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藝術的標新立異與自我革命

2020-12-10 怡然聽雨齋Art

沈 平

一個藝術家做到作品新穎,與眾不同,最重要的是實現自我批評與否定,就是要自我革命,不停地自己批判自己,不斷的自己超越自己。

《世說新語·文學》「支卓然標新埋於二家之表,立異於眾賢之外」,就是說朝支能獨創新意,有異於他人的新風格和新方法,其原因是他能「一日三省吾身」。藝術想要標新立異,不停進步,就要不走尋常路,不能同於常人,應該不停地給自己設立門檻,提出問題。畫法本不止一路,不是技法技巧好就能畫得好,畫到無法才是真功夫。這地方好壞,那地方強弱,這地方應該多一點、強一些,那地方應該少一點、弱一分,每一筆一划都要自問是不是合乎正確的審美導向。每個人總有不完美、不完善的地方,問題是能不能看得到、看得清楚。只有做到自檢、自我革命,才能時常發現不足之處,可以說自我革命、自我覺醒是好作品誕生的前提。齊白石無望入仕、懶於應酬、與世無爭,卻始終以一顆質樸自我否定的心性,在藝術體驗之中不斷自我革命、變法變意,予篆隸於行筆,予色彩於翰墨,以秦漢碑版古拙筆力,化作新的藝術信息,創造出獨具情懷的語言和民族特色形式的繪畫作品。

真正的藝術家是辛苦的,總是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自己對自己質疑,如果放棄了對自己的批判,藝術也將無法前進。宋代書法家蔡君謨說:「張芝與旭變怪不常,出乎筆墨蹊徑之外,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所言即非獨此一家,繪畫藝術的傾向是因為自己的需要,並不是我想畫就可以,而是自己真正的需要,有的人技法技巧都很好,但把畫面搞得到處都緊,透不過氣來,看似細緻縝密,實質上是因循守舊,始終突破不了自己,囿於泥潭,不得要法。吳昌碩一生顛沛流離,卻始終在變法超越,他以石鼓文筆法和「篆籀」入畫作,使畫面充滿濃厚的金石氣息,筆觸樸拙、蒼茫老辣、渾圓雄強。「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齊白石甘願做其看家狗,潛心學習,把吳昌碩厚重、變化多端用筆發揮得淋漓盡致。

