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的支教天使盧安克

2020-12-19 芸商

盧安克是德國人,出生1968年德國的漢堡,做過帆船廠的工人,帆船教練,當過兵後進漢堡美術學院就讀工業設計。

第一次來到中國是為了旅行,後轉往廣西的農學院,並由此於廣西貧困山區的孩子結下不解之緣,把許多出色的作品翻譯成中文。

在中國南方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偏遠山區義務支教十餘年,被譽為「洋雷鋒」

2010年5月20日,盧安克在自己的博客主頁上宣布關閉博客,以下為他的聲明

「我不是本國人,還是去管一些外來人不應該管的事情,使得本國人有些難受。為了不傷害你們的自尊感,我是不應該管留守兒童的事情。但如果我放棄,我的學生又很難過。這種矛盾只有一個解決的辦法:不讓外面的人知道,就沒有人因為我的行為而難受。

社會對我的關注也已經超出了我的承擔能力,我承擔不了社會反應所帶來的後果、責任和壓力,也就不敢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事情。所以,我只好把我的博客關閉起來。請你們理解。

最終還有越來越多人為我難受,但我真不希望別人因為我而難受。

盧安克這位國際友人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把名利拋棄,只為可以安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現在都是被推著走的,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活著自己想要的樣子,並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付出生命,不要討厭現在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活著吧。對於我來說是的。

