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020-12-12 騰訊網

淺析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門姊陽[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 西安 710128]

摘 要:俄羅斯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是研究俄羅斯文化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近年來,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層出不窮,這些作品相繼刻畫了一系列俄羅斯典型的女性形象。這些飽滿而又富有感染力的女性形象對研究俄羅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 女性形象 葉卡捷琳娜二世 柳德米拉 阿莉亞

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女性是美麗的精靈,是勤勞的天使,是和平的使者,是智慧的化身,是創造新世紀的英傑。沒有偉大的女性,就沒有新生命的孕育和發展。不同的環境塑造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民族中,女性的形象有其共同之處,又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許多經典的俄羅斯影視作品傳入中國,其中不乏一些刻畫俄羅斯典型女性形象的作品。本文將解讀《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狙擊手》以及《飛蛾》這三部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中所塑造的俄羅斯女帝形象、俄羅斯女勇士形象及俄羅斯女學生形象。

一、《葉卡捷琳娜二世》:帝國中的偉大女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電視臺拍攝的一部關於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傳記電視劇,講述了葉卡捷琳娜大帝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作為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身上有著令人欽佩的特質與氣魄。從出生到被選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再到登基治理國家成為與彼得大帝齊名的沙皇,該劇均進行了詳細豐富的介紹。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國安哈特-查爾布斯特親王之女,同時也是俄羅斯留裡克王朝-特維爾大公後裔。她出生於普魯士什切青市的一個敗落的貴族家庭,出生時名為索非亞·弗雷德裡卡·奧古斯塔·馮·安哈特-採爾布斯特-多恩堡。1744年,她被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一世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與母親一起前往俄羅斯,從此便開啟了自己偉大的一生。176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通過發動宮廷政變登上皇位,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的第四位女皇。執政三十四年間,葉卡捷琳娜二世充分發揮自己的雄才大略,對內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大肆進行擴張,為俄羅斯爭奪歐洲霸權鋪設道路,為俄羅斯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葉卡捷琳娜二世不同於俄羅斯傳統女性的刻板形象。在很多人的眼中,俄羅斯女性是一種溫順的動物,她們甘願做男人的附屬,甘願替男人吃苦,甘願為男人獻身,甘願對男人俯首為奴。如果丈夫是土匪,她們便會去做土匪;如果丈夫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她們就跟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娜二世恰巧相反,她有著過人的智慧、長遠的眼光及獨立的女性意識。她不甘願躲在男人的背後,讓自己的生活被男人左右。她有著明確的追求與強大的野心,並不懼困難努力達成自己心中所想。女性不比男性差,她對此深信不疑,並且也親身做到了這一點。執政期間她首次提出開明君主專制,這在俄羅斯的治國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在政治上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彪悍」的女皇,是權力的巔峰,但是在愛情上她又同其他女人一樣,對美好的愛情、對溫暖的家庭充滿了嚮往。傳說她有十二位情人,極為風流,但電影還原了她作為女性的一面,她不只是為了滿足肉體的欲望,她也渴望得到真正的愛情。

二、《女狙擊手》:戰爭中的英勇女戰士

《女狙擊手》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合拍的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主要講述了「二戰」時期蘇聯傳奇女槍手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的故事。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在一次射擊遊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參軍奔赴戰場。憑藉過人的天賦以及艱苦的訓練,柳德米拉迅速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因此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威脅。在戰爭中柳德米拉曾喜歡過兩個男人,第一個男人因為已經有了妻子拒絕了柳德米拉,隨後在一次戰爭中為國捐軀。後來柳德米拉喜歡上了自己的新搭檔,兩人情投意合,迅速墜入愛網,然而好景不長,厄運再次降臨,新搭檔為了保護柳德米拉最終也戰死沙場。1942年戰爭勝利,柳德米拉作為蘇軍的英雄被邀請至白宮做客,除下戎裝,變回女嬌娃。回想以往歲月,柳德米拉與她死去的愛人們的一生都是在為了戰爭的勝利而奮鬥,在為蘇聯這個國家做貢獻。

人們一談到戰爭,都會覺得那是男人們的事情,與女人無關。但當戰爭來臨時,保衛祖國,人人有責。沒有人規定女人只能躲在後方,不可以上戰場,任何女人都可以上戰場,並且可以成為和男人一樣的大英雄。柳德米拉用自己的事跡證明了這個道理。柳德米拉有著驚人的射擊天賦,她勇敢,充滿了智慧,並且有著高尚的人生價值觀。她學習成績優異,但因為自己的射擊天賦可以為國家做貢獻,她毅然決然棄文從武。訓練的過程中,她從不叫苦叫累,始終努力堅持。她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自己喜歡做什麼以及自己能做什麼,她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國家,即使受到家人強烈的反對,她也依舊聽從自己的內心奔赴前線,儘自己所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保衛國家。柳德米拉不會因為自己是個姑娘就選擇適合姑娘做的事情,比如當戰地醫務人員,比如結婚生子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她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面對愛情,她很勇敢,會主動出擊,毫不吝嗇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意。她喜歡的男人都是堂堂正正的勇士,雖然相處的時光都很短暫,但是卻很幸福。

