線。小說的初始背景在愛爾蘭的一個虛構小鎮,瑪麗安和康奈爾是同學,瑪麗安高冷不合群,是眾人眼裡的怪人,康奈爾性情溫和,善於跟周圍的人打成一片。兩人在小說開始的那段對話裡率先表露出彼此間輕微的敵意,瑪麗安用審視的態度打量康奈爾,局促不安的康奈爾只想著快速離開,這裡也交代了兩人背後的另一層關係:康奈爾的母親是瑪麗安家的女傭,每周兩次去這座豪宅裡打掃衛生。從性格和家庭背景上說,他們都分屬不同的世界。

魯尼的角色總是如此,《聊天記錄》裡的弗朗西絲用種種理念武裝自己,免遭傷害。出生在富裕家庭的瑪麗安,與母親和哥哥一起生活,母親對她態度冷漠,時常無視哥哥對瑪麗安的語言暴力,過世多年的父親也曾毆打過瑪麗安。成長於這樣缺乏關愛的環境,瑪麗安身上的高冷與古怪同樣是一種應對外界的方式:築起情感的高牆,抵擋傷害,也隱藏自身的敏感、自卑和脆弱。

英劇《正常人》海報至於魯尼的男主角們都帶有一種軟弱的善良,他們是這個不夠健全的環境裡相對中庸的性別產物,不夠好,也不會壞到像瑪麗安的哥哥和父親。出生於貧民家庭的康奈爾沒有父親,與母親關係和睦,身邊朋友眾多,即便他的朋友不像他喜歡閱讀和思考,他也討厭朋友對女性的評頭論足,但他依然選擇了一種溫和、沉默的入世方式——似乎同樣出於自我偽裝的目的,來獲取所需的人際關係和情感交流。當目睹瑪麗安孤立在人群之中,無視校規,頂撞老師,發表著刻薄又獨到的觀點,已經融入人群的康奈爾在感到不安的同時多出一絲敬畏。在這個正常的世界裡,他與瑪麗安是不夠正常的兩個人,像背道而馳的兩列車,一列逃往更不正常的方向,一列努力奔向正常。當瑪麗安和康奈爾相愛時,小說似乎步入一個俗套、主流的敘事模板:富家女與窮小子打破偏見和束縛,在完成這段充滿戲劇感和浪漫色彩的戀情後必將收穫眾人的掌聲與祝福。薩莉·魯尼的處理可以說是對這一敘述模板從內向外的重寫。

英劇《正常人》劇照《正常人》的開場引用了來自喬治·艾略特的《丹尼爾·德龍達》的一句話:「對我們當中許多人來說,無論天或地都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啟示,直到某種個性同他們的相碰,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影響,並迫使他們接受它。」——正如上面提到的,她延續自己在《聊天記錄》中對角色心理細膩、深入的洞悉,幾次對話過後,瑪麗安和康奈爾逐漸識別出他們內在同質的、敏感又纖細的天性,這種天性將他們吸引在一起,也迫使他們分離。

英劇《正常人》劇照例如小說裡,康奈爾害怕這段關係的公布會對自己造成影響,與瑪麗安始終保持著地下戀情。天性中的敏感未能壓倒自私,也未能對抗外界的目光。來到大學,康奈爾變成了與人群格格不入的那個,瑪麗安活躍於各種社交活動,變成了另一個康奈爾。

薩莉·魯尼善於在她的小說中探討人際關係與性別、階級意識之間的互相作用。無需刻意構建,這些意識已經自然地融入到瑪麗安與康奈爾德這段關係中,也使得兩人之間搖擺於友誼和愛情之間的關係變得愈為複雜和模糊。而在一次次嘗試撕開這種模糊表象的努力中,薩莉·魯尼將瑪麗安和康奈爾裸露在真實的肉體關係中,他們享受過短暫、純粹的歡愉,也因為時常要回到模糊之中感受刺痛。

