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遂溪虎頭坡村:粵菜師傅「烹」好致富菜

2020-12-11 大洋網

南瓜必須人工除草,苦瓜重量要控制在6兩—8兩,黑山羊不能餵飼料……在湛江市遂溪縣城月鎮虎頭坡村蔬菜種植基地,農產品種養的「規矩」很多;苦瓜陳皮釀、芋頭天鵝酥、海鮮魚頭煲……可看到農產品「變身」美味佳餚後身價翻倍,種植的農戶們眉頭一下便舒展開來。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虎頭坡村與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合作,通過科學種植優化產品質量,創新菜品提升附加值,還帶動了當地鄉村旅遊的發展。

「虎頭坡村作為省定貧困村,貧困人口437人。我們把『粵菜師傅』工程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一村一品』,加快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奔康。」湛江市人社局局長黃真竇說,如今村民從產業分紅、勞務收入等多渠道顯著提高收入,虎頭坡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一雙要求嚴格的火眼金睛

上午11時,颱風過境後,烈日當空。在湛江市遂溪縣城月鎮虎頭坡村蔬菜種植基地,貧困戶韓南發正在大棚裡為苦瓜除草。「不能打藥,會影響口感,必須人工除草。」只見他小心翼翼地避開瓜藤,蹲下身子麻利地拔起一把雜草。

在田地的另一邊,一筐筐剛被採摘的新鮮苦瓜整裝待發。12時,韓南發騎上紅色三輪摩託車,把一車的瓜果運往附近螺崗小鎮的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

穿著白色廚師服、戴著廚師帽的高飛正等候著這批食材。「農產品的種植要有講究,該用什麼不該用什麼,都不能馬虎。」這位連續7年服務博鰲亞洲論壇的主廚要求,苦瓜必須皮薄肉嫩,重量要控制在6兩—8兩。「不合格」的苦瓜都難逃他的「火眼金睛」,統統會被拒收。

「這樣嚴格的要求倒逼了科學種植,從源頭提高農產品質量,產品價格也實現翻番,幫我們擺脫了之前的發展瓶頸。」虎頭坡蔬菜種植基地創始人蔡曉軍說。

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戶常常面臨銷路不穩定、採購價波動等難題。「『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當地政府幫我們和高飛大師工作室『結對子』,建立『從菜籃子到餐桌子』的直銷模式,免去了中間商的環節,符合要求的農產品直接向周邊餐飲集團和超市供貨,穩定增加村民收入。」蔡曉軍介紹,2020年上半年,依靠「大師帶貨」虎頭坡村銷售各類農產品16.5萬斤,價值87.85萬元,比2019年總量翻番。今年上半年,虎頭坡村人均收入5500元;產業分紅總額16.5萬元,是前年同期的3倍多。

除了基地產業分紅,村民還能獲得務工收入、生產收入和地租收入。「基地為我和妻子都提供了崗位,每個月能賺5000元,更快更好脫貧,生活更好。」韓南發說。

一粒身價暴漲的海割米

在虎頭坡村後的城月河邊上,一片灘涂地鹹淡水交匯,一種特殊的原生態水稻——海割稻就在這裡生長。「一畝地的收成不到200斤,產量少,而且吃起來口感太粗糙,一兩塊都不好賣。」高飛說,「但我了解到海割米含有豐富的硒元素,而且澱粉含量低,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這是好東西,我想讓更多人嘗到!」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針對海割米特性推出蒸煮指南,並搭配湛江其他招牌食物:「我把湛江白切雞的雞油淋到海割米飯中,更鹹鮮;還用菠蘿、蝦仁、臘肉搭配海割米炒飯,特別香!」同時,高飛還研發創新菜式,把海割米磨成粉配上核桃粉和紅棗粉,加水煮幾分鐘即可食用,方便快捷,口感又香又滑。

如今,一箱4斤的海割米粉組合,以148元的價格出售,成為了虎頭坡村特色手信,廣受歡迎。

一個鄉村興旺嚮往美好的故事

在即將到來的父親節,蔬菜種植基地將迎來由20個家庭組成的親子旅遊團。「父母可以帶著小孩下田摘苦瓜、南瓜,然後再去到螺崗小鎮,由高飛大師教他們做菜。」蔡曉軍說,這是虎頭坡村把「粵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的一次新嘗試。

「今年,我們還計劃開發『扶貧小集市』項目,貧困戶將自家養殖的雞鴨鵝或其他農產品拿到這裡擺攤,旅行團的遊客可以在集市上親自挑選、購買。」蔡曉軍指著虎頭坡蔬菜基地願景規劃圖,興奮地說:「『扶貧小集市』項目未來可為農產品銷售增添新渠道,也能讓村民和貧困戶多一個收入來源。」

「我們種植的果蔬既安全又好吃,自從『粵菜師傅』工程走入村,果蔬不愁賣不出去,基地也每天都需要人手幫忙,所以我現在一有空就會來這裡上班!」34歲的虎頭坡村村民周小珍滿臉驕傲地說,現在自己每月能多賺兩三千元幫補家用,她還計劃在基地工作時多學點種植技巧,等「扶貧小集市」開起來後,也把自家的果蔬拿出來售賣。