三、《飛蛾》:災難中的頑強女學生

《飛蛾》於2013年(車諾比事故二十七周年)上映,由真實事件改編。1986年4月,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電廠4號反應堆堆芯熔毀,三十餘人在爆炸中死亡。由於放射塵埃,死亡人數達到了四位數,這場事故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災難。電影背景設定在大災難伊始,揭示了車諾比事件中的種種細節。核電站爆炸這一駭人聽聞的消息傳開後,整個世界都在恐懼與混亂中共睹了這場悲劇。在應對這場規模巨大的災難中,蘇聯人民表現出了無私的勇氣和品格。該劇重點講述了女學生阿莉亞和緊急事務部士兵巴沙在車諾比事故背景下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如同片名,好似飛蛾撲火,他們不顧危險,憑著自己的感覺飛向對方,但最終仍然無法避免悲慘的結局。

女主角阿莉亞年輕貌美,古靈精怪,學習成績優異,是家裡面最小的孩子,受盡寵愛。但阿莉亞絕不是個被家裡寵壞的小公主,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也知道做什麼才是對的。她能吃苦,在災難面前能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困難。當愛情到來的時候,她會牢牢抓住。她不在乎出身,不在乎家庭貧富的差距,她只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當她遇到巴沙的時候,她把自己的熱情表現到了極致,第一次見面就確立了關係。對待愛情,阿莉亞雖然大膽,但同時又特別忠貞,認定了巴沙是她這輩子唯一的男人。他和巴沙在一起度過了非常浪漫幸福的時光,儘管隨後巴沙因輻射染病時日不多,但阿莉亞始終對巴沙不離不棄。巴沙走不動了,阿莉亞就背著他,背不動了,就找東西拖著他走,直到與醫療隊相遇。

在巴沙接受治療時,阿莉亞生命力的頑強、對愛情的堅持令人感動。醫生不讓她看望巴沙,她就想盡辦法懇求醫生,甚至給醫生下跪。最終,醫生被她的真誠感動,給了她幾分鐘的探望時間。阿莉亞深知這幾分鐘來之不易,因此異常珍惜。在前去探望巴沙前,她用攢了很久的錢做了造型。巴沙最後仍然救治無效離開了人世,而阿莉亞已經懷上了巴沙的孩子。在核輻射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政府規定必須打掉孩子,阿莉亞為了守住和巴沙的愛情結晶,跳窗逃出了醫院,盡全力保住了他們的孩子。自始至終阿莉亞都是一個勇敢、有魄力、堅守自己內心的女性。

四、結語

眾所周知,俄羅斯民族在世界上享有「戰鬥民族」的稱號,他們擁有勇敢的品質及鋼鐵般的意志。總有人稱讚俄羅斯女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但她們絕對不是空有令世界驚豔的容貌。她們渴望真正的愛情,嚮往美好的家庭生活,為了愛情可以很勇敢,很堅強。同時,她們也有自己事業上的追求,不甘於落在男人之後,她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們認真,勤奮,不懼艱難險阻。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大帝、「二戰」時期的蘇聯第一女槍手,車諾比核電事故中的女大學生,無一不展現了俄羅斯女性勇敢、聰明、堅守自己內心、追求美好愛情的優秀品質。

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只學習語法是完全不夠的,還需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人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承載者,這就說明在研究文化的過程中對人的研究不可或缺。俄羅斯的女性一直推動著俄羅斯歷史的發展,以及文化的繁榮,對她們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研究俄羅斯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隨著網絡信息的不斷發展,我們認識俄羅斯女性的渠道不斷增加,不再僅僅局限於苦讀文學作品。對俄羅斯影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加深對俄羅斯這個民族的認識,全面地學習俄羅斯文化,並且有利於跨文化之間的交流。

參考文獻:

[1] 風喚雀翎.一本書看透俄羅斯[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3.

[2] 利哈喬夫.解讀俄羅斯[M].吳曉都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 張笑丹,姚景楠.淺談葉卡捷琳娜二世對俄羅斯的影響[J].品牌(下半月),2015(5).

