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對女性的歧視嗎?看看易中天如何解釋

2020-12-22 清諾晗history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是記載在《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的一句話。似乎在千百年時間演繹之中,這句話是對女人的歧視,早已成為了一個定論,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觀念裡那個近乎完美的大聖人——孔子。真的會有歧視女子的思想嗎?易中天在這個問題上的發言又激起了人們對於這一問題的思考。

易中天解說《論語》,是新觀念還是舊定論?

提起中國現當代講史的學者,易中天絕對是百姓最為熟知的一個,他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作為央視《百家講壇》的主講人,《百家講壇》這壇陳年老酒香飄中國,易中天也被大多數人所熟知。

提起易中天,有人想到的是他的風趣幽默,有人想到的是他講解歷史典故的妙趣橫生,但確實有人能體會到他語言之中的深意與深刻的文化內涵,大抵作為一個綜藝節目,吃瓜群眾也就是看個熱鬧罷了,真正喜歡的也是寥寥無幾。

很多人知道易中天是因為他講歷史,然而他也講過許多國學知識,比如《論語》,2011年1月20號,易中天在《南方周末》發表了題目為《我們從儒家那裡繼承什麼,又怎樣繼承》的學術評論,闡述了他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理解。

很久以來,我們對於這句話的解釋都覺得這就是孔子歧視和輕視女性的觀點,不知是斷章取義,還是下意識的認為,就覺得這句話是對的,覺得他就是歧視女子,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恐怕也有待考證。

對於這句話易中天的理解是:這句話本就是歧視女性,但並不是說女性的人品有問題,和小人一樣。但是小人並不是指的是低賤的人品行有問題的人,而是在封建社會等級制度下的低等人或者下人。

孔子這句話體現的是一個家庭中或者是社會乃至國家周天子自己家的尊卑關係,也就是所謂的小宗與大宗的關係,他承認了孔子觀念之中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歧視的成分應該是相對較輕的。

易中天的觀點立足點獨到,但不過還是舊定論,他並沒有新觀點的提出,他只是對前人的觀點做了總結與肯定,但是他敢於承認孔子的錯誤,敢於直面聖人也有不完美的一面

易中天在闡述這句話的時候,得到了大片的掌聲,理由就是他敢於諷刺孔子的虛情假意與大男子主義和統治階級為了愚化民眾的醜惡的嘴臉,但這樣說似乎也有些太過對立了。

學者曾仕強曾經說:這是孔子在特定的環境下所說的話,並不是通論。也就是說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受到了特定的歷史環境影響的。

這裡面似乎有幾分爭辯的味道,不過也能證明學者們的觀點大都是覺得孔子這句話的確就是性別歧視的,人們並沒有冤枉孔子,那麼歷史上的學者,對於這句話又是怎麼樣闡述的呢?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種種爭辯幾時休?

中國古代一直對儒家十分的重視,自從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一度在中國奠定了統治地位,而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者,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後世眾人極大的推崇。

研究孔子的學說和觀點的人,自然是絡繹不絕,一方面這些人想要藉助儒學得到統治階級的重用,另一方面他們也想藉助儒學為跳板躋身統治階級的行列,所以他們才格外重視儒家學術的研究。

所以在古代研究孔子學說總是各執己見,說起來是研究,其實還是為了迎合統治的需要,所以對於"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總是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有理各執一詞,毫不妥協。"人亦謂僕隸下人也……"這是朱熹的解釋,朱熹作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將儒家學說推到了一個巔峰,也推到了一個僵化的極點。

但是將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上升到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方面,似乎也有些欠妥當,未免太過牽強,但朱熹並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只是他的學術觀點,能不能受到統治者的重視,能不能讓無數的文人士子為之痴狂,至於是不是孔子他老人家的本意,那其實並不重要。

其實對於這句話的解釋有多種多樣,"女"並不一定要一定是女人,中國古典詩詞和散文講究意象,比如白居易《後宮詞》中就有這樣一句:"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到天明。"這裡的"女"是不被寵幸女子,更多的應該是不受統治階級重視的失意文人。

這樣看來同是《百家講壇》的學者於丹的講述似乎比易中天的講述合理幾分,他說"你"這個字是通假字,本意應該是"汝"也就是指小孩子,所以這句話的解釋應該是:你們這些小孩子,心性不定,難養也。

