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想必你和我一樣,對於這場新冠肺炎戰役中英勇堅毅的女性們報以誠摯的敬意。她們是科學家、醫務工作者、戰士、記者、工人……她們義無反顧的側影是疫情防控前線的美麗的逆行者。
而女性,也一直存在於藝術作品中,她們在無數不同的情境中被描繪。許多貫穿藝術史的主題都與女性世界相關,這絕非偶然。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滿懷敬意和欣賞,來看看古往今來這些讓人讚嘆的女性形象吧。
《藝術中的經典女性》
[意]瑪爾塔·岡薩雷斯
[意]希姆娜·巴託琳娜
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本書通過豐富的圖像與凝練的文字組合,呈現了西方文明中女性身份與地位的變化。在這些數以百計的圖像中,藝術家筆下的女性形象既是虛構與真實、高貴與質樸的並存;也是美麗與醜陋、幸福與苦難的共生,可以說是一幅西方藝術史上的「群芳圖」。書中超強解析了雷諾瓦、莫奈、畢卡索等242位藝術大師筆下的女性形象,圖文並茂,趣味解析,全方位展現女性身份和地位演變的動態文化史。同時,本書也以另類視角看懂藝術,圖解300多件藝術作品,展現為藝術家帶來無限靈感的繆斯女神們: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雷諾瓦的《沃吉蒙特的午後》、德加的《熨燙工》、安迪·沃霍爾的《藍色瑪麗蓮》……
深入淺出的文字講解,看盡女性的不同角色及其在藝術中的不同呈現:女神、母親、妻子、情人、天使、惡魔……還原時代和社會背景,追溯女性身份和地位的演變。比如:
藝術作品中一些成功的女性典範,因為靈魂的堅毅、在困難面前的永不屈服,所以行為和衣著也顯現出陽剛之氣。然而正是這種反差的美感,使她們散發出一種別樣的美與魅力。羅塞蒂筆下的聖女貞德就是其中之一。
(但丁·加百列·羅塞蒂《聖女貞德親吻解放之劍》,孫珺翻拍)
作為典型的強大女性,畫中的貞德身披盔甲,在祭壇前親吻著傳奇之劍。她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緊緊吻住金屬劍身的嘴唇和牢牢抓住劍柄的雙手,都顯示出了一種英武的堅定氣概。
貞德同時也是一位性感迷人的女人,她蓬鬆的頭髮強調了這一點。
知識女性也是藝術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圖像主題,這證明閱讀始終使女性著迷。從19世紀末開始,女性很容易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比如這幅:
(《拉瓦錫與他的妻子瑪麗-安娜-皮埃萊特·波爾茲》,孫珺翻拍)
拉瓦錫是著名化學家,瑪麗-安娜-皮埃萊特·波爾茲是他的妻子,也是化學的狂熱愛好者,她在推廣丈夫的學科理論方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受到科學界的極大欽佩。
桌子上的化學儀器點明了拉瓦錫在化學領域進行的研究,這些研究在同時代人中贏得了巨大聲譽。椅子上的畫夾很可能裝著波爾茲為丈夫撰寫的《化學基礎論》而繪製的插圖。
(《瑪格麗特·博卡帕度裡侯爵夫人在她的自然史實驗室內》,孫珺翻拍)
美而知性、衣著優雅、收藏精美,這幅畫的各個層面都有力塑造了畫中女子的形象,這完全符合18世紀的女性範式:出身貴族、受過教育、並為知識辯論帶來靈感和火花。畫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表情陶醉地揭開她的蝴蝶收藏,展現出一個有旺盛好奇心的靈魂,像是在邀請探索她的自然史實驗室裡的珍奇藏品。
在19世紀的歷程中,女性獲得了越來越高的社會參與度,直到在世紀末成為摩登生活無可爭議的主角。具有「社會魅力」的女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她們通音律,善舞蹈,熱愛繪畫及設計。從歌劇之夜到夏季漫步,從賽馬場到逛街領略時尚的下午,女人就這樣徹底走出了家門,並成為了現代生活無可爭議的主角以及現代社會的最佳象徵。而印象派大師們對世紀末日常生活中的女性現實的關注,為把她們塑造成現代社會的象徵做出了重要貢獻。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孫珺翻拍)
宅家的日子裡,從名畫中解讀的經典女性形象,品讀出女性有趣的動態文化史,期待那些最美的醫護人員早日凱旋,春風拂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孫珺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孫珺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