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養性,萬法不離其宗,其宗者,心也!

2020-12-24 鴻無道人

心有欲求,神必外遊。

眼耳心出,損精耗神。

所以,人皆不壽而逝。

作者:鴻無道人!

一個人的精神,往往通過自己的耳目神三物,將精神洩露於外,日久則潰!

凡夫之人,莫不如是。

養生之士,尤當緊守。

《老子德道經》第五十八章 道紀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 ;

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

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至計,故而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

尋尋呵!

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望。

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人釋義:

雖然,眼能見世間萬物,但《得一》之人,眼不離神,神不離於心,故藏眼於心內。

故而,眼雖見萬物,萬物卻不入其心,如同沒有見到。

這種見如不見的狀態,稱之為《微》。

佛門雲,離諸色境,名為布施。

雖然,耳能聞世間五音,但《得一》之人,使耳如眼,聞外音而不入其心。

故而,耳雖聞五音,五音卻不入其心,如同沒有聞到。

這種聞而不聞的狀態,稱之為《希》。

佛門雲,不住聲塵,名為持戒。

雖然,人亦行事於世間,但《得一》之人,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以清靜心行事,不為有所得而行諸事,猶如無心自行一般。

這種行而無得的狀態,稱之為《夷》。

佛門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三種事,你不可用心去思索該如何去做;

唯有不用心,因此而《得一》。

道人頌曰:

大道從來不用心,

遣欲澄心最是真,

用心之時無心用,

無心始知在道中。

《一者》

其上不執物,其下不迷事,瞬間空淨!

遍觀四野,終究無物,不可名狀。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望,亦名觀空。

於此空中,不見其前後,也不見其始終。

也就是道人講的見道。

於此靜定空觀之中;

高而無上,引而仰觀,其上無上,莫見其首,

卑而無下,俯而俯察,其下無下,莫見其基。

始而無先,莫見其前。

終而無盡,莫見其後。

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儀。

天地之中而有陰陽,陰陽有始終之數。

一上一下,仰觀俯察,可以測其機。

一始一終,度數推算,可以得其理。

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執今日之見道,以御今之所有,始知一切皆幻。

以此知古始,歲月流逝,畢竟成空,是謂道紀(道之規則)