文人學者在講述這些東西的時候,總是各執一詞,引經據典聽起來似乎合理,但細想之下又有一些推敲不到的地方,至於怎麼理解,看客們怎麼都應該有自己的一份想法

或許,我們都誤解了孔子

孔子是誰是中國儒學的巔峰,他在中國人的心中是光輝高大的存在,至於有多高大呢,他的影子在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中都能找到,而且還將繼續影響下去,他在中國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種信仰,一種近乎完美的儒家的倫理綱常的信仰。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關於這句話的解釋,以於丹為代表的這類學者的觀點,似乎有意用強行美化孔子這位大聖人形象的嫌疑,而易中天等學者,雖然尊重了文化本身,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為了逃脫以往觀念束縛的分離,也沒能給出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說服所有人的解釋。

而隨著當代女權事業的發展,對於傳統文化這種的糟粕也格外引人注意,像"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裡從字面上看上去就帶有歧視女性內容的傳統文化經典之中的東西,自然是要被人摒棄的,而那些瘋狂信仰女權主義者的人,似乎也因為這句話致力於將聖人孔子拉下神壇成為大男子主義者的代表。

很多人一直在討論"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卻忘了後面的半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斷章取義這種事情,中國人太多了。比如曾經那首"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我們都說李白在誇崔顥,但其實還有兩句"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然後卻不被人提起了。

或許我們都誤解了孔子,畢竟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就處在等級觀念森嚴的中國封建時代,而他作為一個周禮最為忠誠的執行者和守護者,必然會帶有等級階級觀念,所以我們不能單單因為這句話否定孔子的思想。

而且不論從哪種解釋來看,雖然孔子這句話的觀念中,帶有那麼一點歧視女性的思想,但是說到底並沒有歧視女性本身,或者說並沒有說女性品德有什麼問題,他只是說了一種宗法制度,一種等級觀念。

