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殊榮屬於《我的英雄學院》,作為刊登在日本知名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上的連載漫畫,以其熱血的故事風靡日本。首部劇場版《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去年3月8日在日本上映,票房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760萬元。早早就闖進日本動畫電影前十五位的《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一年後也登陸國內大銀幕。
在日本本土票房勢頭可觀,到了中國明顯就顯得「馬力不足」。首日票房1045萬,貓眼預測票房4000萬,還沒到日本總票房數的一半。再回頭看今年上映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和《魔神Z》分別只有2388.5萬和35.6萬,票房的成績可算是落入低谷。
難道日本動畫電影真的在國內市場水土不服?《首席娛樂官》將從三個維度分析,是否作為動畫電影霸主的日本動畫在國內市場真的「涼了」。
不得不提的日本動畫
誰不是看日本動畫長大的。
日本動漫產業已經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不僅使本土化經濟高效運轉,影響力也波及全世界。動漫形象已經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即將成為日本申辦2020夏季奧運會特殊大使的,就是廣受歡迎的哆啦A夢。
「『哆啦A夢』代表了日本動漫,它在全世界的成功與流行,證明了日本有能力激發與鼓舞更多年輕人,也證明日本有能力舉辦一屆奧運會來更好地弘揚奧運精神並鼓勵年輕人追求自己的夢想。」東京2020年奧申委執行長水野正人說。
日本人對動畫電影十分有熱情,日本經濟貿易產業部(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影劇院觀看動畫片的觀眾達到了20,649,179人次,佔觀眾總人次的18.7%。日本年輕人們幾乎花掉零花錢的13%在動漫產品上,對他們來說動漫就是必需品。
新加坡學者Wai-ming Ng表示,日本動畫電影真正實現了全球化,它將日本的流行文化輸出海外。只有它能夠與具有霸權地位的美國的動漫產業相抗衡,向人們展示流行文化的全球化並不是僅僅意味著美國化。即便是在美國、歐洲這些存在著巨大文化和語言障礙的地方,年輕人也狂熱於日本動漫。
國內票房上不去
截至今年三月,已有《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魔神Z》、《夏目友人帳》以及《我的英雄學院》,四部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上映。數量可觀的同時,票房卻岌岌可危,打頭陣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票房只有2389萬,加上已上映九天的《夏目友人帳》破億(1.01億),《我的英雄學院》1946萬,還有無眼看的《魔神Z》35.6萬,總數還不及一部票房3.31億的《馴龍高手3》。
觀之今天的日本動畫電影數量急增,其實從1992年開始,國內電影市場曾無一部日本動畫電影上映。
直到2007年—2009年,一年推出一部《哆啦A夢》劇場版,2009年那版只有590萬票房。日本動畫電影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是在2009年光線傳媒參與發行的《阿童木》,上映87天,攬獲票房4494萬元。2015年還迎來一個小高潮,得益於央視版《機器貓》對中國人的耳目濡染,《哆啦A夢:伴我同行》大獲5.3億票房,險勝迪士尼家5.2億的《超能陸戰隊》。
國內發行公司乘勝追擊,日本動畫電影在2016年迎來數量和票房上的井噴。華夏電影發行公司買下《你的名字。》中國發行權,新海誠得意之作加上各方宣傳,首日有7629萬的票房成績,累計票房5.75億元,是目前為止日本動畫在華的最高票房成績。這一年,共計有9部日本動畫電影上映,總計票房10.2億。
《你的名字。》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在國內的營銷便是其一,「新海誠的作品,最具特點的是風格,美輪美奐;其次是故事內容,永遠在講述年輕男女之間不可得的愛情。」光線影業旗下的光線彩條屋CEO易巧所說的這兩點,成為營銷的兩個重點方向。
但是,《你的名字。》卻難以複製。
2016年之後的兩年國內市場仍有5-6部的投放量,能在票房上獨當一面的還是《哆啦A夢》。系列電影版在2017年的1.28億和2018年的2.09億,均是這兩年來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的票房首位。就連2018年聲勢浩大的《龍貓》,也不過獲得了1.73億的票房成績。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類型多樣,但是其沒有形成迪士尼以及夢工廠的動畫電影體系,光靠情懷,也難有立足之地。
曾參與引進《火影忍者劇場版:博人傳》、聲之形》等片的微影友夢工作室負責人在採訪中表示:「有一部分特別忠實的用戶,但除了這部分觀眾外,日本電影票房想特別爆很難,《哆啦A夢:伴我同行》和《你的名字。》實屬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也有「爆款」
「並沒有覺得日本的技術有多麼領先中國」,面對中國和日本動畫電影的差距時,新海誠曾這樣回復,「無論使用軟體也好、技術也好,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水準上的」。
曾喊話要打造「中國迪士尼+漫威」的騰訊動漫,近年來致力於開發優質原創動漫。在2014年根據超人氣動漫作品《十萬個冷笑話》改編的同名電影創造了中國成人動畫電影的新高度,被業內人士評價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億元(1.19億)的非低齡國產動畫電影。
9.56億元的票房,中國動畫電影人曾幾何時想過能獲得此成績,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做到了。隨著喜愛這部電影的觀眾組成的「自來水」群體越來越龐大,該片票房逐漸遞增,票房可喜的同時,豆瓣評分也高達8.3。除了在國內大受歡迎,還銷售至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海外預售已達到400萬美元,創下國產3D動畫海外銷售的紀錄。
「現在網際網路不僅能讓年輕觀眾獲取消息,更能獲取有深度的內容。加上濾鏡這樣的『爆款』,可以跟觀眾形成互動。況且,如今超過80%的觀眾都是通過網絡購票,在線上營銷中加入購票渠道,轉化率非常高。」易巧說。
《白蛇:緣起》以4.48億的票房成績暫時成為2019年中國動畫電影的「爆款」,對於中國動畫電影所謂的「爆款難覓」,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動畫研究院副院長曹小卉則認為,中國動畫電影每年有十部足矣,每月一部,每部都賺,才是所謂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