相關焦點

  • 永明延壽大師心宗八百問2萬法皆空,何必「指月」百卷?
    又問,既然考慮到大眾有執指為月之嫌,又為何於佛海中標宗(心宗)明教(教義)?答:《法華經》說,諸法常無性(無自性、無他性、無義性),佛種從緣起,以萬法常無性,無不性空時,法爾能隨緣,隨緣不失性。興起心宗的緣由,古代大德有提到過十種緣,一法爾如此,二因願力,三感應故,四顯本故,五彰德故,六現位,七開發故,八見聞故,九成行,十乃得果故。
  • 這3方面,看中國「淨土宗」祖統,其師承、立祖未必直接師徒制?
    第一方面:有祖統不一定有宗的傳承,淨土宗的祖統正是一例很多淨土行者知道有「蓮宗十三祖」系譜,以為淨土宗如他宗一樣,既有祖師,自然就有宗的傳承。事實上,就中國佛教的宗派而言,有宗的傳承必然有祖師繼統(簡稱「祖統」) ,但有祖統不一定有宗的傳承,「蓮宗十三祖」的祖統正是一例。
  • 掌握造化雷霆 役使天地鬼神:南宗道教雷法揭秘
    最為重要者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玄珠歌注》《道法九要》《坐煉工夫》等,以及所傳《先天雷晶隱書》《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神霄十字天經》等,均為南宗的重要文獻。白玉蟾(資料圖)南宗雷法以元氣為本,五氣為用,顯然有取於秦漢以來流行的元氣說。《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曰:「夫五雷者,皆元始祖氣之所化也。祖氣既肇,太極立焉。
  • 「淨土宗」宗祖師論淨土的「生因」究竟是什麼?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演繹和評價「淨土三經」及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的開宗《觀經四帖疏》說明,行者以三心為正因,念佛為正行;念佛是因,往生是果。乘佛願力,得生淨土,是釋迦和彌陀的本懷,諸佛齊證的誠實言。諸位淨土宗祖師依教立宗,亦不乖此「生因」相承下去。
  • 馬祖道一禪師: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因為他創立的洪州宗,弘開法筵,法脈廣衍,於宋代更開衍出臨濟宗、溈仰宗二宗,禪宗大盛於天下,後世禪門便有「臨濟兒孫滿天下」之說。而其所創的叢林制度,更是使分居於各處的禪門僧人能聚集共住,安心辦道,影響後世禪宗乃至漢傳佛教甚巨。因為道一禪師俗姓「馬」,所以尊稱他為「馬祖」。
  • 宗法制因何確立,伴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其在歷史中如何演變?
    與秦漢時期不同,此時的地方家族勢力與皇帝一般不同姓不同宗,從一開始就站在中央政權的對立面,形成一種割據形態。《大學》中說,「欲治其國,必先齊其家」。宗法制中天子的嫡系長子是大宗,可以繼承父親的位置。天子的其他兒子是小宗,只能被分封為諸侯,不可覬覦王位。其他階層也是如此,逐層分封。說到底,宗法制是奴隸制的產物,是封建制的一種變相繼承,用權威來束縛人們。在宗法制中,只能有一個天子,天子的諸次子、庶子為諸侯,按照君臣關係替天子維護團結。
  • 萬籟聲著《武術匯宗》:周簡段
    萬籟聲先生的《武術匯宗》為研究武術者必讀之經典。近年來,此書在香港幾家出版社一版再版,頗受讀者歡迎。筆者當年曾與《晨報》有緣,對此書成書經過甚是了解。連載一段時間後,因版面較緊,突然停止刊載,萬先生也只好擱筆了。未料,停載後,讀者每天電話不斷,紛紛詢問停載原因。編輯部只好請萬先生繼續撰寫。因此,萬先生又每天一篇,從夏天到秋天,一直連載了幾個月。舉凡武術中的內外功、南北派諸拳種、各類器械,以及自然門氣功的練法和溯源,無不包羅在內。《晨報》此舉可謂開創了報刊介紹武術之先河。
  • 明辨是非~論淨土宗的弊端與誤人子弟
    釋迦牟尼佛前後弘楊了小乘,大乘,後期還少量傳承了一些密法。釋迦牟尼佛有預言蓮花生大士在他涅槃後會來弘揚密法,並沒有預言中國東晉慧遠法師的淨土宗。釋迦牟尼佛從未提過淨土宗念佛法門殊勝之類的話。淨土宗來源,淨土宗是中國東晉慧遠法師看《阿彌陀佛經》發起,《阿彌陀佛經》裡面有段經文:舍利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
  • 附錄三宗:茅山宗、閣皂宗、龍虎宗
    道教後期宗派,也是道教發展成熟以後形成的各種門派,從附錄三宗的茅山宗、閣皂宗、龍虎宗開始,經過不斷演變,分衍出東華派、神霄派和清微派等門派。 茅山宗 茅山宗為符籙三宗之一,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
  • 香格裡拉一女子在其宗金沙江大橋附近失蹤,搜救工作仍在進行
    新京報訊(記者 薄其雨 實習生 畢卿)12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迪慶藍天救援隊獲悉,12月6日下午4時左右
  • 鬥羅大陸:武魂殿的清剿為何波及不到昊天宗?是不知其具體位置?
