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令安——油畫作品欣賞

2020-12-22 藝術頻道專訪

張令安簡介

崎嶇的探索之路

文/毛岱宗

上世紀末,一些有著中國審美情懷的青年油畫家不再迷戀西方傳統油畫,而把自己的探索方向轉向東方,轉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關注。張令安就是其中的一位,幾十年的勤奮努力,他取得了卓然顯殊收穫,其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倍受觀眾的青睞。

我們知道,東、西方藝術是兩個文化傳統形成的兩個不同的審美體系。西方油畫是插上了科學翅膀飛起來的,在這個藝術系統中藝術家對客觀的自然的態度是以身相許,拿創造出幻似逼真的物象氣氛作為身價,從而建立了寫實的造型語言和色彩語言。像造型中的透視 、解剖、體積、光線等等;色彩中對條件色探索以及對光譜借鑑等等。其探索之路始終囿於科學的規跡。而中國繪畫藝術傳統認為畫為心畫,畫家在客觀自然面前保持若離若即的度,以創造意境為目的,建立了意象的繪畫語言。

這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在這二者之間做融合探索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沒有現成的路可走,畫家面對的是一大堆矛盾和問題,從表現技法到創作全過程都充滿著對以往的質疑,尤其是系統地學習過西方繪畫的人,已經形成的一些審美觀念以及以這些既有的審美觀念為出發點形成的自己的技能是難以一下割捨的,對畫家來說它像被訓練過的肌肉記憶,貫性是很強的。要過渡到另一種審美領域它們就會成為最大的障礙。

因此,做出這種選擇的人往往是在猶豫中決擇,在矛盾中前行。猶如要放下過去的積累,一切從零開始。一百多年來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人們因此怯而禁步。雖幡然覺醒者有,但探索成功者卻寥若晨星。多數人淺嘗輒止,離目標漸行漸遠。如果沒有一定的審美理想,沒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懷,沒有對中國藝術從骨子裡面的痴迷,沒有探索的勇氣和韌勁兒是難以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

以此,我們可以知道張令安的選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憑著不凡的勇氣和執著走在這樣一條崎嶇的探索之路上的。在走上中西繪畫藝術融合探索之前,張令安對西方油畫也是一個痴情的探索者。他有著西方油畫的基礎,對西方油畫的表現技巧他是有過系統的學習和研究的。在東方的審美意向引導下,當他開始轉向新的油畫表現的時候,他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把原來精心建立起的技術體系打碎,要狠心捨棄它;第二個問題是從哪裡開始著手,這是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必須找到一處缺口才能進入新的探索。

我們從張令安走過的探索過程看,他跟一些前賢一樣也是從風景畫入手,借鑑中國傳統山水開始。我們知道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蘊含的表現技法是最豐富的。這是由其題材的複雜和內容的豐富決定的。張令安希望從中國的山水畫當中吸取營養,來實現他的油畫表現。

多年持之不懈的艱辛探索顯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我們觀賞令安的作品,會有許多許多的感悟和思索,其中最感人的是畫面宏闊空間的營造。這一特點是他吸收了中國傳統山水構建空間的經驗。在構圖中,我們知道不同於傳統西方油畫焦點透視法,中國山水畫採取的是散點透視法。山水畫家的視點是遊動的,用上下移動的高遠法和平行移動的平遠法觀察自然。依據這些觀察方法,中國畫家可以繪出長江千裡長卷和萬丈高山立軸。

張令安在風景創作中把這個自由構建空間特點吸收過來,在構圖當中突破了舊來的疆域,打破了原來焦點透視中如像照像機一樣的局限。他在構圖中獲得了空間的自由。他的不少橫式構圖都體現出對空間的自由延申。從審美心理學上來看,人們對風景畫的欣賞跟人們對空間的熱愛是分不開的,欣賞的愉悅是由宏闊而自由的空間帶來的。因此營造空間是風景畫家的第一要務。張令安營造空間的的成功除了借鑑中國傳統透視法以外,還運用虛實、藏露的互生對比之法在畫面上以有限創造出無限,如那些圓團式的風景構圖中給人以更多的想像,讓人體驗到一種空靈之感,令安風景畫的第二個特點是通過純化色調渲染意境。油畫創作中色調是最有力的一個表現手段,這個傳統經驗來自西方,而不是來自東方。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學習中的取捨態度。