不同的階級帶來金錢與地位觀念的差異。對於同為優等生的瑪麗安和康奈爾來說,一份獎學金代表完全不同的意義,瑪麗安將其看作是一種榮譽,對自身能力的認可,證明自己比別人聰明。康奈爾的觀點更實用,獎學金意味著他不用擔心房租,不用努力打工賺學費,他可以用一下午的時間欣賞一幅名畫。

康奈爾和瑪麗安在大學複合後的一次對話,堪稱完美地展示了這種觀念差異與敏感天性組合起來會產生怎樣的破壞力。起因是康奈爾負擔不起房租,試探性地告訴瑪麗安自己要搬家,內心其實希望獲得後者的幫助。對於從未陷入金錢窘境的瑪麗安來說,她自然意識不到康奈爾背後羞於啟齒的需求。對話開始跑偏,兩人都以為對方想再次結束這段關係,康奈爾為自己感到可悲,他甚至覺得瑪麗安「想要那種家裡能帶她假期去滑雪的男朋友」。

薩莉·魯尼在小說裡同樣審視了不同形式的親密關係及其可能帶來的後果。分別之後,康奈爾遇到跟自己貌合神離的海倫,他認可這段關係最合拍的部分:「忠誠,總體上實用的人生觀,希望被視作好人的願望。」也會因為海倫無法理解自己傷神。瑪麗安在與兩個偏執、暴力的男性交往中,被壓迫式的親密關係剝奪著對愛的渴望,她重新找回冷漠的家庭環境中養成的自我認知:自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不能讓別人愛自己。

即便在分別過程中,瑪麗安和康奈爾依舊保持通信和偶爾的肉體關係,薩莉·魯尼似乎將小說中少有的浪漫都濃縮在這樣一個跨越時間和距離的場景中,當身處愛爾蘭的康奈爾因抑鬱症失眠,遠在瑞典的瑪麗安開著視頻陪他入睡。瑪麗安回到愛爾蘭後,康奈爾也幫助她擺脫了來自家庭的壓迫。

或許正是從這裡開始,經由不間斷的分離與重聚,反覆體驗過選擇的得失後——是愛自己,被性別、階級、與生俱來的環境和天性圍困,還是在嘗試淡化這一切、理解這一切的基礎上給予他人,瑪麗安與康奈爾的關係朝向一個健康、正常的方向發展。薩莉·魯尼那個關於植物的比喻凸顯出無與倫比的精妙,她的原話是這樣——

這些年來,他們就像一盆土中的兩株植物,環繞彼此生長,為了騰出空間而長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姿態。

