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鵬飛 通訊員佛宣)粵菜江湖,風雲再起!12月27日~2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將在佛山市順德區華僑城歡樂海岸舉行。該賽事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佛山市政府主辦,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別設立粵菜工匠組和粵菜新星組兩個組別。屆時,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共23支隊伍約150人將同臺競技。
佛山選派8名選手參賽
從在珠海舉辦的首屆賽事有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參與,再到在廣州舉辦的第二屆賽事有23個城市、地區同臺競技,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已成為廣東省的一張響亮名片。
本屆賽事將採用個人賽方式進行。工匠組選手均為粵菜的能工巧匠,代表著粵菜的較高水平。新星組的參賽選手則為粵菜的未來之星,是來自全省技工院校或職業院校烹飪專業的全日制學生精英,是「粵菜師傅」最好的傳承苗子。
各地參賽選手通過公開報名、激烈選拔或行業協會精選推薦產生。中式烹調師粵菜新星組不分菜系統一評比,中式麵點師工匠組和新星組兩個組別統一為「廣式點心」品種評比。在獎項設置方面,本屆賽事設置了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晉升職業資格等級、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等獎勵。據悉,佛山共選派了8名選手參加本次大賽。「都是具備相當實力的。」佛山市人社局局長嚴冰說。
粵菜「三兄弟」首次「單挑」
據介紹,本屆賽事與以往相比還有一個亮點,即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競賽將首次採取「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3個菜系單獨評比。汕頭、潮州、揭陽、汕尾4市參與「潮汕菜」競賽,梅州、河源、惠州、韶關4市參與「客家菜」競賽,其餘地市和港、澳地區參與「廣府菜」競賽。
中式烹調師(廣府菜)和中式麵點師粵菜工匠組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中式烹調師「潮汕菜」和「客家菜」分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中式烹調師和中式麵點師粵菜新星組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大賽工匠組和新星組實操成績合格的選手可獲得技師和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粵菜工匠組中式烹調師「廣府菜」前4名、「潮汕菜」及「客家菜」第1名及中式麵點師前4名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按有關要求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並可申請晉升競賽工種的高級技師。
本屆賽事還邀請來自省內21個地級以上市的商家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展示、推介、銷售地方特產、名小吃、綠色食材,同時在活動現場搭建的美食品嘗區將地方名小吃提供給消費者試吃和購買,預計屆時將有近40家商家參與展示。
佛山力推「粵菜師傅」工程建設
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粵菜師傅」工程,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建設。2019年6月,佛山出臺了《佛山市「粵菜師傅」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推出「1+5」「粵菜師傅」模式。2020年,「粵菜師傅」工程被列入佛山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佛山「粵菜師傅」人才體系、產業體系、標準體系、文化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數據顯示,佛山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6062人,共發放補貼2400萬元,帶動就業創業4.8萬人。目前,佛山已建立6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6個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並由財政分別給予200萬元和15萬元的建設補助資金。
不僅如此,佛山市廚藝學院(佛山市粵菜研究院)今年底即將投入使用。禪城區嶺南天地三期工程、南海區怡海港美食集聚區、順德區潭州國際會展中心餐飲集聚區等11個重點打造的美食集聚區項目都在加速推進中。此外,佛山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家廚師學院,在全省首創開設「粵菜師傅」精準扶貧班,助力實現「一人學廚、全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