作 者:門姊陽,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文學經典與國家形象:世界認知俄羅斯的一扇窗口
    文學經典以其獨特的審美形式承載著深邃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既為國家塑形,又為民族鑄魂。俄羅斯是一個以文學藝術而聞名於世的國家,其社會和歷史進程中一直閃耀著文學的光輝。即便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5G時代,文學也依然是世界認知俄羅斯的一扇重要窗口。
  • 從精神分析女性主義角度淺析《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女性形象
    這兩種主題詮釋了「肉體與靈魂」是男權暴力和軟暴力的「受害者」從直覺上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並非是可以被讀者喜歡的一類書,以女性作家直接描寫敏感的話題的確是文學作品中不可多得一次書寫。讀者所希望看到的是性侵和家庭暴力能在社會上消失,但就在此時此刻這類的事情仍然正在發生著...大家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聲張女性權利的作品,但也不排除諸如此類的看法。
  • 母性的放逐與重構——淺析蕭紅作品與生命中的母親形象
    蕭紅影視形象本文通過蕭紅小說作品描寫多樣貌的母親形象,歸納出「罪惡母親」群像,再回溯蕭紅散文作品及其他著作中描寫真實母親與後母的文字書寫二、蕭紅作品中的母親形象——以小說角色為例蕭紅筆下的母親大多是缺乏母愛的,呈現出母愛是與仇恨、痛苦、厭倦、悔恨和失望交織在一起的,揭去母親形象神聖面紗後的真實本相──失去人性的惡母群像。蕭紅作品中母親形象,大抵可以從三大面向談起:「非人化」、「失職化」、「否定生育」。
  • 影視作品中經典的八位大哥:個個都是狠角色,讓人望而卻步
    演員;呂良偉呂良偉出演了很多經典角色,如果一定要評選出他最經典的角色,那一定是改編真人事跡的電影「跛豪」,呂良偉在這部電影中演技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一代黑道大佬的氣質被他演繹的活靈活現梁家輝影視作品梁家輝同樣也是黑老大專業戶,演過很多黑幫題材的電影,論最經典的角色還是黑金「周朝先」,那個陰沉狠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男人,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是戲。
  •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看8部影視中哪吒形象,都說這一形象最好
    成為影視作品中不斷被演繹的形象,作為人們心中的小英雄,哪一部形象最深入人心呢?讓我們盤點一下。一、《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動畫版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形象這部動畫影視未映先火,打破以前影視哪吒形象,有點暗黑色感:因為哪吒是魔丸轉世,性情暴躁,長相奇特(與觀眾心裡哪吒心裡形成反差)。動起來雞飛狗跳,喜歡惡搞。
  • 俄羅斯藝術家油畫中那些色彩斑斕的女性人體,真美!
    俄羅斯藝術家油畫中那些色彩斑斕的女性人體,真美!在畫家當中就有不少畫美人的,美女也成為畫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油畫最常見。觀賞過無數世界一流古典及現代女性的美體形象,但對俄羅斯由學院派油畫家傳承、演繹過來的唯美人體形象,情有獨鍾,最為認同。
  • 陰鬱而憂傷:淺析嚴歌苓影視改編作品的音樂性與可視性
    嚴歌苓的作品中充滿了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她的創作往往以女性的獨特視角對於歷史重新做出評價,在作品的人物塑造上頗顯功力,尤其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闡釋獨特,很多作品使讀者閱讀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思考人生和社會價值,作品中對於人性的表現充滿了獨特的批判意識。
  • 大女主古裝戲中的那些經典作品,上世紀的影視劇扮相也可以這麼美
    如今設立三八婦女節,更多體現的是對女性地位的認可。當今社會來說女性不再是像古代那樣女子地位卑微,在家相夫教子是常理。但在影視劇中的許多古代女性角色代表,雖是形象或誇大或虛構,但其中體現的精神卻被稱讚至今,而其中也不乏成為女性的典範的。
  • 正義聯盟七巨頭----在影視作品中僅有一次全員集結的「創始人」
    「七巨頭」比較悲慘的地方在於在影視作品中只有一次做到過全員集結(《少年正義聯盟》中初始版七巨頭全員集結,且無成員變動),而且在這部作品中幾乎是背景板類的角色,對於個人來講,屬實遺憾。沃利在新52期間一度被刪除(其實是打算把沃利變成黑人,但是粉絲不答應,於是改為存在兩個沃利,這種行為明顯會失敗,硬生生把一個經典角色改變人種,沒有多少人會接受,純屬作死行為),相對另外三位而言,閃電俠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巴裡和沃利人氣都不錯,且在各自活躍期間改編的影視作品中的地位均沒有被替代。其最經典的宿敵是逆閃電,閃電俠被稱為正義聯盟的「良心」。
  • 網際網路代表的流行文化,改變了日本影視作品中的中國形象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 副研究員 支菲娜 2019年,經典日劇《深夜食堂》的最新一季中出現了讓中國觀眾大呼「傳神」的一場戲。劇中,來到深夜食堂的兩個中國客人先是用即時翻譯軟體找人,然後結帳付款時亮出手機說:「我掃你?你掃我?」
  • 愛與哀愁,痛與絕望——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可以觸摸到可愛的少女薰子纖弱的背影和一顆純真善良的心,在《潮騷》中也能看到新治如希臘聖塞巴斯蒂昂雕像一般雄壯,體現了剛毅和力量。然而,三島筆下也不乏心鮮明的女性形象,他們的光彩甚至超越了著意塑造的男性形象。雖然兩位作家的審美觀念不同,但描寫的女性形象卻共同展現出人間至純至美的真性情,她們有著相同的元素——對美的絕望。
