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董倫峰 通訊員 程文倩)「吃個西瓜吧,這個瓜很甜,但不好賣......」8月3日,在通許縣豎崗鎮收瓜市場,63歲的姜翠蓮挑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西瓜遞向本網記者。
近期,開封各地西瓜開始上市,不少開封網友卻發布短視頻表示自家種植的西瓜大量滯銷,又圓又大的西瓜無人問津,不少還爛在了瓜地裡;更有瓜農表示2900斤地好西瓜無奈只賣了120塊錢。
據了解,這是通許縣最大的一個收瓜市場,孫營鄉、大崗李鄉、尉氏張市鎮等周圍十裡八鄉的瓜農每年都來這裡賣瓜,一斤賣上個四五毛不成問題,全國各地來收西瓜的商戶也是絡繹不絕,但今年卻只見瓜農和本地商戶都在相互觀望、做著一斤西瓜一毛多、甚至八九分錢的交易。記者得知今年本地瓜農收益都不好,一是由於疫情原因,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商戶不方便來收西瓜,本地瓜外銷渠道難,只有中牟、駐馬店等開封周邊的商戶願意來收瓜;二是因為今年當地西瓜生長期氣溫一直上不去,再加上近期雨水多,西瓜難免被雨水浸泡,嚴重影響瓜的質量。
當天天還沒亮,尉氏縣張市鎮的姜翠蓮和68歲的丈夫開著四輪拖拉機拉著一車西瓜來到收瓜市場,一直等到下午一點多還沒賣掉,「問了好多家都要一毛三一斤,太便宜了,再等等,拉了這麼遠,咋著也得賣一毛五吧。」不久,老兩口遇到一位中牟收瓜商戶,在雙方協商好價格後,開始給西瓜過磅稱重。卸完西瓜,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太陽毒辣辣的,老夫妻倆汗如雨下,但拿到賣西瓜的錢後,老兩口還是開心地笑了起來。
「因為疫情原因,今年老百姓也都不容易,俺跑這麼遠的地方來收瓜,也是想多幫助一下瓜農,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說實在的,拉回鄭州也掙不了幾個錢。」48歲的王小愛在收完姜翠蓮老兩口的最後一車瓜後說道。她和丈夫早上五點鐘從中牟開車來到這裡收瓜,直到完成最後一筆交易夫妻二人才去吃了今天的第一頓飯。
下午三點,豎崗鎮小河口村的71歲老人張文政用電三輪拉了1000斤左右的西瓜,在收瓜市場已經等了很久,「今年是豐收不豐產,幾畝地的西瓜買不上好價錢。」看到張文政拉著一車瓜一個多小時還沒賣掉,老人也有些著急,上身衣服也都被汗水打溼,大河網記者不忍心讓老人再等下去,自掏腰包買了老人的一車西瓜。
目前,面對大量滯銷且買不上價錢的西瓜,通許縣瓜農紛紛通過短視頻等方式向社會幫助,希望購瓜商戶、社會人士、政府相關部門等給予他們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