小說結尾,康奈爾與瑪麗安重新走到一起,又因為康奈爾要前往紐約求學再次面臨分離,他們欣然接受。這種分離與以往相比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他們騰出空間,是為了幫助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所謂的「正常」再也無關於世界和他們對「正常」界定的爭奪,成長的姿態會以自己的方式給出問題新的答案,這個答案只有他們知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從《我的天才女友》到《正常人》,女性如何走出自我困境?
    她以《傲慢與偏見》《包法利夫人》《正常人》等文學作品為例,和我們聊了聊女性困境。 鍾娜認為,女性的困境從未消失,只是隨著時代變化有不同的主題。在探討這些困境後,她談到文學作品中的女性自救,以及我們能獲得的啟示。希望從文學作品主角們的自救之旅中,我們能獲得面臨困境、重建自我的勇氣。
  • 怎樣才能突破自我,開發自我潛力?敢對自己下「狠手」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人性之中「陰暗面」的特點,幫助你認知人性的醜陋,認知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開發自身的潛能
  • 王冬梅——突破自我,勇者無敵
    王冬梅——突破自我,勇者無敵我是第六屆領袖毅行第3隊隊員王冬梅,很高興和大家一起相聚在領袖毅行。毅行的第一天我學會了放下,放空自己!第一次因手機沒有信號與外界隔離!我想利用這次毅行突破自我!我和大部分毅友們腳上起了水泡,回到了營地走路都很痛苦,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因為真正的成就是在痛苦中實現的,實質上徒步不是一種運動,目的不在苦,不在行,而是內心一種修行。我們在挑戰極限的時候,獲得自己內心的快樂享受。
  • 薩莉·魯尼:獨立自我和獨立女性都是一種錯覺
    《正常人》被改編成電視劇,受到廣泛好評,她也參與了劇本的寫作。她和《正常人》的製作團隊一起,正進行著《聊天記錄》的電視劇改編。從學生時代起,魯尼便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者。她曾於愛爾蘭最高學府,聖三一大學就讀,學習英語文學,並獲得該校的獎學金攻讀了碩士。大學期間,她曾在歐洲大學生辯論賽排行榜上佔據第一。
  •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選擇突破自我?
    比如利特爾教授本人,在教課與演講時,充滿熱情和幽默感的語言,非常善於帶動大家的情緒,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活躍外向的人,但實際上他卻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喜歡獨自,不愛喧鬧。每次演講或課後,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復元地,恢復自己的狀態。根據上面三個來源,你是不是猜到他這麼做的原因了?
  • 恍惚已中年,危機四伏,還能不能突破自我?
    3 繁衍人到中年,和世界、和他人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會從下一代的繁衍中獲得人生意義,也可能從他人的成長中,獲得新的可能性。這裡的「繁衍」指廣義上的,比如對生活懷有熱情和好奇心、為社會和他人謀福利、維護公平正義等等都具有繁衍的性質。我們能夠藉助這些活動突破自我的限制。
  • 世界頂級名流怎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從自我中跳脫出來,將自己視為另一個獨立個體,不僅可以減少焦慮,還能為你帶來更多自信和決心。世界頂級明星是如何在舞臺上是如何保持自信和鎮定?2008年,碧昂絲對奧普拉(Oprah Winfrey )說:「當我穿上細高跟鞋,音樂響起,我的內心開始緊張時……莎夏就出現了,然後我的姿態、說話的方式都會變得不一樣」這個方法她一直沿用到2010年,直到她覺得自己已經成熟到不再需要這樣的心理依賴。阿黛爾在與碧昂絲交流後深受啟發,她也效仿了這一做法。
  • 怎樣保存微信聊天記錄?收藏這個簡單備份方案!
    怎樣保存微信聊天記錄?大家是否有保存數據的習慣,或許我們會把我們的手機照片,視頻等都拷貝到電腦或者是U盤裡保存,那麼微信聊天記錄怎樣長久地保存呢?不少用戶們說聊天記錄備份保存起來太難了,真的是這樣嗎?可能是你用的方法不夠方便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什麼是超越自我?如何完成自我的超越?