前面我們講了他借鑑中國畫的營造空間的經驗讓畫面宏闊空靈,這裡他又把學習西方色彩的技能經驗應用到了創作當中以色調渲染意境,使畫面主題鮮明單純。保持什麼,捨棄什麼,他是比較清醒的。然而這些經驗的取得並非容易,需要大量的寫生,對自然進行觀察積累。我們知道西方油畫色彩的色調是建立在光線為基調的基礎上,它跟時間相聯繫,我們通過色調可以讀懂畫面表達的是春、夏、秋、冬,或是朝、夕、午、夜,也或是陰、晴、雨、雪。它是建立在真實的感覺基礎上的具有可信度的色彩,而不同於中國繪畫傳統的隨類敷彩,淡化色彩的真實性。

我們來看一下取得西方繪畫色彩苛刻條件就會知道畫家掌握它多麼不易!西方繪畫注重的是條件色,所謂的條件是指在特定的光線下和特定的環境中對特定物象用固定的視點進行描繪的方法。用這種方法進行大量的寫生磨練積累,才可以把握大自然的瞬息萬變的色彩,捕捉到色調。從令安油畫畫面對色調運用的自如程度可以判斷出他曾做出何等的努力啊!對於寫生,他幾十年如 一日,樂此不疲,腳步踏遍齊魯大地和大江南北,這才換來今天對色彩駕輕就熟,信手發揮。尤其近期作品對色調的純化和概括,每一幅畫看上去如熟透的葡萄,顆顆香粒粒甜。鮮明的主題和單純的意境隨色調的彰顯而令欣賞者會味無窮。

令安風景畫的第三個特點是茂密的皴擦帶來豐富的筆調。用筆是最能體現風格特點的。令安作品的畫面筆觸刻印著他的不厭其煩的耐心和細膩蘊藉的抒情情懷。在用筆上,他顯然是借鑑了中國山水畫當中的皴法,將其轉換成一種用油畫的筆觸去營造畫面的技巧,將以往描摹物像和塑造體積的筆觸變成演繹節奏、韻律等形式的手段。他那種綿密細緻表現特徵,既像清代山水畫家髡殘的厚積撲茂,又像元代山水畫家王蒙的密麗豐盈。

畫面上是筆觸也是物像,是物像也是形式;是皴法也是色彩,是色彩也是情調。作者樂此不疲細緻的經營,既有自然物像的豐富顯現,也有造化的氣韻流動。眾多的美感都是通過他的這種油畫的筆觸實現的。欣賞者感覺到耐看,有一種豐富的滿足和細膩的撫慰。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令安畫中有對意境的自覺追求,這是一個畫家成熟的表現。畫家不再僅僅關注表面形式上的探索,也不再追模大師或對其有影響的畫家,而是轉向內心,開始欣賞自家的風光。這是一種真實自我的實現,與其相隨的是在藝術上自然而然地流露。這時候畫家唯一關注的是意境,這是藝術的初地,好多藝術家終生探索又回到這塊初地,所不同的是這時候醒識到它,不再懵懂。這時候的畫即便是生拙也感人,即便是不完整也不缺什麼。處處有畫意,筆筆傳真情,似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奇蹟。

雖然這樣的情況對一個畫家來說為數不多,但它一旦被確認,應該像修行者開悟時被印證一樣,出現棄凡入聖,脫俗成仙的契機。在令安的創作中,尤其是近期的創作中此類作品相繼顯露,儘管數量不多,但這畢竟預示著一個高度。這裡面承載著的是他的真正審美理想。

打造中國氣派的油畫是百年來幾代中國油畫家的夢想,儘管通往它的道路上荊棘載途,崎嶇不平,但秉持中國文化情懷的畫家,懷揣著這個夢,始終不渝。張令安的探索精神昭然其中,他正處在藝術豐收的年華,期待他在這個方向的探索上有新的佳音。