相關焦點

  • 德國教師盧安克:中國鄉村支教10年,拒絕感動中國人物提名
    但是有這麼一名外國男子,來到中國鄉村支教10年,卻拒絕感動中國人物提名,他就是德國教師盧安克!盧安克出身於德國漢堡,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原本他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輕人,性格好動,喜歡到處遊玩,原本他和中國一點關係也扯不上,但是一場旅行將兩者連接在了一起。
  • 德國人盧安克:在中國山區無償支教10年,受人議論被迫離開大山
    盧安克的到來盧安克與他的雙胞胎哥哥出生在了德國漢堡的一個家庭。因為家庭條件還是不錯的,所以自小便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再加之個性使然,所以他有著獨特的處世之道。他不甘於安逸,同時又肆意灑脫。所以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盧安克:一位德國小夥,在中國山村支教10年,從不向學校要工資
    一位叫盧安克的德國青年,在中國深山支教十年,寫書譯文,不要工資,不求回報。教育無國界,將整個青春奉獻給中國農村教育事業的德國青年,他值得我們最高的讚美。 中國之行,找到生活任務的特殊意義旅行 1968年出生的盧安克,從小就是有自己想法的「不安分」少年,他喜歡創造,喜歡追逐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 男版「張桂梅」:在偏遠山區免費教學10年的盧安克,值得國人銘記
    盧安克的博客裡,記載了幾十萬字,沒有對自己之前和現在生活的描述,也沒有提到關於板烈村小學的艱難和孩子們的現狀,留下的,全部是關於教育方面的抽象語句。在板烈的小學裡,盧安克身邊有一個特別調皮的小男孩。盧安克坐在草地上,身邊的孩子滾在盧安克的身上折騰。這個小男孩掰著盧安克的胳膊問他:「你會死嗎?」「會。」「你死就死,跟我有什麼關係,我舒服就行。」
  • 德國小夥不遠萬裡來華,自願在貧困山區支教十年,沒要過一分錢
    初來中國的德國小夥盧安克的故鄉是德國漢堡,從漢堡美術學院畢業後,盧安克沒有立即參加工作而是決定去中國旅遊一次。沒想到這趟為期三個月的旅程竟然改變了他的一生。或許是因為在東南大學和中國同學住慣了,又或許是對山區的教育條件感到不忍。1999年盧安克在旅程結束時決定留在廣西自願成為支教教師。
  • 感動中國:盧安克
    盧安克,德國漢堡人,是一對雙胞胎中的弟弟。中學畢業後做過帆船廠的工人、帆船教練,當過兵,後進漢堡美術學院讀工業設計。從1997年至今,他在中國廣西的大山裡已經待了18年,輾轉多處山村,過著簡陋的生活。他在華支教十年,是感動中國2006候選人。
  • 老外在中國深山支教10年,拒絕採訪害怕「感動中國」,最後怎樣了
    為了進一步認識中國這個神秘的國度,他先後在中國東南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留學,在廣東農業大學期間,他認識一群來自農村的學生,這讓他開始逐漸接觸到中國山區一個令人心酸的群體——留守兒童。幾次失敗過後,盧安克來到了一個貧困偏僻的小村莊——板烈村,在這裡,他開始了另一段人生。二、紮根大山十餘年普通人很難想像,一個外國人會跑到中國的貧困山村去支教,而且紮根了就不走,一呆就是十多年,但這確確實實就是盧安克做的事。
  • 盧安克續談華德福教育
    9月8日,本版《儘管無人聘用,認定中國教育改革有我一份》報導了德國人盧安克致力中國教育改革之事,讀者反映強烈。反映者分為四類:一、要求面見盧安克,了解華德福教育,探討中國教育問題,該類人多為教育工作者;二、誠邀盧安克去某地教書;三、新聞媒體;四、求購華德福教育書籍者。記者把反饋輾轉告知通訊不便的盧安克。
  • 盧安克——給了我思考自己的理由
    前幾年我曾經接觸過一些關於盧安克的信息。但工作與生活的焦頭爛額已經讓我將他忘得一乾二淨。而今天卻在知乎上又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盧安克的信息。文章把他在中國十年多所實踐的教育理念結合他的經歷簡略地講了一遍。但是那些才是真的能夠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理由。
  • 「大山留不住人」,德國小夥在中國支教10年,為何卻遺憾離去?
    盧安克帶著攝製組穿梭在板烈鄉村,村民和孩子們時常會將他團團圍起來。「鄉親都叫他盧老師,在板烈他很受人尊敬。」2001年,盧安克第一次來到板烈,之後便再沒有離開過這片山川圍繞的鄉村。盧安克自己寫了一個武俠題材的小劇本《和平劍》,意在教化這群孩子。在他的照相機面前,有人忘詞,有人搗亂,還有的人特地將木頭磨成劍狀。每拍一集,盧安克都會在第二天放映給全班同學觀看。
  • 【師和遠方】跨越千裡山海情,點燃教育未來夢
    濰坊新聞廣播FM89.9《成功起跑線》以教育脫貧攻堅為主題,特別策劃推出了「師和遠方」系列專題節目。選擇濰坊地區教育對口支援貧困偏遠地區的教師代表,通過其參與當地教育扶貧工作為報導重點,展示他們在扶貧工作一線的堅持精神和取得的成績。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願者老師,這是我來到大涼山的第4個月,經歷了山裡秋冬兩季,跟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黃雯在信中寫道,這次支教從今年年初開始準備,到後續辭去城市裡的工作,經歷了許多掙扎和選擇。
  • 守護天使龍都行 奉獻社會顯擔當
    「愛心匯聚力量,真情共築希望,守護天使在你身旁」,至今為止,安陽師範學院傳媒學院「守護天使」支教團已開展4次支教活動。我們始終遵循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從學生幹部中嚴格選拔出不怕艱苦,無私奉獻且具有文體特長的支教團成員,組成一支強有力的隊伍。
  • 濱州「90後」雲南支教 為山裡娃募捐毛絨玩具
    記者經過多方打聽了解到,募集人是一位濱州的「90後」女孩,目前她正在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支教。通過電話,她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濱州姑娘邂逅雲南大山裡的孩子的溫暖故事…… 2019年8月,在連續經歷了3個小時的飛機,9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步行半個小時的山路,花費近16個小時後,濱州「90後」女孩王圓終於輾轉到達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在這裡,她將開啟為期兩年的支教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支教路上「夫妻檔」|望謨縣實驗高中支教老師勞...
    9月2日天蒙蒙亮,我們夫妻倆懷著對望謨的忐忑踏上了支教行程。從飛機上俯瞰,映入眼帘的只有綿延的群山和散落其間的村寨,下飛機後又轉車穿越無數青山和村落。下午三時,我們終於到達望謨縣實驗高中——我們即將開始全新生活的地方。
  • 單眼最美支教老師陳曉婷:孩子的未來是我眼中的光
    在山區小學支教期間,她陪伴學生走過兩年時光,用心教育學生成長成才,成為眾人心中的「最美支教老師」。別人不解地問她,一個重點大學生為什麼想去窮鄉僻野支教?她總是雲淡風輕地回答:「因為我就是從窮鄉僻野裡出來的呀。」陳曉婷表示,支教生涯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回歸,一種享受。她說:「因為我從小生長在農村,喜歡農村優美的環境,還有簡單純樸的人際關係,喜歡農村的一草一木,所以回到農村支教,對我來說是選擇了我自己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一種享受。」
  • 紅花崗:「滬」上學子千裡支教 知識青春奉獻「紅」城
    來自上海大學的研究生團隊在給紅花崗區第八小學的同學們上英語課。  肖靜是來自上海大學的支教老師,也是來紅花崗區第八小學支教的5名志願者之一,這也是第四批來紅色革命老區遵義支教的上海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  「他們在少年宮教孩子們建模、舞蹈、葫蘆絲,陪孩子們打桌球。」紅花崗區第八小學辦公室主任蔣佳順說,每天下午,少年宮裡總是歡聲一片。  在少年宮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上,來自上海大學的支教老師們盡展所長。
  • 「支教女教師」竟然是「夫妻檔」 2個月詐騙50萬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結識了在偏遠山區做支教的女教師,原以為是一次美麗的邂逅,沒想到獻愛心為山區孩子購買的生活用品卻成了詐騙團夥的囊中之物。冒充「女教師」的竟是一對夫妻檔,背後是精心設計的連環圈套。短短兩月時間,「夫妻檔」詐騙團夥冒充支教女教師詐騙百餘受害者50萬餘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支教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像縣市之間的相互支教是為了什麼呢
    連續三年了,每年學校都會來一個外縣市的教師到我校支教,今年來的是臨近市的趙老師。趙老師今年四十七八歲,在當地城區學校任教。說起來支教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評職稱的問題。趙老師的縣市有規定,到省內市外其他縣市支教一年,就相當於有了一年薄弱學校工作經歷,具備評副高的基本條件之一,同時每年有兩萬元的生活補助,在職稱評審積分中加三分。可別少看這三分,相當於擔任五年班主任呀。趙老師已經到了要晉升副高的年齡了,但缺少農村學校工作的經歷,所以就申請到我們學校支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