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近代以來,很多人批評孔子歧視女性,論據就是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誠然,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確實是孔子說的,完整表述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像)
後人對這句話的通常理解是,孔子把「女子」與「小人」相提並論,稱其為最難對付的人,說你若是靠近她,她就會對你不尊重,你若是遠離她呢,她又會埋怨你。後人因此詬病孔子搞性別歧視,不尊重女性。
那麼,真相真的如此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至今仍有爭議,不同解讀,結論不同。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孔子說這句話的對象是人主,包括君主和家主,而句子中的「女子」和「小人」呢,都不是我們如今理解的那個意思。其中,「女子」並非泛指女性,而是特指人主身邊的寵妾,引申為人主寵幸的人。「小人」也並非泛指人格卑劣的人,而是特指與君子之道相悖的人。
(孔子劇照)
除了「女子」和「小人」,這句話中還有三個關鍵字,分別是「養」、「遜」、「怨」。其中的「養」即修身養性,在儒家通常指修養浩然正氣。「遜」是謙遜有規矩,「不遜」就是無禮、沒規矩。「怨」的含義與如今相同,即怨恨。至於開頭那個「唯」字,只是語氣助詞,並無實意。
所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恃寵者與小人,他們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所以與之相處要保持適當距離,太近了他們就會對你無禮,以致壞了規矩,太遠了他們又會對你心生怨恨,以致招惹是非。」
孔子此言真正想表達的是:「人主要管理好國、家,務必注意防範和駕馭身邊的恃寵者與小人。」完全絕沒有貶低女性的意思。
(美人南子刁難孔子)當然,以上只是主流解讀方式,主流並不代表正確,持反對意見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有觀點認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中的「女子」通「汝子」,也就是說,孔子說這句話,是在教育自己的學生,大意就是說:「你們這幫小兔崽子,和小人一樣難教養。」孔子確實曾罵過學生,比如那句著名「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就是他罵宰予的話。但筆者仍然認為,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對象並非是自己學生。
(孔子與學生)
當然,還有一種不容忽視的聲音,那就是堅持認為「女子」就是泛指女人,「小人」就是泛指人格卑劣的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就是說女人和小人一樣難搞、一樣令人厭惡。也就是說,孔子歧視女性,實錘。所謂的主流觀點,只不過是有人在替孔子辯白罷了。
這種觀點看似武斷,但也絕非空穴來風。
首先,儒家思想本身就是男尊女卑的,人家從來就沒標榜過什麼男女平等。與此同時,孔子本人也確實受過女人的傷害,他是有可能對女人有一定的偏見的。而這一切,都源於他的不幸婚姻。
(孔子與妻子)
《禮記》記載,孔子經歷過「出妻」之痛,也就是說孔子離過婚,這在古代並不多見。根據史料記載可知,孔子的妻子姓亓官,二人婚後育有一子一女,但二人感情非常不好,以至於讓孔子做出了「出妻」的決定,而且從此以後孔子終身沒有再娶,可見確實是受夠了女人的苦,說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樣的話,倒也不無可能。
那麼,各位讀者又更偏向於哪種解讀呢?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