    你知道什麼是超越自我嗎?你是否嘗試過超越自我呢?用最通俗的說法,所謂超越自我就是讓自己更加強大,更加聰明,更富有智慧,擁有更多可支配的財富,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心理學中對於超越的解釋是:當你選擇這樣一種生活時,你必須用盡全部的決心和精力去為自己爭取這樣的生活。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感情中迷失的自我,終究變成了利劍刺傷自己
    01因男友的眾多無理要求走向自殺去年十月份,包麗自殺事件爆出,隨之而來被曝光的是包麗男友與她的一些聊天記錄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包麗在經營這段感情時,其實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幾乎是被男友牽著走,沒有了一點自我意識。這在感情中確是非常忌諱的一點,不只是對女生,男生也是如此。
  • 疫情期間怎樣自我防護?朗朗上口的《自我防護歌》來了!
    日前,江南大學徐湘教授主創的抗疫歌曲《自我防護歌》被「學習強國」平臺錄用,廣為流傳。愛與責任創奇蹟吔,科學防護保健康喲。主創者徐湘教授希望這首寓教於樂的動聽歌曲能使大家增加抵禦病毒的防控意識,在全民動員阻擊疫情的熱烈高潮中時發揮堅強有力的戰鬥號角作用。
  • 肖戰出道前社交帳號被扒,和同學親密聊天放飛自我,好友出面澄清
    因為是實名制社交平臺,互動的也都是一些同學好友,所以肖戰當時也是直接用了自己的名字,頭像也是自己的照片,在學校資料中顯示的重慶工商大學也和肖戰匹配上了。從頭像中可以看到,那時候的肖戰雖然五官已經非常好看了,但嬰兒肥還是稍微拉低了顏值。
  • 主張 在變動的世界中,尋找安頓自我的一隅
    借閱讀的力量,突破平庸之囿,穿越個人與時代的絕境,在更廣闊的時空之維,重新思考人之為人,其愛、其善、其美。冬之降至,我們再度回顧、揀選今秋的好書,試圖在這變動不定的世界之中,梳理每一份不凡的努力,尋找安頓自我的美好一隅。
  • 內裡的「自我」,外化的「自我」,與他人眼中的「自我」
    我們應該明白,一旦為了一個人的自尊自大,家庭被用作自我延續的手段,它便成為分裂隔離以及反社會活動的中心。 ——克裡希那穆提 內裡的自我 內裡的自我是人類圖中的「個性(Personality)」,是我們感官中可以感知到的自己。也就是,我們對萬事萬物的反應。
  • Line:一款聊天應用的自我修養
    雖然對韓星無感,但是有趣的聊天表情和主題人人都愛。尤其對於聊天用語比較委婉的亞洲人來說,聊天表情這種表達方式可能更符合我們的文化習慣。在亞洲而言,又以日韓用戶最為熱衷,作為韓日混血的產物——Line先天就遺產了這種基因。對於給養了中國大陸一大批青年人的日本漫畫來說,動漫設計能力是他們的一項獨特優勢。
  • 《學警旋風》開播張綺煙突破自我,硬核開啟警花之旅
    在劇中,張綺煙飾演常筱筱,身材高挑的她成功塑造出一個性格開朗活潑、心思縝密、敢愛敢恨的學警角色形象。   劇中,常筱筱經常為女生宿舍出謀劃策,是宿舍裡的「最強大腦」。   YES傳媒旗下藝人張綺煙自出道以來,在《失戀33天》、《煮婦也瘋狂》、《小爸爸》、《愛情築夢師》等多部影視作品中都有著精彩的演出。多年的演繹生涯和不同角色之間的轉化,她的演技得到了不斷的磨練,愈發變得精湛。
  • 《廊橋遺夢》不僅僅是關於愛,還有關於另一個自我
    弗朗西絲卡死後,她的兒子在她的遺體中發現了一個長信,上面寫著她這四天時光,並讓兒子把骨灰撒在廊橋邊上。這是一部關於家庭主婦不忠的電影,她在離開和留下之間掙扎,她知道留下來是不對的,但她還是選擇留下來,我們都認為這只是一部愛情電影,我們都認為弗朗西絲卡的不忠是羅伯特,但事實上弗朗西絲卡的不忠是她夢寐以求的自我。你正在經歷怎樣的生活?
  • 評論:突破自我,做千錘百鍊的「鋼」
    青年人要實現破繭成蝶的蛻變,就不能貪圖溫室裡的舒適,就不能甘當庭院裡的馬駒,而要勇於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主動到廣袤的天地間經風雨、見世面,做千錘百鍊的「鋼」。「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任何人都不可能輕輕鬆鬆成為棟梁,只有在大風大浪中經受磨鍊摔打,才能堪當重任。
  • 電影《特警使命之全城危機》熱播 章小軍再次突破自我上演復仇記
    近日,由演員章小軍主演的電影《特警使命之全城危機》正在愛奇藝熱映,該片為致敬和平年代的守護者特別製作,一經播出收穫了一片好評。該片於2020年1月23日下午4點正愛奇藝視頻播出,至今抖音流量破五億,更是榮登愛奇藝熱播榜第一,飆升榜第一!
  • 跑出向前突破的決心!跑步4建議帶你迎向自我新境界!
    所幸疫情控制得宜,年末即將進行盛大的國際馬拉松賽事,讓愛跑步的人有拚盡全力挑戰自己並驗收成果的機會;跑友為了備戰馬拉松各有方法,像是加緊累積目標裡程數、努力調整配速、加強肌耐力訓練等,期盼能在賽事中向前突破自我。不過想要完成一場馬拉松,除了需要訓練體能之外,穩定的心理狀態也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