當封建傳統被打破,這句話存在的條件被打碎,其實我們現在的討論說到底也是沒有多少意義的,至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含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相關焦點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此言,到底是不是貶低女性?誰在說謊?
    近代以來,很多人批評孔子歧視女性,論據就是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誠然,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確實是孔子說的,完整表述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歧視女性?網友:誤會了夫子千年
    於丹如於丹老師講《論語—陽貨篇》中的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於丹的解釋是,很多女人在一些事情上像小孩子一樣,經常會糾纏不清,跟她講道理也行不通,讓很多男人覺得束手無策,所以是唯女子和小人難養!這樣的解釋會讓人感覺像是在歧視女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只要有點古文功底的同學都知道,於丹老師的解釋是錯誤的!此句中的女子並非泛指女性,讀懂這句話需要結合上下文去看,而此句針對的對象是君子中的『人主』,女子和小人也不是泛指女性和所有的小人,而是那些被『人主』所寵幸的身邊人,所以此句的真正含義是『人主』要管理好國和家,務必注意防範自己身邊所寵幸的人!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
    現實中常有這樣一幕:男生和女生吵架,然後男孩子往往比較吃虧,吵不過女生,那這個時候,男孩子就會無奈地說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把女人和小人劃上等號,女生聽了,當然更加生氣,因為不管哪個女孩子聽了這句話,都會很生氣。
  •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1918字,圖片9張】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想必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些人經常拿這句話出來,把小人和女子並列在一起,用以詆毀女人,歧視女性,說女人就和小人差不多,很難伺候。事實上,那些詆毀女人的人,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這句話根本不是這麼理解的,很多人都錯了。
  • 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是何意思?於丹就曾栽在這話上
    但是,裡面有一句話,卻讓今天的女性同胞深惡痛絕,這一句話就是——「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有聖人的支持者,為此事站出來替孔子作答說:這裡的「女子與小人」,並不是指女人和小人,而是指君王身邊的「臣妾」。但是,於丹在CCTV節目中解讀《論語》時,仍然把這句話解釋成「女人跟小人」,進而遭到了不少的指責,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栽在了這句話上!
  • 孔子真的歧視女性嗎?他到底在表達什麼意思?
    幾千年來,孔子的那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成了很多攻擊孔子的證據,尤其是在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很多人就都覺得,是孔子的思想導致女性在古代沒有地位,把女子與小人放在一起,那麼,孔子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 孔子的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突然發覺這句話非常正確。它沒有半點對女子的討厭,孔子在說真話。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孔子說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簡單去理解會曲解孔子的真正意義。先解釋整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情操和修養的問題。大體意思是接近不會好好對你,遠離又很多怨言,這很明顯的情操和修養問題。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何意?當年於丹就曾栽在這句話上
    其實古文中的這些不同理解,只要能解釋得過去,放在文章中沒有硬傷,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當年王勃到底看到了什麼,陸遊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一個《論語》中的名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到底何意?當年於丹在講解《論語》時,就曾栽在這句話上,因為講解這句話她曾被群嘲過。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出自《論語.陽貨第十七》。提到這句話,很多人可能會急,認為孔子對女人不太尊重。但是末學今天並沒有和大家爭論的意思,只想客觀地去看待這個問題,探討這個問題。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
  • 糟粕還是精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說是封建糟粕,要摒棄。其實他們往往只引用前半句,忽略後面半句。而我認為後半句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表達。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劇中我們看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是夫妻相濡以沫。你儂我儂的。沒有生活瑣事的羈絆。也沒有婆媳關係的針鋒相對、水火不容。要麼男人銳意進取,女人溫柔嫻淑。夫妻孝順,偶爾有點小摩擦,也是美麗的誤會。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小人指的是與君子行為思想完全相反的一類人,即奸詐,無事生非或者唯恐天下不亂,而女子應該是介於君子和小人之間的一類人。顯而易見,孔子是不會貶低任何人的,即便加上我們的個人情感來看這句話,認為女人和小人分明是貶義,但這是長期以來的言傳身教所薰習的思想觀念而已,這兩個詞不過是代表不同的人群罷了,對應的是他們的言談行為和思想活動,並無高下長短之分,如果有則是自己的思想妄念作祟。
  • 你了解中天易嗎?想了解中天易都包括哪些內容嗎?論中天易的由來
    中天易概述來歷 中天易傳人張永紅 中天易就是中天八卦,原出於神農連山氏,以艮卦為首,故曰連山,後來神農發現艮卦為首不符合遠古和當時的母系氏族的發展演變規律,就把中天八卦的首卦放在了坤卦。
  • 職場女性應如何突破「性別歧視」困境
    儘管社會思想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但是一時間我們仍然無法消除關於性別歧視的固化觀念,意味著女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舊會遭受不公平待遇。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此前發布的《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預測,按照目前的速度,想要打破這種職場性別歧視至少需要108年!在完全實現性別平等之前,女性應該如何在職場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如何在職場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 「唯上知與下愚為不移」的解釋探求
    若習於善則為君子,若習於惡則為小人,是相遠也,故君子慎所習。然此乃是中人耳,其性可上可下,故遇善則升,逢惡則墜也。孔子又嘗曰:唯上知聖人不可移之使為惡,下愚之人不可移之使強賢。此則非如中人性習相近遠也。這樣的解讀是以孔安國所說的「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為基調,上知與下愚,即為明智與愚蠢。習作名詞「性習」講。
  • 中天易學大講堂--八字算命如何快速切入命局
    中天易學大講堂--八字算命如何快速切入命局導師張永紅講授 弟子劉仁基整理我師父張永紅老師從易三十餘載,所斷命局數萬,縱橫各大易學會場,現場直斷無一差錯,一個八字入目,十幾秒鐘就能說出命主生平重大事件就是做為弟子的我,剛開始也感覺很神奇,覺得這種感覺可能自己一生都感受不到,隨著辛苦學習時間的增長,最近一段時間某些特殊命局,我竟也能感受到寒溼之氣,真正明白師父所言非虛,這一點曙光激勵我要更努力的學好中天易學。
  • 山東23歲女子被虐致死,面對殘忍家暴,女性該如何保護自己?
    作為一名女性,這件事讓我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且不說犯罪分子如何窮兇極惡,喪失人性,我從方某洋之死背後,看到的是女性在這個社會上的生存狀態依舊處於弱勢。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女性在出生後就受到排斥和歧視,上學後又可能會受到同學或老師的欺負,網絡上也屢現男性教師性侵犯女學生的新聞報導;到了參加工作年齡,女性因為生理和心理原因的限制,不能從事很多高薪高福利的工作;結婚了,遇到個好丈夫還好,遇到惡習太多,脾氣暴虐的丈夫,還會遭受家暴;而到了生育期,就又意味著長期失業。
  • 淺談「地域歧視」,標籤化的刻板印象
    有一個話題在微博熱度一直不減,那就是:地域歧視!上海的阿婆給女兒挑夫婿為什麼唯本地男人不嫁?北京的女孩為什麼一定找個京戶的男朋友?為什麼有人非常討厭東北人?為什麼河南人到處被招黑?為什麼鄉下人集體被某些城裡人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