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歸於毛澤東 呂恩誼作
呂恩誼,江蘇響水人,1930年8月出生在響水縣老舍鄉,1945年入黨。次年參加新四軍。曾任第三野戰軍軍文工團舞美分隊分隊長、華東軍區海軍《人民海軍畫報》記者、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第四屆理事。長於油畫、水彩畫。作品有油畫《幸福的航程》《十大元帥肖像》,水彩畫《對空射擊演習》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多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現旅居加拿大。童年時代的呂恩誼就歡喜畫畫,他的父親呂漢池思想進步,積極支持抗日。新四軍官兵和縣、區、鄉幹部長期住在他家裡。他們發現小三昌會畫畫,漸漸的把他帶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2年,呂恩誼12歲,便當上了鄉兒童團團長,帶領孩子們站崗、放哨。參加抗日活動,這使他的畫畫具有更多的戰鬥內容。縣區領導叫他畫一些抗日宣傳畫,到敵佔區去張貼,起到了一定的宣傳影響。當年《鹽阜大眾報》還報導了他的事跡。
東方破曉 呂恩誼、艾民有、毛文彪作
1945年初,年僅15歲的呂恩誼參加了濱海縣文工團,不但專門從事舞臺布景繪畫設計,而且每到一處都吃勁的拎著一隻裝著石灰的鐵桶,涮標語、畫漫畫,宣傳抗日。這年夏天,他光榮的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又參加新四軍,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三年解放戰爭中呂恩誼經受著血與火的考驗,又以畫筆作武器,伴隨著滾滾向前的時代巨輪,迎來了新中國的黎明。
幸福的航程 呂恩誼作
1950年,呂恩誼被調到上海,任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剛成立的《海軍畫報》社編輯。1951年他又被調到北京,在海軍政治部文化部從事專業美術工作。從此,他的美術創作如虎添翼,為他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了舞臺。而使他特別高興的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能在一位自己從小就敬慕的將軍張愛萍司令員領導下從事畫報編輯工作。
擊沉太平號-江平、呂恩誼作
呂恩誼在日常編輯工作中,從將軍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優秀的品德。在將軍的關懷和教育下,經常深入到沿海島嶼、前沿陣地,跟隨艦艇顛簸在狂風巨浪的大海之中,捕捉創作靈感。1950年,他創作的《頭門山海戰英雄艇》長篇連環畫冊,先後由海軍政治部和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作品雖是鋒芒初試,可是卻意外的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讚揚,這對呂恩誼來說,更是受到莫大的鼓舞。
親切的教導 呂恩誼1969年作
呂恩誼他一有空,就到中央美術學院觀摩中外名畫,並拜美術大師吳作人為師,經常跟隨吳作人及其夫人蕭淑芳女士寫生、畫模特,聆聽大師的精心指導,猶如醍醐灌頂,他的油畫技巧迅速得到提高。呂恩誼的作品很快在全國美術界大有名氣。他自稱為寫實派,堅信生活是藝術永不枯竭的源泉。他始終不渝的在生活中「靜觀默察」進行高度概括,創作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西沙自衛反擊戰鬥 呂恩誼 艾民有作
1954年,年僅24歲的呂恩誼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吸收為首批會員。他的水彩畫《對空射擊演習》《舵手》入選全國第二屆美展,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高舉毛主席偉大旗幟 呂恩誼作
最值得他自豪的是1956年接受了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下達創作十大元帥肖像的任務,這是對他藝術觀念深厚程度的檢驗,也是對他人物肖像畫功力的檢驗。經過畫家的艱苦努力,精心創作,十幅元帥肖像畫次第完成,《解放軍畫報》10個月連載。畫家筆下的十大開國元勳,英姿勃發,神情兼備,惟妙惟肖,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在全國畫壇上引起了很大反響,這可以說是呂恩誼油畫創作的裡程碑。之後,呂恩誼相繼創作了《雷鋒組畫》《幸福的航程》《親切的教導》《西沙自衛反擊戰》《東方破曉》等一大批作品,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等全國性報刊上發表。
毛主席在軍艦上 呂恩誼作
1978年以後他晉升為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並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等職。80年代是呂恩誼油畫創作的巔峰期。先後發表了100多幅深受人們喜愛的油畫作品,其中不少成了讀者的珍藏品。藝術界稱他是位多產畫家,畫壇奇人。1984年張愛萍將軍送他一幅題詞:「藝海風流」;1988年國畫大師吳作人送呂恩誼題詞:「藝無止境」。
1989年12月呂恩誼在部隊離休,現雖年屆古稀,但他從沒停止畫筆,仍悉心從事中國油畫創作和理論研究,他充滿自信,繼續沿著已走出的道路走下去。
《十大元帥肖像》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