來源:南方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相關焦點

  • 你一定不知道,湛江的粵菜師傅竟然這麼強!
    說到粵菜,外界都知道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分天下;說到粵菜大廚,外界都知潮菜大廚、順德大廚。但業內人士都知道,廣東的粵菜大廚隊伍其實是三分天下的局面:潮汕、順德,還有……湛江!湛江的粵菜師傅工程實施2年來,已培養粵菜師傅3500餘名,實現粵菜師傅100%就業創業。這些粵菜師傅就像一顆顆種子飛向四面八方,把湛江食材、湛江菜傳播到全國各地。
  •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2020-12-22 12:13:41 」「烹」出脫貧致富路  中新社茂名12月22日電 題:「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廣東僑鄉信宜市轄下有一條旺同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範單位,更是遠近聞名、名副其實的「粵菜師傅村」。
  • 粵菜師傅提供飲食保障:讓援鄂醫療隊嘗到家鄉風味
    【來源:南方日報】(原標題:復工復產、「戰疫」一線,粵菜師傅提供暖心飲食保障)「有了粵菜師傅們準備的盒飯,就不用擔心長途路上要吃什麼了。」數天前,來自茂名信宜的王師傅搭乘免費返崗大巴外出務工,上車前他收到了一份熱騰騰的盒飯。
  • 廚德為先 拒烹野味,粵東技師學院300多名粵菜師傅專業學生發出倡議
    「珍愛自然,保護環境;廚德為先,拒烹野味。」7月11日,在第31個「世界人口日」當天,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300多名即將走上頂崗實習崗位的潮菜烹飪與旅酒管理系專業學生,面向該院6000多名歷屆專業校友和在校同學發出莊嚴倡議。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舉行「廚德為先 拒烹野味」倡議活動。
  • 「粵菜師傅」·雲浮行動 | 貧困戶爭當「掌勺人」
    」——廣府風味菜烹飪培訓班(精準扶貧班)實操訓練和就業技能鑑定考試現場,全鎮有勞力貧困戶紛紛前來參加培訓,爭當「掌勺人」。「左手要把蘿蔔片按穩,右手下刀要利落……」在「粵菜師傅」培訓班上,授課師傅邊詳細講解正確的握刀手勢,邊利用蘿蔔現場演示刀工技巧。刀起刀落,幾下功夫,一根蘿蔔被切成一條條晶瑩細嫩的蘿蔔絲。
  • 「粵菜師傅」助力,這位連山人的流動廚房開到廣西、湖南
    17日,太保鎮龍尾村彌月喜宴;21日,吉田鎮大嶺村壽宴……「食惠鮮流動廚房」老闆沈發弟在7月10日傍晚接到了兩個鄉村酒席「訂單」,他連夜即把菜單寫好發給對方。「生意比以前好做了。」他說,有不少廣西賀州、湖南馬市的群眾都邀請他的流動廚房去辦理酒席。40歲的沈發弟從事廚師已有20個年頭,他的職業生涯,在2019年迎來嬗變。
  • 百餘「粵菜師傅」同臺競技
    粵菜「三兄弟」首次「單挑」  據介紹,本屆賽事與以往相比還有一個亮點,即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競賽將首次採取「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3個菜系單獨評比。汕頭、潮州、揭陽、汕尾4市參與「潮汕菜」競賽,梅州、河源、惠州、韶關4市參與「客家菜」競賽,其餘地市和港、澳地區參與「廣府菜」競賽。
  • 「粵菜師傅」架起創業「彩虹橋」
    編者按粵菜師傅添好味,美好生活在手中。2018年以來,廣東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在傳承粵菜文化的同時,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和脫貧致富。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粵菜師傅」工程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兩年多來累計培訓約5萬人次,帶動約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從今天起,南方日報推出「粵菜師傅 美好生活」系列報導,發掘粵菜師傅就業創業的追夢故事,展現廣東各地紮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的火熱場景,透視「粵菜師傅」工程背後走向全面小康的廣東步伐。敬請垂注。
  • 中式麵點師、「家廚」人才進行廚藝比拼 展示「粵菜師傅」看家本領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翁丹萍) 近日,2020年開平市「粵菜師傅 僑奪天工」(中式麵點師)技能競賽暨「家廚」人才培育計劃啟動儀式舉行,進一步促進僑鄉特色菜系、中式面點的研究、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拓展,展示開平地方特色點心文化,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活動上,「家廚」人才培育計劃啟動。
  • 聚合粵味力量 順德歡樂海岸PLUS點亮「粵菜師傅」技能大賽
    本屆大賽主題為「聚合粵味力量 賦能產業發展」,旨在高質量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弘揚粵菜文化,促進粵菜的傳承,深化粵菜產業融合,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大賽雲集了21個地級市150名頂級粵菜師傅同場競技。經過為期兩天的技能競技,大賽現已落下帷幕。來自廣州代表隊的肖金旺、李國友在150位來自全省各地的名廚中脫穎而出,分獲中式烹飪組和中式點心組的第一名。
  • 「粵菜師傅」工程為東莞傳統美食注入新活力 多位粵菜名廚聯手創新...
