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口口相傳,源遠流長,背後往往蘊含著各種深意。
今日就來說一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這句俗語背後的故事與深意。
一人不進廟
話說在唐朝時,有一個商人趕夜路,他路過一座寺廟,於是進去投宿。寺廟裡的僧人見財起意,趁其不備,將其殺害。後來這個故事漸漸流傳開來,大家就用「一人不進廟」來告誡世人要注意自身安全。
在古代,山上還有山賊和強盜,有些山賊和強盜也會在破舊無人的寺廟留宿,如果這時你正好進去,不就相當於羊入虎口了。所以在荒山野嶺,獨身一人,還攜帶財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多留幾個心眼。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寺廟裡有香火錢和貢品,如果一個人進去的話,很容易被誣陷為偷盜,就算沒有丟什麼東西,如果有人一口咬定說什麼東西丟了,那就洗脫不了嫌疑。所以一人不進廟,免得遭人誣陷。
二人不看井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說兩個人不要看井。可仔細一想又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兩個人不能一起看井呢?這句話其實有兩層含義。
第一,如果只有你們兩個人在井邊,你很難預防對方會不會把你推下去。
據說以前有兩個同窗一起進京趕考,其中一人文採比較好,成績一直壓著另一個人,而且身上還帶著不少錢。
趕路過程中,兩個人口渴,於是在一口井邊打水喝。文採較差的那個人害怕考試成績不如對方,自己的名額會被他擠掉,於是趁其不備,將他推了下去,然後奪了他的錢財。
除了預防被害之外,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深意。假設當時只有你們兩個人在井邊,如果另一個人不小心失足落井,那不管你如何解釋,身上的嫌疑都洗不清。
所以,二人不觀井,免得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三人不抱樹
三人不抱樹也可以說是三人不抬樹。那為啥三人不抬樹呢?
正所謂是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三人不抱樹就和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意思差不多。
三個人抬樹,大家總懷疑對方沒有出力,結果很容易互相怨恨,甚至互相傷害,最後甚至結仇。而且如果有人偷懶,無形中會對其他人造成傷害,但這種傷害卻無法察覺。
話說在古代,有三個人是好朋友。其中一個人家裡有錢,老婆還漂亮。於是另外兩個人合謀,一個想要他的老婆,另一個想謀奪他的家產,於是決定聯手害死他。
兩人故意拉上這個有錢人抬木頭,還故意讓他抬前頭。三人抬起木頭後,中間的人悄悄往後面挪,和後面的人一起使力氣。
到了下坡路時,重量全壓到前面那個人身上,最終把他壓得吐血,不治而亡。而他到死都不知道是後面兩個朋友害了他。
正所謂人心隔肚皮,你永遠不知道對方的心裡在想什麼。所以三人不抬樹,免得互相結怨,遭人迫害。
獨坐莫憑欄
「獨坐莫憑欄」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靠著欄杆坐。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人的武功,學問都很高,遭到很多同學的嫉妒。這人平時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做完功課,都會爬上山坡,倚著欄杆休息。
他的同學發現他這個習慣後,就悄悄把某一處的欄杆給鋸斷,然後再隨意粘好做個樣子。有一天,這個人在這裡休息的時候,像平時一樣倚著欄杆,結果欄杆斷了,他就掉下去摔死了。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生活處處隱藏危機,很多危機表面看不出來,但一旦發生,就無法挽回了。
有人為了錢財在寺廟殺人,有人為了名利把同窗推下井,有人為了美色和錢財謀害朋友,有人因為嫉妒心謀害同學。我們無法預知危機何時到來,只能處處多加小心。