毛岱宗2020秋於布達佩斯

張令安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油畫大師郭潤文古典主義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油畫大師郭潤文古典主義人物油畫作品欣賞廣州美院老教授郭潤文古典主義人體油畫作品欣賞!油畫之所以是油畫,關鍵是要畫出那種屬於油畫才有的「油畫味」來。郭潤文一開始就認同來自西方的古典主義,對油畫的質感、質地、油層的厚薄以及經典的構圖都做了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並逐步地達到比較理想的境地。從他畫面的厚薄關係、顏色的對比以及偶然性因素等方面,可以看出他對技術的嚴格要求。
  • 奧地利畫家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油畫作品欣賞
    奧地利畫家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油畫作品欣賞奧地利畫家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油畫作品欣賞奧地利畫家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油畫作品欣賞奧地利畫家Ferdinand
  • 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油畫作品欣賞
    世界上最好的美術學院,世界頂級三大學院的油畫實力。1、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1785年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油畫作品欣賞成為國立美術學院,學院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產物,也對歐洲文藝復興產生過巨大影響,因對世界美術界,世界美術教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有「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和「寫實主義大師匯集的皇家美術學院」之稱。
  • 姚呈遠——具象油畫作品欣賞
    近50年來,姚呈遠潛心繪畫的光色研究,寫生並創作了大量的光色美術作品;舉辦了「變色+ 變色」大型個人油畫展;發表了光色繪畫、光色品畫等方面的多篇論文,並出版了多部美術作品集。姚呈遠繪畫的光色研究成果令人關注,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先生曾為其油畫展題辭:「變色,讓油畫更精彩。」
  • 中國油畫家劉孔喜油畫作品欣賞
    擅長油畫、版畫。1969年自北京初中畢業後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參加勞動,其間從事北大荒版畫創作。1977年考取瀋陽魯迅美術學院,1982年繼續考取該院研究生,1985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3—1994年,任日本國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學科客座研究員,研修油畫古典技法和坦培拉繪畫技法。
  • 《書畫南北方》蔣偉民油畫作品欣賞
    蔣偉民,1962年7月出生於無錫,先後就讀和進修於南京理工大學造型藝術系,中央美術學院高研班,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高研班 出版《人與自然》美術作品集,多幅畫作被臺灣、日本、立陶宛、英國和美國等畫廊和私人收藏。先後在無錫市博物院,文淵坊舉辦個展,在三蠡美術館舉辦四省四人精品油畫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展覽。 現任中國油畫寫生俱樂部無錫分部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無錫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梁溪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畫風嚴謹,技法精細,大衛11幅人物肖像油畫作品欣賞
    《戴頭巾的年輕女子》,大衛油畫作品欣賞。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年),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畫風嚴謹,技法精細。大衛油畫作品欣賞,《伯爵夫人》。他在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雅各賓專政時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員會和美術委員會的委員。
  • 日本超寫實油畫大師岡靖知,高清美女油畫作品欣賞
    日本超寫實油畫大師岡靖知,高清美女油畫作品欣賞!油畫究竟能精細到何種程度?在中國油畫界沒有冷軍出現之前,對油畫不是很了解的普通人大概也沒想過油畫竟然能夠畫得如同照片,冷軍的出現顛覆了普通人對繪畫的想像。
  • 中國早期油畫家:徐悲鴻油畫作品欣賞
    徐悲鴻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
  • 央美油畫系老教授孫為民鄉村題材油畫作品欣賞