    但是這次武魂殿對三大宗門的清剿卻沒有波及到昊天宗這個存在,是因為什麼?只是因為昊天宗歸隱不知其具體位置?大叔覺得不然。這一點武魂殿不可能不注意到,哪怕昊天宗的弟子行蹤及其隱蔽,他們武魂殿的魂師也不可能不發現點什麼,而且過去了二十多年,武魂殿對這些宗門下手可不是一時興起,都是計劃了多少年,所以準備很充足,一旦行動就要達到目的。所以武魂殿應該是知道昊天宗定位置,可能是大概,如果想要找的話,也不是不可能找到。所以武魂殿沒有立刻去清剿昊天宗是另有原因。
  • 天台宗、法華經與彌勒菩薩
    (與禪宗、華嚴宗一樣,全都清醒地意識到隨適當地主流文化的必要性;開放、圓融之態度,令在地化工程成功實現,被視為最具漢傳佛教特色的三大宗派。)其廣具眾長:不僅主依《妙法蓮華經》,更以《智度》作指南、《涅槃》為扶疏、《般若》為觀法;智者以此為基,著《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之三大部,成為一宗的綱領性著作。
  • 萬道之宗,大羅玉清——恭祝元始天尊萬壽聖誕
    《歷世神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元始天尊即道的根本顯化,又根據時代的不同分別有不同的稱呼,而最為後世熟知即是三清道祖裡位居最正中的玉清聖境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居天之最高,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為三界最高之天。冬至乃全年一陽之始,元始天尊為眾仙之宗,元始天尊乃眾陽之開端。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宗達光琳派」俵屋宗達
    亞洲美術 日本美術 宗達光琳派,對後來日本繪畫和工藝美術的影響深遠,表屋宗達、尾形光琳、酒井抱一被稱為宗達光琳派三代宗師。
  • 展訊|《和風—109歲乘清長老 106歲法宗長老禪墨聯展》上海啟幕
    「和風」——法宗長老簡介法宗長老當代高僧,現年106歲。南京棲霞寺法主和尚。2016年以百歲高齡在南京舉行臨濟宗傳法大典……2018年1月5號,「法宗長老事跡館」在南京普光寺落成。門人編印《南山鴻慶——法宗長老104歲壽慶紀念》、《南山北鬥集——107歲乘清長老和104歲法宗長老的合集》和風——再讀乘清長老、法宗長老禪墨文/陸一飛
  • 日本戰國「一向一揆」主要為一向宗,那什麼是在「一向宗」呢?
    後來兩宗合併,歷史上將其稱之為「淨土真宗」。淨土真宗極力鼓吹佛祖的能力,只要能夠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經常誦讀「法蓮華經」,就能夠脫身成為活佛。再到後來「淨土真宗」四處發動聖戰,一時間所向披靡,一向無擋,本願寺法主就以「一向」為名,將忠於法主的淨土真宗信徒組成聖宗,歷史上稱之為「一向宗」。再者我們要知道,一向宗是如何崛起的。
  • 符籙三宗的支派:東華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玄教
    東華派 東華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於南宋初,流傳至元代。東華派自稱其教始於元始上帝和靈寶天尊,祖述靈寶道士徐來勒、葛玄、鄭思遠、葛洪,尤以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為其宗祖。 據此,可知該派是從靈寶、閣皂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靈寶派盛於南朝,唐以後衍變為閣皂宗,在兩宋時雖與茅山、龍虎二宗並稱「三山符籙」,但一直不如其他二宗之興盛。
  • 鬥羅大陸:人們所說的天三宗和地三宗,還有下四宗分別是哪些宗門
    都是大陸上有很多宗門,名氣比較大就是上三宗下四宗,還有就是地三宗,他們分別指哪些宗門呢?上三宗上三宗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天三宗,這三個宗門武魂強勢,人丁興旺,都有封號鬥羅坐鎮,而且上三宗同氣連枝,連武魂殿都不會輕易招惹他們。上三宗指的是下面三個宗門。
  •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大師教誡:生死事大,老實念佛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大師教誡:生死事大,老實念佛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淨土宗第八代祖師。法名袾宏,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家姓沈,杭州人,因久居杭州雲棲寺,又稱雲棲大師,與紫柏真可大師、憨山德清大師、藕益智旭大師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 「絞殺計劃」開啟,上三宗逐一落敗,唐三:武魂殿按捺不住了
    一年的時間成就了更加氣質的唐三,修身養性、音樂禮儀樣樣學得有模有樣,而一直到不到父親要求的唐三,這次真正算是完成了父親唐昊目前的指標。此時的昊天宗,已經實行了近二三十年的「閉關鎖國」,其原因正是來源於唐昊當年與前任教皇千尋疾的恩怨。鬥羅大陸 | 小舞:三哥,你和胡列娜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