就中國畫而言,「筆墨當隨時代」,是一種精神需求,每個時代的繪畫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方式和與之相應的筆墨特點、形式特徵。吳曉波在《製造就是思考》一文中說道:「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傳統,而是從傳統出發,在當代的審美和生活中重新尋找存在的價值」。藝術家都是通過不斷地製造「事端」和「離經叛道」,反覆的評價、了解、否定自身,在自我革命中創作出體現時代品質、審美特徵,屬於人類共同享有的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繪畫是視覺的藝術
    繪畫是視覺的藝術,一個正常的人,不管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其眼睛的視覺功能應該沒有根本性區別沒有證據表明中西繪畫特性的不同緣於人種的差異。我們的任何一種觀看都是在自我的情感、審美與文化經驗中進行的。文化會在人類觀看時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 美國當代繪畫大師、著名美術教育家,大衛·萊弗爾談繪畫藝術
    而他恰好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了繪畫,之後加入帕森斯設計學院以及福特漢姆大學,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教學25年。大衛不僅是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而且還是著名的美術教育家,著作有《自畫像:洞察力的視覺之旅》、《藝術家教:對繪畫藝術的反思》、《大師的油畫秘密》等著作。
  • 繪畫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蔣躍認為,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繪畫表達形式,儘管源於生活,但必須高於生活。不僅不能與生活一模一樣,而且還要使畫面與生活保持距離,甚至反其道行之才有價值,畫家要做的工作實際上是視覺重構。繪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最主要的是追求形式美感。
  • 深刻理解黨的自我革命與偉大社會革命
    一、勇於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鮮明品質黨的自我革命是指黨通過變革性行動實現黨自身質的發展。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主體,無產階級政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在革命實踐中塑造的。一方面,無產階級在反抗資產階級的革命行動中建立了自己的政黨組織——共產黨;另一方面,在不斷地自我革命中,共產黨由弱到強發展壯大。
  • 走進」奧地利梵谷」的繪畫世界!|繪畫|梵谷|現代藝術博物館|藝術之...
    從病房,宿舍,到畫室,畫廊,博物館,一路走來,步步提升,在心理治療師和專業人士的幫助下,精神病人憑藉手中的畫筆和藝術的直覺,走上了藝術市場化的道路。Johann Hauser 作品一覽古金這裡的精神病人過去沒有繪畫基礎,進了療養院以後,也沒有老師教他們畫畫,可以說是無師自通,心想事成,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 現實即永恆:阿利卡的繪畫藝術
    現實即永恆:阿維格多·阿利卡的繪畫藝術文/騷客vlog阿維格多·阿利卡(1929-2010)是以色列當代最重要的架上畫家之一。早年他專注抽象畫,後期轉向寫實。他最專注的題材是靜物畫。在阿利卡看來,藝術的實質在於觀察。
  • 美國田納西報譽範光陵亞美歐推繪畫革命中華文化
    FAN INNOVATES 21ST CENTURY PAINTING REVOLUTION WITH ORIENTAL RENAISSANCE AND CONFUCIUS 範光陵博士環繞地球創新推動卄一世紀繪畫革命,文藝復興及孔子哲思。 Dr. Kenneth Kuanling Fan (i.e.
  • 黨的自我革命與改革開放
    帶著這些思考,筆者完成了《黨的自我革命: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政治密碼》一書。在筆者看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貫穿著兩條邏輯,一是沒有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就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另一是改革開放推動中國共產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
  • 在「自我革命」中篤守初心
    《求是》雜誌第15期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文章指出,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要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
  • 自由繪畫丨具體派:日本戰後的前衛藝術
    吉原治良 圓 45.5 x 53.0cm 布面油畫 1971 吉原治良渴望融入國際前衛藝術的潮流中,在他帶領下的具體派天然地具備自我推廣的主動性
  • 他用真實的色彩,繪畫了寫實的藝術,逼真的彩鉛插畫!
    ▼今日欣賞繪畫大師Wild Fauna的繪畫作品。他的繪畫風格集印象派、表現派、立體派、水彩畫、點彩畫、素描畫於一身,許多繪畫特點都融入其中,所欣賞的色彩畫面很值得一觀。許多藝術的畫面也擁有了無比真實的情感表達,似乎藝術的表現也更加主觀且立體,好像無比真知的畫面繪畫了藝術的本真。我們可以通過藝術來看到,許多作品的情感傳遞,也可以通過自我的本真來看到,我們內心真實主觀的精神。作者用色彩繪畫出許多內心的體驗,寫實的畫面也似乎追求了事物最深層次的幻想與奧秘,擁有藝術構成的真實世界。
  • 繪畫啟蒙很簡單,做好3個引導,在家就能培養寶寶的繪畫藝術
    但是美術的藝術是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繪畫啟蒙是最好的鍛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培養繪畫藝術細胞吧!有一部分家長,深知培養孩子特長的重要性,但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要去培訓班,就一定能夠培養孩子的特長。
  • 美術研究|淺談印象派人體繪畫對攝影藝術的影響!
    【摘要】在攝影藝術中,印象派繪畫的形式和畫風,是攝影靈感的重要來源。在上世紀地 60、80 年代時期,西方國家開始盛行印象派畫作,並且出現了諸多的繪畫名家,如莫奈、雷諾瓦等。印象畫中的繪畫語言豐富而生動,對攝影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就印象派繪畫對攝影藝術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探究,僅供參考。
  • 畢卡索:畫畫是我的武器|繪畫|畫家|藝術|藝術家_網易訂閱
    我討厭自我重複。但如果一些老素描攤在我面前,我就會去取用一切對我有用的。  真的好好去想,能畫的題材其實真少。它們不斷被重複。維納斯與愛情,變成聖母瑪莉亞與聖嬰,又變成母與子,題材其實沒有改變。能發現新的題材多好。
  • 藝術名家雲展覽丨楊飛雲繪畫新作鑑賞
    楊 飛 雲    楊飛雲:    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那種從未有過的被隔離的時空變的格外的乾淨、寧靜和寂靜,與每日心系疫情的波瀾焦躁對比之下,只有在繪畫中才能找到平衡與寄託,熱愛了幾十年的繪畫,這時更加體驗到,畫畫是心靈的載體,心意的家園,心情的避難所。對於一個畫者來說,所有錘鍊的繪畫表現能力和形式手段,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為了一顆赤熱誠熾的心服務的,因此畫家的心性,心態,心意是技巧、能力、個性、學養的主宰。
  • 新古典主義藝術:播種榮譽的種子,革命時期的榮耀殿堂
    18世紀興起的環遊歐洲,讓很多人迷戀上義大利並且掀起了藝術上的新古典主義風潮,它將高貴的古典情趣與精巧嚴謹的藝術手法融為一體。在形式上,它不僅是繪畫、雕塑和建築,還發展了時尚和家裝領域。抖音短視頻「30秒讀懂新古典主義」:一楊的藝術移情
  • 高層次的精神享受,世界著名繪畫藝術作品鑑賞!
    繪畫不僅僅是藝術品,是從藝術家的靈魂中湧出的情感,藝術作品之所以能撼人心魄,使人如痴如醉,其根本在於它的情感性,作為藝術創作最高境界的藝術情感,之所以有著無比豐富和巨大的藝術魅力,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是藝術家心靈的對應物,它濃縮和滲透著藝術家的靈魂感悟。藝術家創作過程中也是其情感的釋放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從而達到內在與外在的統一和心靈上的平衡點。
  • 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對話與融合
    畫家常取材於文學的世界,而作家也因繪畫而擁有別樣的審美意蘊和創作激情。從中世紀到今天,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的發展進程交匯融通,在歷史上通常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並在相同的資源裡尋求著類似的答案,呈現出相近的特點和理念。  中世紀時期,法國文學與造型藝術汲取著同樣的宗教靈感。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讀懂繪畫》選取了西方繪畫史上最具代表性的300餘幅經典作品,引領著讀者在西方藝術中遨遊。從中世紀開始尋根溯源,一直延續到20世紀的晚期,將諸多藝術家、藝術作品進行串聯,讓讀者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從古至今各個藝術流派的經典繪畫及藝術風格。
  •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是唐代以後中國繪畫史上喲一燦爛的輝煌的鼎盛時期,雖然上承唐代的五代與下啟元代的南宋都在繪畫發展中具有繼往開來的特點,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繪畫領域許多變化是前所未有的,皇家畫院的創立,學畫的興辦,文人士大夫繪畫興起以適應民間需要的商品性繪畫的興盛,都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美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