    這裡的中堂魚包、虎門蟹餅、荔枝柴燒鵝、莞式腊味飯……無不向外人展示著傳統莞菜的魅力。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東莞採訪了解到,近兩年東莞市積極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深入推進其對就業創業的帶動作用,振興扶持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業。而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也為傳統莞菜注入了新派烹飪的活力。
  • 石岐乳鴿烹出百樣味道
    參賽選手烹出的各式精美菜餚。本報記者夏升權攝本報訊  9月22日,完美金鷹廣場1層戶外區域響起鍋碗瓢盆叮噹作響的廚房協奏曲,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中山市「粵菜師傅」——2020年中式烹調師(高級工)職業技能競賽在這裡正式拉開帷幕。在這場高級職業技能競賽中,參賽選手按規定要在90分鐘內完成一道以鴿為原材料的指定菜式和一道自選菜式。
  • 佛山扶持湛江 農產品挺進大灣區 就業扶貧闖出「薪」天地
    扶貧產品挺進大灣區廉江紅橙、徐聞菠蘿、遂溪沙蟲幹……2020年11月,湛江·佛山兩市消費扶貧展示展銷活動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開幕,消費者現場就能品嘗、購買湛江特色農產品。「湛江魚乾品質好,價格也實惠。」佛山市民陳先生在展銷會現場購買了兩袋魚乾。
  • 粵菜師傅薪酬亮了
    最近,廣州人社部門發布了各類人群工資價位,其中首次公布了粵菜師傅、家政等類型的工資價位。日前,廣州發布了2020年17個行業門類的職業平均工資,涉及的職業達到1962個。在粵菜師傅中,廣東燒味製作和廣府風味菜烹飪的粵菜師傅工資最高,平均工資分別為每月8000元和每月7188元。而廣府風味菜烹飪師傅,如果取得最高級技師等級的,平均工資最高每月可達13400元。
  • 婚宴粵菜主要有什麼菜?挑選婚宴粵菜菜單有什麼注意事項?
    婚宴是指為了慶祝一對新人結婚而舉辦的宴會,在中國婚宴通常稱作喜酒,是婚禮當天答謝賓客舉辦的隆重宴席,宴席上最重要的就是菜品了,賓客吃的好不好也關係到整個婚宴的成敗。粵菜是時下中式婚宴中最為常見的菜式。粵菜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豔,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廣東婚宴酒店的必備粵菜粵式蜜汁叉燒粵式蜜汁叉燒使用叉燒醬醃製裡脊肉後,放入烤箱烤制而成。
  • 探班2020年東西部協作順德-培黎「粵菜師傅」技能提升培訓班:用...
    昨日,記者「探班」2020年東西部協作順德-培黎「粵菜師傅」技能提升培訓班,來自甘肅山丹的19名學員已到達順德開啟為期20天的系統廚藝培訓。用三種土特產開發出7道改良菜順德職院與甘肅山丹培黎職業學院在2019年就建立了全面協作關係。這次順德-培黎「粵菜師傅」技能提升培訓班的舉辦就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落實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行動計劃的具體舉措。
  • 廣東衛視《粵菜好師傅》鳴鑼開賽,9支名廚戰隊巔峰對決
    廣東衛視《粵菜好師傅》鳴鑼開賽,9支名廚戰隊巔峰對決 2020-07-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粵菜流派及其特點
    廣東菜簡稱粵菜,是中國著名八大菜系之一。由廣州、潮州、東江客家菜三種地方菜構成。而三支地方菜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味美色鮮、菜式 豐盛而贏得「食在廣州」的美譽。
  •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等兩項目入選2020年廣東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
    廣州入選的兩個項目是「新時代下的薪火相傳——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粵菜烹飪技藝)和「守正創新護嬌髒,咳嗽分類治肺疾」(傳統中醫藥文化(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推薦遴選及評選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實施開展,旨在及時總結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充分發揮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的示範作用,提升非遺保護工作水平。活動共遴選出14個優秀實踐案例。
  • 潮州兩年培養鄉村廚師近3400名 烹出創業夢 香飄致富路
    「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後,我學會粿條製作技能,現在平均每天產銷粿條四五百斤,一天下來能掙幾百元,日子越過越踏實。」陳偉生笑著說。貧困戶陳義鑫開牛肉丸店生意紅火,貧困戶陳榮海的潮汕砂鍋粥店不乏客源,貧困戶陳木君在長彬生活市場經營熟食店,成為返鄉創業大軍中的一員……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在長彬村落實落地,在發掘傳承潮菜文化的同時,促進貧困勞動力高質量就業創業,走出一條「色香味」俱全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風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