    央美油畫系老教授孫為民鄉村題材油畫作品欣賞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油畫界出現了一批具有深厚的油畫基礎功力又有個人感受的畫家,孫為民就是其中的一員。這得益於他在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期間的學習趨向,同時又全面熟悉了西方油畫的發展狀態,突出學習了西方造型體系中的體積、空間、語言,所得成果促使他以後的畫風有了明確的變化。在燈光與外光系列作品中,強化了油畫中的渾厚感與力度,並與外光中的斑斕色彩相融合。加上他原有對生活純正的激情表達,形成了孫為民近幾年的油畫特色,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孫為民是以畫鄉村和農民見長的。
  • 「藝海風流」呂恩誼油畫作品欣賞
    長於油畫、水彩畫。作品有油畫《幸福的航程》《十大元帥肖像》,水彩畫《對空射擊演習》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多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現旅居加拿大。童年時代的呂恩誼就歡喜畫畫,他的父親呂漢池思想進步,積極支持抗日。新四軍官兵和縣、區、鄉幹部長期住在他家裡。他們發現小三昌會畫畫,漸漸的把他帶上了革命的道路。
  • 火山畫:風景人物火山油畫-奧斯瓦爾德 美術作品欣賞
    美術作品:欣賞那不勒斯海灣和維蘇威火山_View onto the Bay on Naples and Mount Vesuvius(also known as Blick auf die Bucht von Neapel und Vesuv)-奧斯瓦爾德·阿肯巴赫美術作品作者:奧斯瓦爾德·阿肯巴赫(Oswald Achenbach)
  • 色彩豐富,筆觸細膩,基裡洛夫9幅靜物油畫作品欣賞
    基裡洛夫的靜物寫實油畫作品,筆觸高雅清新,絢麗多彩,非常細膩;所構成畫面意境與情調,表現自己精神與情感世界的構造。基裡洛夫靜物油畫作品欣賞,觀看他的作品時,總不自覺會伸手觸摸逼真的畫面,情不自禁發出「真的是畫嗎」驚嘆!
  • 人體繪畫——年輕藝術家唯美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人體繪畫——年輕藝術家唯美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仉興元的油畫作品《午後》,閒暇的午後,女主人慵懶地坐在圈椅上,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裡,不知道在遐想些什麼。1989年至2008年 創作水彩畫、油畫被山東美術出版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浙江美術出版社 上海美術出版社 天津美術出版社 等多家出版社 出版。以其紮實的創作功底得到了業內人員的較高評價和關注。2013年9月赴法國、荷蘭等歐洲進行油畫考察,感悟東西方藝術融合,潛心油畫創作。
  • 王鵬油畫作品欣賞:心中的山水
    藝術經歷:1989年參加露天畫展,為核心成員;1992年作品入選中國首屆博雅油畫大賽;2001年北京第九屆藝術博覽會;2002年北京華麗美術館個展;2003年日本東京mlasam畫廊個展,並在大阪、名古屋巡展成為籤約畫家;2007年參加北京80年代當代藝術青島夢展;2011年參加大阪藝術博覽會;2014年青島旭峰美術館個展;2015年青島品藝術空間個展;2016年出版社藝術館風景聯展;
  • 莫奈的老師歐仁·布丹油畫作品欣賞
    油畫是一種西方繪畫的主要畫種之一,在我國也是倍受喜愛的。它是用顏料在畫布上做畫的方式展現藝術魅力。與我們的國畫有所不同,但是藝術是相通的,是可以互相欣賞的。在法國出生的歐仁·布丹,就是一位繪畫家。他出生於一個水手的家庭,父親是一位領航員。
  • 油畫名家——吳靜涵鄉村少女系列油畫作品欣賞
    油畫名家——吳靜涵鄉村少女系列油畫作品欣賞吳靜涵1964年生於北京。1978年參加北京一中美術組,受教於金玉峰先生。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吳靜涵的作品風格是屬於非常寫實而絕無所謂的「形式感」的那種,純熟的技法,都忠實地展現出人物原本的光色和情感,畫面非常的自然、質樸;不做作,不矯情,不張揚令人回味,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 八零畫派劉延明油畫作品欣賞
    作品被多位藏家及機構收藏        在劉延明的油畫作品中,畫家關注的不是色彩和筆觸的畫面物理性,而是繪畫中幻覺的「真實」和心靈空間的深度;以平和溫性的色調、寫實功力與有意識之夢的融合,凝結了自己的語彙;以畫面獨特的美感和畫面之後的巨大力量,喚起強烈感情,制定一種藝術之後的藝術在暗示語言中產生的共鳴。我們可以發現的是,富有張力的畫外語言結構和形式充溢的畫面,給人以直接的視覺體驗與情感調動。
  • 美國藝術家達萊西奧風景油畫作品欣賞,好美!
    美國藝術家達萊西奧風景油畫作品欣賞,好美!油畫風景也被稱作「風景油畫」,是油畫的一個主要門類,用油畫材料對自然知景物進行描繪。文藝復興以後的16世紀,風景油畫作為獨立的繪畫體裁出道現於歐洲畫壇,並得到極大發展。
  • 二十世紀初的澳洲風景:阿瑟·斯切特的油畫作品欣賞
    阿瑟·斯切特(Arthur Streeton 1867-1943年),澳大利亞最著名的風景畫家,被藝術界稱為澳大利亞油畫風景之子,他也是海德堡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崇尚印象派風格,擅長描寫澳洲本土風景、全景式風景,其獨特的光影色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