  • 淺析《毀滅戰士》中的惡魔形象出處
    雖然他們的形象在各類媒介中廣為流傳,但實際上這些地獄來客在大多數宗教中都沒有確切的形象。有的惡魔看起來就和普通人類無異,而有的惡魔則有著卡通片中典型的惡魔外觀,例如地獄小子的紅皮膚、山羊角與尖尾巴。他們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也可能有著形如人類的外貌特徵。從古至今無數宗教故事、坊間傳言、神話傳說與文學作品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惡魔形象,所以《毀滅戰士:永恆》中的惡魔長得千奇百怪也情有可原。
  • 女性題材影視創作能否真正貼近女性視角
    當這樣的邏輯建立,有個命題更值得思考:女性題材影視創作是否真正貼近了女性視角,抑或僅僅投市場所好,循著標籤激一激女性受眾的傾訴欲?焦點精準的發問,可以鑲正影視創作裡的女性世界觀「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美的標準是什麼?又是誰定義了這樣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又是為誰定義的?」
  • 《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觀概述
    《三國演義》中出現的女性形象,數量非常多,類型也眾多,。《三國演義》的女性形象主要從才、貌、智、德等方面加以表現,而作為女性的個體情感欲求則基本沒有表現。三國中的女性形象,身份範圍涵蓋了從宮廷女性到諸侯貴婦再到普通民婦,形象特徵涵蓋了美女、才女、奇女子等多種類型。總體看來,三國女性形象的特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美麗美女總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在《三國演義》中,很多女性形象都是美女,容貌美麗是她們的共同特徵,傾國傾城更是她們的過人之處。
  • 不要招惹外星人|盤點影視作品中外星人的經典類型!
    關於外星人的科幻小說、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但是在科學界,外星人是否存在依然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經常警告人類不要去招惹外星人(嚴謹地說,應該是外星生命),但人們總是把他的話當耳旁風,尤其是一些電影人們。大量涉及外星人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花樣百出的外星人輪流造訪地球。
  • 名畫中這些經典女性,不僅僅只是美麗……
    而女性,也一直存在於藝術作品中,她們在無數不同的情境中被描繪。許多貫穿藝術史的主題都與女性世界相關,這絕非偶然。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滿懷敬意和欣賞,來看看古往今來這些讓人讚嘆的女性形象吧。《藝術中的經典女性》[意]瑪爾塔·岡薩雷斯[意]希姆娜·巴託琳娜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本書通過豐富的圖像與凝練的文字組合,呈現了西方文明中女性身份與地位的變化。
  • 最有天賦的俄羅斯畫家尼古拉·布洛欣,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最有天賦的俄羅斯畫家尼古拉·布洛欣,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尼古拉·布洛欣,俄羅斯油畫家 列賓美院繪畫系教授,布洛欣的一生都與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緊密聯繫著 他一畢業就留校任教
  • 宋代繪畫中的女性形象:仕女的化身,畫家眼中的完美女性
    大部分人物都是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靈感,通過女性形象的超越創造出完美的內在氣質和精神面貌。唐代繪畫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描繪了宮廷貴婦的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追求,穿著華麗,豐滿而健康,氣質高雅華貴,生活低落。這些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唐代中期貴族婦女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願景。時代燦爛的審美理想。
  • 透過《白蛇:緣起》的解構和重組,經典看人生,探究獨特女性形象
    今天,我們就《白蛇:緣起》來暢聊國產動畫中的傳統古典元素,以白娘子作為母題提取的新作品,經典看人生,來探究當代獨特女性的形象,同時,我們更應像電影中阿宣所說的那樣:「人生苦,多樂少,多記些美好的事兒,痛痛快快的活一回。」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先鋒派俄羅斯女性油畫家 馮·韋雷夫金作品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她的老師是俄羅斯現實主義最重要的畫家伊利亞·列賓(韋雷夫金在1896年移居德國,在這之前的早期作品使她被稱為「俄羅斯的倫勃朗」,她在歐洲前衛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她在現實創作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情感元素,代表了普遍的時代精神。韋雷夫金的畫面經常出現這一幕:傍晚的街道上,一些身著黑衣戴黑頭巾的女人,背著拎著沉重的包袱,佝僂著背,從遠處走來或向遠處走去,拖著緩慢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